老安游记

环球旅游的随记,北美,欧洲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老安游记《美国本土的战争》第一篇:独立战争(上)

(2024-01-01 00:19:52) 下一个

老安游记《美国本土的战争》第一篇:独立战争(上)

美国,全称为美利坚合众国(United States of America),美国本土位于北美大陆中部。西面是太平洋,北面是加拿大,东面是大西洋,南面是墨西哥和墨西哥湾。阿拉斯加州位于北美大陆的西北部,夏威夷州位于太平洋的中部。

美国的历史很短,只有200多年。但在这短短的历史中,却曾经在本土上发生过几次战争,都影响到美国的历史进程。在美国本土发生的战争中,最著名的有四次:独立战争,1812年战争,美墨战争,以及南北战争。下面是有关独立战争的美国地图。

图1. 美国地图-独立战争

美国独立战争(American War of Independence)或美国革命战争(American Revolution War,1775-1783),是大英帝国与准备独立的美利坚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主要始于北美十三个殖民地为了对抗英国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性的政策,从而决定以武装革命寻求独立。

但后来却因为法国加入战争对抗英国,使得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英属北美洲之外。因此,英国决定与当地的印地安人结盟,以增加自己的势力。在独立战争初期,英国尚能够充分利用皇家海军船坚炮利的优势,控制十三个殖民地的沿海城市。

但是对于如何控制内陆地区,以及应对那些盘据内陆,熟悉地形,骁勇善战的殖民地民兵,却束手无策。随着法国海军在切萨皮克海战大捷夺得制海权,英军于1781年的约克镇之围城战役中惨败投降,1783年被迫签订《巴黎条约》,承认美国独立

(一)独立战争背景(1763-1774)

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以来,美洲逐渐成为欧洲殖民地,吸引着许多向往自由,摆脱欧洲制度的开拓者前来。南美洲的殖民者主要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北美洲的殖民者主要是英国人和法国人。1763年,随着法印战争的结束,英国成为北美洲东部的霸主。

下图是十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地图。

图2. 十三个英属北美殖民地的地图

没有战争威胁的北美洲殖民者们与英国皇室的宗主关系开始异化,似乎已经不再需要英国军队的保护。然而英国为了维护本土的垄断利益,颁布一系列高额税收的法令。1764年颁布《食糖条例》,对糖,酒,咖啡征税,1765年颁布《印花税法》,对所有印刷品征税

这些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北美的欧裔殖民者们强烈反抗。因为他们所在的殖民地区在英国议会没有代表席位,喊出“无代表,不纳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的口号。同时,北美欧裔殖民们抵制并中断与英国商人的贸易往来。

1766年,英国议会被迫废除印花税法,但是第二年又开始对殖民地急需商品(玻璃制品,纸张颜料朗姆酒棉花等)开征高额关税。殖民地重新断绝与英国的商贸往来,并且通过加勒比海将这些商品走私进来。

在此背景下,北美各地欧裔殖民者们对英国本土与北美殖民地之间的关系展开激烈的讨论。主导观点认为宗主国不务正事,议员席次也不公平,所以无权向海外殖民地区直接征税。激进者甚至认为英国议会远在欧洲,对海外殖民地区没有立法权

对英国政府来说,为维护自身在北美洲殖民地的主导统治地位而颁布的四个法案,所受到的批评更是引起英国本土政府的不安。导致英国政府向波士顿调兵,这更让殖民地的欧裔殖民者认为宗主国不怀好意,想剥夺他们在北美殖民地的权利和自由。

1770年3月5日,一小批波士顿居民向英军士兵投掷包着石块的雪球,英国士兵惊慌失措地开枪,最终导致历史上著名的波士顿屠杀,5名居民死亡和1名士兵受伤。事件发生后,殖民地开始抵制英国的进口,最终造成除茶税外的赋税和关税都被取消。

1773年12月16日,革命组织茶叶党化装成印第安人,将停泊在波士顿港口的英国货轮上运载的342箱茶叶抛入海中,以此表示对英国国会的抗议。下图是描绘波士顿倾茶的油画。

图3. 波士顿倾茶(1773)

1774年,英国政府针对马萨诸塞通过一系列《强制法案》,旨在加强对其的控制,更激化了双方的矛盾。1774年9月5日,除乔治亚外,12个地区的殖民会议选派56名代表在费城召开大陆会议,通过宣言,建立大陆议会,决定彻底改变与宗主国的关系。美国革命开始。

(二)列克星顿枪声(1775)

1775年4月18日,英国驻马萨诸塞州的总督汤玛斯-盖奇将军(Thomas Gage,1719-1787)得悉当地民兵在距波士顿21英里的康科德设有武器库,决定出动800名英军奔袭康科德,销毁殖民地民兵的军械,并意图拘捕该地的“通讯委员会”成员。

但是却被殖民地居民得悉,通知民兵组织“义勇军”。义勇军得知消息后,当晚派人驰赴列克星顿和康科德报信,立即做出防卫。4月19日清晨5时左右,英军遭到列克星顿民兵阻拦,英军突然开火,民兵猝不及防,死伤近十多人。

随后民兵与英军正式交火,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正式打响,结果英军损失73人,而殖民地民兵则损失293人。英军遭到反击后撤退回波士顿等待援军。“美国独立战争第一枪”的发生地,波士顿附近的列克星顿的位置,见前面美国地图1中的第1点。

1775年8月23日,英王宣布殖民地居民的反抗运动为非法。为了镇压反英运动,英军包围了波士顿邦克山,发生了流血冲突。1775年12月22日,英国政府派威廉-何奥(William Howe,1729-1814),接任北美英军总司令,正式调派50,000英军镇压反抗运动。

1775年6月15日,大陆会议决定把殖民地民兵组建成正规的大陆军,任命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下图是身着大陆军将军服的乔治-华盛顿,(左)为雕像,(右)为画像。

图4. 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

刚刚被任命为大陆军总司令的乔治-华盛顿,率领大陆军来到波士顿,构筑工事,添设大炮,加强防御。英军见到讨不到任何便宜,不久悻悻地撤离而去,波士顿围城战役宣告胜利。

2004年5月2日,我借技术培训的机会,参观了列克星顿的“一分钟人国家历史公园”(Minute Man National Historic Park),现场体会一下这些一分钟人当时的激憤心情。“一分钟人”是指这些美国民兵在一分钟内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意思。

我还参观了附近康科德的“北桥公园”(North Bridge Park)。下图(左)是“一分钟人国家历史公园”里“一分钟人”的持枪像,下图(右)是“北桥公园”里的大陆军总司令华盛顿将军骑马像。

图5.“一分钟人”持枪像(左)与“华盛顿将军”的骑马像(右)

2010年7月16日,我曾经沿着波士顿的“自由之路”(Freedom Trail),从波士顿市中心公园出发,一直走到“邦克山纪念碑”去参观“邦克山纪念博物馆”。下图是我路过马萨诸塞州议会大厦时所拍摄的照片,再下图是我经过波士顿海湾大桥时所拍摄的照片。

图6. 马萨诸塞州议会大厦

图7. 波士顿海湾大桥

“邦克山纪念碑”是“自由之路”的终点,为了纪念1775年6月16日的“邦克山战役”。“邦克山纪念博物馆”坐落在纪念碑的对街。当地每年6月17日定为“邦克山日”,是为法定假期。战役的100周年,150周年及200周年纪念日,波士顿均有大型纪念活动。

我最终到达“邦克山纪念碑”和“邦克山纪念博物馆”。下图(左)是“邦克山纪念碑”,下图(右)是“邦克山纪念博物馆”里华盛顿将军的立像。

图8.“邦克山纪念碑”(左)与“邦克山记念博物馆”里的华盛顿立像(右)

(三)战争爆发(1775)

邦克山战役后,大陆会议呼吁英王乔治三世和平解决殖民地问题,但是英国政府仍坚持以军事镇压殖民地。从英美冲突开始的时候,双方外交使节都积极地拉拢加拿大魁北克地区的易洛魁部落。大陆军担心易洛魁部落会与英国合作,所以先发制人进攻加拿大地区。

1775年11月12日,大陆军将领理查德-蒙哥马利(Richard Montgomery,1738-1775)率军占领蒙特利尔。同年12月,从蒙特利尔出征的理查德-蒙哥马利,与逆流而上的贝内迪克特-阿诺德(Benedict Arnold,1741-1801)兵分两路,联合进攻魁北克城

但是结果失利,理查德-蒙哥马利本人战死。下图是描述魁北克战役的油画。

图9. 描述魁北克战役的油画

冬季过去的1776年初,英国沿圣劳伦斯河派出增援军,赶走围攻魁北克城的大陆军。最终,战败的大陆军退出加拿大。由于大陆军出击加拿大,英国被迫将半数军队留驻加拿大,战斗力被削弱。在弗吉尼亚地区也发生小规模的冲突,但最终没有继续扩大。

(四)独立宣言(1776)

1776年初,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1737-1809),出版《常识》一书(Common Sense)谴责英国政府的高压政策,支持北美十三州独立,大力鼓舞十三州人民。潘恩是英裔美国思想家政治活动家,激进民主主义者,参加了美国独立运动,是美国的开国元勋之一。

1776年7月2日,在费城召开的第二次大陆会议上,宣布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美国独立战争正式开打。第二次大陆会议的召开地点费城,见美国地图1中的第2点。

1776年6月,马萨诸塞州的约翰-亚当斯,宾夕法尼亚州的本杰明-富兰克林,弗吉尼亚州的汤玛斯-杰斐逊,纽约州的罗伯特-李文斯顿,康涅迪克州的罗杰-谢尔曼(即后世所称的五人小组(Committee of Five))聚集起草合宜之文告,以宣示独立之决心。

五人小组决议宣言由汤玛斯-杰斐逊一人独立起草后,向富兰克林与亚当斯展示,富兰克林一人至少修订其中48处。后来杰斐逊据此誊录一份修订版, 1776年6月7日,五人小组上呈给大陆议会。下图是描述第二次大陆会议的油画。

图10. 描述第二次大陆会议的油画

油画中表达五人小组上呈“独立宣言”修改稿给大陆会议。图中间那个高个子是杰斐逊,他的左手边是富兰克林,他的右手边是约翰-亚当斯,他的身后是罗伯特-李文斯顿和罗杰-谢尔曼,椅子上坐着的是大会主席约翰-汉考克。

1776年7月4日正式通过独立宣言。宣言决议文中写道:“兹决议:合众殖民地为,亦应是,自由独立之国家,其免除自身对不列颠王室之拥其与大不列颠国之一切政治联系为,亦应是,彻底无效”。下图是独立宣言文本(左)与主要起草人汤玛斯-杰斐逊(右)。

图11 独立宣言文本(左)与主要起草人汤玛斯-杰斐逊(右)

汤玛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1743-1782),《独立宣言》主要起草人,开国元勋中最具影响力人物之一以及智慧最高者。曾为第二任弗吉尼亚州州长(1779-1781),第一任美国国务卿(1789-1793),第二任美国副总统(1797-1801),第三任美国总统(1801-1809)。

2010年7月21日,我来到费城参观“独立宫”,也就是签署和宣读“独立宣言”的地方。下图是我在“独立宫”前面的留影,再下图是“独立宫”的内部的一个房间。

图12. 我在“独立宫”前面的留影

图13.“独立宫”内部的一个房间

(五)英军反击(1776-1777)

1776年夏,英军统帅何奥率军从纽约的斯坦登岛登陆,并尝试向殖民地议和,但遭到拒绝。华盛顿把军队一分为二,一部分驻扎在纽约的曼哈顿岛,另一部分驻扎在纽约长岛的西部。1776年8月27日,英军在长岛发动猛攻,8月29日,大陆军全员撤退至曼哈顿岛。

下图是描述长岛战役的油画。

图14. 描述长岛战役的油画

长岛会战结束后,何奥再次向美方议和,但美方不接受以放弃独立为前提的和平。1776年9月15日,英军登陆遭大陆军反击,然后撤退。10月18日,英军又登陆,10月28日,在白原战役(Battle of White Plains)中击败华盛顿。

1776年11月16日,在大陆军主力遭击溃的情况下,英军顺势完全占领曼哈顿岛。纽约一战大败后,大陆军仅剩残兵5,000余人,而且一旦士兵役期,在年底到期后会进一步减少。此时不但保皇派的人数激增,大陆议会也从费城迁移至巴尔的摩。

伦敦民众听闻纽约战役大胜后情绪激昂,国王乔治三世也授予何奥将军巴斯勋章。英国方面预计在一年内可以平定叛乱,同时在纽约建立基地,等到来年春天给大陆军致命的一击。但是英王乔治三世高兴得太早了。

1776年圣诞节,英军追赶美军至特伦顿一带,打算在该地度过寒冬。同样在1776年圣诞节,作为北美大陆军总司令的华盛顿将军率部强渡特拉华河,下图是著名油画《华盛顿强渡特拉华河》,油画的作者是著名画家艾曼纽尔-柳泽(Emmanuel Leutze)。

图15. 著名油画《华盛顿强渡特拉华河

(六)美军复苏(1777-1778)

第二天,1776年12月26日,华盛顿的大陆军占领并控制了战略要地特伦頓(Trenton),紧接着华盛顿的大陆军趁着暴风雪突袭英军的黑森集团军。结果900名英军以及大量辎重被俘,虽然美军也有损失,但是大幅提振了士气,并在一周后再次击退英军

“特伦顿战役”(Battle of Trenton)发生的地点,见美国地图1中的第3点,下图是为纪念特伦顿战役大捷的“胜利纪念碑”。

图16.“特伦顿战役”的“胜利纪念碑”

英军在特伦顿战役挫败后,后勤亦持续遭受民兵骚扰,所以1777上半年并没有对大陆军展开大规模进攻。英军企图速战速决失败后,认知控制新英格兰地区才是长远之道。为此,何奥将军向殖民地大臣杰曼请求援军打通哈德逊河。

于是杰曼指示约翰-伯高因中将(John Burgoyne,1722-1792)带领加拿大军队南下进攻,同巴利-圣莱杰的安大略湖军队在奥尔巴尼会师。1777年7月英军兵分三路,进攻奥尔巴尼(Albany),但巴利-圣莱杰部在莫华克河谷遭民兵突袭,被迫退回加拿大休整。

约翰-伯戈因迅速拿下提康德罗加要塞(Fort Ticonderoga),使起义军失掉北方主要阵地。约翰-伯戈因统率的北路英军约7200余人沿尚普兰湖(Lake Champlain)南下,到达哈得孙河(Hudson River)上游。他派往佛蒙特一支1000人的分遣队掠夺物资。

但在8月16日,被佛蒙特州的绿山兄弟会诱入佛蒙特州的本宁顿(Bennington)战场全歼。约翰-伯戈因疲弊交加,无法得到其他友军支援。于9月19日在弗里曼农庄,及10月7日在贝米斯高地,两次战斗中惨败,结果被迫退往萨拉托加(Saratoga)。

霍雷肖-盖茨将军(Horatio Gates,1727-1806)立即以3倍兵力包围该地的英军,伯戈因无法再战,1777年10月17日,英军统帅约翰-伯戈因中将率领5700名英军投降,他从波士顿被遣返回国,再也没有返回美国战场。

萨拉托加战役虽然没有完全扭转战局,却是美国独立战争前期罕有的胜利,对殖民地人民必胜信念是极大的鼓舞。“萨拉托加战役”(Battle of Saratoga)发生的地点,见美国地图1中的第4点。

下图是描述英军统帅约翰-伯戈因将军(左红衣者)向北美大陆军霍雷肖-盖茨将军(中黑衣者)投降的油画。

图17. 英军伯高因将军(左红衣)向美军盖茨将军(中黑衣)投降

2010年7月15日,我专门从奥尔巴尼驾车到“萨拉托加国家历史公园”(Saratoga National Historic Park)参观,下图是我在“萨拉托加国家历史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再下图是“萨拉托加国家历史公园”里的阵亡将士纪念碑。

图18. 我在“萨拉托加国家历史公园”指示牌前的留影

图19.“萨拉托加国家历史公园”里的阵亡将士纪念碑

在萨拉托加战场的遗址上,还有一块纪念碑,主人叫“柯斯丘什科”。塔德乌-柯斯丘什科(Thaddeusz Kosciuszko,1746-1817),是波兰立陶宛白俄罗斯的民族英雄,担任波兰国家武装部队最高司令,领导1794年反抗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柯斯丘什科起义

在波兰的1794年起义之前,他作为北美大陆军的上校,参加了美国的独立战争。1783年,大陆会议为感谢他对大陆军的全心投入,升他为准将,柯斯丘什科也加入美国籍。1784年,他回到祖国波兰,开始了他一生的爱国主义斗争生涯。

下图(左)是萨拉托加战场上的“柯斯丘什科”的纪念碑,下图(右)是我于1987年11月6日在“柯斯丘什科”骑马像前的留影,该骑马像位于美国密西根州底特律的郊区。

图20. 柯斯丘什科纪念碑(左)与骑马像(右)

1777年8月底,15,000名英军从切萨皮克湾登陆,并且在白兰地河击败大陆军,大陆议会被迫放弃费城,迁至约克。9月26日,英军占领费城。10月4日,华盛顿进攻日耳曼敦,但遭英军击退。12月19日,华盛顿率领大陆军撤退到福吉谷以图休整。

“福吉谷”(Valley Forge),亦译“锻造谷”,是美国独立战争期间12,000人的大陆军宿营根据地,位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西北的29公里处。由于联邦议会财政困窘,无法有效地提供后勤保障,既不能为大陆军建好兵营宿舍,也不能为大陆军提供御寒服装和食物。

大陆军士兵衣衫褴褛,蓬头垢面,有些人甚至连鞋子都没有,就面临着饥寒交迫露宿野外的窘境,这是大陆军在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最艰苦的时期。在春季到来之前的寒冬季节里,大约有2,500名大陆军因严寒导致的疾病和食物匮乏而丧生。

1778年1月7日,费城的妇女们在英军眼皮子底下,将10头用来食用的牛和2,000件衬衫偷偷运进营地,妇女们勇敢的行动缓解了大陆军的燃眉之急。1778年2月初,华盛顿夫人马莎和大约250-400名高级军官的太太们来到福吉谷,一直逗留了几个月。

她冒着感染疾病的险,看护生病的士兵们,给他们缝补衣裳,还带着军官太太们纺纱织布。有些妇女带着孩子或者有孕在身。她们通过给士兵洗衣服或护理伤病员,让士兵们保持着清洁和健康。这对于处于艰难时刻的大陆军士兵来说,无疑是一个难能可贵的精神支柱。

1778年2月23日,来自普鲁士的职业军人弗里德里奇-威廉-冯-斯图本男爵来到福吉谷协助华盛顿训练大陆军。斯图本不会说英语,只会说德语腔很浓的法语,为了达到沟通目的,他只能向精通法语的格林或者汉密尔顿求助,有时甚至烦劳拉法耶特“大驾”给他翻译。

严酷的环境,语言的障碍,斯图本刚开始训练大陆军其困难可想而知。然而他是一个天才的教官,他向大陆军士兵讲解原理,让士兵们理解他的思路,调动士兵的积极性。在他的循序善诱的教导下。士兵们渐渐豁然开朗,个个热情高涨,训练逐渐走入正轨。

经过斯图本三个月的严格训练,大陆军面目焕然一新,由一群作风散漫,军纪不整的的散兵游勇变成了一支纪律严明,战技娴熟的正规军队,大大提升了与英军的作战能力。斯图本的训练成果得到了华盛顿的大加赞赏。下图是冯-斯图本男爵在训练大陆军士兵。

图21. 冯-斯图本男爵在训练大陆军士兵

1778年6月19日,大陆军在华盛顿的率领下奔赴新战场,“福吉谷”象征着美国独立战争峰回路转的里程碑。“福吉谷宿营根据地”的地理位置。见美国地图1中的第5点。现在开辟为“福吉谷国家历史公园”,下图是公园的大门,再下图是公园里斯图本男爵的雕像。

图22.“福吉谷国家历史公园”的大门

图23.“福吉谷国家历史公园”里冯-斯图本男爵的雕像

(七)外国干涉(1778)

美国独立战争期间,法国的君主是路易十六,法国的外交大臣是夏尔-格拉维耶(Charles Gravier, 1717-1787)。格拉维耶是法国政治家和外交家,策划了与北美洲殖民地居民结成的同盟,帮助他们在美国独立战争中摆脱英国的统治。

法国的外交大臣格拉维耶始终想摆脱“法印战争后1763年巴黎条约的阴霾,发现美国独立是一个很好削弱英国的契机。法国虽然避免与英国正面冲突,但采取暗中帮助美国的方式,例如开放港口及军火支援等。

美国的一些领导人一开始相当排斥与君主制的法国结盟,但是考虑到英美交战后的大陆军前途堪忧,于是议会就是否要“重新接受英国统治”,“不独立也不投降”或“正式独立并与法国结盟”开会讨论。最后决定与法国结盟并正式宣布独立。

美方派遣代表同格拉维耶交涉,表示英军已在萨拉托加战败,若英美最终议则法国将不会再有击败英国的机会。最终法方同意全力支援美国独立,英美双方也不再有议和的可能。1778年2月6日双方签署友好条约,规范双方贸易及航行的最惠国待遇。

为了获得更多的法国军援,美国同意在美服役的法籍军官可以获得升迁及担任指挥官。如拉法耶特在1777年7月31日,就被费城大陆会议授予少将军衔,是当时大陆军最高军衔。身为大陆军总司令的乔治-华盛顿,直到1798年才被授予中将军衔。

下图是拉法耶特侯爵与华盛顿将军在视察“福吉谷”。

图24. 拉法耶特(右)与华盛顿(左)在视察“福吉谷”·

拉法耶特侯爵(Marquis de Lafayette),是18至19世纪法国政治和军事人物。拉法耶特出身贵族,自幼深受启蒙思想的影响。1771年中学毕业后参军,1777年带领志愿军参加美国独立战争,被授予北美大陆军少将军衔,成为大陆军总司令乔治-华盛顿的助手。

1780年,拉法耶特侯爵代表法国参战,在约克镇战役中决定性地击败英军。1781年回国, 1789年参加法国三级会议,当选为制宪议会副议长,负责起草《人权宣言》,制定三色国旗。大革命初期任国民自卫军司令,下令拆毁巴士底狱,一时声望极高。

拉法耶特侯爵两次被授予美国荣誉公民称号。由于参与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他被称为“两个世界的英雄”。在法,美两国得到广泛的纪念。拉法耶特侯爵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他为新旧大陆都带来了自由,也为他自己赢得了无上的光荣。

英国原本计划雇用荷籍集团军来镇压美洲,不过亲美的荷兰国会拒绝了这个要求。虽然在1774年荷兰已经不是强权国家,但仍然掌握大量的海上贸易,从法国运送军火至美洲赚取庞大的商业利益。有鉴于此,英国发动了第四次英荷战争,摧毁了荷兰脆弱的海上贸易。

最终,由于美国独立已从镇压内乱层面上升至国际战争,同时缺乏盟友的情况下,英国将大多数军力移至美洲。乔治三世虽然不希望与法国开战,但有鉴于七年战争的成就,仍对英国最终的胜利抱持希望,所以继续派兵到北美殖民地。

下图是英军在北美殖民地行进的情景。

图25. 英军在北美殖民地行进的情景

(八)战争僵持(1778-1780)

1778年2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正式承认美国,并互订军事同盟。同年6月,法国对英国宣战。第二年,1779年6月,视英国为宿敌的西班牙也与法国缔结联盟,以法国同盟者的身份,出资援助反英战争,并且对英国宣战。

1780年12月,荷兰省督威廉五世,因为正在和英国进行英荷战争,所以亦加入美国阵营,支持法国对英国宣战。英国在国际社会上被众列强孤立。因此,英国与北美大陆军的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778年5月,由亨利-克林顿(Henry Clinton,1730-1795)接任北美英军总司令。随着法军加入战争,英国转为战略防御北美,由于担心法国舰队封锁特拉华河,于是撤出了费城,随即与大陆军在蒙茅斯发生战斗,最终英军败退,从水路返回纽约。

法国海军将领埃克托前往支援北美战场,在纽约固若金汤的防守下,法美决定进攻罗得岛的纽波特(Newport,Rhode Island),但仍然无法突破英军防御。1779年英美双方在纽约,新泽西及康涅狄格等地区交火,均没有取得突破。

1779年冬,华盛顿将军在新泽西州中北部的一座小城莫里斯敦(Morristown, New Jersey),建立了大陆军的驻扎地和指挥所。选择莫里斯敦是因为优良的地理位置,东有山派屏障,易受难攻。距离当时英军进攻方向的港口纽约很近,容易掌握敌军动态。

1779年冬,新泽西百年难见的大风雪。由于天气严寒,补给线被切断,物资极度缺乏。华盛顿的大陆军克服了重重困难,整训军队,积蓄物资,保存实力,准备好将来的反攻。

现在,在这里建立了“莫里斯敦国家历史公园”(Morristown National Historic Park),2012年9月1日,我曾经到此地参观了一次。下图是“华盛顿总部”的指示牌,再下图是“华盛顿总部”的办公楼。

图26.“华盛顿总部”的指示牌

图27.“华盛顿总部”的办公楼

英国殖民大臣杰曼采用了保皇派议员约瑟-加洛威设计的一套“南方战略”。因为新英格兰地区的反抗意识最强,不易镇压和控制。但是南方才是美洲的农业生产重镇,有利于军队补给,所以英国应该把军力着重于南部。

1778年12月,英军普雷沃斯特率军攻站萨凡纳。隔年的1779年,大陆军尝试重新夺回,但遭到击退。查尔斯-康沃利斯(Charles Cornwallis, 1738-1805)接替普雷沃斯特的任务,但发现英国高估了南方的保皇派势力,只能以更多的武力控制南方。

1780年春天,英军围攻北卡的查尔斯顿(Charleston,North Carolina),该年5月英军成功逼降被围的南方美军,约3,000名美军被俘,是独立战争中美国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亨利-克林顿认为南方胜局已定,于是率军返回纽约,派查尔斯-康沃利斯固守查尔斯顿。

“南方战略”的核心目标是获取当地人的支持,战争刚开始时英军会释放大陆军战俘。但现在不仅不释放,还会没收这些人的财产及土地,使得原先保持中立的贵族改变立场加入反英行列。攻占查尔斯顿后,英军继续向内陆深入,占领了乔治敦,奥古斯塔,康登等地。

1780年8月16日,美国的霍雷肖-盖茨少将,与北美英军副总司令查尔斯-康瓦利斯中将,在南卡罗莱纳的卡姆登(Camden,South Carolina)遭遇,结果美军损失了1,000名士兵,英军畅通了通往北卡罗来纳的道路,企图尽快占领北卡。

然而1781年1月17日,南方美军却成功引诱英军至南卡罗来纳州考彭斯(Cowpens,South Carolina)将其围歼。同年3月15日,美军在北卡罗来纳州吉尔福德(Guilford,North Carolina)大败英军。同年4月,康瓦利斯统率英军向北撤至弗吉尼亚

这时南方的美军,则由纳瑟内尔-格林(Nathanael Greene,1742-1786)接替霍雷肖-盖茨统率。他挥师南下,一举收复了除萨凡纳(Savanna)和查尔斯顿(Charleston)之外的全部南方国土。战至此时,英军已渐露败迹。

(九)英军战败(1781)

1780年,5,500名法军在罗得岛(Rhode Island)登陆,以协助美军进攻被英军所占领的纽约市。1781年,美法两军在纽约市北方会师。登陆法军指挥官是罗尚博伯爵(Comte de Rochambeau,1725-1807)。

1781年4月,大陆军开始战略反攻,华盛顿将军与罗尚博伯爵商讨是否要立即夺回纽约,或是先歼灭康沃利斯的部队,最终华盛顿决定由拉法叶特领军进攻弗吉尼亚。英军克林顿却误判了联军的行动,误以为向纽约发动总攻,遂通知康沃利斯做好撤退的准备。

康瓦利斯于4月25日北上弗吉尼亚,追击拉斐特侯爵率领的一支大陆军。但拉斐特成功摆脱了英军的追击。1781年8月,康瓦利斯奉克林顿的命令,统率7000名英军死守弗吉尼亚的约克镇,等待海上撤退。

法美联军由华盛顿将军和罗尚博伯爵统率,南下弗吉尼亚,而增援的法国舰队也在法国海军司令德格拉斯伯爵率领下由西印度群岛调来,进入切萨皮克湾,进抵约克镇城外的海面,并且击退了增援的英国舰队,掌握了制海权。

9月28日,华盛顿部大陆军和罗尚博伯爵部法军在弗吉尼亚与拉斐特侯爵部大陆军会合,法美联军共1.7万人完成对约克镇的合围。

1781年9月底,联军在陆地上已经彻底封锁了康沃利斯。经过了初步的准备之后,联军开始进行炮轰。英军的抵抗逐渐削弱,华盛顿派出两纵队,向英军9号及10号堡垒发动最后攻势。法国纵队拿下了9号堡垒,美国的纵队则攻陷10号堡垒。

英军情势迅速恶化,康沃利斯提出投降要求。1781年10月19日,举行投降仪式,康沃利斯称病未到现场,美法联军俘虏了英军约8,000名。约克镇大捷的地理位置,见美国地图1中的第6点。

下图是华盛顿将军受降的油画,左方为英军,右方为美军,中间骑马者为华盛顿将军。

图28. 华盛顿将军受降的油画

现在在弗吉尼亚的约克敦,建立了“约克敦胜利中心”(Yorktown Victory Center)。2012年9月7日,我专门造访了约克敦胜利中心,下图是“约克敦胜利中心”的访客中心。

图29. “约克敦胜利中心”的访客中心

在“约克敦胜利中心”,展出了有关独立战争最后一役的情况细节,在展厅的门前还站立着“胜利女神”的雕像,是法国巴黎卢浮宫(Louvre in Paris)胜利女神的复制品。还有华盛顿将军在椅子上的坐像,游客可以与他并肩而坐合影留念。

下图是“胜利女神”的雕像,再下图是华盛顿将军在椅子上的坐像。

图30.“约克敦胜利中心”的“胜利女神”雕像

图31.“约克敦胜利中心”的华盛顿将军坐像

另外,在约克敦的海边,耸立着一个高大的“胜利纪念碑”。

图32.“约克敦胜利中心”海边的“胜利纪念碑”

(十)巴黎和约(1783)

约克镇围城战役之后,英国议会被迫赞成议和,1783年9月3日,乔治三世派代表与美国代表签署《巴黎和约》(Treaty of Paris),结束了美国独立战争。美国成为独立国家,包括十三个州,边界北至五大湖,西到密西西比河,南至北纬31度线。

下图是英美谈判的美国代表团成员,中间穿黑衣坐着的是本杰明-富兰克林,左边坐着的是约翰-亚当斯,右边坐着的是威廉-富兰克林。后边站着的两人,也是美国代表团成员。

图33. 签订巴黎和约时,美国代表团的成员

英美之间的条约,以及英国同支持美国独立的法国,西班牙和荷兰共和国之间分别签订的和平条约,统称为《巴黎和约》(Peace of Paris)。每一个条约的第一条,都承认:“美利坚合众国是自由,自主和独立国家”。至此,美国独立战争结束。

下图是巴黎和约之后美国十三州的地图。

图34. 巴黎和约后的美国地图

下一篇继续讲美国独立战争。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安主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雪中梅:
谢谢点赞,新年快乐。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介绍很详细,跟着学习历史了。新年快乐,平安是福。
安主 回复 悄悄话 回复toLife
谢谢点赞。
toLife 回复 悄悄话 好文!跟读学历史,谢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