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数据记录

故事是历史的演义,逻辑是历史的抽象,故事与逻辑的统一,是历史故事的解的最大可能
正文

历史是什么7:历史的同构性与偶然性

(2020-12-21 05:04:03) 下一个

秦汉,晋,隋唐,宋,元,明,清,民国今朝

华夏历史的大一统王朝,秦,隋,民国,都是二世而亡。汉二世时吕后篡权,导致汉文帝的非正常继位。晋二世时发生八王之乱,直接导致西晋的灭亡。唐是李渊李世民两代人联合建立,可以看成一体,二世时发生武则天以周代唐。宋二世是兄终弟及,这个大概率是宋太祖看到了历史上的二世传承问题做的权宜之计。明二世叔侄相争,朱棣篡位。今朝二世的华被废黜。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还不放心,将皇权传给了弟弟。明太祖疯狂屠戮淮西勋贵,防患的就是二世继位的不稳。非汉人皇权的元继承顺序从元世祖后的二世开始太乱,导致二世元成宗去逝后60来年元就亡了。清二世皇太极后出现多尔衮非正常摄政。基本上华夏的历代大一统王朝都会在二世时发生一次危机,能度过去这次危机的王朝可再延续两三百年,度不过去就挂了,二世危机是个坎。

秦隋,短暂的二世而亡后,随之出现了汉唐这样的长期的盛世王朝。民国二世亡后到今朝,已经安然度过了二世危机,今朝大概率步汉唐的后尘,进入大盛。

上面没有逻辑推演,只是将华夏历史拆解后直观,会发现历史的同构性现象迎面而来。关于这种历史现象的同构,西方海上霸权的历史转换也大抵如此,从西班牙,荷兰,英国到美国的海上霸权的历史同构。同宗同源的英美,其同构性会更强。英国在拿破仑失败后登上霸权,到一战前持续了100来年。二战后美国霸权到现在75年,其霸权已经有了不稳的迹象,目前看能否撑到百年都是个问题。再对照英美霸权的走势,经济和政治军事的权重对比的走势,那种同构现象也会迎面而来,都是经济衰落先于政治军事的衰落,都在霸权后期陷入战争的泥潭。

在历史是什么5:历史的波峰和波谷中本博写过,今朝目前处在新历史波峰初起的阶段,且向波峰冲击的气象已成。上面做的判断不是没来由的,今朝在二世后彻底的绝了封建皇权制度的残余,开启了禅让制。今朝重启了“勇于直面生存环境,迎难而上不信邪;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华夏文化的核心精神,而这种精神就是配套禅让制的,跟封建皇权是不兼容的。也就是从今朝开始,华夏祖先在上古时代的那种一往无前的精气神又回来了,这是今朝对新历史波峰冲击的精神准备。在资本主义时代,今朝对资本主义历史进程的把握具有先天优势,这块本博会在对资本主义的历史考察中再详细写。

这种历史走势的同构性,为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创造出机会。大国博弈,要耐心的等待对方进入历史的低点,进入伏击区。当然这种耐心等待不是消极的等着天上掉馅饼,而是对历史同构性认识后作出的战略应对,在耐心等待期间可以伐交伐谋,尽力配合对方要风给风要雨给雨,将对方的力量耗散在外,尽量让对方内部分力方向散乱以加速其衰落。当下,美霸权衰落的历史同构性与今朝处在新历史波峰初起的历史同构性同向而行,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即所谓的保持战略定力。

现实的生活中,这种同构性现象也是经常出现的,比如生育率随着经济的发展会降低,无论在西方还是东方都是如此,生育率随着经济发展的走势是趋同的同构的。尤其在经济领域,商品价格的起起伏伏,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一个轮回,商品价格轮回的同构性表现的尤为强烈。

上面是宏观的历史同构性现象,接下去谈微观的偶然性。具体到现实的微观层面,大量事件存在着以概率分布的纠缠状态:投标前,投标人是不知道能否中标的,投标处在中标与否之间,只有在投标出结果后才能确定中标与否的状态。人走在大街上,是有一定的几率被车子给撞上的,人的生死也处于一种概率分布的纠缠状态,比如0.0001%的几率会被撞死,那人就处于99.9999%的活和0.0001%的死的纠缠状态中,生与死在下一刻都是可能的,而且是现实的可能。这跟薛定谔的猫有些相似,只有真实的走到下一时刻才能确定个人是否处于存活的状态。

外在的事物也是如此的,一辆车子跑在路上,其内部的零件比如轮胎是有一定的几率爆胎的,导致车子不能用。也就是路上跑的车子处于比如99%可用状态和1%的不可用状态的纠缠中,而可用与否的状态确定只能等到下一刻车子真实跑出来才知道,在下一刻到来前车子就处于一种可用与不可用的纠缠状态中,即便车子在下一刻真实表现出可用的状态,但车子依然含有不可用的潜在状态。随着车子使用时间的延长,这种潜在的不可用状态的概率会增大,最终车子会在行驶中显现出不可用的状态。

事物多种潜在状态的纠缠,是时间维度在现实世界中的表达。虽然事物在具体的时间段只能显现出一种确定的状态,但事物不能消除其背后的多种状态的纠缠,因为这种纠缠状态是真实存在的,能概率的在下一时刻确定的显现出来。

事物在同一时间内共存多种纠缠状态,这种现象在人身上表现的尤其强烈,比如善恶,美丑,智慧与愚蠢,冲动与克制,理性与感性等等,这些对立的状态都统一在人的身上,随着时间或者事件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状态。所谓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成魔成佛能在同一人身上不停的转换。人的这种状态的不稳定性,导致现实中的不确定性大大的增加。一般情况下,随着团体宏观性的增强,团体所显现的偶然性会减弱,因为个人的偶然性会在团体中被约束。但是团体稳定性的增强,并不能消除潜在的纠缠状态,相对于实在的物质的稳定性,团体的潜在状态还是太多,不稳定性太高,这才会有历史随机论存在的空间。

但这种团体内多种纠缠状态的共存,并不是不能把握的,潜在状态的纠缠最后依然会表现出同构性。人的偶然性不脱离人的贪嗔痴疑慢,这种偶然性背后因素的同一性是其可被同构性的基础。因此对于团体的潜在的纠缠状态是可以分析的,各种纠缠状态在分析后的分布范围以及界限就是可把握的空间。

这种偶然性中的同构形态的可把握性,是历史是什么6:历史的动力中对分力方向可调控的基础。同理,个人自我的生存方向也是可以把握的,比如现实中人的生存方向被现实生活所割裂导致散乱,尤其在目前的各种功利以及感官信息的刺激中,让人的生存方向散乱而无从着落,最后堕入感官体验的沉沦中。如果将生存的方向调成一致,一直朝向一个认定的方向走,就不会被现实的信息所迷惑,所影响,不会走向沉沦。

历史的必然性以同构性的方式在现实中表现出来,但同构性不像哲学的必然性那样在现实中无用,同构性是可以现实把握的。历史的同构性来源于人的偶然性,基于贪嗔痴疑慢的人的偶然性的合力在历史中的表达就是历史的同构性。

 

本文原创版权归本博和历史数据记录所有,欢迎转载,严禁抄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