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

环球旅游的随记,北美,欧洲
正文

老安游记《枫叶之国加拿大》第一篇:加拿大概况

(2022-05-01 00:42:10) 下一个

老安游记《枫叶之国加拿大》第一篇:加拿大概况

以前讲到的都是我在世界各国的旅游经历,从本篇起,讲述我生活学习和工作时间最长,到过地方最多的加拿大,首先讲加拿大的概况。

(一)加拿大的地理样貌(Geographic Feature of Canada)

加拿大(Canada),地处北美洲的最北部,领土面积近999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第二大的国家,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国土西临太平洋,东濒大西洋,北接北冰洋加拿大南部与美国的本土相邻,西北部与美国的阿拉斯加接壤,东北部与丹麦的格陵兰岛隔海相望。

加拿大的东部被分为北方和南方。北方是寒带森林苔原哈得逊湾。南方是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的圣劳伦斯河谷。加拿大的中部大部分地区是平原草原。加拿大的西部主要是地势崎岖的落基山脉。加拿大境内湖泊数量很多,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

加拿大的北部是辽阔的极地气温很低,很少有人居住。大多数人口聚居在相对温暖的南部,更多的集中在东南部。人口超百万的城市,基本上都在美加边境的100公里范围内。排名前五的大城市是多伦多蒙特利尔温哥华卡尔加里渥太华。下面是加拿大地图。

图1. 加拿大地图

在加拿大南部与美国本土的边界分为三段,西段是北纬49度线,中段是五大湖区,东段是圣劳伦斯河。边界中段的五个大湖,是世界闻名的淡水湖群。如果按照面积大小来划分,分别是:苏必利尔湖,休伦湖,密歇根湖,伊利湖和安大略湖。

下图是美加边界上的五大湖群与圣劳伦斯河。

图2. 美加边界上的五大湖群与圣劳伦斯河

1.苏必利尔湖(Lake Superior),是五大湖中最大的一个,是世界第二大,仅次于里海。东北面为加拿大,西南面为美国。湖面面积82,100平方公里,海拔180米,最深处406米。苏必利尔湖水质清澈,湖面多风浪,湖区冬寒夏凉,湖中蕴藏有多种矿物。

2.休伦湖(Lake Huron),是五大湖中的第二大湖,由西北向东南延伸,由苏必利尔湖和密歇根湖注入,湖水从南端排入伊利湖。湖面面积59,600平方公里,海拔176米,最深处230米。东北部多岛屿,沿湖多游览区,湖名源出休伦族印第安人

3.密歇根湖(Lake Michigan),在五大湖中面积居第三位,是唯一全部属于美国的湖泊。密歇根湖的北部与休伦湖相通,湖面面积57,750平方公里,海拔177米,最深处281米。密歇根湖区气候温和,大部分湖岸为避暑地。密歇根的南端是工业重镇芝加哥

4.伊利湖(Lake Erie),是五大湖的第四大湖,东西南三面为美国,北面为加拿大。湖面面积25,700平方公里,海拔174米,最深处64米,是五大湖中最浅的一个。伊利湖水在东端经尼亚加拉河排出。伊利湖西北岸有加拿大的霹雳角国家公园

5.安大略湖(Ontario Lake),是五大湖中最东面和最小的湖泊。北为加拿大安大略省,南为美国纽约州。湖水在东端经圣劳伦斯河导出。湖面面积19,000平方公里,海拔75米,比伊利湖低99米,最深246米。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接伊利湖,下连安大略湖,落差99米。

安大略湖的主要港口有加拿大的多伦多汉密尔顿金斯顿和美国的罗切斯特等。1932年韦兰运河的开凿和1959年圣劳伦斯航道的完工,使安大略湖对世界航运的影响更加重要。安大略湖周围人口密集,工业发达,安大略省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聚居于此。

加拿大主要的河流,按照长度的递降次序来划分分别是:麦肯齐河,育空河,圣劳伦斯河,哥伦比亚河,萨斯卡切温河。

1. 麦肯齐河(Mackenzie River),是加拿大境内最长的河流,全长4,241公里,也是北美的第二大河流系统,仅次于美国的密西西比河。麦肯齐河发源于西北地区的大奴湖(Great Slave Lake),该河的名称来于苏格兰探险家麦肯齐。

2.育空河(Yukon River),是加拿大第二长的河流,全长度3,700公里。源头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阿特林湖,最后注入白令海。这条河的大部分河道位于美国阿拉斯加州,小部分河道位于加拿大的育空地区,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只有很小部分河道。

3. 圣劳伦斯河(Saint Lawrence River),位于加拿大美国边境,全长3,056公里。起源于安大略湖,注入大西洋圣劳伦斯湾。圣劳伦斯河与五大湖构成了世界上最大的淡水水系,是五大湖到大西洋的通路。河流两岸集中了魁北克80% 的人口和几乎所有的工业。

4.哥伦比亚河(Columbia River),全长2,044公里,发源于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落基山,向西北方向蜿蜒,然后向南流入美国华盛顿州,再沿着华盛顿与俄勒冈两州的边界向西流,最后注入太平洋。此河用罗伯特-格雷船长率领的帆船哥伦比亚号来命名。

5.萨斯卡切温河(Saskatchewan River),全长约为1,550公里,位于加拿大西南部,由北萨斯喀彻温南萨斯喀彻温两河,在阿尔伯特王子城以东约40公里处汇合而成。向东流经萨斯喀彻温马尼托巴两省,最终注入温尼伯湖

加拿大的山脉以落基山脉(Rocky Mountains)为主。落基山脉是北美洲西部的主要山脉,与落基山脉平行的还有太平洋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脉以及内华达山脉。下图是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地图的黄色区域是加拿大,绿色区域是美国,褐色阴影区是落基山脉。

图3. 北美洲西部的落基山脉

美国加拿大对落基山脉的具体地理定义有所不同。加拿大定义的落基山脉,仅从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北部开始向西南延伸,加拿大境内专称加拿大落基山脉(Canadian Rockies)。跨过边境后穿越大平原的西沿,直到美国西南部新墨西哥州,绵延超过4,800公里。

美国定义的落基山脉,则更向西北扩展,从阿拉斯加州开始,穿过加拿大的育空西北两个地区后,与加拿大定义的落基山脉相连,此外还包括了西侧相邻的一些山脉:太平洋海岸山脉喀斯喀特山脉以及内华达山脉

现在的落基山脉中有很多地方都是国家公园保护区及国家森林地,也是受欢迎的旅游景点,可以进行露营远足爬山钓鱼打猎滑雪山地自行车等休闲活动。

(二)加拿大的简要历史(Brief History of Canada)

加拿大历史可以追溯到33,000年前的北美原住民。大约公元986年,北欧的维京人到过现为纽芬兰的地方,但是未定居,他们是第一批踏足北美的欧洲人。直到十六和十七世纪,才有欧洲人到北美作永久性的定居,这些欧洲人主要来自英国法国

在1763年结束的七年战争后,英法签订了巴黎条约,迫使法国放弃了在北美殖民地的主权。美国独立战争以后,大规模的亲英分子北上移居到英属北美(现加拿大)。1812-1815年间,美国和英国在北美展开了1812年战争

1867年7月1日,英国政府将北美的三个殖民地合并成一个殖民地:大英帝国内的加拿大自治领(Dominion of Canada)。今安大略和魁北克曾经是一个殖民地,所以三个殖民地是四个省(安大略魁北克新布伦瑞克新斯科舍)。1867年7月1日定为加拿大建国日。

1931年,英国扩大了加拿大的自主权。1982年,英国将加拿大宪法的修宪权,由英国国会移交给加拿大国会,至此加拿大完全脱离英国而独立。但加拿大国家元首依然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代替女王行使权力的是加拿大总督(Governor General of Canada)。

加拿大最为流通的纸币是20元,其正面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头像。

图4. 加元20元纸币的正面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头像

伊丽莎白二世女王的头像,曾经被印在加元1元和2元的纸币上,不过早已不再流通。

图5. 加元1元纸币的正面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头像

图6. 加元2元纸币的正面是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头像

(三)加拿大的自然环境(Natural Landscape of Canada)

加拿大的国土面积999万平方公里,比美国要大,但人口3千500万,只是美国的1/10。加拿大地广人稀,一旦离开多伦多,蒙特利尔和温哥华这样的一线城市,你就会有行走在农村旷野的感觉。“好山好水好寂寞”,是生活在加拿大华人的第一感觉和评价。

这样一个幅员辽阔人口稀少的国家,必然是各种动物和植物的天堂。加拿大的陆地和海洋,拥有各种各样的动物物种,包括200多种大大小小的,水生和陆生的哺乳类动物,400多种鸟类,1000多种鱼类,以及上万种昆虫类的动物。

加拿大还有各种各样的植物,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和耐碱的植被。乔木有云杉,冷杉,松树,杨树,桦树,枫树等。灌木有黄衫,铁杉,黄柏等种类。草本植物有香苗,蔷薇,浆果鹃,山茱萸等。海边的植被有沙丘草,野豌豆,乌饭树,白蛛树等。

加拿大的植物,尤其以枫树独具特色。加拿大枫树是生长于加拿大的一种乔木,叶子宽阔而扁平,有奇数的叶尖。每年一到秋天,其颜色由绿变黄,由黄变橙,由橙变红。届时漫山红遍,层林尽染,风景甚美,是画家和摄影师的最爱。

下图是逐渐变色的枫叶,再下图是与秋天漫山遍野的枫树林。

图7. 逐渐红透了的枫叶

图8. 秋天漫山遍野的枫树林

加拿大的枫树(Maple Tree of Canada),高度可达40米,寿命可达100年。加拿大枫树通常用于园林绿化,枫树与橡树和针叶树结合起来很好看。加拿大的枫木适合作篱笆装饰花园。加拿大的枫糖浆还是最受欢迎的甜点,枫糖可以从枫树中获得。

现代医学可以证明:枫树的种子,树皮,汁液具有宜人的甜味。同时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C,还具有杀菌和伤口愈合的作用。取自树枝和根部的树皮制成煎剂,还具有收敛作用。这些,使得加拿大人对于枫树情有独钟。

写到这里,不由得令我回想起自己的青少年时代,初中一年级第一堂美术课,老师教我们画枫叶的素描。一片枫叶放在桌子上,在阳光的斜射下,叶尖清晰,径梗分明。从此激起了我对美术的爱好,甚至一度想报考美术学院。下图是一片枫叶的素描画。

图9. 一片枫叶的素描画

加拿大境内有很多枫树,其生长范围之广,种类之多,数量之大堪称世界之最。加拿大从西向东,分布着上百种不同的枫树。加拿大人对枫树也有着近乎痴狂的热爱,加拿大国旗,国花,国树都是枫叶,加拿大是名副其实 “枫叶之国”(Country of Maple Leaves)。

加拿大国旗是枫叶旗,这是加拿大的官方旗帜。加拿大国旗为红色,中间镶嵌白色方格,白色方格上绘有一片11个顶点的红枫叶。枫叶旗从1965年2月15日被采用,该日亦定为加拿大国旗日。下图是加拿大的国旗枫叶旗。

图10. 加拿大的国旗枫叶旗

加拿大雁(Canada Goose),是体形巨大的鸟类,雁形目鸭科黑雁属,种名(Canadensis)为拉丁文,是“来自加拿大”之意。加拿大雁的成鸟体长可达100厘米,翅膀展开时,最大宽度可达175厘米。这种鸟类有7个亚种,但都被认为是加拿大雁。

加拿大雁的同形同色。雄性较体重,善于保卫其族群。雌性则稍轻,与雄性的鸣声不同。成鸟颈部甚长,整个头部颈部均以黑色为基色,两侧颊部具三角形白色斑块,这个白色斑块是辨识本物种的重要特征。上体肩部背部均为较深的灰褐色,黑色,足亦黑色。

下图是加拿大雁在飞翔,再下图是加拿大雁在觅食。

图11. 加拿大雁在飞翔

图12. 加拿大雁在觅食

下图是加元1元的硬币,背面是加拿大雁,加元1元的硬币俗称“卢尼”(Loonie)。

图13. 加元1元硬币的背面是加拿大雁

加拿大北极熊(Canada Polar Bear),生存在加拿大的北方三区。北极熊是一种大型肉食哺乳动物,能在恶劣酷寒的环境下生存,其活动范围主要在北冰洋。现时能找到它们的最南地点,是加拿大哈得逊湾的最南处。下图是加拿大北极熊。

图14. 加拿大北极熊

下图是加元2元的硬币,背面是加拿大北极熊。然而此硬币的俗称,却是“突尼”(Twonie),是从“卢尼”(Loonie)延伸而来,是不是觉得很有趣儿?

图15. 加元2元硬币的背面是加拿大北极熊

加拿大麋鹿(Canada Elk),是一种鹿科麋鹿属的动物。麋鹿体长达两米,重达300公斤。麋鹿四肢粗大主蹄宽大,脚趾间有皮腱膜侧蹄发达,适宜在沼泽地中行走和活动。长而多毛的尾巴,有利于驱赶昆虫。麋鹿夏季毛呈红棕色,冬季毛呈灰黑色。下图是加拿大麋鹿。

图16. 加拿大麋鹿

下图是加元25分的硬币,背面是加拿大麋鹿。

图17. 加元25分硬币的背面是加拿大麋鹿

加拿大的河狸(Canada Beaver),是啮齿目河狸科,是世界第二大啮齿动物(仅次于水豚),主要分布在加拿大北部。河狸主要栖息于河岸湿地,也有部分河狸栖息于潮间带。河狸的毛皮具有经济价值,腺体则能用来当作药或是香水。下图是加拿大河狸。

图18. 加拿大河狸

下图是加元5分的硬币,背面是加拿大河狸。

图19. 加元5分硬币的背面是加拿大河狸

在加元的货币中,曾经有过1分的硬币,由紫铜制成,其背面是加拿大枫叶。但几年前就停止了流通,购物找零时四舍五入。下图是加元1分的硬币,背面也是加拿大枫叶。

图20. 加元1分硬币的背面也是加拿大枫叶

(四)加拿大的政治体制(Political System of Canada)

加拿大是实行联邦制君主立宪制议会制的国家,采用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的三权分立。现任君主为伊丽莎白二世女王(Queen Elizabeth II),她通常会指派总督(Governor General)来代表她行使权力。君主在政治上的作用是通过国会(Parliament)来体现。

加拿大国会分立法(Legislative)和执法(Executive)两部分。立法部分又分参议院(Senate)和众议院(House of Commons)两部分。参议院由参议员(Senator)组成,参议员由总理提名总督任命,可以工作到75岁,目前加拿大参议院有102名参议员。

众议院由众议员组成,众议员亦称国会议员(Member of Parliament,MP)。众议员在全国大选时选出,每个议员在国会里代表自己选区选民的利益。议员随时都会回到选区来倾听选民的意见,目前加拿大众议院有335名众议员。

执法部分是政府(Government),是由总理(Prime Minister,PM)率领的委员会,即内阁(Cabinet),来执政。内阁成员是各部部长,部长由总理提名总督任命。总理办公室是政府中最具实权的机构,可以发起立法提案,提名总督,参议员和最高法院大法官。

加拿大的现任总理是贾斯廷-特鲁多(Justin Trudeau),是加拿大自由党党魁。2015年上任时,以43岁之龄,成为加拿大历史上第二年轻的总理,常称小特鲁多。贾斯廷的父亲,是已故前总理皮埃尔-特鲁多,常称老特鲁多。下图是现任总理贾斯廷-特鲁多。

图21. 加拿大的现任总理贾斯廷-特鲁多

政府(Government)又分三级:联邦政府(Federal),省政府(Provincial)和地方政府(Municipal)。联邦政府的首脑是总理(Prime Minister),省政府的首脑是省长(Premier)。地方政府的首脑是市长或镇长(Mayor)。

联邦政府负责全国性的事务:外交,国防,邮政,银行,货币,广播电视,国家财政预算,征收联邦税等。省政府负责本省的事务:学校教育,健康医疗,公路交通,本省财政预算,征收省税等。地方政府负责房屋建设,环境绿化,供水供电,排水修路等。

加拿大的税务征收分为四种,一是销售税(Sales Tax),除必要的食品外,所有商品交易都要征税。二是所得税(Income Tax),任何公司和个人的收入都要征税。三是财产税(Property Tax),包括房产和地产。四是奢侈税(Luxury Tax),包括烟酒和豪华物业等。

司法(Judicial)的部分是法院,法院又分三级: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联邦法院(Federal Court)和省法院(Provincial Court)。法院独立于国会,连总理也无权解雇法官(Judge)。这是三权分立的优点,可以互相牵制,互相监督,谁也不能独裁。

加拿大十个省的议会实行一院制,运作方式与联邦议会相似。加拿大的三个地区也有各自的立法机构,但是相对于加拿大的十个省而言,地区拥有的宪法权利较少,它们的结构也有所不同。加拿大省以下的行政单位,市镇乡等,没有设置议会机构。

加拿大有若干个政党,但主要有三个:保守党(Conservative),自由党(Liberal)和新民主党(New Democratic Party,NDP)。每个国会议员(众议员),都由各党的候选人出来竞选,选出来的国会议员,在国会里代表自己选区的选民利益发言。

每个年龄达到18岁的加拿大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每隔四年十月份第三个星期一,是全民大选的日子。选民手握选票,选出满意的候选人。各党的候选人,不断地发表竞选演说,解释施政纲领。从区议员,到省议员,再到联邦议员,可能成为参议员或总理。

(五)加拿大的总理(Prime Minister of Canada)

1867年7月1日,加拿大建国以来,已经选出了23位总理。他们在不同的时期,以不同的身份,代表不同的党派,领导加拿大度过了150多年的时光。他们都是些优秀的政治家。下面介绍最杰出的几位总理。

加拿大的第一任总理,是约翰-麦克唐纳(John MacDonald,1815-1891),执政年代(1867-1873,1878-1891)。他曾经担任英属加拿大省的职务多年,1867年,当选为加拿大第一任总理,组成保守党政府。麦克唐纳被尊称“加拿大国父”,他的头像被印在加元10元纸币的正面。

图22. 加元10元纸币的正面是约翰-麦克唐纳的头像

加拿大的第七任总理,是威尔弗雷德-劳雷尔(Wilfred Laurier,1841-1919),执政年代(1896-1911)。他是第一位法裔总理,组成自由党政府。他协调英法裔纷争,维护加拿大统一建立海军。他威望很高,死后国葬上万人参加,他的头像被印在加元5元纸币的正面。

图23. 加元5元纸币的正面是威尔弗雷德-劳雷尔的头像

加拿大的第八任总理,是罗伯特-伯顿(Robert Borden,1854-1937),执政年代(1911-1920)。1911年,击败自由党,组成保守党政府。1914年,积极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任内其间,女权运动高涨,出现五位女权先驱。他的头像被印在加元100元纸币的正面。

图24. 加元100元纸币的正面是罗伯特-伯顿的头像

加拿大的第十任总理,是麦肯齐-金(Mackenzie King,1874-1950),执政22年(1921-1930,1935-1948)。1921年组成自由党政府。1926年经济大萧条卸任,1935年又上位。参加二战直到胜利。创失业保险和养老金制度,死后国葬。他的头像被印在加元50元纸币的正面。

图25. 加元50元纸币的正面是麦肯齐-金的头像

加拿大的第十三任总理,是约翰-迪芬贝克(John Diefenbaker,1895-1979),执政年代(1957-1963)。1957年击败执政多年的自由党,组成进步保守党政府。在他的任期内,与美国总统肯尼迪关系不佳。1961年,他顶住美国压力,向中国出售小麦。

1961年是中国自然灾害的第二年,全国大饥荒人民吃不饱。当时本人在念高中,正在身体成长的青少年时期。能够吃上“雪白的”馒头,知道是“加拿大面”,心中感恩不已。

加拿大的第十四任总理,是莱斯特-皮尔逊(Lester Pearson,1897-1972),自由党,执政年代(1963-1968)。因为解决苏伊士运河问题,获得1957年诺贝尔和平奖。实现全民医疗保险和养老金制度,确定了英法双语为官方语言,通过枫叶旗为加拿大国旗。

加拿大的第十五任总理,是皮埃尔-特鲁多(Pierre Trudeau,1919-2000),执政年代为(1968-1979,1980-1984)。1968年皮尔逊退休后,接任自由党总裁成为总理。执行多元文化和开放移民政策。1970年,强力镇压魁北克分离运动。同年,成功推动中加建交。

加拿大的第十八任总理,是布赖恩-马尔罗尼(Brian Mulroney,1939-至今),执政年代为(1984-1993)。1984年组成进步保守党政府。同年加拿大出现女太空人邦达尔。1986年,温哥华世博会。1988年,卡尔加里冬奥会。1988年,与美国达成协议实现NAFTA。

加拿大的第二十任总理,是让-克里靖(Jean Chritien,1934-至今),执政年代为(1993-2003)。1993年,组成自由党政府。任内成功制止了魁北克分离运动。贸易政策转向亚太地区,曾多次率经济代表团访问中国,创造了加拿大经济上的黄金十年。

加拿大的第二十三任总理,即现任总理,是贾斯廷-特鲁多(Justin Trudeau,1971-至今),执政年代为(2015-至今)。2015年大选胜利后,组成自由党政府。是加拿大历史上唯一的一对“父子档总理”。本人年青帅气,性格活泼,很受欢迎,但是执政经验略显不足。

(六)加拿大的总督(Governor General of Canada)

加拿大总督,是加拿大君主的代表。由于加拿大君主与英国君主是同一人,君主并不居住在加拿大,因此总督成为君主在加拿大的代表,行使君主的相关职权。最初此职用于英国政府与自治领(包括加拿大)和各殖民地的联络工作。

自从加拿大逐渐独立成为主权国,英国政府再没有权力透过加拿大总督来干涉加拿大内政。即使英国君主与加拿大君主仍由同一人担任,但须铭记总督隶属于加拿大君主,而非英国君主,女王本人不能以英王身份任命总督。

加拿大总督在君主立宪制的宪政下,只拥有象征性的权力。例如作为加拿大三军总司令,任命众议院多数党领袖为总理,按总理建议任命内阁成员和各省省督,出席公众活动,如接待外国政要和探访弱势社群等。但是职责上没有什么真正的政治权力。

大多数政治权力都授予由加拿大总理领导的政府。一般来说加拿大总督的所有决定,如批准法案,解散国会以进行大选,皆须听从总理的“提议”。甚至总督人选和任期实际上皆由总理决定,加拿大君主往往仅循例批准之,惟任期通常在五年起,可作有限延任。

尽管上述的保留权力均由民选政府来监督,反之,总督可视为是防止政府和内阁成员滥权的最后一道防线。早期的总督多以英国贵族为人选,但二十世纪中叶开始,总督一直由加拿大公民担任,并且形成由英语人士和法语人士轮流担任的惯例,以彰显双语地位平等。

再者,近年人选亦不乏少数族裔和女性:伍冰枝庄美楷和现任的玛丽-西蒙分别是首位亚裔,首位非裔和首位原住民,而且都是女性。人选的多样性从侧面显示加拿大社会多元共融的特质。总督因外访等原因不能履行职务时,加拿大首席大法官代理总督职责。

加拿大总督的府邸是首都渥太华丽都大厅(Rideau Hall),位于加拿大总理官邸的对面,也是法理上君主的住所。加拿大总督的存在感不高,很少被公众关注,但是也有一些动人的故事,下面是两位加拿大总督的事迹。

伍冰枝(Adrienne Louise Clarkson),中文译名阿德利安-克拉克森,1939年2月10日,出生于英属香港祖籍广东台山。她是加拿大首位华裔和第二位女性总督。作为加拿大的总督,英文姓氏仍使用其前夫的“克拉克森”,即使离婚也没有改变。

1907年,伍冰枝的父亲伍英才生于澳大利亚,他拥有英国国籍,在香港与伍冰枝母亲结婚。二战时伍英才沦为日本战俘,后来被英国通过交换战俘而换回。1942年,伍英才全家根据一个许可华人入境的“特别个案”,举家移民到加拿大。

伍冰枝曾经在渥太华公立学校就读,1956年在多伦多大学修读文学。1962年在巴黎大学修读硕士。1963年与多伦多大学教授史蒂芬-克拉克森结婚。1975年离婚,但她的英文姓氏依旧使用前夫的“克拉克森”,离婚后乃至再婚后也依旧保留不变。

伍冰枝在加拿大广播公司制作和主持过几个节目,她的广播生涯大大地提高了她的知名度。1987年她任McClelland & Stewart出版公司的主席,也写过几本著作。后来她还曾经担任过安大略省驻法国巴黎的代表。

1999年9月8日,伍冰枝在加拿大总理克雷蒂安的推荐下,获得伊丽莎白二世女王委任为加拿大第26任总督。她是第二名女性,第一名非白人和第一名没政治军事背景的总督。伍冰枝上任之初,令总督一职受到更多的公众关注和大众的赞赏。

2002年,她以加拿大总督兼加拿大三军总司令的身份,探望了在阿富汗作战的加拿大士兵。2003年,伍冰枝带领50名加拿大名人访问了芬兰俄罗斯冰岛。总督办公室说她的访问很成功,尤其是与俄罗斯总统普亭的会面,非常具建设性。

下图是加拿大第26任总督伍冰枝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亭。

图26. 加拿大第26任总督伍冰枝会见俄罗斯总统普亭

2004年,伍冰枝前往法国参加盟军诺曼底登陆的纪念典礼。当时伍冰枝是以“加拿大元首”的身份出席,但是真正的加拿大元首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亦有同时出席,所以伍冰枝在出席典礼时所用的头衔,在法理上出现了问题,这也使得英国政府不悦。

虽然伍冰枝承受了很多批评,但她比其他总督都更积极,不停地到加拿大的各个角落会见各阶层人士。她曾经到科索沃去会见过加拿大维和部队。也曾经在驻波斯湾的加拿大驱逐舰上度过圣诞节。她在每个场合的演说稿,也都是自己亲手写成。

2004年,伍冰枝同意延长任期一年,用以应对当时少数党政府带来的政治危机。2005年,她在多伦多接受心脏手术,两个月后卸任总督,被委任为枢密院顾问官。卸任后她还破格地出席了她的继任者,米凯勒-琼的就总督就职典礼。

2006年,出版自传《Heart Matters》。2007年,获女王任命为名誉上校。2009年,出版第二本书《非凡的加拿大人白求恩》。1999年,伍冰枝与哲学家作家约翰-撒罗结婚。她的哥哥伍卫权是一名医生,她的嫂嫂利德蕙是加拿大参议院的第一个华裔女参议员。

朱莉-帕耶特(Julie Payette),是加拿大宇航员政治家,第29任加拿大总督。1963年,帕耶特出生在加拿大的蒙特利尔,幼年时受阿波罗登月的影响梦想成为宇航员。16岁时,她得到一个奖学金,前往英国完成了高中课程。

1986年,她在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获得电子工程学士,并前往多伦多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她在多伦多大学期间的研究生课题,都与机器语言学人工智能有关。学习期间,她还在IBM担任系统工程师。她完成学位后,先后在IBM贝尔通讯公司工作。

1992年,帕耶特成为加拿大宇航局宇航员。完成初级训练后,成为国际空间站加拿大臂技术顾问。为了进入太空,帕耶特受训拿到商用航空飞行员的执照,并取得军用飞机机长衔和1300小时的飞行时间,还完成了120小时的减重力飞机训练。

1999年,她作为发现号航天飞机的成员首次进入太空,参与首次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的手动对接,在国际空间站内使用和维护加拿大臂。2000-2007年,她作为加拿大航天局首席航天员,在美国休斯敦太空中心从事地面控制,在发现号任务中担任首席地面通讯员。

2009年,帕耶特随奋进号航天飞机再次进入太空,并参与了此任务的太空行走。2013年,帕耶特从加拿大宇航局退役,转而担任蒙特利尔科技中心首席运营官。2017年,由加拿大总理贾斯廷-特鲁多提名,获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任命,帕耶特成为加拿大第29任总督。

下图是加拿大第29任总督朱莉-帕耶特。

图27. 加拿大第29任总督朱莉-帕耶特

(七)加拿大的首都(Capital of Canada)

1841年,下加拿大(今魁北克)和上加拿大(今安大略)合并成加拿大省,与另外两个省组成加拿大自治领,需要一个永久性的首都。1857年,渥太华被选为加拿大自治领的政府所在地。这是一个政治上的妥协,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因为渥太华离美国边境较远。

加拿大国会大厦(Parliament of Canada),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渥太华的市中心,渥太华河的南岸。国会大厦的建筑呈哥特复兴风格,再加上其政治核心地位,每年吸引约几百万人次的访客到此游览。

参议院会议厅位于中央大楼的东端,众议院会议厅位于中央大楼的西端,参众两院之间是联邦大厅和荣誉拱廊,拱廊的尽头是国会图书馆。在国会图书馆的中央,矗立着一尊年轻维多利亚女王的白色大理石雕像。下图是位于渥太华的加拿大国会大厦。

图28. 渥太华加拿大国会大厦

加拿大在城市布局上,与中国和美国很相似,有点像“双城记”。中国最大的城市是上海,首都却在北京。美国最大的城市是纽约,首都却在华盛顿。加拿大最大的城市是多伦多,首都却在渥太华。加拿大的大多数省分在城市布局上,也有点像“双城记”。

各省一般只有两个较大的城市,比如安大略省的两个国家级城市,多伦多和渥太华,在加拿大的国家层面上唱“双城记”。魁北克省最大的城市是蒙特利尔,首府却在魁北克市。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大的城市是温哥华,首府却在维多利亚。

阿尔伯塔省最大的城市是卡尔加里,首府却在埃德蒙顿。萨斯卡切温省最大的城市是萨斯卡通,首府却在里贾纳。马尼托巴省有一点特殊,只有一个大城市温尼伯。东部海洋四省和北部三个地区就别提了,要么省小人少,要么区大人更少,都是“独城记”。

(八)加拿大的省区划分(Provence/Territory of Canada)

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有十个省三个区。南部的十个省:1. 不列颠哥伦比亚,2.阿尔伯塔,3.萨斯卡切温,4.马尼托巴,5.安大略,6.魁北克,7.新布伦瑞克,8.新斯科舍,9.爱德华王子岛,10.纽芬兰。北部的三个区:1.育空地区,2.西北地区,3.努纳武特地区。

下面是加拿大的省区划分地图。

图29. 加拿大的省区划分地图

历史上,安大略被称为上加拿大,魁北克被称为下加拿大。传统上,阿尔伯塔,萨斯卡切温和马尼托巴被称为西部草原三省。新布伦瑞克,新斯科舍,爱德华王子岛,以及纽芬兰和拉布拉多,被称为东部海洋四省,纽芬兰和拉布拉多省,常被简称为纽芬兰省。

加拿大的十省三区加入联邦的顺序如下。1867年7月1日,加拿大联邦(Canadian Confederation)建国,由四个省组成:安大略(Ontario),魁北克(Quebec),新布伦瑞克(New Brunswick)和新斯科舍(Nova Scotia)。

1870年,马尼托巴(Manitoba)和西北地区(Northwest Territory)加入联邦。187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British Columbia)加入联邦。1873年,爱德华王子岛(Prince Edward Island)加入联邦。

1898年,育空地区(Yukon Territory)加入联邦。1905年,阿尔伯达(Alberta)和萨斯卡切温(Saskatchewan)加入联邦。1049年,纽芬兰和拉布拉多(Newfoundland & Labrador)加入联邦。1999年,努纳武特(Nunavut)从西北地区分裂出来,成为一个新的地区。

加拿大的概况介绍完了,从下一篇开始讲我在各个省的旅游经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