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andstone2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中国人,你为什么不愿婚育?

(2022-02-09 18:14:34) 下一个

根据有关数据,中国单身人口连创新高,2019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已达2.4亿,接近成年人口的三分之一!再考虑到中高龄人口婚率较高,青年人中这个比例还要更高。

单身,经常意味着不生育或生育推迟。关联的人口老龄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带有一系列的负面效应。而且单身本身,也未必是一种绝对合理的生存状态,值得考究改善。

那么,中国人真的不喜欢结婚生子吗?非也。这个答案很明显,普通人大多肯定结婚生子的未来。

但为什么单身者这么多呢?下面的表给出了一些答案,如:社交圈窄、难以心动、性格内向、工作忙、经济条件差、没有人追求、对长相不自信等。但不得不说,这答案并不完全,偏于表面化,而且压制了一些客观因素。

比如,经济因素。现代社会是经济的社会,谁也逃不掉经济这块。实际上经济对婚育的影响相当巨大。相信大部分有相亲经历的朋友(包括隔空相亲和准相亲)都遇到过如此情况:对方特别关注经济状况,而且经常上来就问,如果经济“不合要求”,接下来...经常就没有接下来了。

泛一点说,个人收入、房屋、职业、学历、家庭条件这些都可算在经济里面。有一种看法,把长相也算在经济里面。

女性对经济要求较高,第一条要求男方有房无房贷,(并列)第二条要求稳定且较高的收入。坦白地说,在许多大城市,这两条“基本要求”实际上是高要价,足以“枪毙”大多数姻缘,“受害者”有男方,也包括女方——当然,有一种可能是全家冲锋娶媳妇,很累。

在许多农村地区,经济要求对婚姻的影响更严重。凡此种种,已经构成明显的社会问题。

除了具体的经济要求,还有“水涨船高”的问题,那就是女性攀比起来,对另一半的要求普遍偏高,往往高出自己能“获得”的男性资源,相应地主观人为地筑起了一座“隔离墙”,降低了自己和男性的结合可能。这方面社会原因的影响的确明显,或可称为“阶层效应”。毕竟“人往高处走”,从人性角度,攀上“高端阶层”、享受富足稳定生活的向往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合理”思维。有钱有势的群体客观存在,跟大人物的可能性客观存在,所以“乐嫁有钱”也好,“水涨船高”也罢,的确是一种“人性趋利”思维,也是社会经济政治因素的衍生影响。

谴责女性嫌贫爱富太势利的男性们,换了是他们,大都会同样考虑。实际上大部分男性女性都是这种势利的践行者,也是受害者。不服不行,就是这样的社会风气——可以说“世风日下”吗?女性在挑男性,男性也会挑女性。相对来说,男性对女性的财富条件要求较低(并非不要求),而对外形条件要求较高——要求年轻貌美,另外也对知识层次、家庭等有一定要求。

有人说,30岁以前是女挑男,30岁以后是男挑女。若是被挑的执意不肯“吃亏”,那么达成交易的可能性自然就不会高——既然谈到经济,就把婚姻比喻为交易吧,虽然表达遗憾。如此的互相挑剔过程,甚至会一路延伸到婚姻家庭内部,可能造就失败的婚姻和大量内部矛盾。

其实“挑剔”这个词在这里有点不自然的过度。事实上,即使许多人不挑剔,只想找一个阶层和各方面差不多对等的,也存在不小的难度,因为许多人想找更高阶层、更好条件的,并不想平视。没错,这方面受害者是男性,特别底层男性(经济表达无歧视意),但女性同样是受害者,因为她们面临着“高一层、同层、更低层”女性的强烈竞争。男性们并不是没有其它选择,哪怕退而求其次。

我们不得不对婚姻如此地经济化表达遗憾。经济现实,的确过度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淹没了许多纯真的东西.......纯真的东西,包括真爱,真感情。对于真情的向往,是每个男女真正正常的思维,也是现实需求——感情是婚姻的融合剂、稳定剂。

可是真情,是一种...怎么说呢,某种程度上是一种稀缺品,是一种可遇而不可求的因素。

没错,真情需要默契,单向付出往往毫无收获,或勉强在一起难以持久。而人海茫茫,真情的相遇是现实中很难的事情。

所以现实的中华老人早早就确认了经济性的婚姻。他们常常认为,感情可以先有一点(相信肯结婚的都会多少有些感情),然后慢慢培养,结果呢?现实告诉我们不大理想,真情不足的婚姻风险大,有时原有的一点感情也会慢慢退化。

顺便,真情和感情不是一回事。真情不会被物质等外在因素明显影响,而感情会。大难临头,就是一次感情深刻度的考验。

现代人特别年轻人理解这一切,不愿意屈就“没爱”,而且伴随社会进步,他们的经济独立性也有了改善,有慢慢寻找真爱的愿望和部分经济条件,于是“适龄单身”也就难免多起来。

当然,单身问题,或者说婚率低的问题是社会、个人精神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其中风气的变化,不客气的说是“世风日下”起到了不大好的推动作用。至于社交圈窄、难以心动、性格内向、工作忙、经济条件差、没有人追求、对长相不自信,更像是一些表面化的东西,也的确有影响......

可能有人会说,你说困难很多,不还是有许多人结婚生子?没错啊,要是想对付着活,选择就多得多了。

一斤米,两个人可以吃一顿,三个人也可以吃一顿,四个也行...差的无非筷子几双,虽然效果是不一样的。五千年祖祖辈辈,大多就是这样活过来的。

现代人,要不要这样的活?

要是想认真地、原则地、不肯妥协地活,那么路线并不太多。

经济,对生育欲的影响尤其大。而生育欲的下降,反过来又会影响婚欲,影响单身率。

生儿育女加上养儿育女,是一个特别现实的经济话题:一个城市婴儿,经常一个月的奶粉钱就得上千,纸尿裤又得上千。其它婴儿用品费用也不低,更不用说还有医疗支出等等。看孩子的费用也相当的高,而且未必有合适的人选——放心度堪忧。有人说请父母看孩子,但并不是每家都有这个条件,而且会滋生一系列问题。更不用说,父母没有义务替儿女看孩子。到了上学的年纪,有人给看孩子还能教知识,听来不错,但代价其实不少(具体略你懂得)。

在大城市围绕一个孩子的费用,经常要占到普通家庭收入的三分之一以上。除了具体费用的问题,还有孩子要“占领”父母大量的时间、精力、自由、青春、事业、人格——也可以看做经济的一部分。

现代人更讲究及时行乐和自由自在,有的在乎事业等,生育养子付出的巨大代价,一定会影响大部分人的生育欲。

这方面社会福利显然不够充足,没有照顾到现实需要。就是说,想结婚生子,个人得有足够的经济准备,和其它各种各样的准备,这是较为理智的选择。而以目前的大众经济状况,大多数人其实做不到准备足够。

拿笔者个人为例,相信可以代表一部分人。高个子、有房、国企收入尚可、高知家庭、又是知名的文化人,似乎条件尚可、找个可心伴侣不难。但实际上的确存在一定的麻烦。

简单说,和大多数人遇到的情况一样:看上我的,我看不上人家;我看上的,人家看不上我。主要麻烦原因是不肯妥协。当然个人眼光比较高而且略显独特,女士们也有各自的要求。细致点说,笔者赞同男女平等,但强调男女平等是各方面的、综合的,讲究男女各自独立性。风风雨雨大家一起度过,照顾女士的弱势面可以,但并不能无止境、无条件。这方面似乎与有些女士的想法相左。

笔者不赞成婚前女方强势主导、婚后男方强势压制的模式,主张男女人格平等,始终公平相待,似乎也不大合女士们某些算法。所以碰到性情浮躁过度现实的,“骑驴找马、这山望着那山高”的,“攀高枝”意图明显的(有些像占便宜),“经济利用男性”的,“吃男人、花男人是天经地义”的,个人通常不会太迁就。

日常,如果不认可某位的素质,心里潜意识地就给“否”了,不会有开始。而且个人对真情的重视程度高于一般水平,这方面尤其难以满足。

追求异性这方面,个人一贯没很多耐心,而且认为男追女未必就是准则,这方面与许多女士们的爱好相左,虽然这样的想法在现代社会男性群体中其实不少。当然也真没遇到过值得长期追的人。

日常生活中,尚可的经济条件暂够个人过着相对悠闲的生活,可以自由发展自己想要的事,比如写作爱好,婚后肯定这方面影响很大,影响个人婚育欲是客观的。所以相亲数次也没成。一看那个查户口查财产扒拉着挑的架势,一看有一搭没一搭的态度,就算了。

改善婚率和生育率下行的状况,社会大有可为。

治标比较简单,发补贴。但这方面应该留意负效应,不要搞成歧视,不要制造新的不平等,不要让人赖在补贴上才好。

治本的办法:第一,改善社会经济。第二,改善大众经济条件。第三,改善社会风气,抑制不良风气对真善美的摧残。

 

 

作者:一凡人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