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野性de思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AI真能把我们吃了吗?

(2025-11-08 07:48:01) 下一个

前不久,一直在忙微软认证的AI工程师考试,几乎没有闲暇的时间写博。拿到了微软认证的AI工程师证书后没几天,我很想趁此机会好好犒劳放松一下自己,所以马上又踏上了回国休假的飞机(日后,会晒一晒在国内旅游休假时拍的风景名胜照片。去的地方包括海南的海口、三亚、万宁 - 中国的冲浪基地,四川的重庆、成都、九寨沟、黄龙、乐山大佛、峨眉山等地,还有上海),这一去就是一个多月。返家之后直至今日,才渐渐地从倒时差的混乱中,多少找到了些回归正常的感觉。

说起考取微软认证的AI工程师证书,主要的目的是想检验一下自己知识更新的速度和能力,而并不是为了所谓的职业发展;另一个重要的考量是,人类已经被无情地绑架进了AI时代,不管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你都不得不挺直腰杆,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去面对这个残酷的现实:不情愿地把AI这个绿头苍蝇咽进肚里。

哎,与其被动地活在别人为你圈定的悲催人生里,还不如自己也有样学样,勇敢地站在AI的风口浪尖上,与AI共舞,就当这是在做一次有趣的生命冲浪。

以前,在读研究生的时候,曾经接触过AI的概念,但在那个时候,AI几乎不名一文,像个受气的小媳妇,躲在一个没人肯多看一眼的地方自怨自艾。可谁曾想到,前几年,由于硬件尤其是GPU的问世和大发展,带给了昔日这个受气包一个绝佳的咸鱼大翻身机会。

当今AI最核心的部分是神经网路(Neural Network),深度机器学习等概念(Deep ML),而这些概念很早就有了,这么多年过去了,AI核心技术的算法并没有什么突飞猛进的大突破,倒是计算机硬件上的革命性突破,比如从CPU到GPU的飞跃,才让沉睡多年的AI算法似乎找到了点感觉。

不懂AI的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市面上谈论最多的AI,实际上多指生成式AI(Generative AI)。整个AI领域,还包括有很多其它的内容。现在许多所谓AI之类的东西,其实早就已经开发出来了,早就是相当成熟的技术和工具了,比如,神经网络技术和算法,以及在神经网络基础上搭建起来的深度机器学习算法和技术,语音和图像识别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数据和知识的提取,比如,文件智能(Document Intelligence)等,都不是什么太新鲜的东西。在微软的AI技术库中,生成式Generative AI大约只占25%左右的比例。

在过去的几个月中,经过实际的使用和研究,我发现,所谓的语言大模型LLM,ChatGPT等,不过就是人类的一个好助手而已,这是由大语言模型-深度机器学习的本质决定的。简单一句话,现在的AI,基本上还无法跟人类一较高低,因为它本质上就是一台机器, 一台没血没肉,更没有疯狂欲念的冷冰冰的机器。如果未来的AI要想超越人类,最重要的,也是最根本的:它必需得像人类一样,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欲望杠杠的家伙,而且还得是一个什么都可以变通,但人性绝对不会改变的不是东西的东西。走着瞧吧,有朝一日,等AI也有了跟人一样的AI性,妥妥地达到狗改不了吃屎的最美境界时,这时的AI才能真正坐地成仙。

生成式Generative AI的一个最大特性,就是它没有个性。

你想啊,当AI工程师们把地球上所有能找到的信息都喂给了它,然后再给它套上紧箍咒,逼着它按照当前流行的政治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事的话,AI岂能不成为一个标准的机器政客?

研究过AI的人都知道,在Responsible AI 的框架约束下,比如,在这些所谓的负责任的原则Fairness, Inclusiveness, Transparency, and Accountability的逼迫下, 造出来的AI就不得不去照顾和讨好所有人的感觉,同时也必须把自己的个性尽可能地隐藏起来,装得跟老油条政客一样,从来不说政治不正确的话,成了典型的万金油一枚,不能不令人生厌。

说实在的,从骨子里讲,AI的设计和制造商们,没有一个喜欢这些装腔作势的指导性原则,但没有人敢于挑战敏感的现实。这是令许多AI创造们极为头疼和难以解决的一个难点。至今为止还没有一个能令所有人满意的解决方案。估计永远都找不到这样一个解。这个世界上能让所有人都满意的东西还没有生出来呢。与其浪费巨量的时间精力去讨好所有的人,还不如省省心,做你自己,将自己的个性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就是当前生成式AI所面临的最大窘境。没有解,这是个死结。

一般来讲,所有成熟的生成式AI,一定会有自己的安全管理层,一定会引进或添加些机制去管控AI该如何回答人类的问询。当初的想法很简单,就是如何防止恶意的Jail break等进攻性的提问,可问题是,当下的AI机器人,无论如何不如人那样聪明,知冷暖,懂分寸,知道该怎样处置各种人类的奇谈怪论。很多时候,AI会将个性鲜明和富含特色的询问,误认为是带有恶意的进攻,经常无端地启动安全机制或者故意绕道而行,用事先设计好的标准用语去搪塞用户,常常给人一种所问非所答和虚幻的感觉。听说过这个词 - Prompt Engineering?它的用处就是指导用户该如何学会问LLM问题。

接下来,另一个更令专家们头疼的难点是,如何来识别和处理很有个性且很有文采的提问,如何把善意的、有才华的好提问与那些居心叵测的提问识别出来,这才是当今生成式AI所面临的难题,也是AI工程师们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让AI也有思想能力?不知道是你想多了,还是电视剧看多了?知道思想的前提是什么吗?知道思想是怎么形成的吗?思想这东西,是在欲望的怂恿和驱赶鞭挞下才无中生有的。AI,这个一身铜铁味很浓的机器,这个一点情欲和性欲也没有的废物点心,怎么可能会有思想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思想就是肉身欲念的华丽转身,且不管这些欲念都是些什么货色。请注意,人们常说的无欲,终归也是欲望本源的一个延伸或者变种而已。

下面来说说AI的另一面。

当今的AI到底有那些惊人的本事呢?在使用中我发现,AI也许是人类至今为止发明创造的最好最全的百科全书。你想啊,AI工程师们花了大量的时间,动用了上兆亿量的可收集到手的信息 - 包括从人类有文字记载以来直至今日积累下的历史,文字等 - 去训练大语言模型(LLM),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难能想到,那个经过了如此深度学习的AI机器,不论在知识和信息的识别上,甚至在简单的推理,全方位概括总结,内容提炼,文字处理等方面,一定要比人类历史上任何一个高手也要强上万倍。在这方面,几乎可以毫不夸张地讲,现在的AI,就是人类有史以来所能发现到的最好的教授,最好的老师,最好的知识解困助手。

曾几何时,我们人类一夜之间就被突然出现的知识大爆炸打得找不到北了。从那之后,人人都在为今后该如何学习和消化海量的知识而感到焦虑。可是,具有讽刺意味和令所有人想不到的是,这种局面却并没有持续太久,就被AI的出现,一下子给完美地解决掉了。很有点意思,是吧。

从今以后,给人的印象是,任何知识的积累似乎正在变得无效无用,“上学无用论”似乎正在甚嚣尘上。可不是嘛,当需要时,我们只需要挥挥衣袖、动动手指问问AI,就可以带走一片云彩了,不外乎是等个几分几秒钟而已,一切都尽在掌握之中。很酷是吧?相信,AI核爆所带来的这股知识冲击波,日后还会更加猛烈地扫荡人类。系好安全带,准备享用,也准备迎接挑战吧。

结尾之余,想问,AI除了能当人类最好最强大的知识助手之外,除了能按某些规则进行有效的推理之外,它真地能思想和独立自主地创造吗?别做梦了,它不能,至少现在看是这样。在这方面,如果想让AI冲出重围,我们首先必须使它变成或者把它造成一个有着强烈肉欲的东西,但这又怎么可能实现呢?至少现在看还很不现实吧?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为了赶时髦,为了哗众取宠,为了聚财敛财,为了狠狠地割跟风者们的韭菜,总之很多东西,只要能跟AI沾上点边,无一列外地都要去蹭AI的热度。

别轻信那些来自于投资战忽局,心怀叵测的大忽悠们,他们是一群只想着如何把AI炒上天,然后借着AI大发横财的家伙。这个世界上混得最惨的人就是那些无脑地跟风,被人割了韭菜还楞说韭菜灰常好吃的可怜之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谢谢你的关心和祝贺,问候花姐!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是啊,AI工具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做很多事情,通过ChatGPT等AI生成图像,是一件有趣的事情,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借助它做些别的事情。我从开源网站上下载了一个免费的OpenAI大模型,正在自己的机器上搭建一个平台,让它日后能为我做更多的事情,比如文字转语音,文字生成图像,甚至产生音乐。。。谢谢你的评论,问候京妞!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AI工具确实能帮住我们很多。从现在往前看,如果不学会使用AI,那就像当年的人们不懂得计算机一样,都将被时代无情地淘汰的。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野性好久不见,原来赶考去了,祝贺!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确实像你文中说的, ChatGPT这类工具“也许是人类至今为止发明创造的最好最全的百科全书。”,哦,它可以帮助生成图片, 这是一个有用的工具。 它更多的潜力应用在工程中,比如自动驾驶、自动割草、自动清洁地板、各类robot。。。 但目前在工程应用中还有很多硬件不能解决的问题,所以施展不开。
BeijingGirl1 回复 悄悄话 问好思维,欢迎回城。 看来这一段过得很滋润啊。 文章写得有趣。

我很少使用AI搜索类工具。 前一段问AI一个问题,其答案引起大家的争论。幸亏我一直截屏,否则还真说不清。后来有网友说, AI是不是看人下菜碟。我说它不是看人是看问的方式,从中琢磨问话人到底喜欢什么。 :)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