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问我知道激情来自于何方吗,不用等了,我现在就告诉你答案:我不知道。
心灵的占有,思想的占有,灵魂的占有,可没有哪一样的占有,能比肉体的占有来得让人激情澎湃。
激情,我们都在什么场合中见到过?爱情中,诗歌创作中,还有什么地方?激情到底是什么?一种情绪的大起大落,还是血液的沸腾奔涌?谁能讲清楚激情是什么,谁就没有真正体验过激情的滋味。激情,就是那种找不到合适的词去描述的感觉。
情,在什么样的一种温度下该叫做温情,在什么样的温度下叫做激情,又在什么样的特殊情况下,必须把它视作是爱情呢?在这个以“情”著称的世界上,我们怎么反倒没有见证到,任何一种可以度量情的国际标准呢?是我们的疏忽造成了今天的这种过失呢?还是另有其它说不清道不白的隐情?
爱情,不是培养出来的,而是感觉出来的。感情,有时是可以通过细水长流的方式,一点一滴地渗透进对方的心中,耳濡目染、日久便会生情。但这种没有激情的感情,在大多数的时间和场合里,很难把感情的温度加热到爱情的那个临界点。这也许是火候的问题,但更多的时候,是因为缺少一种叫做“情欲”的催化剂的助燃。
所有的人都不会拒绝感情,但很少有人会为激情买单,正如没有人会拒绝爱情一样,但很少听说过,有人愿意出高价购买爱情。
点燃情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浇灭正在熊熊燃烧的激情,也不是一件很容易做到的事情。
浇灭一个人对你激情的一种简单办法是:冷处理,冷漠,继续冷漠,直至那个对你一腔热血之人的心,被你彻底冷冻为止。
人的行为不仅受到激情的指引,而且还极大地受到激情的误导。
激情,如果任性下去,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好的、善的,还是坏的、恶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天塌地陷的后果?可知道归知道,怎么管住激情这个野兽,这是一个问题。
激情之下的一切,都会显得鲜润,充满血性,逼着我们不顾一切地冲上去,去迎接从那个鼓胀的胸脯中,一刻不停地喷射出一排排的激情子弹。
激情,绝不会像一般情况下的感情那样,人是要为之付出代价的。时常处于一种激情之中,会把我们的心脏逼上梁山。没有激情,常常让我们耿耿于怀,但是过多的激情,也会让我们厌倦和承受不起。
有些情感持续的时间虽长,但是不论是力度还是热度抑或是激情,都无法和那些虽然短暂,却给人留下了刻骨铭心的感觉相比。如此的激烈,如此的多情多汁,犹如两列感情快车的正面对撞一般。
越是深陷进了爱的激情漩涡之中,头脑和理智就越是帮不上什么忙,不帮倒忙就已经是不错了。
在爱的花园里,大自然未必就会按照我们的意志配合我们的想象。往往是,一边是颠三倒四的激情,甜蜜的拥吻;一边却可能是贫穷腌臜和污秽,既没有浪漫的氛围,也缺少必要的鲜花簇拥,除了在我们自己的想象之中。
2025-01-20: 摘自《杂感·随笔总汇》 (89)
==“6-18个月,不知道这组数据是来自于TA的临床实践呢,还是从观察性实验中得来的,比如对10000个人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观察?反正有点意思”
“腦裡的東西都是後天的,不知是從什麼地方拷貝來的,不能獨立,不像人。古代獨立人格的人自洗其心,現代人為了更好模仿自洗其腦。” -- 这段评述听起来很新颖,观察的视角独特,引人深思。赞赏!谢谢杨兄再次临帖留言!
“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情感或热情,通常表现为对某件事或某个人的深切投入和渴望。它可以推动人们追求目标、克服困难,激发创造力和毅力。在不同的情境中,激情可能表现为对工作的热爱、对爱情的执着、对艺术的追求,或对某种事业的奉献。激情使人们充满活力和动力,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推动力。
“激情来自于何方”
激情的来源是多方面的,通常来自于内在和外在的因素相结合:
1. 内在动机:激情往往源于个人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当人们从事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时,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情感和驱动力。
2. 好奇心与探索欲:对未知事物的好奇和探索欲望可以激发激情。当人们渴望学习新知识或掌握新技能时,这种热情会推动他们不断前进。
3. 成就感与自我认同:在追求和实现目标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自我认同感可以增强激情。成功的经历会让人们更有动力去追求更高的目标。
4. 外界激励:鼓励、认可、支持和正向的反馈也能激发和维持激情。来自家庭、朋友、同事或社会的支持和认可,可以帮助人们保持热情和动力。
5. 情感联系:强烈的情感联系,如爱情、友谊或家庭纽带,可以成为激情的重要来源。这种情感联系能激发人们为所爱的人或事付出更多努力。
6. 挑战与意义:面对挑战或在某种事物中找到深刻的意义,能够激发人们的激情。当人们认为他们的努力有价值或能带来改变时,他们会更加投入。
综合来看,激情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其来源通常是个人内在动机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如此不给念想的回答,忍不住在文中想找找答案,确实没有。
心不是物質,就像物體的重心不是物質一樣。這裡有個器和物的分別。
《中庸》說: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心只是轉發人的性,因為有這樣的人性,就生出這樣的情。所以有性情、真性情和矯情、別有用心之別。
獨立人格立足在心,得到人的天性;獨立人格立足在腦,腦裡的東西都是後天的,不知是從什麼地方拷貝來的,不能獨立,不像人。古代獨立人格的人自洗其心,現代人為了更好模仿自洗其腦。
那麼性又從哪裡來?這是釋道儒討論的核心。
==“你的这种说法的依据是什么?”
理喻來自大腦,激情來自於心。現代人以為腦是思之官,也就沒有激情。
有心無腦,無遮攔,不是激情,是濫情,沒修養。
心腦合一,英雄本色,名士風流,儒家稱之為信,不是隨隨便便一個人就能作到的。
心灵、灵魂占有,没有一样能比过肉体占有来得激情澎湃
+1,同意!
不过,一旦人老去,体内的荷尔蒙减少,这些激情都会散去,世界从此风轻云淡:))问候维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