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诺奖作家莫言去广东旅游,站在百年历史的客家围屋碧滟楼前有感而发,
写下了一句特别有味道的上联
“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
他老人家一高兴,向天下文友征集下联(奖金10万元)
想不到,对对联的爱好者还不少,有2万多人投稿。
评奖结果本周一(10月20日)揭晓,一副神对让人拍案叫绝。
(有意思的是应对者叶柯嘉竟然是个21岁的年轻人。)
他对的下联是:
“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
自对从
及对到
介词/动词,词性自然对应,对仗工整,当然这不是下联出彩的地方,真正出彩的地方在具象内容。
我们先看上联
“南阳”指其祖籍河南南阳,“南洋”对应围屋主人叶亚来南下吉隆坡发展的史实,
同音不同字,一个谐音梗带出客家人从中原迁徙向南进而下南洋的历史,
而根深叶茂形容叶家/客家群体人丁兴旺,事业兴旺……
我们再来看下联是怎样巧妙应对的!
井壁指的是客家围屋中的水井壁,这是客家人日常生活的中心,我们常常也用井来指代家乡(所谓背井离乡)
井毕则代表天上的星宿,井宿毕宿。
作者将客家的井文化与浩瀚星空相联系,从地面的井延伸直到天上的星宿,完成了从人间到星空的跳跃,思路开阔,意境宏大。
而井壁,井毕同样是同音异字,完美对应上联中的南阳,南洋
莫言你出地理,我给你引到天上,天地呼应,格局迅即打开!
而角亢星张,则是古代28星宿中的四个,角亢星张代表进一步铺开星图,
角宿亢宿属东方青龙
星宿张宿属南方朱雀
寓意从一个星域扩展到了更广阔的宇宙,意思正好又与上联中的“根深叶茂“相对
而且星张还有星光铺展的意思,象征着希望和远行。
上联重地脉,写客家人从中原南阳到东南亚的迁徙,落地生根,根深叶茂。
下联重星宿,写客家人从封闭的井壁到仰望星空的精神追求,气象阔大。
最后再来看看平仄韵律。
上联“从南阳到南洋根深叶茂”平仄为“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
下联“自井壁及井毕角亢星张”平仄为“仄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
对仗非常工整,让人惊叹!
附件1:
碧滟楼,又称碧滟围,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由惠阳籍马来西亚著名侨领,有“吉隆坡王”之称的叶亚来先生出资建造。
碧滟楼是城堡式客家围楼, 坐西向东,由泮池、禾坪、堂屋、横屋、角楼等组成。整体呈长方形,总面宽58.6米,总进深37米,占地面积3798平方米。禾坪前有泮池,两侧分别竖立五副旗杆夹石,质地为花岗岩。碧滟楼内木质构件雕刻精美,且保存较好,在惠阳地区不多见,为研究惠阳客家围屋建筑形制和居住风格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碧滟楼汇集客家建筑技艺,又融入南洋艺术元素,体现较高工艺水平,有着客家文化与华侨文化的双重价值。围屋内设叶亚来主题文化展示馆,展示“吉隆坡开埠之父”、近代海上丝绸之路杰出践行者叶亚来的辉煌生涯和惠及中外的突出贡献。
碧滟楼作为惠阳现存保存较好的客家围屋之一,与叶挺祖居会水楼、会龙楼等构成了“客家围屋博览园”。

附件2:
二十八星宿,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由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各七宿组成。
上古时代中国古人在靠近黄道面的一带仰望星空,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成若干个区域,称之为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二十八星,用于标志月亮运行位置并推定季节 。
其名称最早见于战国时期曾侯乙墓漆箱,包含角、亢、氐至轸共二十八组恒星,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分布。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考古发现为二十八宿起源于中国提供了实证。汉代至唐代星宿组成不断调整,如井宿替代狼星、鬼宿替代弧星,各宿所辖星数亦有变化。
具体28星宿可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