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国宴-京城趣事
出身京城平头百姓之家,寒居齐家园,晚清齐姓家族种菜的地方,建国门外长安街南,北京东南角,处于京城西北风下口,历来是三教九流蛰居之地、京痞无赖云集之所。50年代北京开工十大建筑,将火车站原棚户区居民迁来,安置在十几栋快速叠起的简易楼中,然后给小区起了个美好的名字-永安东里。76年唐山地震,简易楼套上钢筋水泥箍圈加固,以后又漆成暗红色,外观更形狰狞。
中学上的是北京最烂的学校第119中,当时流行有关119(北京发音"妖妖九")的口头禅,"一一九,门朝北,不是流氓,就是土匪"。街北一里之遥的朝阳中学,属于市重点学校。人家学校还有个名字,我们这个倒好,只有编号不说,连数字都不吉利,先不说国内火警电话是119,美国火警电话911,后来又有个911事件,全都跟母校联系上了。
前几天看到有关国宴的报道,都是佳肴美食琼浆玉液之类,不免想吐槽几句唱唱反调,但难免不被砸砖反讥,你上过国宴吗?没去过有什么资格评论? 回想80年代在京期间,还真碰上邪运去过两次。
那时正在上大学,祖母搬来家中同住,有几次人手周转不开,被家里从学校叫回城里,陪老人参加国庆春节活动,也去过两趟人大会堂国宴。吃过什么已经记不清楚,但过程仍历历在目。那时祖母已过米寿,垂垂老矣,外出都靠轮椅,所以请柬注明可以有家属陪同。有一年国务院机关事物管理局派车来接,拉开车门,发现里面已经坐了一位胖胖的老太太。难道是司机接错了人,拉了邻居大娘?
司机赶紧解释,这位是马寅初夫人,因为住在附近,所以就顺道和府上一起去了,马老夫人的陪同已经前排入坐,只能和祖母、马夫人挤在后排将就,车看起来不小,后面挤两个胖老太太和个大小伙子还真不大容易。以后不知道是马夫人还是什么人埋怨,管理局来电话解释,当天车调度不过来,所以就顺道接两人。不过那次以后,就再没发生过顺道接人的事。原本还想再次相遇时问问马夫人批马尔萨斯时的遭遇,只好作罢。后来才知道马老原来有两位夫人,不知道那次是否都参加了国宴。马老80年代初去世,平反后还被任命为所在学校名誉校长,做为50年代他在同一学校被撤校长职务的补偿。
参加国宴不像上餐厅,可以挑个好位置,桌子上是写了号的,要按桌号入座。上百个桌子,门口有服务员问桌号指路。前排桌子,还要按名牌入座。座位也大有名堂,最好的当然是正向前台,可以直视。国宴开始后,照例是国家领导人讲话。出国以后参加大型正装宴会,发言嘉宾主持人大都长话短讲,末了还会说一句,今天就不多讲了,请大家享用美食。国宴上的发言总是很长,还不时停顿下来,让大家热烈鼓掌。一桌十人,坐左边的头要沿颈轴向左转90度望向前台,右边的向右转90度,最苦的是背对主席台的几位,只能将椅子转45度,转头扭腰135度。都是七老八十的遗属,这种姿势,维持半小时,晚上回去免不了第二天落枕。
不一会,摄影组的拖着照明灯来到桌前,镜头对准各人,还得调整表情配合镜头,皮笑肉不能笑。镜头扫过的当然是一群面无表情的老太太,到了第二天新闻报导春节招待会最后,也会提到某某某某夫人也参加了招待会,给个镜头。
国宴的菜单印得简洁漂亮,食品用料精工细制,菜式造型优美典雅,但味道不敢恭维。80年代的国宴,上百个桌子,同一时间一道菜上桌,厨房里哪会有那么多厨师? 一定是大锅熬出来的。另外国宴菜式,印象里没有哪种香味四溢、呲啦作响、汤汁丰满、形态张扬,或是辣味冲鼻热气腾腾的菜式; 大多是那种干净利落、外观严肃、色调夺目、搭配餐具兼具艺术格调的。大概为了照顾各地来宾,味道清淡让人食过即忘。工作后有一年在香山饭店召开国际会议,研究所的研究生年轻助理研究员们担任会务,宴会上自成一桌,位于宴会厅角落,不用全神贯注主席台上的发言,或被领导注意到,就餐气氛自然轻松有趣,互动频繁。印象深刻的菜式是一道长盘松鼠桂鱼,切成鳞片状,炸得酥脆,中间填满肉丁香菇冬笋,外浇糖醋汁液,份量十足香气逼人。国外的中餐馆做这道菜,不但偷工减料,还以吴郭(罗非)鱼替代桂鱼,完全挂羊头买狗肉。
好不容易熬到领导讲完话,服务员排成长队鱼贯而入上菜分菜,不一会第二道上来,可怜各位长者上道菜还没吃完三分之一。国宴程序高度统一,行动一致,宣传意味浓厚,美食鉴赏其次,人个利益服从组织原则,分菜人均一份,临走服务员连一声"欢迎再来"都不说。谁知道您下回还来不来得了。
说老实话,国宴的菜式,还不如学校里学三食堂的大锅饭好吃。虽也是大锅菜,学三做得有滋有味。刚进校时,还实行餐卷制,每月餐卷15块6毛5,每餐交主食和菜卷。到了午餐时间,要想多吃、吃好的,也有诀窍(已密藏多年,从未示人) - 卡着时间在食堂关门前最后一刻去。几千人的食堂,大厨做大锅菜总会多做些,到了快关门的点儿,菜有多时给得异常慷慨,平时一勺,这时会给两三勺,饭盒堆得满满的,再浇勺菜汁,以量取胜。遇到菜不够,还有同学来,大师傅立刻切菜削肉,会再做一个新菜,手头有什么放什么,油酱葱料十足。还有一次,关门时间已过很多,师傅先将打饭的几个同学叫进厨房,顺手关上门,…。学校南方人多,教授也大多是江浙人。那时炒菜肥肉片被仍得到处都是,后来学三发明了一道菜,把肉片放在一大锅红辣椒油里深炸,打饭时,先往饭盒里扣一勺儿蔬菜,再盖一漏勺儿红油肉片。以后食堂垃圾桶里被仍掉的肥肉显著减少,为此学校还表扬了学三食堂。
话扯远了,回到国宴话题,参加国宴好像是个政治任务,程序繁琐、过程统一、行动保持高度一致。感觉吃一顿国家的饭真不容易,天下就没有免费的晚餐。以后回京自已出去吃饭,无论老字号还是新式餐馆,用餐气氛、舒适度、选择性、口感味道都不比国宴差。至少可以想吃什么点什么,不用被指定吃什么,也不用听长篇大论老生常谈,更不必正襟危坐笑脸相迎。
又有一年陪同参加国庆观礼,坐在天安门西侧观礼台,歌唱家某某一正好也坐在身边。观礼结束,其他观礼者纷纷过来请她签名留念。那天她没有化装,近看长着一脸小麻点。自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每次看到她上电视,脑子里就浮现一脸雀斑的形像。这一印象极为深刻,连带把国庆游行的内容忘得一干二净,看来明星们注重外观是有道理的,把真实容貌留在观众眼里实在太过危险。
时来流行凡尔赛体,城里也非世外桃源,索性附庸风雅、看猫画虎照就一篇,祝城里各位周末愉快。
(一)9月28日由中央统战部,全国政协在人民大会堂主办,简称-统宴!
(二)9月29日由国务院侨办,全国人大在人民大会堂主办,简称-侨宴!
(三)9月30日由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主办,简称-国宴!
随即-国庆日!
相信文学城上不会有人这么说。
祖国是等级森严,大家心中有数。
相信很多人是为了追求平等才出国的。
在这里参加国宴者和没资格参加国宴者平等了,
这是一件好事,呵呵
国宴被邀请者何时能来?
据说不少副国级的高官在纽约颐养天年,
欢迎这些人也来溜达溜达。
我等吃瓜群众可以看到更好的故事,期待。
多谢分享,非常有趣!:)
感谢分享,记忆的长河由此打开。
虽是炎黄子孙,由于工作居住周围没有中文环境,孤陋寡闻,长久不知“网络联合国”上有“文学城”一“国”的存在,多亏?!疫情把个半退休的假戏真做变为全退休,有了时间修花弄草,把琴举茶也不解那宅在家的郁闷,“人是需要精神的”,无意中闯进文学城圈,真是灯火阑珊,大千世界,真好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不如说是黄道婆回到了洋泾浜),那个亲切感不是下一代人所能理解。特别是那“京腔京味”,“老城老事”,夸张一点儿说“两眼泪汪汪”啊,哈哈哈。
国宴还是比较讲究的,但好看比好吃重要。而且赴宴人数太多,那时的设备技术也难以做到自始至终的保温水平,中餐没有了温度,再好吃的也没有了魅力和胃口了呀。
我也有过国庆春节+人大政协的“北京岁时”等记忆,不过我没身份(小时是跟,大了是工):文革前第一次藏在父母大衣内(丑,见不得人)参加北京饭店的除夕晚会,最后望着大人们伴着圆舞曲的节奏起舞的身影,我却问母亲那些叔叔阿姨为什么吵架(天生没有艺术细胞的人儿)。文革后,每逢国家大事,都要从中直单位借调到人民大会堂,组委会秘书处工作(离不开纸张书虫的命)可以忙中偷闲,蹭吃蹭喝,最后也会翩翩起舞,风光一下。
虽是炎黄子孙,由于工作居住没有中文环境,孤陋寡闻,长久不知“网络联合国”上有“文学城”异国的存在,多亏?疫情把个半退休的假戏真做变为全退休,修花弄草,把琴举茶也不解那宅在家的郁闷,“认识需要精神的”,无意中闯进文学城圈,灯火阑珊,大千世界,真好比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不如说是黄道婆回到了洋泾浜),那个亲切感不是下一代人所能理解,特别是那“京腔京味”,“老城老事”,夸张一点儿说“两眼列汪汪”啊,哈哈哈。
国宴还是比较讲究的,但人数太多,那时的设备技术也难以做到自始至终的保温水平,中餐没有了温度,再好吃的也没有了魅力呀。
我也有过国庆春节+人大政协的“北京岁时”等记忆:文革前第一次藏在父母大衣内(丑,见不得人)参加北京饭店的除夕晚会,最后望着大人们伴着圆舞曲的节奏起舞的身影,我却问母亲那些叔叔阿姨为什么吵架,天生没有艺术细胞。文革后,每逢国家大事,都要从中直单位借调到人民大会堂,组委各种大会比输出的工作人员,忙中偷闲,蹭吃蹭喝(不过可是堂堂正正的合法呀)。
兄弟也是北京人,你是119中的(永安东里)应该距友谊商店不远,我是129中的(左家庄)距离生产大队的菜地不远,偷黄瓜特方便,另兄弟也参加过国宴。再握个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