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子

久识文学城,才有时间整理文字。愿与诸君共享浪花,慰藉游子之意
个人资料
正文

两个饭局

(2024-05-24 17:39:06) 下一个

最近因故参加了两个饭局,一个是与两个国人大姐,一是与一众西人亲朋等。两饭局反差巨大,令我怔怔的。小述如下。

 
先说国人饭局。某日我参加广场舞锻炼,与两个姐姐聊几句天。她们说随后要去早茶,拉我去,我刚好有时间,就爽快地答应了。结果锻炼完毕,不见了其中一位姐姐,一问回复说另一大姐叫她到家里取无花果苗,等下再来。我只好无趣地等看另一位姐姐教跳新手某只舞蹈。大约半小时,那姐姐来了,没半句话(可能退休的人没啥时间观念了吧)。于是我们张罗去茶楼。三人搭我的车来到茶楼,原来是一间新张不久的广式饭馆,进得门去,较拥挤,八张大台,十数张小台。我们捡了个小台坐下。喝茶的各色人等都在说话,大多是我听不懂的广东话及台山话。服务生一招乎起来,我才发现这两位姐姐都是台山人,与服务生叙起旧来真像是到了台山某镇,那话啊又密又长。两位姐姐真是来喝茶聊天的。她们做主只点了一两样点心,随后就静心等待一大盘软骨蟹炒饭。等待期间,我们把这广场舞小队的旧事旧人聊了个遍。等到炒饭上了后,又吃又聊。这期间,这饭馆大厅里的人声愈加鼎沸,我要提高嗓音才能让对面人听到。我斜眼看邻桌后桌,那边的人也都在扯着嗓子说话聊天。。。看样子,这餐馆是走实惠路线,菜量大一点,环境差一点,吸引不那么讲究的早茶客。我心说这两大姐说她两潇洒,每周一次早茶,原来就是这种水准的早茶啊。退休人士,能怎样呢?下回不贸然前来即可。食毕,我们就分手了。

转天,我和我女儿跟随妹妹及她孩子,一起到新泽西一间科技大学参加另一外甥女的大学毕业典礼。观礼完毕后驱车来到新泽西某镇一间意大利餐厅聚餐庆祝。这回聚餐约二十人,一桌是我姐夫家族及我们,另一桌是外甥女男友家族.姐夫家是意大利裔美国人,那男友家是希腊裔美国人。基本全英语环境。

这餐厅有五十多年历史,主打三明治。我们各自就坐并点了餐。桌子是在外廊的两个长条桌,每张桌是由三四个两人小方桌加白桌布铺就起来的。在太阳底里参加完两个多小时的毕业礼后,我们来到这有屋顶电扇和空调的布置典雅简洁的外廊,喝饮料等饭,真像从沙漠来到绿洲,肠胃和精神上双重愉悦。对我来说,是第一次跟这么多西人共餐,感受不一样。我跟邻座的外甥聊点儿天,发现他似听不明白,赶紧歇菜不讲了。我跟姐夫家亲戚好久不见,一时不知该聊什么。。。但看着他们环绕外甥女亲密祥和的气氛,我才发觉女甥女真是人家奶奶姑姑看着长大的,我是后来才跟孩子建立联系的,亲疏有别。也挺好的。外甥女从我见过时是五岁的洋娃娃,到如今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大姑娘,而且特别仔细周到地提前叮咛我们要涂防晒霜。真是个善良仔细的好姑娘。

说我们的饭,三明治类,帕尼尼及卷饼类等,每样都做得很好,每种食材细节都很好。我真心感叹,在这意大利餐厅吃饭,即使是这样的简餐,也很令人愉悦。餐后甜点,也是不太甜不腻适口。赞!食毕大家寒暄告别。我们又开车回城无话。

总之,这两个饭局在前后一天。在中餐馆的人声鼎沸中和国人大姐吃饭,及与西人亲戚在意大利餐厅吃饭,感受迥异。我实话说,还是觉得西人餐厅整体装修高雅舒适宜人,饭虽简单但主要享受环境,宾客与侍者都较有教养,绝无大声讲话影响他人的,整体进餐感受舒适.(唯一我是那一行食客里英文最差的,只好微笑少言)。餐厅内其他顾客们也都是穿着素雅整洁,彬彬有礼的,我明显感觉大家都在遵守同一用餐礼节,而我对此所知少些,用心观察而已。国人餐厅呢,说是人熟实惠,但真要享受聊天谈话的乐趣不行,太吵了!
仅以此记录两个饭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西雅图登山 回复 悄悄话 谢谢分享,虽然我有同感但真的是不一定。我和先生今天约朋友在奥兰多一家叫Chroma的餐馆吃午餐,邻桌大约5,6人,声音大的我都听不见朋友讲话。我就不说他们的族裔了。所以比较不在乎公共场合礼仪的不一定都是国人,咱有啥说啥,实事求是。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