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道的魅力

道成了肉身,丰丰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魅力四射,令我折服
个人资料
正文

一心留学读博成才,上帝竟然让我当全职妈妈! /黄珊(99级生物系)

(2022-10-08 06:34:11) 下一个

一心留学读博成才,上帝竟然让我当全职妈妈!

/黄珊(99级生物系)

我是一名普通的80后,全职妈妈,每天在家照顾4个孩子,其中3个孩子在家上学,最小的还在牙牙学语。能带好4个孩子,完全靠着上帝的恩典。正如《圣经》中所说,“我的帮助从何而来?我的帮助从造天地的耶和华而来。”(《诗篇》121:1-2)

遭遇严重车祸

我是从北大毕业后到美国留学,才开始接触基督教信仰。当时开学伊始,校园里各个组织都举办迎新活动,包括当地华人教会所属的校园团契。

在校园团契的迎新会上,我不仅吃到了兄弟姐妹们满怀爱心准备的美味佳肴,还第一次听到了敬拜赞美诗歌——完全不是我想象中那种沉缓的音乐,而是无比悦耳动听、喜乐明快。几周后的一个星期五晚上,跟我同班的唯一的一位华人同学正巧是基督徒,她请我去团契聚会,而且她有车,可以载我一起去,我就很高兴地去了。因为在英语的大环境下,我希望可以跟别人有一点中文交流时间。在团契里,带领的弟兄特地开了一个小小的慕道班,给我们这些初次了解基督教的人介绍他们的信仰。我很喜欢团契温暖友好的氛围,也愿意继续了解《圣经》和信仰,所以此后每周五都去,但没打算要信什么。

寒假过后,第二个学期开始,我继续去团契聚会。慕道班的课已经结束了,这次又要重头开始。可是我惊讶地发现,周围坐的都是新面孔,上学期跟我一起参加慕道班的朋友们,几乎都已经接受了基督教信仰,从慕道班“毕业”了。我觉得很失落,又恰好在寒假期间买了一个旧车,于是礼拜五晚上就不再去团契,而是自己开车跟别的朋友出去玩了。

但神并没有放弃我。三个多月之后,我出了一次严重的车祸。由于我的错误,我的车被别人从后面侧撞,导致我的车转了180度,对方的车又接着撞了我的车头,把我的车撞到路中间的护栏上。这么严重的一连串撞击,车尾都烂了,我坐在车里居然完好无损,仅仅稍微有点脚疼。当时我的脑子一片空白。警察到现场处理完了对我说:“这个车要拖走了,你赶紧把车里重要的东西拿出来”。我去翻车里的储物盒,一看竟然有本《圣经》,是我以前去团契查经的那本。我看到《圣经》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啊!原来是神在保护我啊。车毁了我却安然无恙,那么大的车祸我却毫发无损,那是神在保护我!

于是,我又回到团契,甚至还去了教会。因为没有了车,我又需要别人载我出入了。只是我心里还是不愿意接受耶稣为救主。

进化论的障碍

暑假期间,我回中国结婚,秋天又回到美国继续第二年的学业。不久之后我遇到一个困难。我尽心竭力做了所有准备,但结果并不在我的掌握之中。我感到非常焦虑。在结果出来之前的一天,我越想越紧张,甚至全身都止不住地颤抖。这时,我想到团契的兄弟姐妹们总说凡事都可以向神祷告,或许我也可以试试看?于是我闭上眼睛,在心里说:“神啊,请你帮助我,请你保守眼前这件事情”。瞬间,我平静下来不再颤抖,一股巨大的温暖充满了我的心,我感到无比平安,并且无所畏惧。我马上意识到,这是神在安慰我!原来神是真实的!我生平第一次祷告,神就垂听、并且安慰我,即使我那时还不信祂!

从此之后,我常常为生活里的大小事情向神祷告,神也总是让我看到祂在每件事情上的美意。并不是说我有困难,一祷告神就马上帮我解决了,而是神有祂的带领,会赐下出人意外的平安。

然而,我仍旧对信仰存有疑问。我以前在慕道的过程中很少提问题,因为我根本不深入思考,只是简单粗暴地拒绝。当我开始愿意接受福音的时候,发现心里最大的疑问就是《圣经》的第一句话:“起初,神创造天地”。作为生物专业的学生,我一直觉得进化论很正确,无法接受神创造世界的观念。

我至今都清楚地记得,那是2005年1月的一天,我跟系里一位基督徒师姐一起吃午饭。她问我是什么阻碍了我接受福音?我就讲了我的疑惑,并且问她如何看待进化论,因为遗传和进化论是我们系的必修课之一。师姐反问我:“你有没有真实地感受到神的存在?或是亲眼见过进化的发生?”这个问题让我如醍醐灌顶。是的,我感受过神的真实,我第一次向神祷告的时候祂就安慰我!但是,没有人亲眼见过进化的发生,实际中没有,实验室里也没有,全都是基于化石和基因序列所作的推断。就这样,师姐的一句话完全消除了我心里最大的疑问,我愿意完全相信《圣经》的真实性。

我心里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关于人生目标。从小我只想着一心念书要考好大学,念大学的时候就想着要出国留学,出国之后就想着一心拿博士学位,但是拿了博士之后要干什么,能干什么,我就不知道了,而且听说生物学博士也没什么前途。我看不到目标,不知道人生要走向哪里。

于是,我向牧师请教关于基督徒的人生意义。牧师跟我说了很多,我虽然没有完全听懂,但是我明白了两点:第一,只有信了主,我的人生才会有意义;第二,信主之后就可以找到正确的人生目的。有这两条我就足够了,于是我对牧师说,我愿意接受耶稣基督为我的救主!牧师就找来执事会主席,他们一起带领我做了决志祷告。

2005年3月,我接受了洗礼,正式归入基督。

特别的“奖励”

回顾信主的过程,从一开始听诗班献诗被感动,接着在车祸中认识神,在焦虑的祷告中经历神,到最后在不同的兄弟姐妹那里解除疑惑,每一步都是神的带领。当时觉得从不信到信主是完成了一件大事,但其实那只是我属灵新生命的开始。信主之后,我尽量每天读《圣经》,神藉着《圣经》对我说话,让我更多认识祂。我为生活中各样大小的事情祷告,更多地经历神、信靠神。在团契和教会的聚会中,兄弟姐妹们关心互助,让我更多地感受到神的爱。

2008年,我先生在外州找到一份工作,当时我已经怀孕了。我们商量后决定,孩子出生后我就辞去现在的工作,跟先生一起搬到新的地方,在家里照顾孩子。

我们作这样的决定,一方面是因为教会里的一位年长姐妹常常用她自己的见证鼓励年轻妈妈们在家照顾孩子,另一方面是因为我那时候的工资很低,如果继续工作,把孩子送去托儿所的费用跟收入相差无几。

到孩子一岁多时,我开始考虑是否要去找工作。我为这件事向神祷告的时候,好像在脑海中听到神说:“你做得不错,我要给你reward(赏赐)。”我以为神要在经济上给我赏赐。不久之后,我又怀孕了,就跟另一位怀孕的姐妹一起读经祷告。有一次读到《诗篇》127篇3节的英文版:“Children are a heritage from the Lord, offspring a reward from him.”(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我恍然大悟,原来这才是之前祷告时神所说的reward!于是,我明白了神的心意,带着喜乐平安继续在家里照顾孩子们。

当老大三岁的时候,我们送他去一家教会幼儿园。我很喜欢这个幼儿园的氛围,想着将来如果孩子上学也能去教会学校就好了。作了一番调查之后,我遗憾地发现,周围最近的两所教会学校都要开车二十多分钟,学费虽然比其他私立学校便宜很多,却仍然超出我们的承受范围。我开始为孩子上学的事向神祷告。

开展在家教育

不久之后,有宣教士朋友来我家做客时说起他们打算将来要对孩子进行在家教育(homeschool)。我听说过在家教育,带领我信主的那位牧师和现在教会的英文牧师都曾经接受过在家教育,但我从来没想过这会跟我有什么关系。

然而,在家教育这个念头在我脑中挥之不去,我常常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件事。有一次,我为孩子上学的事情祷告时,忽然觉得神感动我,要我选择在家教育,我很惊慌,对神说:“我不行,不可能。”可是,在之后几个月的祷告中,我还是常常觉得神在引导我采用在家教育的方式。我跟几个姐妹分享这件事,我说我信心不够,而且没有听说其他中国家庭这样做的,如果可以认识一个采取在家教育的中国家庭(或者韩国、日本等等都可以),父母也像我们一样是普通的第一代移民就好。没想到这个愿望真的实现了。

不久之后,我在朋友家的聚会上认识了一位大学校友,闲聊中他说起有一个朋友在家教育孩子,教得很好。我激动地问:“是中国人吗?像我们一样从大陆来的?那请你给我介绍认识一下吗?”几天后,那位妈妈给我打电话,介绍之后发现她竟然是北大跟我同系的师姐。通过跟她联系,我不仅受到鼓励,了解到初步的方向,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这是神给我的印证。既然在家教育是神给我的呼召(而不是我自己的臆想),那我愿意顺服神。后来,我先生也同意我们家在家教育,这也让我们相信是神给我们二人同感一灵、有合一的感动。

慢慢的,神让我明白,祂要我在家教育,并不是因为我有多能干,而是神要通过我来教导我的孩子们。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学习常常亲近神、仰望神、寻求神的心意,遇到困难首先转向神,不要用自己的想法来取代神的计划。我越来越感受到,神给我这份在家教育的任务并不是苦差,而是满满的祝福!同时,神渐渐带领其他的华人家庭也开展在家教育,甚至中国国内的在家教育的家庭数量也在日益增长。我愿意成为祝福的管道,被神用来鼓励、帮助其他正在考虑或者已经开始在家教育的家庭。

现在如果有人问我:“你读了那么多年书,如今在家带孩子,会不会觉得这些书都白念了?”

我会回答:“我在北大念书的时候认识了我先生,这个大学就没白念。我在美国念书的时候认识了主耶稣,这个硕士就没白念。”

离开北大十多年,我仍然深深怀念那段美好的岁月。祝福每位燕园学子,都能在耶稣基督里找到人生的方向,绽放出丰盛的生命!

作者简介:

黄珊,出生于上海,1999-2003年生物技术系本科。现在居住于美国费城。2005年春天决志、受洗于北卡Durham华人福音教会(CCMC)。目前在大费城地区三一华人基督教会敬拜。最喜爱经文:“但那等候耶和华的必从新得力。他们必如鹰展翅上腾;他们奔跑却不困倦,行走却不疲乏。”(《以赛亚书》40:3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