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人恒无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百姓皆属其耳目,圣人皆孩之。
为学者日益,闻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恒无事;及其有事也,不足以取天下。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在重读华夏经典:论语5中,从形而上的角度阐述了老子和孔子的相通之处,但仅以阴阳和合作为两者的相通,难免有些让人不服。下面本博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继续老子和孔子的相通之处。
老子的无为已广为传唱,但什么是无为?什么是无为无不为?古今对此解读众多。本博认为老子的无为应从圣人为天下浑其心,以百姓心为心来解。
圣人和道而俯瞰芸芸众生,通透天下人心之所向,人心之所欲。人心之所向者圣人向之,人心之所欲者圣人欲之,圣人因势利导而润众心于无声。因势利导,因众心之所欲之所向而成势,所导亦不违众心之所欲之所向,最后人心所欲所向和道而行。
圣人站在道的高度,因众心所欲所向而润众心。圣人明达众心而牢牢把握着众心之所欲之所向,大行无痕: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无为,和道而行而润众心者,才能在众心所行中行无不为。
为何圣人能牢牢把握着众心之所欲之所向?因为众心即阴阳,阴藏而阳显,阳藏而阴显。阴阳是互易的,能自然而然地流向其反面。转阴阳而阳阴者,圣人为之。
为何要无为?阴阳之易乃道之动也,无论有为在哪一面,守雌守雄都一样,最后都要流转到其相反面,所以要占不守之守之位,行无为之为。
无为,以百姓心为心,老子以形而下的方式阐述其形而上之道。当然这也能当做南面御人之术来读,甚至当做最高明的阴谋论来读。
说完老子的圣人,再来看孔子所赞的大圣人舜,孔子赞其行无为而用中于其民。何为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啥意思?已发未发这块在南宋朱熹时代已经争论多多,阐发多多。本博认为这是孔子或子思用形而下的方式来阐述孔子的形而上之道。
孔子之道是君子行德之行而所成,人所成的。在君子行德之行之前,道的静在状态即未发,即中。君子行德之行中,道已经因为君子之行的参与而变化了,即已发即和。和,既是君子依道而行皆中道之节韵,个体之有限和道之无限之和,也有因人的参与而将道改变的和的意思。
中,即中道,即道,即未发,静态的道。和,和道而行而新道,动态的生成中的道。没有静态的道,人无法去认识道,只有假定道在静止的状态时,人才能去认识道,而动态生成中的道是无法把握的。这是人类认识的必然。
明了何为中,就能明了舜用中道于民是啥意思了。这里用中就是无为,舜已经不是和道而行,舜所行不再更新道,这里的舜所行已经是道本身,舜所行即道所行。何为孔子之道?众君子行德之行的合力所营造的社会气象。而舜能同道所行,已经等价于以众君子之心为心了。
看到没,这里的孔子和老子以形而下的方式再次相通。孔子的圣人和老子的圣人是一样的,以百姓心为心。明了此,就能明了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啥意思?我老孔到七十岁的时候已经是心随道行的圣人了。这才是横行天下的老孔。
圣人,在孔子和老子那里是道之所行的化身,圣人的相通很大程度上也意味着道之相通。
本文原创版权归本博和历史数据记录所有,欢迎转载,严禁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