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战略

全球军事,历史,战略
正文

八十年前的菲律宾海海战 (A)

(2024-06-01 23:14:29) 下一个

图1(题图):1944年6月19日一天中,日军损失了315架飞机,破了纪录。美军仅损失了30架飞机,打出了震惊世界的1 : 10的交换比。在这场史称“马里亚纳火鸡大射猎”(Great Marianas Turkey Shoot)的决战中,日本海军彻底败北。

【前言】从2022年10月1日到22日,《航母对决系列:  (五) 菲律宾海,1944年6月19–20日》连续刊出七集,内容丰富但篇幅很长。在菲律宾海海战八十周年之际,全球战略将原作浓缩成两集精华版,谨以此献给为打败日本浴血奋战,为亚太八十年和平奠定基础的美军将士。

背景

在八十年前,太平洋战争(太战)的海上决战在1944年6月爆发。菲律宾海海战(Battle of the Philippine Sea)是到那时为止规模最大的海战,也是1942年连续四场航母对决(珊瑚海,中途岛,东所罗门,和圣克鲁斯)以后的首次航母对决。美军出动15艘航母(891架舰载机)对阵日军9艘航母(430架舰载机),这样24艘航母(1321架舰载机)的大战规模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日军尽管不占优势,但气势如虹,先发制人。美军泰山压顶,碾压日军,决战取胜。

马里亚纳群岛位于西太平洋中部,菲律宾海东部。主要岛屿从南到北是关岛(最大),罗塔,提尼安,和塞班(第二大)。关岛以外是日属南洋群岛(首府塞班)。关岛是美国领土,1941年12月沦陷。两年半后,美军打回来了。报仇雪恨以外,美军占领马里亚纳群岛以后,B-29轰炸机可从这里起飞,轰炸日本。所以马里亚纳群岛是日本内阁在1943年10月提出的 “绝对国防圈” 内最重要的核心,下令日军一定要严防死守。

美军战役准备

第四场航母对决(圣克鲁斯海战)在1942年10月结束时,美军在太平洋仅剩一艘受伤的企业号航母,岌岌可危。两年不到,代号为第58特混舰队的高速航母特混舰队(Fast Carrier Task Force)不可思议地竟能出动15艘舰队航母(fleet carrier):七艘大型航母(CV)和八艘轻型航母(light carrier, CVL)。这还不是美军参战的全部航母:另有七艘比轻型航母更轻的护航航母(escort carrier,CVE),载机170架, 为登陆部队执行护航,反潜,和登陆后的对地打击任务。所以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中(菲律宾海海战是海战部分,另外还有十多万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参加的登陆作战部分),美军总共投入了22艘航母。护航航母航速低(18节),无法跟上以30节以上高速作战的高速航母特混舰队,所以没有参加菲律宾海海战。本篇中 “美航母部队” 特指第58特混舰队(不包括护航航母)。

除了企业号这艘1938年服役的老舰,所有参战航母都是两年内新建的。高速航母特混舰队司令米切尔中将旗下有最新锐的六艘埃塞克斯级大型航母(首舰于1942年12月入役),是美军在太战后期的中流砥柱(图2)。

2  埃塞克斯号大型航母:36000吨(满载),90架舰载机

独立级轻型航母从1943年1月开始,在一年之内九艘像 “下饺子” 一样全部入役(图3)。除了首舰独立号以外,其它八艘轻型航母全部参战。独立级从轻巡洋舰改建而来,天生高速,能飙30节以上,所以能积极配合大型航母作战。

3  巴丹号轻型航母:14000吨(满载),30架舰载机

不断发展壮大的美航母部队在米切尔推动下,在战术编组上摸索出一条创新之路。前四场航母对决时,因力量薄弱,一艘航母就组成一个航母特混舰队,偶尔两艘组成双航母编队。从1943年1月起,多航母编队成为航母特混舰队的常态。基本单位是打击群(Task Group,也可译为特混群或特混大队),由两艘大型航母,两艘轻型航母组成核心。多航母作战进攻时能集中力量,发挥优势;防守时护航战舰集体防空,反潜,搜救,能高效完成任务。理想的打击群应有四艘航母。四艘以上航母优势无法发挥,因为每艘航母为起降飞机需要一定的空域,每艘航母被迫分的太开。在菲律宾海海战中,第58特混舰队旗下共有四个航母打击群(表1)。

另外一个力量超群的战列舰打击群也别开生面地加入第58特混舰队(表1)。以前的实践是将单艘战列舰直接加入航母打击群担任 “贴身保镖”。现在干脆让七艘新锐的高速战列舰单独组成一个打击群,发挥火力优势,前出部署,这样来犯敌机会先遭到一顿暴打。需要收拾残敌时可一马当先。

58特混舰队旗下的四个航母打击群和一个战列舰打击群

 

大型航母

轻型航母

战列舰

巡洋舰

驱逐舰

总数

58.1

   2 (大黄蜂,       约克城)

    2 (巴丹,             贝劳伍德)

 

   重巡3     轻巡1

14

22

58.2

   2 (黄蜂,          邦克山)

   2 (卡伯特,          蒙特利)

 

轻巡4

12

20

58.3

   2 (企业,          列克星顿†)

2 (普林斯顿,      圣哈辛托)

 

重巡1‡   轻巡3

13

21

58.4

1 (埃塞克斯)

    2 (兰利,             考彭斯)

 

轻巡4

14

21

58.7

 

 

7 (阿拉巴马, 印地安纳, 衣阿华, 新泽西, 北卡罗莱纳, 南达科他, 华盛顿)

重巡5

11

23

哨戒

 

 

 

 

2

2

总数

7

8

7

21

66

109

【注】† 第58特混舰队旗舰(米切尔座舰)。‡ 印地安纳波利斯号重巡是第五舰队旗舰(斯普鲁恩斯座舰)。

1944年6月,第58特混舰队旗下有109艘战舰和956架飞机(891架航母舰载机和65架战列舰和巡洋舰的水上侦察机 [水机])。这支部队惊人的航母数量是太战开打时美军全部航母的两倍,日军全部航母的1.5倍。第58特混舰队隶属第五舰队,由中途岛大捷的领军人物斯普鲁恩斯上将率领。

日军战役准备

在太战中节节败退的日军不甘心失败,一心想通过策划多年的决战翻盘。1944年3月,为了决战,联合舰队主力全部编入新成立的第一机动舰队。小泽治三郎中将旗下不但有九艘航母,而且统率五艘战列舰(包括大和,武藏,和长门这三艘先后担任过联合舰队旗舰的超级战列舰)。第一机动舰队集中了日本海军全部精华,是日本帝国的希望。

九艘日航母组成三个航空战队(美军语:打击群),虽没有美第58特混舰队那样的豪华阵容,也已经是联合舰队最堂皇的决战主力了(表2)。最让日军振奋的是1944年3月新入役的现代化大型航母大凤号(图4)。大凤号采用全封闭式舰首和机库,能抗风暴,提高了耐波性和适航性——以前所有日航母都用敞开式舰首和机库。

第一机动舰队旗下的三个航空战队(航母打击群)

 

大型航母

轻型航母

战列舰

巡洋舰

驱逐舰

总数

第1航空战队 (甲部队)

   3 (大凤†,        翔鹤,瑞鹤)

 

 

   重巡2     轻巡1

10

16

第2航空战队 (乙部队)

   2 (隼鹰,       飞鹰)

1 (龙凤)

1(长门)

重巡1

9

14

第3航空战队 (丙部队)

 

3 (瑞凤,千岁,千代田)

4(大和,    武藏,金刚,榛名)

   重巡8     轻巡1

9

25

总数

5

4

5

13

28

55

【注】† 第一机动舰队旗舰(小泽座舰)。

4  大凤号大型航母:38000吨(满载),52架舰载机

“战术大师” 小泽的战术创新让实力不俗,但仍处劣势的日军如虎添翼,有希望重创咄咄逼人的美军。和以前中途岛,瓜岛,圣克鲁斯群岛等攻势作战不同,这次日军在内线防御作战,可依托周边岛屿上的机场。小泽的创新是航程外攻击(又称穿梭轰炸):发挥日机航程大的优势,在美机航程外放飞攻击队,让机群一路向东空袭美舰队。若超长距离飞到作战半径(300海里)以外也不要紧,可一直向东在 “不沉的航母” 马里亚纳群岛岸上基地降落。在加油加弹以后,舰载机在单程回母舰路上可再次空袭美军。这样连续穿梭飞行,会将美军打得精疲力尽,狼狈不堪。而美机航程太短(作战半径仅200海里),鞭长莫及。日机航程大于美机航程的主要原因是日机设计为追求轻盈,高速,对飞行人员没有装甲保护——这是日机共同的弱点。美机的设计强调防守,为保护飞行人员安装了厚重的装甲——这是美机共同的优点。但为达到和日机类似的高速,美机航程就相形见绌。

同时,第一机动舰队计划能得到强大的岸基海航部队的大力协助,起码能敲掉美航母三分之一的实力。在太战从攻势变为守势以后,以马里亚纳群岛为主要基地的第一航空舰队成为捍卫 “绝对国防圈” 的第一线力量。第一航空舰队最终满编时纸面上会有浩浩荡荡的1600架飞机。但即使满编,要成功地防守“绝对国防圈”也是不可能的。这是因为“绝对国防圈”实在太大。在太平洋中部从北向南画一条3200海里(6000公里)的长线:千岛群岛,博宁和硫磺群岛,马里亚纳群岛,加罗林群岛,新几内亚,巽他群岛(荷属东印度东部)。星罗棋布的几百个岛屿,几十个机场,每个机场都要分兵把守的话,理论上讲驻守任何机场的基地航空队(50–100架飞机)都会被美航母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所以唯一的希望是尽快判明美军主攻方向,发挥航空兵转场方便的优势,向主要战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

1944年5月,美军在新几内亚的比亚克登陆。第一航空舰队判断这是美军主攻方向,在马里亚纳群岛仅留下170架飞机(塞班35架,提尼安65架,关岛70架),主力向西南方向的加罗林群岛和帕劳群岛集结,准备在新几内亚决战。但到6月15日美军在塞班登陆后,日军恍然大悟,急令转场的飞机火速返回马里亚纳群岛。但被美军调虎离山以后,日军狼奔豕突,或者由于当地设施差,零件少,无法上天;或者由于飞行,地勤人员缺乏(很多人因食宿卫生条件恶劣,染上登革热),无人驾机。所以当菲律宾海决战真的来临的时候,第一航空舰队只有在关岛剩下70架的飞机。在塞班和提尼安的100来架已被美护航航母派出的舰载机在登陆作战中歼灭。

不幸的是正在星夜兼程奔赴决战的小泽不知道第一航空舰队作为一个作战单位已可忽略不计。报喜不报忧的第一航空舰队司令角田觉治中将不断发报:“正和敌军激战。” 蒙在鼓里的小泽觉得形势正朝有利的方向发展。

第一回合(619日):日军进攻(第一部分)

作为 “高端” 的航母对决,菲律宾海海战规模宏大,但过程简单,线条清晰。一共只打了两个回合:第一天日军攻击,第二天美军攻击(图5)。                                   

菲律宾海海战示意图:619–20

6月15日,美军发动 “猎食者行动”(Operation Forager),在塞班登陆。联合舰队司令丰田副武大将向正在奔赴马里亚纳群岛的第一机动舰队下令:“阿号作战(Operation A-Go)发动。” 阿号作战是日军决战的代号。下一份电报丰田向小泽发来著名的1905年东乡平八郎元帅在日俄战争海上决战前的训令:“皇国兴废,在此一战。各员一层,奋励努力。”小泽将东乡训令传达全军后,在旗舰大凤号上升起了Z字旗。1905年东乡在决战前首次升Z字旗。1941年南云忠一中将在放飞珍珠港攻击队时同样升Z字旗。这次是日海军历史上第三次升Z字旗,象征意义十分明确:日军太渴望一场决战的胜利了。

历史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日军虽倾巢而出,但水面兵力只有美军的一半(表3)。其中决战利器航母的对比日,美是9 : 15。日航空兵力也仅有美军的一半(表4)。其中航母舰载机日,美对比是430 : 891。加上战列舰和巡洋舰携带的水机,日,美对比是473 : 956。但小泽认为要是号称拥有1000架飞机的第一航空舰队在马里亚纳方向能出动400架的话,双方航空兵力基本持平。但他不知道第一航空舰队只有在关岛的70来架残存飞机,不可能在决战中有所作为。

3  菲律宾海海战中美,日水面战舰兵力

 

大型

航母

轻型

航母

战列

重巡

洋舰

轻巡

洋舰

驱逐

总计

美第58特混舰队

7

8

7

8

13

66

109

日第一机动舰队

5

4

5

11

2

28

55

菲律宾海海战中美,日舰载海航兵力

 

战斗

俯冲

轰炸机

鱼雷

轰炸机

航母舰载机

总数

水上

侦察机

总计

美第58特混舰队

475

232

184

891

65

956

日第一机动舰队

222

113

95

430

43

473

6月中下旬当地风向是东风,对日军有利:航母可高速向东航行,放飞攻击队,缩短航母和美舰以及航母和马里亚纳群岛的距离。而美航母要放飞攻击队需高速向东航行,会增大美航母和日航母的距离,本已“腿短”的美机更够不着目标。而且这样会减少美航母和群岛的距离,会更方便岸基航空兵力打击美航母。可以说这场决战,日军占有天时,地利的优势。

求战心切的米切尔一心要向西寻敌。美机航程短,只有缩短距离才能歼敌。但他的顶头上司斯普鲁恩斯考虑到以前多次海战中日军分兵多路,若米切尔向西前出太多,会中日军调虎离山的诡计。日军没被发现的部队可能包抄到米切尔身后,对正在登陆作战的十多万人的部队带来浩劫,第五舰队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所以斯普鲁恩斯同意米切尔在马里亚纳群岛以西展开:白天向西航行,但晚上务必要向东航行,这样不至于离开群岛太远。

6月18日,第58特混舰队在马里亚纳群岛以西120海里处展开(图6)。在24海里 × 12海里(288平方海里,960平方公里)的辽阔海域,第58特混舰队的核心是第58.3打击群,米切尔的旗舰列克星顿号大型航母和斯普鲁恩斯的旗舰印第安纳波利斯号重巡都在这个打击群。北面是第58.1打击群,南面是第58.2打击群,西北面是第58.4打击群。这四个航母打击群既能相互守望,又能不受干扰地各自起降飞机。另外第58.7战列舰打击群在最西面,离敌最近。从空中看,浩浩荡荡的第58特混舰队的阵形像一个倒F。

6  58特混舰队阵形图:619–20

6月19日,第一机动舰队的阵形像一把长长的锤子,有一个弯的把手(图7)。前面的榔头是丙部队:主力是三艘轻型航母(瑞凤,千岁,千代田)和四艘战列舰(大和,武藏,金刚,榛名)加八艘重巡。这样最充分地运用战列舰和巡洋舰的水机作为侦察力量,也运用战列舰和巡洋舰强大的火力,可痛击来犯美机。榔头后面100海里处的把手是小泽亲率的甲部队:主力是三艘大型航母(大凤,翔鹤,瑞鹤)。把手的弯头是乙部队:主力是两艘大型航母(隼鹰,飞鹰)和一艘轻型航母(龙凤)加一艘战列舰(长门)。

7  第一机动舰队阵形图:619

6月19日凌晨5时,日军出动43架水机,在侦察作战中,抢了先机。一架侦察机在07时30分在提尼安以西130海里发现美航母。在08时30分,第一攻击波69架战机从丙部队的瑞凤,千岁,和千代田号航母上腾空而起,菲律宾海海战(第五场航母对决,也是太战的决战)打响了。

【八十年前的菲律宾海海战,共两集,未完待续】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Zucker' 的评论 : 谢谢!
Zucker 回复 悄悄话 又见大作甚为开心,感谢感谢!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唐宋韵' 的评论 : 谢赞!完全同意,但日本为何走上这条道路,和日本如何被暴打后头脑清醒,这段历史值得反复回味研究!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半球' 的评论 : 谢南兄长期支持!第四次航母对决后悬念很大。的确,18个月后,现在没啥悬念!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谢谢军史作家同行点赞!But,no good deed goes unpunished. 斯普鲁恩斯稳扎稳打,菲律宾海大捷之后,竟然被批评不够大胆。米切尔屡次请命率军西行,寻战歼敌,但都被斯否决。太平洋海航总部的意见是这是外行领导内行的恶果(斯不是海航出身)。还好在珍珠港的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和在华府的海军总司令金头脑清醒,坚定地支持斯。斯不是海航出身,不等于他不能领导航母取得胜利——中途岛大捷就是他指挥的。第五舰队的首要任务是保障规模宏大的马里亚纳群岛登陆作战成功,斯出色的完成任务。但是,根据当时的八卦,这是他战后没有评上舰队上将(Admiral of the Fleet,中文通常译为五星上将)的主要原因,令人十分扼腕。出于篇幅考虑,这些高层细节在超短的精华版里被迫删除,现在利用讨论的机会聊一下。
唐宋韵 回复 悄悄话 好贴点赞。
说句大白话:与美国开战,小日本不想活了。
南半球 回复 悄悄话 全兄佳作,看着过瘾,赞!战打到菲律宾海战时,美国已呈摧枯拉朽之势,没有悬念了。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战略大家又发大帖了!Raymond A. Spruance也许是美海军在二战中最杰出的指挥官之一。他不仅在中途岛战役中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而且是菲律宾海海战中美海军舰队司令。该战役给日海军一个毁灭的打击。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麦迪拉' 的评论 : 谢谢支持!本篇的确是在以前七集基础上的精华版。若有兴趣,欢迎阅读《航母对决系列》,共40多集。
全球战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花似鹿葱' 的评论 : 谢谢鹿葱!九宫格出了八集,暂时告一段落(最近又去了一些新国家,但无缘对它们的历史深入了解,所以简史无法提笔)。这篇只是纪念一下80年前的海上决战(2022年航母对决系列开篇就是纪念1942年首次对决和后面三场对决80周年)。
麦迪拉 回复 悄悄话 鼓励一下这种高质量的贴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哇,战略的海战又回来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