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瞬间

《科大瞬间》与您分享中国科大校友和教师校园内外真实、亲切的回忆以及多视觉、多维度的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中国科大从北京外迁安徽的前前后后

(2025-08-16 13:27:14) 下一个

中国科大从北京外迁安徽的前前后后

作者:王锡鹏

(作者时任中国科学院革命委员会常务委员,写于1974年7月5日) 

现经回忆,就我所了解的有关中国科技大学下放外迁的有关情况提供如下:

一:一九六九年,随着斗、批、改运动的深入发展,科技大学革命师生为冲
破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统治,坚定地贯彻毛主席的无产阶级教育路线,曾主动提
出了创办“五·七”实验基地的意见,并与院里数次交换意见之后,由科大工、
军宣队指挥部、科大革委会、院工、军宣队指挥部、院革委会联名给中央写了一
份报告,该报告是由刘西尧本人转送的。 

据我回忆,事隔月余之后,刘西尧曾告诉我,科大的报告由李先念、谢富治
两位副总理批了,同意他们的报告,刘西尧并叫我到科大去一次,将此情况转告
科大指挥部,让他们开始考虑基地的选点等准备工作。我没有看到过两位副总理
的批示。但我是向科大工、军宣队指挥部的负责人转达过刘西尧的这个口头传达。 

二:后来,北京各大专院校都纷纷赴京外选择基地。我记得有一次,刘西尧
在一个小范围内曾传达过陈伯达的一个指示(可能有尚可、刘桂英等人在场),
大意是,为了贯彻战备精神,北京除留北大、清华等几个学校外,其余大专院校
有的要外迁,有的要撤销。刘西尧说,既然科大已打了报告,两位副总理也已有
过批示,就应借此机会全部下放下去。 

而且刘西尧有一次在和我本人个别交换意见时说,科大这一帮人很难办,留
在科学院也不好管,因此他的意见是借此机会“全锅端”。这样,经在院工、军
宣队和革委会的联系会上刘西尧讲了一下之后,就将科大全部下放的决定形成了。
在此问题上,李先念、谢富治两位副总理的具体批示是什么,我不清楚,但科大
的报告是办“五·七”实验基地,并不是要求把科大全部下放下去,这一点也是
清楚的。 

三:科大广大革命师生得知中央批准他们创办“五·七”实验基地消息后,
曾主动到广西南宁市挂钩,特别是关于无线电专业,拟在那里搞点。我记得刘西
尧对此也是不同意的。刘要求科大先到河南信阳地区选点,为此,我记得刘西尧
还给纪登奎同志写过信,后来据刘说,中央到河南去的单位太多,压力太大,登
奎同志不欢迎。刘西尧见了李德生同志,李欢迎科大下放到安徽去,并介绍了近
几年来安徽省的形势及发展前途,说科大下去大有英雄用武之地。关于科大下放
安徽的决定,是刘西尧与李德生同志亲自决定下来的。 

四:科大下放安徽,很多师生是不同意的,并在当时多次来院反映情况,告
诉他们已在南宁挂了钩,那儿也很欢迎,而刘置科大师生的不同意见于不顾,仍
坚持要放到安徽去。并派我几次去科大指挥部,督促尽快地进行搬迁。我记得当
时科大师生提出要进行辩论,后来刘西尧也未为此去听过意见。 

五:科大大批师生搬到安庆之后,由于大家持不同意见,对此进行抵制,出
现了一些问题。当时发生的问题刘西尧是知道的(是省革委告刘西尧的,还是李
德生告刘西尧的,我不清楚)。大概是九月的一天,刘西尧叫我到他的办公室,
当着尚可和我的面交待,说李德生同志要去合肥,要我们马上去合肥,借此机会
办理移交手续,否则科大闹起来不好办。 

当时院里写了一个关于科大进行移交的决定,我记得有三条内容:第一,决
定科大下放安庆,建制归省里领导。关于经费问题,因当年预算已编在科学院预
算之内,所以暂由院里管到年底;第二,当时为了和缓科大部分师生的对立情绪,
减少搬迁下放工作中的阻力,刘西尧又耍了一个手法,即关于南宁地区科大师生
自行选的那个点可以不动(实际上是要拆散)。如果放到安徽之后,省里要求那
个部分也合并在一起,应由省里去定;关于决定中的其它内容记不清楚了。关于
文字的东西肯定是有的。我和尚可去安徽时,是拿着这个文件,并当面交给了李
德生同志的。 

我们去安徽之前,刘西尧当面对我们有过如下交待: 

(1)要抓住李德生同志在安徽之机,将科大的移交手续办好。到安徽之后
的工作,向省革委会请示; 

(2)我曾问过刘西尧,科大下放之后,今后的方向及专业设置等问题如何
考虑,刘西尧表示,移交之后,由省里去作考虑,科学院不再插手; 

(3)经费也要尽快转过去,减少麻烦;等等。 

总之,刘西尧的意图很清楚,将科大一脚踢出科学院了事。还有一件事情也
能说明刘西尧的心情。当时刘把科大的房子要交给铁道兵,我有不同意见,刘说,
要搞就搞彻底,不留尾巴。 

六:关于赴安徽办理移交的过程:确定由尚可和我代表指挥部及院革委会赴
安徽办理移交之后,据我回忆,我们曾赴科大指挥部与该指挥部和我们一同前往
的赵(?)副指挥仔细研究过对策,我记得关于去的目的是对科大师生保密的,
而且对科大革委会同去的杨秀清等同志也是保密的。我们为了赶在李德生同志在
安徽期间办理好移交手续,原订购飞机票,后因天气不好,飞机不能在合肥降落,
又临时改为乘火车前往。等火车开出之后,我和尚可在火车上才向科大革委会同
去的同志传达了真实意图,并做他们的工作,一同研究了对付已在安庆的那部分
师生的对策。 

为了避免让我们与科大师生在合肥车站直接进行接触,李德生同志特地安排
破例让火车在合肥前一站停车,通知我们下车,并派小车直接把我们接到了稻香
楼宾馆。我们到宾馆之后,第一件事先向刘西尧通话,汇报了我们到达合肥的情
况(是尚可打的电话)。 

接着,省革委会通知,李德生同志要接见我们。不一会,小车把我们送到了
省革委。

李德生同志见了我们,我们当面呈交了随身所带的那份文件。李德生同志看
了一眼,接着讲了几句话(大意是这样:)

──中央决定将科大下放安徽,原来考虑放在安庆,现在看来不一定合适,
可以放在合肥,那个师范大学的校址不是空着吧?有些人闹事,把他们先放下去
劳动,可以分若干个点,劳动一段时间,具体情况可以和省革委会文教组研究一
下。接见时间不超过十分钟,接着李德生同志就去开会了。 

大概是第二天,我和尚可等人向省革委文教组负责同志汇报了科大的详细情
况(包括专业设置、人员等),并在一起研究决定将科大师生分别下放到农场、
马鞍山、芜湖、铜陵等地。当时的意图是: 

(1)科大大批人马下到安庆,事先无准备,吃住都发生困难,分散下去,
临时解决一下困难; 

(2)尽可能地在安排下放时,照顾一下专业的特点; 

(3)暂时分散下去,把科大力量分散一下,以免他们进一步闹事。 

在李德生同志接见我们时,明确指出,下来先进行劳动锻炼,然后再谈办学
的问题。 

大约是我们到达合肥后的第三天,在省革委会有关同志的陪同下,我们一行
到了安庆,并在安庆召开了科大师生大会,宣布了将科大移交给地方的有关决定,
并针对科大师生的对立情绪,向他们施加了最大压力。在大会上,我们特别按照
刘西尧的意图,传达了有关清查“五·一六”问题的讲话等,但实际上,这一切
都未起到作用。然后,我们一行直接由安庆经南京返回了北京。据我记忆,在合
肥可能还给刘西尧打过一次电话,是由刘西尧本人接的,尚可给打的,讲些什么,
尚可清楚。 

七、在我们去科大之前,刘西尧尚有这样的交待:要办理好移交手续,搞彻
底,不留尾巴。另外,还授意对带头闹事的人要通过省革委采取一些组织措施等
内容,细节记不清楚了。

 

《科大瞬间》文学城编辑部

许赞华 803 | 陶李 8112

刘扬 815 | 黄剑辉 815

滕春晖 8111 | 陈锦雄812 | 余明强 9115

陈风雷 786 | 沈涛 822 | Jay Sun 836

 吴钧 856 | 王 9015 | 林菁 8616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