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安游记

环球旅游的随记,北美,欧洲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老安游记《无忧无虑的海上乌托邦》第五篇:波罗的海游轮 – 瑞芬俄

(2021-10-05 00:16:35) 下一个

老安游记《无忧无虑的海上乌托邦》第五篇:波罗的海游轮 – 瑞芬俄

第一个港口:瑞典斯德哥尔摩(Stockholm,Sweden)

因为游轮将要去瑞典,了解一下瑞典的地理和历史很有必要。瑞典(Sweden)位于欧洲北部,是个传统的北欧国家。瑞典东临波罗的海,西接挪威,东北与芬兰接壤,西南隔海峡丹麦。另外瑞典还与德国波兰俄罗斯和波罗的海三小国隔海相望。

瑞典地形狭长,南北长而东西窄。地理上可分为三大地区,北部是高原森林密布,中部多为平原或丘陵,南部是高地和平原。78% 的土地是林地,耕地仅占8%。15% 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水域面积很大,湖泊数量有9万多个。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属温带气候。

瑞典国家形成于公元11世纪,1397年被并入丹麦控制的卡尔马联盟,1523年脱离联盟而独立。17世纪瑞典成为北强国,18世纪初开始衰落。1523年,北欧霸主丹麦到瑞典镇压武装反抗而失败,瑞典获得了独立,古斯塔夫-瓦萨被选为瑞典国王

与近邻的丹麦人和挪威人相比,海盗时期的瑞典人更注重商业贸易而不是征服和殖民。瑞典人首先到达了芬兰湾北岸,在那里建立了据点并继续向南推进,建立了诺夫哥罗德公国,另一支瑞典人则进入东欧腹地,建立了基辅罗斯

1809年,瑞典控制的芬兰被并入俄罗斯帝国。1814年从丹麦手中取得挪威。1905年,挪威脱离瑞典独立,现代瑞典王国的版图最终形成。瑞典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均保持中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济与科技发展迅速,成为当今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

从二十世纪20年代至2006年,瑞典社会民主党长期执政,把瑞典发展成为福利国家瑞典从国家形成至今一直实行君主制政体,从未成立过共和国

2008年7月11日的清晨,我们的游轮到达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Stockholm),我们参加了三个半小时的斯德哥尔摩一日游。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景点,是著名的斯德哥尔摩市政厅(City Hall),每年颁发诺贝尔奖盛会的地方。

图 1. 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

我与我妻都很期待,下船后早早地跑到观景点上去照相。

图 2. 我妻跑到斯德哥尔摩的观景点上去照相

图 3. 我在斯德哥尔摩观景点上的留影

图 4. 远眺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全景

我们一进到市政厅,就看见长廊的墙上挂着诺贝尔本人的头像,还有诺贝尔奖的颁奖招示牌,我马上跑去照相,留影纪念。

图 5. 我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诺贝尔颁奖招牌前

阿尔弗雷德-诺贝尔(Alfred Nobel,1833-1896),著名的瑞典化学家兼发明家,设立了诺贝尔奖金,每份奖金为十五万瑞典克朗。从1901年起,每年12月举行颁奖典礼,地点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市政厅。

1901年设立诺贝尔奖时,包括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物医学奖和文学奖,后来又增加了经济学奖。诺贝尔和平奖的颁发,同一天在挪威首都奥斯陆的市政厅举行。从2012年起,每份奖金上涨到八百万瑞典克朗。

图 6.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墙上的诺贝尔头像浮雕

图 7. 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墙上的诺贝尔颁奖仪式浮雕

下图是我妻站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大厅里,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就是在这个大厅里举行的。

图 8. 我妻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大厅里

然后我们上楼梯去参观各个房间,包括金色厅和蓝色厅。

图 9. 我妻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楼梯上

金色厅的墙上是具有拜占庭风格的马赛克图形,据说有1千900多万片金叶,豪华无比。蓝色厅是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举行宴会的场所。

图 10. 我与我妻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的金色厅

图 11. 我与我妻在斯德哥尔摩市政厅后门的出口

接着导游大巴把我们带到瓦萨博物馆(VASA Museum),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瓦萨号战舰,这艘世界上唯一保存完好的17世纪战舰,是从海底打捞出来的。1628年,瓦萨号战舰从斯德哥尔摩港出发,但是不幸遇到风暴,船身倾斜海水灌进,随之沉入海底。

沉睡在海底300多年的战舰终于被展现了出来,这艘硕大的战舰,长69米,高52米,重1200吨。建造该战舰时不仅有荷兰造船师的设计,还有许多技术精湛的木匠,铁匠,漆匠的劳动。下图是展出的瓦萨战舰,再下图是我在瓦萨战舰前面的留影。

图 12. 瓦萨博物馆里的瓦萨号战舰

图 13. 我在瓦萨号战舰前面的留影

大半天的游览结束之后,我们回到船上休息,下午五点整,游轮离开斯德哥尔摩,进入公海,2008年7月12日上午十点,游轮到达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第二个港口:芬兰赫尔辛基(Helsinki,Finland)

芬兰(Finland)在地理上位于北欧,东靠俄罗斯北接挪威,西北陆地与瑞典相连,西南隔海与瑞典相望,南濒芬兰湾隔海遥望爱沙尼亚,国土南北长而东西窄。芬兰被称为 “万湖之国” 或 “万岛之国”,有18.8万个湖泊,17.9万个岛屿。

芬兰的原始公社历史持续到12世纪。后来芬兰被瑞典一直统治到19世纪初。1809年,俄罗斯击败瑞典,芬兰成为沙皇俄国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芬兰于1917年宣布独立,1919年成立芬兰共和国首都为赫尔辛基(Helsinki)。

1939年,苏联发动苏芬战争,芬兰被迫割地,但1941年加入德国阵营参加了对苏战争。二战结束后芬兰成为战败国,主权和外交长期受制于苏联,没有接受美国马歇尔计划苏联解体后,芬兰逐渐摆脱了苏联的控制,并于1995年加入欧盟

2008年7月12日下船后,我们参加了赫尔辛基一日游,首先旅游大巴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岩石教堂”(Rock Church),这个教堂位于市中心的一个广场,整个广场被一块起伏不平的巨大岩石所覆盖,比旁边的街道高出十多米,广场被顺其自然地保留了下来,

教堂内壁是未经任何修饰的岩石,顶部的墙体是用炸碎的岩石堆砌而成,看似松散杂乱,好像随时可能掉下来,但是实际上,每一块石头都是精心砌成的。原始的色调使教堂金碧辉煌,整个教堂富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下图是我在岩石教堂里的留影。

图 14. 我在赫尔辛基的岩石教堂里

接着旅游大巴把我们带到西贝柳斯纪念碑(Sibelius Monument),纪念碑位于赫尔辛基的西贝柳斯公园内,用以纪念芬兰著名的作曲家西贝柳斯(1869-1957),纪念碑的外观像是时尚化了风琴管,用600多个空心铁管焊接成波浪形状。

图 15. 我与我妻在西贝柳斯纪念碑前面的留影

但是因纪念碑的外形引发了巨大的争议,艺术家设计目的是想抓住西贝柳斯音乐的本质,但众所周知的是,西贝柳斯并没有为风琴谱写过什么曲子。为了回应这些批评,雕塑师在主雕塑的旁边添加了西贝柳斯面部的巨大雕像。

图 16. 我妻在西贝柳斯面部雕像后面的留影

离开西贝柳斯纪念碑之后,旅游大巴把我们带到参议院广场(Senate Square),参议院广场是赫尔辛基的政治,宗教,科学和商业的中心,是赫尔辛基历史悠久的地区,著名地标有:赫尔辛基大教堂政府大厦赫尔辛基大学等建筑。

广场中心是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1855-1881)的青铜雕像,为的是纪念他曾经给予芬兰以充分的自治。下图是我妻在参议院广场上的留影。

图 17. 我妻在参议院广场上的留影

图 18. 我与我妻在亚历山大二世纪念雕像前面的留影

参议院广场的北面是赫尔辛基大教堂(Helsinki Cathedral),赫尔辛基坐标性建筑物。由于大教堂以白色为主,旧时候出海的水手看到教堂就代表到回了赫尔辛基,所以赫尔辛基又被称为“白都”(White Capital)。

图 19. 白色的赫尔辛基大教堂

大教堂是赫尔辛基的主要景点之一,每年都有很多人进入教堂,有些人是参加宗教仪式,但大部分人只是游客。它同时也是赫尔辛基大学神学院礼堂,在教堂里进行通常的礼拜,也是举行婚礼等特别活动的地方。下图是我与我妻在大教堂里面的留影。

图 20. 我与我妻在赫尔辛基大教堂里面的留影

赫尔辛基集市广场(Market Square),是赫尔辛基多个广场中最著名及游客最多的广场。广场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南端,赫尔辛基南港海湾的边上,南面濒临波罗的海,东边是开往芬兰城堡的轮渡码头。下图是我与我妻在赫尔辛基集市广场喷泉前面的留影。

图 21. 我与我妻在赫尔辛基集市广场喷泉前面的留影

集市广场的中心是皇后纪念碑,是为纪念沙皇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1825-1855)的夫人亚历山德拉皇后(Queen Alexandria)首次造访赫尔辛基(1835)而竖立的,地点是沙皇及皇后从轮船上登陆的地方。

图 22. 赫尔辛基集市广场上的皇后纪念碑

大半天的赫尔辛基一日游,很快就结束了,然后我们回到了船上,我妻还念念不忘在离开港口之前,再照照相(见下面的照片)。

图 23. 我妻在赫尔辛基海港的留影

当天下午六点半,我们的游轮离开了芬兰的赫尔辛基驶向公海。经过一整夜的航行,2008年7月13日的凌晨,到达俄罗斯的圣彼得堡。

第三个港口:俄罗斯圣彼得堡(St Petersburg,Russia)

俄罗斯(Russia)跨越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北纬50-70°,南北宽4000公里,东西长9000公里。乌拉尔山脉以西为东欧平原。乌拉尔山脉以东,叶尼塞河以西为西伯利亚平原。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为西伯利亚高原勒拿河以东至太平洋为太平洋沿岸山地。

俄罗斯有五大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阿穆尔河与伏尔加河。其中的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流入北冰洋阿穆尔河(中国的黑龙江)流入太平洋伏尔加河流入里海。俄罗斯有近200万个湖泊,最大的是贝加尔湖

俄罗斯的气候基本上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北极圈内属寒带气候。降水量:欧洲部分为600-800毫米,西伯利亚部分为200-300毫米,太平洋沿岸为500~1000毫米,高加索山地的雨量丰沛,为2000毫米。

俄罗斯历史始于东斯拉夫人,即是后来的俄罗斯人乌克兰人和白俄罗斯人。基辅罗斯东斯拉夫人建立的第一个国家。从988年开始,东正教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由此拉开拜占庭文化与斯拉夫文化的融合,最终形成了占据以后700年历史的俄罗斯文化。

13世纪初,基辅罗斯被蒙古人占领,分裂成多个国家,这些国家都自称为是俄罗斯文化的正统继承人。13世纪以后,莫斯科逐渐成为原先基辅罗斯文化的中心。16世纪中叶的伊凡雷帝时代,莫斯科大公国改称为沙皇俄国

18世纪的彼得大帝时代,已经变成了庞大的俄罗斯帝国,横跨了从波兰太平洋的广袤地域。1861年,俄罗斯废除农奴制度。从废除农奴制度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虽然出现了改革,宪法和国家杜马(议会),但沙依然没有意愿放弃自己的独裁统治。

军事战败和食物短缺引发了1917年俄国革命,此后共产主义布尔什维克登上权力舞台,建立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从1922 - 1991年,苏联逐渐地成了一个超级大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缺点,引发了越来越尖锐的矛盾,苏联终于在1991年解体

1991年以后,俄罗斯联邦继承了前苏联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但俄罗斯不再是超级大国。直至今日,俄罗斯社会的政治经济结构,依然带有前沙皇俄国和前苏联帝国的特点。

俄罗斯帝国时代至今,除了彼得大帝的时代,莫斯科一直是俄罗斯的首都。1703年,彼得大帝曾经把首都迁到波罗的海沿岸的圣彼得堡,直到前苏联帝国的建立。

2008年7月13日早上,游轮在圣彼得堡靠岸。由于前苏联的外交政策,即使解体之后,也还有冷战的影子。从欧美来的游客,不论是哪国人,都得通过严格的安全检查,才能通过移民局和海关。好在我们在船上就被告知,早就有所准备,所以没有出现什么麻烦。

第一天,我们买了今天的两个半日游,上午是两个半小时的“圣彼得堡轻松游”(EZ St Petersburg),旅游大巴首先把我们带到圣埃撒克大教堂(St Isaac Cathedral)去参观,下面是我与我妻在圣埃撒克大教堂前面的留影。

图 24. 我与我妻在圣埃撒克大教堂前面的留影

教堂前面广场上的骑马像是沙皇尼古拉一世(Nicholas I,1825-1855),他曾经镇压过十二月党人而被称为铁腕沙皇(Iron Tsar),但最后因克里米亚战争失败而引咎自杀。

图 25. 我与我妻在尼古拉一世骑马像前面的留影

在圣埃撒克大教堂的门前,我遇到了一个卖书的小贩,我看到有一本介绍圣彼得堡的画册,英文版的,难得看到,装订精良,彩色鲜艳,价格便宜(USD $10),虽然不给收据,但还是赶快买了下来,高兴地在车上就翻了翻看了看。

其实我对俄语并不陌生,高中时期外语就是俄语,建国之后的五十年代,“中苏友好”一边倒,俄语是最吃香的外语。虽然几十年不用,但是需要的时候,不难捡起来,许多单词还认得,简单对话可应付。但是英文版比起俄文版,还是省力得多。

接着是冬宫广场(Palace Square),广场的面积很大,广场的中心是亚历山大纪念柱,用以纪念战胜拿破仑的沙皇亚历山大一世(Alexander I,1801-1825),北面是冬宫,南面是行政大楼,东面是皇宫卫队总部,西面是海军总部大楼(Admiralty)。

图 26. 圣彼得堡冬宫广场的全景

冬宫现在是博物馆,叫做隐士芦(Hermitage),当时正在维修,“轻松游”没有足够的时间,不包括入内参观。有的团友不满足,但是我们不在意,因为早在八年前(2000)自助游时,就在里面逗留了好几个小时。下面是我与我妻在行政大楼门前面的留影。

图 27. 我与我妻在冬宫广场行政大楼门前面的留影

图 28. 我妻在冬宫广场亚历山大纪念柱前面的留影

下一个是“流血教堂”,正式名称是“基督救世主流血复活大教堂”(Church of the Savior on Spilled Blood)。1881年3月13日,废除农奴制的开明沙皇亚历山大二世(Alexander II,1855-1881)被政敌刺杀在这里,他的儿子在这里修建了这座教堂。

图 29. 美轮美奂的圣彼得堡流血教堂

图 30. 我与我妻在流血教堂前面的留影

旅游大巴还带着我们在圣彼得堡的几个著名景点去浏览了一番,包括青铜骑士(Bronze Horseman),涅夫斯基大道(Nevsky Prospect),还有歌剧院(Opera House)。不过我们没有时间走到近前去照相,只是远远地观望一下。下面是圣彼得堡的地标,代表彼得大帝(Peter the Great,1682-1725)的青铜骑士。

图 31. 代表彼得大帝的青铜骑士

中午回到船上吃过午餐,来不及休息就赶紧下船,参加下午三个小时的“北方威尼斯”(Venice of the North)半日游。一看名字就知道,整个一下午都离不开水:河流,船只,运河,桥梁等,都应该是到处可见的了。

还是先到圣埃萨克大教堂广场,在那里上船,进入涅瓦河(Neva River)。行驶一会儿,到了一个分叉,左(南)边是大涅瓦(Bolishaya Neva),右(北)边是小涅瓦(Malaya Neva),分叉点对面是华西里耶夫斯基岛(Vasilievsky Island)。

游船很快就把我们送到冬宫岸边的“阿芙乐尔”巡洋舰(Cruiser Aurora)的旁边,就是1917年炮轰冬宫的那个战舰。我们从中小学课本学到的名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就发生在这里。下面是我与我妻在战舰旁边的留影。

图 32. 我与我妻在阿芙乐尔巡洋舰旁边的留影

接着游船又带着我们在水上到处游弋,导游还不断地讲解,我记不住地名只能去拍照,只有少数的景点才能叫得出名字来,下面是当时拍摄的一些照片。

图 33. 在游船里拍摄岸上的导航灯柱(右)

图 34. 在游船里拍摄岸上的彼得保罗教堂

图 35. 游船在不知名的大桥下通过

下船之后,在一个叫不出名字的小花园里,我与我妻还在那里照了相。

图 36. 我与我妻在一个小花园里的照相留念

另外我们还在市区里到处乱逛了一气,有时还拍摄了一些建筑物的照片,也不知道叫什么名字,下面的两张图是当时所拍摄的照片。

图 37. 我在一个大桥上面的留影

图 38. 我妻在一个大楼前面的留影

下午四点半,逛完了市区,回到船上就餐。晚饭后到会场里观看歌舞,是圣彼得堡的一个歌舞团(Troika)在表演,当天晚上是圣彼得堡所特有的“白夜”(White Night),一天就这样高高兴兴地过去了,明天一整天的时间还在这里,还有好几个景点要参观。

2008年7月14日,是我们在圣彼得堡停留的第二天,今天的项目是“郊区皇宫一日游”(Suburban Royal Residence)。第一个景点是叶卡捷琳娜宫(Catherine Palace),位于圣彼得堡郊外的普希金市(Pushkin)。宫殿的名字来源于叶卡捷琳娜一世(Catherine I,1725-1727),她是彼得大帝的妻子,丈夫死后继位为女沙皇。

后来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Nicolas II,1894-1917)的全家,长期住在的这座宫殿里。这是一座洛可可式的宫殿建筑,外面漆成蓝白金三色,磅礴大气金碧辉煌。下面几张照片是我与我妻在宫殿前面的广场上,宫殿里面的陈列室,宫殿后面的花园里的合影。

图 39. 我与我妻在叶卡捷琳娜宫前面广场上的合影

图 40. 我与我妻在叶卡捷琳娜宫陈列馆里的合影

图 41. 我与我妻在叶卡捷琳娜宫后花园里的合影

宫殿里到处金碧辉煌,豪华无比,凡是来到此宫的游客,无不大为惊叹!从下面的几张图里可以看出宫殿内部金光闪烁的典型装饰。

图 42. 宫殿里金碧辉煌,游客们大为惊叹

图 43. 我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

图 44. 我妻在金碧辉煌的宫殿里

在宫殿的一个房间里,画中的爱神丘比特(Cupid),不论从哪个角度看,他的箭都向你射过来。在宫殿里还看到一个美术学院的学生,正在画女皇的肖像。

图 45. 从哪个角度看,箭都向你射来

图 46. 美术学院的学生,正在画女皇的肖像

在当地的俄罗斯餐馆吃过午餐后,下午参观今天的第二个景点,沙皇保罗一世(Paul I,1796-1801)在巴甫洛夫斯克(Pavlovsk)的宫殿。这座宫殿是俄罗斯古典风格的榜样,外貌鲜明装饰优美,带有联通厢房的弧式走廊,形成了宽阔的庭院。

不知道为什么,她的母亲叶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 II,1762-1796)不喜欢他,不想传位给他。老太太反而喜欢他的儿子,自己的孙子亚历山大一世,所以在保罗一世还活着的时候,儿子就是他的竞争对手。

保罗一世继位后的第五年(1801)在政变中被杀,儿子是第一受益者。在巴甫洛夫宫殿的门前,耸立着保罗一世的立像。下面是当时拍摄的几张照片。

图 47. 保罗一世的巴甫洛夫宫殿

图 48. 我妻在巴甫洛夫宫殿前面的留影

图 49. 巴甫洛夫宫殿前面的保罗一世立像

至此,圣彼得堡的两天之游就结束了,回到游轮休息一下,吃过晚餐就去会场看节目了,今晚的节目是魔术表演。下午六点半,游轮离开圣彼得堡,开往爱沙尼亚的塔林。我妻还是恋恋不舍地在船上照了一个“临别纪念像”。

图 50. 游轮离开圣彼得堡,我妻在甲板上留影

图 51. 游轮离开圣彼得堡(岛上的俄文是“列宁格勒”)

图 52. 游轮远离圣彼得堡,再见了,圣彼得堡,再见了,俄罗斯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安主 回复 悄悄话 回复刘大仁:
时间短没办法,游轮时间不由自己定。
波罗的海这些国家再也没有去,此后去过其他国家。
刘大仁 回复 悄悄话 三个国家都介绍得非常棒,可惜旅游时间有点短。

自2008年后没再去过这三国吗?

芬兰其实没啥看的,历史短文物少城市也不大,瑞典和俄罗斯则各可以看三四天。
安主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雪中梅:谢谢点评,共同学习。
雪中梅 回复 悄悄话 介绍得好,文图并茂。跟着学习了。欣赏了,平安是福。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