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开冒 一丘万壑

原创????????邱开冒????????一丘万壑
个人资料
开冒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南京照相馆》是国家叙事的Bug

(2025-08-21 19:31:45) 下一个

没敢去影院看《南京照相馆》,怕看到鬼子的暴行太愤怒心脏受不了,也怕看到照相馆学徒冒死送出日寇暴行照片时只尴尬不感动,因为事实真相是美国传教士传教士约翰·马吉拍摄并由乔治.费奇冒死送出的胶片,跟藏到1946年才出现的“阿昌”加印的照片不是一码事。本来该为美国义人马吉和费奇感动的情节被中国人“阿昌”替换,这种感动就像哭错了坟头烧错了香的事故,搁民间要被人笑话死的。

电影叙事可以虚构甚至夸张,比如抗日神剧里的李云龙独立团消灭鬼子的数量接近华北日军的总和,更不用提“手撕鬼子”“手榴弹击落敌机”的神剧荤段子。拍南京大屠杀题材,也可以有虚构的故事《金陵十三钗》,陆川的《南京 南京》对国军抵抗和军事指挥的失误不一定讲得准确,但基本史实没有失真。《南京照相馆》讲的是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胶片事件,重大史实不容“虚构”更不能篡改。南京大屠杀的地点、施暴者能虚构吗?如果不能把南京虚构成海参崴,把日军虚构成俄军,凭什么把美国人马吉和费奇虚构成中国人“阿昌”?

大屠杀的胶片送出南京传播到世界是个不容虚构篡改的重大历史事件,对日本军国的打击力度不亚于陈纳德的飞虎队。1938年3月,美国《生活》杂志登出部分照片,在国际舆论上引起强烈反响,全世界文明国家都谴责日军暴行并加大援助中国的力度,让日本军方颜面扫地气急败坏陷入国际孤立。美国义人马吉和费奇的壮举对中国人民功德无量,迫于照片产生的国际舆论的压力,日本军方只好严厉约束士兵的暴行,以后日军在攻克武汉、长沙等城市时不敢重复南京大屠杀的暴行,从而减轻了沦陷区人民遭受的杀戮荼毒。从救人效果上看,马吉、费奇的贡献比辛德勒更高,而《南京照相馆》打着“勿忘历史”的幌子却用偷梁换柱移花接木的手法把两位义士的壮举抹杀篡改了。如果电影《辛德勒名单》虚构成“赵德勒名单”,把他伪造成河北乡镇企业家,就闹出国际笑话并被世人鄙视。南京大屠杀是国难,《南京照相馆》如此忘恩负义伪造历史就接近国耻了。日军的仇记,美国义人的恩更不能忘记了,光天化日之下放映《南京照相馆》是在炫耀忘恩负义的传统“美德”吗?

这部电影对内确实激发了爱国热情和仇日情绪,对外却有递刀子的嫌疑。战后八十年来,日本被麦克阿瑟改造成了现代文明国家,绝大多数日本人在反思战争,对日军在二战期间犯下的罪行感到羞耻。也有右翼极端分子拒绝认罪,否认“南京大屠杀”,叫嚣“南京大屠杀”是编造的,照片资料是伪造的,这种言论在历史铁证面前不堪一击。但《南京照相馆》上映后,日本极端右翼又能兴风作浪了:屠杀照片是当地照相馆学徒“阿昌”送出去的,引发了国际舆论关注,那马吉拍摄费奇送出的胶片就是假的,因为国际上只接到一份胶片,《南京照相馆》在向日本右翼提供炮弹,暗示马吉、费奇那份胶片不存在,那么说南京大屠杀是编造的,照片是伪造的言论就更嚣张了。在1946年之前日本军方根本不知道“阿昌”加印的十六张照片,更没有日军摄影师剖腹自杀的情况,这影片不啻给日本极右翼雪中送炭,这样明晃晃地递刀子,《南京照相馆》按的什么心?影片有没有日本右翼方面的投资呀?1938年,费奇送出的照片公布后,日本军方就坚持照片“系伪造”,《南京照相馆》把马吉和费奇伪造成“阿昌”,国际上传播的照片的拍摄主体给更换了,拍摄内容也不一样,影片是在向87年前日本军方致敬吗?这回旋镖打在了谁的脸上?

在公有制国家,恩情和仇恨属于国家调配的情绪资源,个人不能随便挪用。当跟某国闹情绪时就播放《上甘岭》,套交情时就播《黄河绝恋》,领导很大度地让全国人民咂着牙花子看着大美女宁静跟某国飞行员亲嘴;五十年代苏俄是“老大哥”,恩情比山高,六十年代变成了“苏修”,官媒历数沙皇对中国的侵略、霸凌,仇恨比海深;现在一提江东六十四屯、海参崴就说不要纠结历史旧账,一提日本侵华就说铭记历史不忘过去。对恩怨的灵活运用属于国家的宏观调控范围,是政治动员的利器,个人情绪只能在给定的大氛围里上下浮动,自选表情的空间很小。比如在2012年的反日大游行中,群众大多自觉地在划定的情绪配额范围内愤怒,西安蔡洋的情绪超越了指标,用U型锁砸穿了日系车主的头颅,被判刑九年。本来,允许群众上街发泄一下愤怒是国家给的福利,情绪高涨的上限要止于砸日系车,车主脑袋不在配额里。现在《南京照相馆》也属于表情放荡扰乱了国家情绪配额,马吉、费奇的贡献早就得到了国家的承认,相关胶片收藏在档案馆,影片篡改历史事实,严重干扰了国家级叙事,编造的煽情嗑仿佛是给严肃的呱打进了Bug,导致国难叙事程序死机。这是个严肃的政治事故。

2025.8.21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