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妹

"Art is the depth, the passion, the desire,
the courage to be myself and myself
alone."
~ Pat Schneider
个人资料
正文

创作源泉的再次激活——听听唯识宗名师的建议

(2023-07-15 21:23:11) 下一个

基本上任何一个从事文艺创作行业的人(包括作家、画家、舞蹈家、音乐家)都有过“灵感枯竭”的经历。幸运的一闪而过,还有的就此一蹶不振,永远陷在"Writer's Block"里了,就此封笔。也许你们觉得这跟佛教半点关系沾不上,那你就听我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首先,如果我问你——你的创作灵感都是哪里来的?不不,咱们这里不讨论外界因素,你(大作家大画家……)到底知不知道,灵感在你体内,来自何处?

唯识宗把人的感知分为了八种,实际上吧,从事神经学研究的我认为,大致分为四种也行,下面这张图是我画的:

头五个不用说,就是人的sensory system. 咱们从第六个开始讲,这里的“意识”是你的“明意识”,就是能主动被你调遣的那个。

第七个“末那识”是什么?我先卖个关子,咱们跳过去,先说第八个阿赖耶识。为什么有的小孩生下来就有艺术天赋,为啥霍金、爱因斯坦的思想咱们一辈子也追不上?因为这个阿赖耶识不是随着你每一世的性命而生灭的,它是从很久以前,你的好多世以前就存在。每次人一死,它会和其他(左边)那些玩意儿断开,但是它自己没有消失。

阿赖耶识里面有很多“种子”,是你生生世世的积累,决定了你的善恶和天赋。虽然我们不能主动接触它(除非我们是高僧大德),但是我们的创作灵感就是来自那里!我们此刻做的一切,也在反过来影响它里面的种子。

而第七识叫“末那识”,佛教里说的(最坏的那个东西)“我执”就在这里。什么意思?当人刚生下来后,小婴儿一个,本来不知道它自己是谁,呵呵。慢慢意识到“我”的存在,我喜欢这个,我不喜欢那个。你应该这样,你不要那样,都是这个东西决定的。

而随着人年龄增大,地位增高,随着那些艺术家得到世界的认可,这个“末那识——我”就不断膨胀。结果是啥呢?结果就是下面这个图:

你呀,因为自我膨胀太厉害,你就接触不到自己阿赖耶识里面那些创作的种子喽!

所以呢,唯识宗“大信”法师告诉我们:重获灵感的方法,就是不要膨胀,要“歇”,要把自己倒空。他举了某个大诗人的例子,说晚年怎么也写不出年轻时候的意境来了,就是因为被自己的名声、身份地位,被自己越来越膨胀的“我见”,给蒙蔽了。

让自己倒空,让自己“复归于婴儿”。名利、赞美,这些东西有好也有坏,在鼓励我们的同时,让我们被原先那个自己、以及别人对我们的设定给局限住了。

所以创作的时候,要有意识地放松自己,就像一个玩泥巴的儿童,哪管都有谁在看?哪里需要去刻意捏什么艺术品?自己先“玩”,自己先高兴了,才能接触到生命本源里的那些种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0)
评论
望沙 回复 悄悄话 谢谢介绍
FionaRawso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阿芒' 的评论 : 你是忙,不要急。有时只能随着命来,自己做不了主。
阿芒 回复 悄悄话 好好好,闻所未闻,大有收获,已经斜躺了,现在准备躺平啦:)
FionaRawso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可能成功的P' 的评论 : 噗~~~可可调皮了
可能成功的P 回复 悄悄话 哎呀,及时雨。为我的放空偷懒找到了理论基础!抱谢高妹LOL
FionaRawso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我们就是顺着一个思路编啊,你每天都有新题材,你的灵感才叫人佩服:)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1

从高妹这里又学了好多,好佩服你们作家的灵感,写作,写小说对我比登天难!:)
FionaRawson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南瓜见笑了,就是最近在听人家大师将座,一时有感而发:)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人膨胀的失去了自我,人膨胀的太过,就飘起来,飘起来后就失去了根基,一旦摔下来,便是万丈深渊。

至于写作,你说的那句话我非常赞成,就是要自己先高兴。自己高兴,便自在,自在了灵感也就信手拈来。

问好老大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真知灼见!膜拜。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