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野性de思维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三十而已》看扭曲了的中式教育

(2020-07-30 07:03:37) 下一个

I never let schooling interfere with my education. – Mark Twin
我从没有让上学干扰我的教育。 -- 马克•吐温。

这几天一直在看电视剧《三十而已》,对顾佳的那种“中国式母爱”颇有感触,很想在此说上两句。

闪回镜头:
因为电梯坏了,顾佳和王太太不得不走楼梯才能出去。在楼道中,见到王太太因为穿高跟鞋而不便于走道时,为了能让她能舒舒服服,顺利地走到楼下,顾佳精明地脱下自己的鞋,赶紧让王太太穿上,可自己则不得不光着脚下楼……很感人动情是吧?这件事本身没有什么可非议的,是人之常情的表现之一。可问题是,顾佳为什么要这样做,动机何在?这却是我想要探讨的。她,不为了别的,就只为了一个简单的目的:能让孩子上名校!蛮够拼的哦,我的中国妈妈!

首先,让我们来解读一下这高尚的“母爱”动机背后的真实潜台词:做家长的,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定要让他们日后能成为人中龙凤,要不就是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最好也能成为我们日后的摇钱树,能为我们家光宗耀祖,顺便也能为自己挽回磕磕绊绊,丢尽颜面的人生,把自己从Loser脸上无光的泥坑中解救出来。啊,我亲爱的孩子,乖乖听父母的话,你一定会赢在起跑线上!你可是我们的未来,我们的希望!我们未来面子工程最砸人的工具,我们的成败与否全靠你了!未来的摇钱树啊,你使劲摇,使劲摇,最好现在就能摇到钱眼里去(别摇错了方向,摇到外婆家那可就全泡汤喽!)。

中国家长,更多的时候,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妈妈,从孩子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和布局未来的人生道路。她们常常打着“母爱”的光辉大旗,招摇过市,好像这个世界欠她多少似的,列开架式,非要跟人生、跟社会拼命,非要把自己的孩子一步步紧逼成成钢琴十级(据说,有的家长甚至愣是用皮鞭把自己的孩子逼成世界级钢琴家,然后摆出非皇家不嫁不娶的玩命架势。)、小提琴二十级、马术三十级、驴术一百级(暂时还没有人赏识),英语一千级,非要把他们逼成学霸不可。

自己是生活的Loser也就罢了,却还死要面子,非要他们的那个“工具”去为他们争做个人上人不可,结果是把自己、把孩子和家庭,个个都逼上了梁山。这种打着“母爱”大于天的旗号,逼(孩子)良为娼(人上人)的行为是什么?难道不是中国之所以永远都不能成为创新大国,只知道一味地盲目模仿他人的二流国度的总根源吗?难道不是中国酱缸文化的精髓所在?

千百年来,中国的家长都有这么一种潜“情结”:绝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是不是一种“心理暗礁”呢?就是在这种文化的熏染,外加皮鞭棍棒的伺候下,华人的孩子,个个都是他们那个学区的学霸。想问一问,中国家长都在干什么?想钱想疯了,还是想出人头地想疯了?难道你们就不想一想,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除了是个学霸,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只知道模仿和死记硬背,只知道如何对付一个个无用的考试的社会废物点心之外,还能是什么?这样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除了只知道顺从和满身的奴性之外,能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人格吗?更遑论有伟大的创新精神了。多年前,听说过一个有着双博士文凭的高材生,因为不堪生活的巨大压力,跳桥自杀了。这是不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式教育失败的案例和牺牲品呢?

据说,在这一点上,德国的家长们与我们中国家长有着正好背道而驰的想法:他们主张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而不是赢在起跑线上。他们认为,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会对他们今后的人生产生更多积极有益的影响。多么不同的思维和教育方式!
当然了,为了钱活着,这本无可非议,这是人人每天都不得不在做的一件保命的事情。可是,为了更多的钱、更多的面子工程和天大的虚荣,而去出卖自己的时间,精力、快乐、人格和思想,甚至是灵魂,这就不能不让人反思了。这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用牺牲自己的人身自由和思想,仅仅为了来满足永无底线的虚荣心,这是不是在玩一种高尚的中国式自杀游戏呢?

比起“赢在起跑线上,输了人生”和“输在起跑线上,却赢了人生”。中国的家长们,你们觉得哪一个更可爱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0)
评论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Vivian32817' 的评论 : 谢谢友人来访留评!
Vivian32817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退隐老妖' 的评论 : 话是偏激了一点,但心是痛的。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迪儿' 的评论 : 谢谢友人来访留评!
迪儿 回复 悄悄话 也在看这部剧,赞同你的观点。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退隐老妖' 的评论 : 说的很在理。就是这样!谢谢友人来访留评!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我心依旧2008' 的评论 : 非常赞同,情形确实如你所说!谢谢友人来访留评!
退隐老妖 回复 悄悄话 愚昧的民族呗,都没思想,所以跟风,只关心别人在干啥,不知道自己需要干啥,还笑话别人是傻子,不知道华人普遍的思想水平都不如一个中学毕业的西方农民。这么愚昧读书也只是为了活着。读书只是为了饭碗,有了饭碗继续当白痴。
我心依旧2008 回复 悄悄话 非常赞同,国内外华人做母亲的几乎千篇一律的是这种做法,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也反应国内竞争的白热化,非红N代,富二代的只能靠学历,多才多艺,而海外第一代华人自己就是靠读书好才能出来的,这也反映华人尤其是做母亲的思维单一化,从众心理,和知识面不够宽,人云亦云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注册很麻烦' 的评论 : 说的有道理。谢谢来访留评!
注册很麻烦 回复 悄悄话 主要还是攀比,而不是所谓的起跑线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怀旧人' 的评论 : 也是哈。事物总是有两个面的。谢谢来访留评!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ige' 的评论 : 谢谢友人来访留评!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havignon' 的评论 : 嗯,是这么回事。说的在理!谢谢来访留评!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山韭菜' 的评论 : 谢谢友人来访留评!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hige' 的评论 : 说得很有道理!同感同理。
怀旧人 回复 悄悄话 中式教育的确有问题,可是现在北美或说西方教育,把一个个和傻子差不多的人都培养的自信的不得了,我也是醉了!
zhige 回复 悄悄话 颇有同感,虽然没看这部剧。去年在国内待了半年,近距离了解了一下。其实“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孤立地讲本身就有问题。好比一场比赛,除了起跑线以外,其他的变数还有很多,而最重要的应该是终点线。即使在起跑线上没输,但途中可能落后、掉队、摔跤、犯规、跑偏。。。等等,或许都到不了终点线,即使起跑线上赢了那又有何意义?但就是这句话,让家长们不顾一切为孩子投资,无论有无条件不计后果也要上。在社会上,又有无数家培训机构,打着同样的旗号,吸引家长一掷千金。这样培养出来的有几个是身心健康知书达理事业有成的人才呢?
shavignon 回复 悄悄话 “起跑线”这个说法,似乎也只是近十几年的说法吧。
自己70后,孩提时期,没有什么起跑线,学区房的概念。
自己这一代成为父母的时代,“起跑线”一说尘嚣而上,愈演愈烈。
很记得,父母那一代,结个婚,必须有“四件”;后来结个婚,就必须有个车,有个房。
所有这些“必须”,都拜赐于媒体的宣传,舆论的导向。
而,是谁在传导这些意识呢?
又有多少人能够看透而不被这些“必须”玩弄呢?
山韭菜 回复 悄悄话 已经很少看剧了!非常同意!
zhige 回复 悄悄话 颇有同感,虽然没看这部剧。去年在国内待了半年,近距离了解了一下。其实“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孤立地讲本身就有问题。好比一场比赛,除了起跑线以外,其他的变数还有很多,而最重要的应该是终点线。即使在起跑线上没输,但途中可能落后、掉队、摔跤、犯规、跑偏。。。等等,或许都到不了终点线,即使起跑线上赢了那又有何意义?但就是这句话,让家长们不顾一切为孩子投资,无论有无条件不计后果也要上。在社会上,又有无数家培训机构,打着同样的旗号,吸引家长一掷千金。这样培养出来的有几个是身心健康知书达理事业有成的人才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