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耳的古城

人生感悟,美国观察,用心写出好文章
正文

老革命丁玲曾是“美女作家”

(2021-05-29 06:16:38) 下一个
注:本文是我的一篇读书笔记 -《互联网时代,传统阅读重要吗?》- 读朱小棣先生的《闲读闲记》的节选,原题为《世事洞明》。想看全文的朋友,可以在下面给我留言,谢谢!
 
我是70后,相对而言属于幸运的一代。和上一代比,我们没经历过物质和精神上的匮乏,成长于一个安稳的时代;和下一代比,我们在中国和世界接轨获得大发展的风口占到了先机,在相同年龄时完成的积累,为后辈难以比拟。
 
最近几年,世界的剧烈变化让我们觉得承平的日子似乎快到尽头,中年的我们也许要面对一场大变。最直观的感受是社会和人群的分裂,过去有共同经历的朋友们,似乎是到了一个分岔路口,许多过去熟悉的人变得不再认识。
 
几年来我都生活在这种心境下,困扰不少。这时我读到了《沙菲丁玲都是她》一文,感触自然很多。
 
我对丁玲的了解,限于《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革命文学、她在建国后政治斗争中的遭遇以及文革后面目可憎的老年革命愤青的形象。朱先生介绍的《沙菲女士日记》,同样让我大吃一惊。
 
当年奔赴延安的左派青年,在国统区里都有过个性解放的经历。但这种“解放”到了何种程度?我也是没法想象的。朱先生介绍的沙菲女士日记是这样的:
 
“天哪,这是本什么书啊!说它是当今身体写作的‘美女作家’们的文学祖母,不仅当之无愧,且让‘孙女’们汗颜。虽然出于时代限制,书中没有任何露骨的裸体描述,但情色勾引之强烈,诲淫诲盗之手段,岂止让孙女辈的写手们望尘莫及,就连对青春少男的腐蚀毒害,怕也是为祸不浅。我这里绝不是危言耸听,以下有充分论据呈奉,且待我慢慢道来。”
 
朱先生还考证出,在中国最先阐述出“女人说不其实是很想要的”,正是当年的女权主义者沙菲女士。
 
这个反差够大吧?今天的美女作家,不过是在都市报副刊的边缘,抓住空隙开个小专栏,打“情感”话题的擦边球,书写她们的种种体验;而她们的鼻祖,可是从离经叛道的沙菲女士,转身成了革命文学的代表,最后蜕变为僵化顽固的老古董。
 
过去我读到的是宏大的历史叙事,对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中的具体个人的经历,感受不深。反观这几年我觉得变化大的朋友,如果和从沙菲到丁玲之间的转变来对比,还是不可同日而语的。看了这篇文章,我对这几年感受到的对剧变的不安感,似乎缓解了一些。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这种说法太过世故,而世事洞明皆文章,我深以为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火耳 回复 悄悄话 欢迎关注微信公号“火耳的古城”。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