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据记录

故事是历史的演义,逻辑是历史的抽象,故事与逻辑的统一,是历史故事的解的最大可能
正文

西方古典哲学:康德5

(2021-06-28 05:58:26) 下一个

人对物的认识需要理性的参与,但理性的有效性的边界在哪里?康德认为如果不对理性的有效性的边界加以限制,理性就会越界从而导致谬误。因为理性具有无限推演的习性,理性会从一个点出发而趋向无限,但现实不是数学,现实中理性的无限推演会超出其有效的范围从而走向其反面:产生谬误。简单的类比比如,a: 有了蛋才能孵化出小鸡,所以蛋比鸡先存在,先有蛋后有鸡;b: 有了鸡才能生出蛋,所以鸡比蛋先存在,先有鸡后有蛋。理性的推演,a的先有蛋和b的先有鸡能同时成立,即康德所谓的二律背反:理性的无限推演会导致理性走向其反面,从而导致两个相反的结论能同时存在。因此,康德认为必须要对理性加以批判性的考察,框定理性的界限。

理性合法性的界限需要限定,但限定它的条件是什么?康德认为是经验,理性的运用必须被限定在人的经验范围内。如果理性的运用超出了人的经验范围,那理性的可靠性就没了保证。对于以往的形而上学,康德认为其问题就出在没有对理性加以批判性的限定,误用了理性的范围。比如对于世界的本源问题,使用理性去追问世界本源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而本源问题是超出经验范围的,因此理性在本源问题上的运用就是非法的。类比鸡生蛋和蛋生鸡的问题,理性对鸡和蛋的本源追问会陷入二律背反的境地。

于此,康德对唯理论的理性加以批判性的考察,指出理性的合法界限:理性的运用需要在经验的范围内,理性超出经验范围的运用是非法的。

对于唯经验论的主观经验,同样需要考察。唯经验论认为知识来源于经验,但人的经验从何而来?如果没有概念的介入,人如何能获得经验?比如对于三角形,如果没有三角形的概念如何去经验出三角形?再深一层,比如某物和某物“很像”,这个“很像”是如何经验出来的?是需要先有“像”的概念,才能经验出某物和某物“像”,否则无法判定两者像不像。

为了应对怀疑论者否定知识的客观普遍以及必然性,康德再次展现大神的手段,将物分为物自身和物对人所呈现的现象:人仅能认知物对人所呈现的现象,而物自身是不能被认知的。而人对现象的认知,其客观普遍必然性依靠先天直观和先验逻辑去赋予。一句话,知识的客观普遍必然的确定性是人建构的。先天直观和先验逻辑后续再述。

康德通过对理性的批判框定了理性运用的合法界限,同时又指明经验的产生需要概念的介入,于此调和了唯理论和唯经验论。在此基础上,康德开启了先验哲学以展开对怀疑论的讨伐。

康德提出的物自体不可知论,将西哲的境界拉到了悟空的边缘。康德前,西哲的境界一直在色的范围内徘徊,康德将西哲的境界提升到了色即是空的境界。康德后,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再进一步,直抵生命的本相,另辟蹊径地走向唯识学。

 

本文原创版权归本博客和历史数据记录所有,欢迎转载,严禁抄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