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陆(或陆权)国家,德苏两国的陆军都是各自武装力量的核心军种。德国陆军,在1941年6月22日开战之前,无论在军事理论上还是在实战经验上都遥遥领先各国,在先后征服波兰,北欧,低地国家,法国和巴尔干的一系列战争中战果辉煌。攻入苏联初期,德军同样显示出所向披靡的惊人震撼,闪电般插入俄国腹地几乎致苏军于死地。
德军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后称装甲护卫师)
德国军事理论的先进之处,在于它首先在战争中革命性地大规模使用坦克和飞机,尤其是利用坦克集群集中突破,在敌后方迂回包抄行动缓慢的步兵,进而闪电般歼灭敌军迫使敌国投降。这就是举世闻名的“闪电战”。这一先进的理论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发展的分散使用坦克的理论截然不同。最早的坦克在1916年被英军投入战场。相对步兵而言,坦克装甲和火力强大,但速度慢机动性差。所以早期理论将坦克分散给步兵部队,用于火力支援,而不是让坦克部队独当一面。德军在古德里安,克莱斯特,和托马(1942年在埃及阿拉曼战役中被英军俘获,战后名气不响)等先行者的推动下,于1935年率先组建了大量装备坦克和装甲运兵车的装甲兵部队:德国机动部队。机动部队含装甲师和摩托化步兵师(1943年5月起改称装甲护卫师)这两类部队。古德里安,克莱斯特,和托马等将领理论联系实际,亲率部队,转战波兰,西欧,苏联,和北非。
1941年1个装甲师有170辆坦克,编成1个装甲团3个营,支援部队有2个摩步团4个营,1个师共有3个团7个营。坦克主力是III号和IV号,均为22吨级的中型坦克。III号主炮口径37毫米,后期型增至75毫米。IV号主炮口径75毫米。在苏军T-34和KB型坦克大量使用之前,它们在欧洲战场上一直是无敌的。
德军在强调坦克突击作用的同时,高度重视步兵对坦克作战的支援保障。不仅在装甲师建制内设有摩托化步兵部队,还在普通步兵师的基础上发展了能跟随坦克作战的摩托化步兵师,依靠半履带输送车和轮式装甲车载运步兵伴随坦克投入战斗,为坦克开辟道路,扫清战场,巩固战果。摩步师人员编成3个摩步团6个营,另外有1个50辆坦克的装甲营或1个30门突击炮的反坦克加强营,1个师共有3个团7个营。装甲师和摩步师是德国陆军的骄子。它们的番号除了用数字以外,先后出现过“大德意志”,“英烈祠”,“阿道夫·希特勒卫队”,“赫尔曼·戈林”,“香霍斯特”,“克劳塞维茨”,“勃兰登堡”,“波茨坦”师等响当当的名字来鼓舞士气。
2个装甲师和1个摩步师编成1个装甲军。由2-3个装甲军组成的装甲集团军以装甲师为突击力量,摩步师为后盾,成为德军突击力量的核心。1个装甲集团军的坦克可以多达800辆,是“闪电战”的急先锋。这些部队荡平波兰平原,拂袖英吉利海峡,曾屡建奇勋,战功赫赫。攻入苏联时全部19个装甲师和14个摩步师编成第1,2,3,4四个装甲集群(后升格为装甲集团军),3300辆坦克以破竹之势碾压苏军防线,在白俄罗斯和乌克兰大平原上纵横驰骋。德军机动部队的怒涛狂潮1942年一度直指里海岸边的高加索。在一系列南征北战中涌现出了一批装甲战名将:古德里安上将,曼施坦因元帅,赫特上将,克莱斯特元帅,赫普纳上将,和隆美尔元帅等。
但是随着战争的持久进行,机动部队损失越来越大。补充的装备人员不足以弥补缺额。1943年初整个东线一度只剩下495辆坦克,到年中库尔斯克会战前才回升到3000辆。师的番号保留,但由于要抽调部队组建新师,本身又不加补充,结果师的编制缩水。1945年的装甲师只有2个薄弱的装甲营(满额仅54辆坦克,实际上常常只剩30-40辆)。装甲护卫团(前摩步团)从2个减少到1个。编制内装备锐减。1个54辆坦克的装甲师的火力和当初170辆坦克的火力无法相比。
德国军火生产不断增长,但仍跟不上前线的巨大战损。1941年坦克,突击炮产量2900辆。1942年增至4300辆。1943年剧增至9200辆,而且这是在III号停产,V号和VI号投产的情况下实现的(含2500辆V号和VI号重型坦克)。1944年更是增至17000辆(含5200辆重型坦克)。1945年4400辆(含5200辆重型坦克)。1943年起,针对III号和早期IV号坦克无能为力的T-34和KB型坦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III号坦克停止生产。IV号坦克加装履带裙边,装备长身管反坦克炮。46吨重的V号“豹”式坦克(主炮75毫米)投产。另外将装甲更厚,车体更重的VI号“虎”式(1型55吨,2型“虎王”式重达70吨)投产,装备了88毫米主炮,励志要在坦克战中取胜。结果苏军拿出了IS“约瑟夫· 斯大林”式坦克,以122毫米主炮赢得坦克炮的优势。最终德国装甲集团军由于装备不足(打到1945年部队只剩下空架子),质量优势不大(如“豹”式/“虎”式和“斯大林”式的对决),燃油贫乏(终战前各部队领到的油料只够一次冲锋),加上人员损失惨重(实战经验丰富的官兵大都阵亡,补充人员经验不够,数量不足),败给了苏军的坦克集团军。这些德国装甲部队一度是世界上最精锐的部队,但最后回天乏术。
德军步兵师
尽管装甲师和摩步师威名远扬,步兵师始终是德国陆军的中坚力量。德国装甲车辆产量有限,油料不足,又强调坦克集中使用,因此大部分部队都是步兵。1941年攻入苏联的145个师中机动部队只占33个师,剩下的112个都是步兵师,组成7个集团军。
步兵师是德军主要战斗单位。师直辖1个18门突击炮的反坦克歼击营和1个48门榴弹炮的炮团。主力是3个步兵团,每团除直辖1个6门炮的突击炮连和8门炮的近战步兵炮连外,有3个营。每个营有3个步兵连和1个重机枪/迫击炮连。步兵大都徒步行军作战。火炮(除突击炮可自行外)大都靠马拉,各师编制内有3000匹战马。补给品靠大量马车和少量汽车运送。步兵师机动能力较差,但不意味着战斗力差。德国步兵训练有素,装备精良,MP38/40全自动冲锋枪,MP43/P44突击步枪大量装备部队,制式机枪为世界上最先进的气冷式MG34/42高射/轻型/重型通用机枪。
在苏德战场上步兵人数最多,任务最重,因而伤亡也最多。开战时各师有3个团9个步兵营,逾15000人。尽管伤亡人数不断增加,各师还要抽出1个团去组建新师,导致实力锐减,到1945年“老”步兵师只辖6个营。而新建师只辖4个营,满员不过6000人。但东线德军仍维持大量的师,其中有许多是彻底被歼的空架子。打到后来,在东线的命令为欺敌搞成一个大骗局:命令中把营,团,旅分别夸张地称为旅,师,军。到最后新建的师已无法拨给18门突击炮组成师直属反坦克歼击营,于是索性让士兵带上反坦克手雷和火箭筒,蹬上机器脚踏车去执行对日益强大的苏军坦克部队的“歼击”任务,以卵击石,效果可想而知。
步兵师的火炮主要靠马拉,常常跟不上冲锋的步兵。为弥补这一缺陷,德军开发并大量装备了突击炮(或称强击炮,assault gun),其使用十分成功。以后苏联和其他国家纷纷仿效,称为自行火炮(self-propelled gun)。不同于坦克,突击炮直接支援步兵作战,使用坦克底盘但无旋转炮塔。最初的突击炮多以反步兵为主要任务的突击榴弹炮,口径大而身管不长,多装在III号/IV号坦克底盘,如“野蜂”式150毫米,“灰熊”式150毫米,“蚱蜢”式105毫米突击炮等。后来由于苏坦克威胁扩大,德军推出了大量反坦克突击炮,身管很长,口径由IV号底盘上装的75毫米增至装在V号/VI号底盘上的“猎豹”式和“大象”式的88毫米,最大达到VI号“虎”式底盘上装的128毫米反坦克炮的“猎虎”式,成为二战中威力最大的突击炮。突击炮部队编制上属于脚踏实地的炮兵,不属于心高气傲的装甲兵。突击炮成为苦战中的步兵最好的朋友,拳硬,可靠,实在,不会扔下步兵冲得无影无踪。所以步兵对突击炮的依赖超过了对坦克和传统炮兵的依赖。突击炮制造成本比坦克低很多,所以在军工原料紧张(瑞典于1944年9月停止供应铁矿砂),工厂经常被轰炸的情况下是性价比很高的产品,工厂乐意生产,部队乐意接受。战争末期,突击炮产量超过了坦克。由于坦克部队的巨大消耗,突击炮部队打到后来作用与坦克部队无异。后来新建的以45门突击炮为核心加上支援部队组成的突击炮旅实际上担负了与拥有54辆坦克的装甲师相同的任务。
德军伞兵师,空军师,党卫军师
在德国陆军战斗序列中,还有一批伞兵师,空军师,和党卫军师。伞兵部队由陆军和空军共同负责,其大规模使用是“闪电战”一个组成部分。1940年在挪威,比利时,荷兰,伞兵在全世界范围内首次投入实战,犹如神鹰天降,令对手瞠目结舌,手足无措。但是1941年5月德国伞兵第二次出征空降希腊克里特岛时损失惨重,被英军大量消灭。所以一个月后苏德开战时伞兵部队还在恢复元气,无法大显身手。等其元气恢复并扩大到8个伞兵师12万空降兵的1943年底,德军已无力发动大规模攻势。以后,伞兵部队作为预备队被填入防线被突破处当作步兵使用。结果伞兵这支战略力量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由于戈林在纳粹党中的特殊地位(一战的空中英雄,希特勒上台前鞍前马后紧跟,上台后官拜空军司令,帝国元帅[一人之下,众(普通)元帅之上]),德国空军不但是一罕见的独立军种,而且人数庞大(1943年加上50万文职人员,总数近300万人)。德国空军不仅掌握航空兵部队,还独树一帜地指挥高射炮兵部队。在前线伴随陆军野战部队出击的高炮部队仍归空军指挥(其他国家高射炮兵属于陆军炮兵的一部分)。战争初期,陆军各类坦克炮,突击炮,和反坦克炮都对苏军T-34和KB型坦克无能为力,唯独空军的88毫米高初速机动高炮平射能予以摧毁。于是高炮部队大量投入反坦克战斗,成为陆军反坦克歼击部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打到后来陆军兵力不足,所以从拥有巨大人力资源的空军抽调了大批部队组建了22个空军陆战师直接上阵。但戈林坚持要由空军将领指挥,结果这些仓促上阵的部队战斗力低下,作用不大。
武装党卫军(Waffen-SS)的前身是纳粹冲锋队。在希姆莱领导下,这些部队从最初3个营成长到终战时的38个师。编成党卫师,党卫军,最高级别是党卫集团军,在陆军集团军群编制下作战。从1939年入侵波兰起,武装党卫军一直在前线南征北战。虽然其野战素养不如陆军部队,但由于其出于对纳粹信仰的狂热导致高昂的士气加上优先于陆军供应的充足的武器装备,使武装党卫军成为一支强大的突击力量,尤其在后期(如1944年底的突出部攻势和1945年初的“春醒”攻势)担当了历次反击的核心。由于陆军要保障自己的兵源,经常在新兵招募过程中排挤武装党卫军。所以武装党卫军从1940年起另辟捷径,开始招募德国境外的德裔志愿者和来自欧洲各国(包括战俘)的非德裔志愿者,一共招募了50万这类人员,成为一支“多国”部队。
德军高层指挥系统
德国陆军师,军级以上编成集团军,以数字为番号,分(步兵)集团军和装甲集团军两类。一般情况下拥有10-15个师,人数为20万人左右。开战时各集团军人数更多,打到后来减员很多。若干个集团军编成一个集团军群,起先以方位命名,攻入苏联时编成“北方”,“中央”,“南方”。1942年夏将“南方”分为“A”,“B”两个独立集团军群。1942年底为施援斯大林格勒时新建“顿河”,从此以方位,地名,字母混用,如1945年停战时有“库尔兰”,“中央”,“南方”,“E”等诸集团军群。【看原著时注意:我们习惯将师(division)以上的army翻成“军”。但实际上army应翻成“集团军”,比如在斯大林格勒被困的第六集团军是“Sixth Army” 。师以上的“军”原文是一个不常用的字:corps (读音“kor”,字尾“ps”不发音 ),比如柏林战役时魏德林中将所率的第56装甲军是“XVI Panzer Corps”。Army(集团军)以上是集团军群,原文是army group,比如曼施坦因元帅所率的顿河集团军群是“Don Army Group” 。苏军与德集团军群对等的级别是方面军,原文是front,比如柏林战役时朱可夫元帅所率的第1白俄罗斯方面军是“First Belorussian Front”。西方盟军不用方面军。最高级单位和德军一致:是 army(集团军)和army group(集团军群), 比如巴顿中将所率的(美)第3集团军(“(U.S.) Third Army”)从属于布雷德利上将所率的(美)第12集团军群(“(U.S.) 12th Army Group”)。】
德军东线各集团军群受陆军总部(Army High Command/Oberkommando des Heeres [OKH])指挥,最高首长是陆军总司令,具体由陆军参谋总长主持工作。希特勒一直插手指挥。1941年12月攻打莫斯科未果,陆军总司令勃劳希契元帅被解职后,希特勒自封自己为陆军总司令。1942年7月参谋总长哈尔德上将(一位有独立思维敢于和奥地利下士争辩的老将)因反对将“南方”分为“A”“B”两个独立集团军群被解职。元首故意提拔了一位较年轻,较听话的少将蔡茨勒担任中将参谋总长。此后各任参谋总长(古德里安上将,克雷布斯上将)的作用越来越小,希特勒事无巨细地指挥前线部队,到后来凡师以上的调动都必须请示元首,先前灵活多变的战术指挥变得如此死板,德军败北也难免。除东线外,西线(含北欧,西欧,东南欧,和北非)受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Armed Forces High Command/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 [OKW])指挥。受“大陆军主义”影响,武装力量最高统帅部也是由陆军将领挂帅。但名为凯特尔元帅(总司令)和约德尔上将(作战局局长)主持工作,实际上也是元首一手抓。由于戈林元帅的空军总部和雷德尔(后为邓尼茨)元帅的海军总部十分独立(因军种差别,元首也多少有点自知之明,无法对一窍不通的海空军插手),结果是陆军一个军种在东西两线采用二元制领导,虽希特勒全权掌握一切,但不可避免地会增加摩擦而协调不够,成为德军高层指挥系统的一个先天缺陷。也有学者认为这是希特勒为牢牢控制陆军,故意“分而治之”。
德军攻入苏联时投入了145个师(含28个师战略预备队),320万人。几周后预备队加入战斗,此后再也没有大规模的预备队了。苏联国土从西向东,象个巨型喇叭,越往东,南北距离越大。在广漠的内陆,战线从北极地区到莫斯科以东以南的伏尔加河畔,再到接近里海的高加索山脉,越拉越长,伤亡越来越大,兵力越来越不足。1944年6月盟军诺曼底登陆以前,德军一直拆“西墙”补“东墙”,兵源从青壮年扩大到青少年,中老年。另外武装党卫军招募了来自欧洲各国的非德裔志愿者(包括违反纳粹“纯种”理论的斯拉夫人)来充数。德军绞尽脑汁把东线维持在300万人左右。师的总数靠减少每师编制而大建新师,不见减少反而扩大,由1941年的145个一度增加到1944年的169个。但实际上各师实力的下降已使师的总数增加无实际意义。
苏军步兵,炮兵,骑兵,空降兵部队
苏联陆军的核心和德国陆军一样,也是数量众多的步兵师和步兵军。每个军下辖2-3个步兵师。师直辖1个30辆坦克的坦克营和1-2个48门炮的榴弹炮团。主力是3个步兵团,每团直辖1个16门炮的步兵炮营,再辖3个营。每个营有3个步兵连和1个重机枪/迫击炮连。苏军的步兵师可以说是德军步兵师的翻版。1933年纳粹上台以前苏德交往甚密,苏军深受德军影响。步兵师机动能力不强,1个师要3000匹马才能运动。步兵主要装备有“捷格加廖夫”,“德普”式轻重机枪,“西蒙诺夫”式自动步枪,“托卡列夫”,“马西姆”,“施巴根” 式冲锋枪等轻武器,构造简单耐用。由于苏军士兵教育程度较低,10%-15%左右俄语不熟练,造成训练水平较低,战术素养较差。另外30年代末的“大清洗”对军官队伍是一场浩劫。很多新提拔的军官只“红”不“专”,所以部队从上到下整体水平有限。开战时和训练有素,经验丰富的德军排兵布阵时,苏军往往要用1个步兵军对付德军1个步兵师。
与德军不同的是苏军对炮兵高度重视,誉之为“祖国的火力盾牌”。牵引炮兵部队十分强大,拥有152,185,203毫米等多种大口径炮。苏军火炮性能上领先于德军同类产品。终战时拥有94个炮兵师和150个独立炮兵旅。这些部队是配置在步兵师/军以外的炮兵,作为师级单位配属给集团军和方面军以加强突击火力。苏军还装备了先进的火箭炮,BM-13“卡秋莎”从1941年6月起大批生产,到战争结束时编成7个火箭炮兵师,3000余门。开火时如雷霆万均,令敌军胆寒。
苏军还拥有30个左右的骑兵师,是二战时唯一保留骑兵的大国。在冬季,夜间,装甲部队行动不便之时骑兵部队发挥了一定作用。骑兵师规模比步兵师小,各师7000人左右,分3个骑兵团,1个炮兵团和1-2个坦克营。
苏联空降兵组建于1930年,是最早建立这一先进兵种的国家。德,英,美,日,意等国均仿效苏军组建空降兵。开战时苏联空降兵正在扩编,组成了5个1万人左右的空降军。但尚未完成扩编就被仓促投入地面防御。1942年1月在冬季攻势中进行了一次较大的战役行动,1万余人被空投到维亚兹马地区试图封住尔热夫突出部“口袋”里的德军。但由于添油式的逐次投入,力量分散而最终失败。总体来说,苏军空降部队没有突出的战果。
苏军装甲部队
苏联坦克兵组建于1930年,以30辆坦克1个营为基本单位,分配给步兵军/师和骑兵师。1940年6月德国坦克集群在法国的胜利,促使苏军开始组建新的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坦克军没有师的编制,有2个坦克旅共6个营180辆坦克和1个摩托化步兵旅,大体相当于德军1个装甲师。机械化军规模比坦克军大,有1个坦克团和3个摩步旅,均装备坦克,共有140辆。开战时各部队尚未完成整编,新式的T-34和KB型坦克正逐步取代数量庞大的旧式坦克,为便于训练每支部队都得到几辆,结果没有一支部队装备整齐。开战时,各步兵军/师,骑兵师,尚未建成的坦克军,机械化军都有坦克,虽数量很大,但型号混乱,新老混杂,力量分散,准备不足。战斗一打响,大部分苏军坦克都不是德军主力III号/IV号坦克的对手。T-35和T-100多重炮塔,奇形怪状。T-28,T-111,BT-7火炮身管短反坦克火力不足。在无情的战场上,这些坦克只有挨打的份。
真正能和德军坦克抗衡的是1000辆T-34中型坦克和500辆KB重型坦克。T-34装甲厚,履带宽,比德国坦克机动性强,起初装备了火力强悍的76毫米炮,1943年装备了更上一层楼的85毫米炮。KB装甲更厚,火力更猛,火炮口径有76毫米和152毫米两种,德军惊呼此乃“巨型坦克”。这两种经过开战时血雨腥风考验的成功坦克被大量生产,成为坦克部队绝对主力。德军从1943年开始投入V号“豹”式(75毫米炮)和VI号“虎”式(88毫米炮),企图碾压T-34和KB。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苏军推出了IS“约瑟夫·斯大林”式坦克,主炮口径达到了122毫米,继续保持了坦克炮的优势。1942年起,若干个坦克军和机械化军编成坦克集团军,成为苏军装甲突击力量,与德装甲集团军抗衡。
德军在战斗中可圈可点的突击炮,被苏军仿效。苏军也建立了相应的自行火炮部队,SU和ISU式自行火炮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战斗力。与德军突击炮归炮兵指挥不同,苏军自行火炮部队归坦克兵指挥,编入坦克军和机械化军,强化了突击力量。
苏军的成长
开战时苏军各步兵军/师,坦克军,和机械化军人数都在1万以上(炮兵师和骑兵师人数较少),总共有303个军/师级部队。西部边境有150个。德军突袭以后,苏军前线部队损失惨重,大量被歼。步兵师编制人数从1万4千人锐减到8000人。由于军官不足,师以上步兵军曾一度被取消,到1944年才恢复。苏军一个集团军平均只有8个师,德军一个集团军平均10-15个师,最多可达17个师。再加上苏军每个师兵力少于德军师,所以苏集团军规模比德集团军小。苏军几个集团军在战时编成方面军。开战时由于组建仓促人员不足,加上德军猛进苏军溃败,一开头的方面军规模也较小,辖5个左右集团军。所以两军对垒时,往往苏军一个军对付德军一个师,苏军几个集团军对付德军一个集团军,苏军几个方面军对付德军一个集团军群。
随着战事的发展,苏军痛定思痛,从失败中学习,从实战中训练。人海战术,尽管残酷,但幸存下来的官兵越发经验丰富,意志坚强。从上到下,苏军展现了强大的学习能力,不断提高的战略思维和战术素养令德军跨目相看。同时生产急剧扩大。1941年苏联坦克,自行火炮产量6000辆。1942年24700辆。1943年维持原数但这时旧式坦克大量停产,生产重点向T-34和KB型坦克以及自行火炮倾斜。1944年达到29000辆。1945年22700辆。西方的援助也源源不断到达。红海军没仗可打(细节请参阅“苏德战争军力对比: 海军”),组建了30个海军陆战旅10万人参加陆战。苏军机动能力也大有进步,很大一部分马拉的火炮改为卡车牵引(很多卡车来自美援)。苏军不断扩大,1945年的一个方面军往往拥有5-7个(步兵)集团军(各有3个军9个步兵师),1-2个坦克集团军(各有2个坦克军和1个机械化军,仍不用师的编制,各军有3-4个坦克/机械化旅),同时还有相当数量的炮兵师,火箭炮兵师,和高炮师,兵强马壮,阵容“豪华”,令对手羡慕不已。
战争结束时,苏联陆军拥有488个军/师级部队,630万人(另外海军35万人,空军50万人),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红军浩浩荡荡,锐不可当,从俄罗斯腹地,经乌克兰,白俄罗斯,横扫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最后进军到奥地利,捷克,并踏上德国,征服了东普鲁士,波美拉尼亚,西里西亚,和帝都柏林。
苏军高层指挥系统
苏军高层指挥系统比德军分东线,西线的二元制指挥系统优越。尽管斯大林也和希特勒一样,喜欢干预前线,但苏联的方法较为严密,科学。一个国防委员会负责国家的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政策,斯大林任主席,有莫洛托夫,马林科夫,伏罗希洛夫,贝利亚等成员。大本营(即最高统帅部)负责军事行动。它制定计划,选择战机,并直接掌握最高统帅部预备队调拨给前方吃紧地区或决定发动攻势地区。一般情况下最高统帅部可掌握60个师左右的部队,这点德军由于兵力不足,望尘莫及。大本营最初由斯大林,伏罗希洛夫,铁木辛哥,沙波什尼科夫,布琼尼,朱可夫,库兹涅佐夫参加,后来铁木辛哥,布琼尼因战绩不佳被请出去。很快华西列夫斯基,安东诺夫,罗科索夫斯基,瓦杜丁,什捷缅科等一批从实战中涌现出来的才华卓越的名将充实了最高统帅部,在他们的领导下苏军一步步走向辉煌的胜利。最后苏联陆军不但碾压德国,而且出兵中国东北歼灭日军主力,成为威震欧亚的全世界最强的陆军,也成为战后和美国争霸的底气。
【参考书目】(1985-1986年写作原著时)
【港】现代军事出版社,《装甲车辆图谱》。
【中】王晋泰,《艺用兵器资料》。
【英】艾伯特·西顿,《苏德战争》。
【苏】国防部军事历史研究所,《苏联武装力量(建设史)》。
【中】胡复生,“空降兵发展史”,《航空知识》杂志1985年7月。
【中】魏佳礼,殷仁龙,“瓦尔特和游击队员用的枪”,《兵器知识》杂志1982年1月。
【中】湘人,“两用机枪诞生前后”,《兵器知识》杂志1984年6月。
【中】孟昭生,“火箭炮”,《兵器知识》杂志1982年1月。
【参考书目】(2020年打字整理补充原著时)
Deighton, Len, 1993, Blood, Tears and Folly, Edison, NJ: Castle Books.
Seaton, Albert, 1971, The Russo-German War 1941-1945, Novato, CA: Presidio.
Wikipedia, 2020, German armored fighting vehicle produc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Wikipedia, 2020, German tanks in World War II.
Wikipedia, 2020, Oberkommando des Heeres.
Wikipedia, 2020, Oberkommando der Wehrmacht.
Wikipedia, 2020, Soviet combat vehicle production during World War II.
Wikipedia, 2020, Tanks in the Soviet Union.
Wikipedia, 2020, Waffen-SS.
朱世蘶,2003,《东线1941-1945:国境交战18天》,长春:吉林科技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