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妹

"Art is the depth, the passion, the desire,
the courage to be myself and myself
alone."
~ Pat Schneider
个人资料
正文

西方文学奖,快速炮制大法

(2022-06-01 12:56:10) 下一个
  • 底层人

比如非洲来的移民(亚洲的别想了,除非你可以别出心裁把自己搞得很惨)。在描写这个人时,最重要的一点是:一定不能写成一个完人。

甚至光外表丑、内心善良都不行。

正常人都不行。

为啥呢?你不是揭露控诉社会不公正来的吗(问:西方也搞这套?当、当然了!)。如果在如此丑陋的社会制度下,人还能那么光鲜亮丽地活着, 能够没有痛苦和纠结地活着,能够内心“完整”地活着,你这不成了庸俗文学了吗?地摊文学了吗?网文了吗?你这不成了为丑陋社会唱赞歌了吗?所以,一定要描写:

人性的扭曲。人性的扭曲。人性的扭曲。重要的说三遍。

  • 一群人

如果你写的只是一个人,他不具有代表性,也不顺带介绍一下他周围的那些乌七八糟的群体生活(比如他那妓女从良的表妹,他那拉车卖热狗的三叔),你的作品也就完了。也就没有普适性了。你就把自己给边缘化了。

虽然说要有一个主人公,但是他的爱人啦,父母啦,朋友啦,都要写,还都要各有各的特色,不能重复。既不能重复经历,也不能重复性格。要从一个可怜的底层人,拔出萝卜带出泥include了一大堆底层人,以及当中的个别想要往上爬的或成功的或失败的特例,那你的作品的impact就很强啦!

  • 时间、叙述顺序的混乱

什么?从小时候开始写?从没移民之前开始写?你就低档了,就不艺术了,就拿不了奖了。

必须要从“现在”的某一刻,比如刚刚做完苦力回家,坐在门口猛抽烟(一定要猛抽烟嘛是不是?)的时候,作为故事的开始。

然后洋洋洒洒讲了一两章,大家总算进入状态了吧?总算弄清楚谁是谁前男友的新男友了吧?裤衩啊(郭德纲用语)!一下子给扔回非洲去。一下子变成了小时候。

好吧,我就将就着看吧,正看得起劲,又——裤衩啊!又变成了年轻的时候和前妻(肯定是前妻啦,底层移民怎么可能享受稳定的婚姻呐?)生活的那段日子啦。

  • 不能知道自己写的是什么

俗话说,no surprise in the author, no surprise in the readers. 一个作家要想震慑读者,先要震慑自己。要想骗过读者,先要欺骗自己。要想读者弄不明白你写的是啥,作家自己就一定不能知道自己写的是啥。

简言之,就得是黑夜,就得是蒙蒙雨,时间上的错乱,多种感情的交错……以及结尾一定要,呃,没有结尾(否则怎么能发人深省呐?)总之就是要读者读完之后跟迎着风先喝了几口凉水再吃了几个半冷不热的粽子满肚子的气在咕噜但又堵着上下都出不来的那种感觉。

离大奖就差不多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