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子

久识文学城,才有时间整理文字。愿与诸君共享浪花,慰藉游子之意
个人资料
正文

五老会与新华中学

(2024-02-26 08:11:59) 下一个

近日,看文城某文友发的博客文_雪梨(澳大利亚悉尼别称)华人移民历史人口统计表。这文章及数据引起了我的沉思,也让我回忆起一些老移民讲给我听的纽约华埠历史及香港左派历史。

先说,雪梨华人移民历史及人口统计数字。它大约从1864年始,讲其后历年澳洲各地华人人口统计数字。这不仅是数字。从我经验看,新华人移民总是去华人移民历史久人口多的地方好生存。那些年几个州/市人口数字都是呈现逐步增加态势。增加不多,如从某年1100人,隔年增到1300人。有些地儿13000人增到16000人。但也有些地儿某年从9000人锐减到3000人,我能猜测出那里出现排华倾向或某产业快速退化。过了几年,几个新地方也出现华人移民人口,我能判断华人先民中有人敢闯敢干,到新城市新行业去探索新的出路。同为移民,我真的从心底敬佩华人先民到澳洲到世界各地闯荡谋生的勇敢之路。(可能也是居于险地不得不为的无奈之举)。人挪活,树挪死。。。

我不禁回忆起我记忆中华裔移民的足迹。

最早,到美国的是广东台山的几万中国民工。他们是签合同到美国来修贯通南北乃至全国的大铁路系统的。那大约是1860年前后。修完铁路后,美国有排华倾向_发布过*排华法案*,于是几万华人修路工中的大多数被迫回到中国。少数人因经商或因婚姻留在美国,主要是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等大城市。其中旧金山的华人先民可能主要是淘金热时期(1850年前)过去的。

再后来,就是清朝留美预科生之类,及各种自费公费留学生。而大部分华人移民,是广东福建等中国沿海居民。他们历来有下南阳,到海外求生的地理便利及传统。如纽约华埠有五老会。其实就是纽约早期华人移民时,自发形成中国城,中国各地同乡自发形成同乡会,也有旧式中国帮会组织在中国城发展力量。如我知洪门会,同盟会,广东同乡会等等组织。它们经历了近150_170年发展史,已在中国城建立了深厚的根基和势力范围。故老移民,特别是广东香港移民,看了纽约华埠的整体经营发展不顺时,都有一些发自内心的改善改良想法,苦于自身有事业经营,无暇顾及。如纽约市政府现在给华埠拨款,不是拨给五老会*因深知主要会员彼此势力盘根错节,彼此不合作。它们在使用华埠发展资金时争权夺利,会消耗掉稀有的政府资金支持。市府现转而拨钱给华埠商业发展促进会,也是看到华裔实业家业余兼职组成的委员会能切切实实改善华埠状况,专款专用*。

另外,转头再说新华中学。香港是个奇特的地方,明明英政府统治并管理那里近100年,但大陆政府或左派的势力在那里也很有一些。我们都知道1997年前中国新华社就有驻港办公室。而我在纽约从一位年长香港女朋友初得知,她中学时上的是新华中学——一间左派学校,故她会唱红色歌曲,思想也比较开通,跟我相处起来一点隔膜也没有。即没有一般香港纽约客对大陆同袍的防备心理。我那女友已回香港养老了。她曾说起过的她的故事,她在50S初从香港回大陆驾驶飞机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兄长的故事,都存在我心里,很想再有机会聆听她的讲述,搞清这一段陈年往事。如我近日网查,才发现香港并没有”新华中学“,是将军澳有间叫”香岛中学“的左派创立的进步学校,一直用读大陆报纸的做法教学生时政等等。已走过八十几年岁月,至今存在。我无缘跟女友落实是否是这间学校。但她叙述中的香港,总是令我称奇。她家于1940S至今几代人在港,实在是活历史。有人到她家,做实录口述历史笔录,一定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儿。

下面讲我另外从书籍和影视作品中了解的华裔移民生活情况。

我读过的书籍:纽约华埠十九世纪末某风云华裔的小传;纽约华裔作家陈九写的*纽约人系列*我也是基本都读过;另外像白先勇的小说”纽约客“;我也读过一些华人作家谭恩美用英文写的小说*奇幻的山谷*,及有国人用英文写南京大屠杀细节的书,及华裔作家哈同用英文写的部分小说;甚至时常回忆起少时听音乐广播剧——台湾小说”求“”我们的歌“等(那里面到欧洲瑞士或瑞典求学的台湾女生,舍弃有理想追求的穷男学生,嫁给在本地已有根基的台湾物理学者做研究院太太太,她回台时会定做很多旗袍等细节。及她先生努力做国际人,漠视自己的华裔背景。他耕耘某研究所多年,一心想被提拔当所长,因玻璃天花板之故,顿然醒悟转变观念等细节,跟今天的现实仍然相似)。

我也看过一些反应华裔移民生活的影视作品:如电视剧*虾球传*,成龙演的电影*红番区*,钟楚红等演的*秋天的童话*,及李安导演执导的*喜宴*等等。书*纽约人*,甚至潘红主演的电影*最后的贵族*等等。所有这些中国人在各个时期在美国或在其他大陆漂泊奋斗挣扎的故事,无不时常闪回在我脑中。如我过去看”红番区“,不理解成龙为何到旧金山他亲戚开的中国杂货店工作,银幕上弥漫着一种疏离感。我自己移民纽约后,再想起那电影,真的明白那疏离感从哪里来的。在美国这片新的土地上,我的同袍的旧故事,与我共情,也激励着我不断探索不断深入了解这片土地。

我在旅游芝加哥中国城时,那里有梅氏宗祠,有宗亲会,处处留有广东早期移民影响力的影子。我去德州奥斯汀,只找到大中华超市及Daisy 杂货超市。但看到它们我感觉亲切。在洛城,我没时间找中国城,但某区大中华超市周遭,无数中国人生意,也是觉得亲切。更别说,到加拿大蒙特利尔,小小中国城熟悉的兰州拉面店里,我见到中国服务员居然接受美元点餐,那份儿灵活劲儿让人微笑。

总之,我在文城见到的大多文友,都是理工科出生,偶尔的几个文科文友多是从事教育口工作的。我意思是,有组织力有口才有精力有眼光做振兴中国社区工作的,大多不在这里。按美国的习惯,能从政的多数习法律政治经济或社会学等,这些领域中国人参与的较少,即使参与,在大多正在仕途奋斗,不会有闲有精力,或惧于隐私言论敏感等事项,不便参与发博客。于是,都是退休有闲瑕的先生太太们,在此武文弄墨。于是,文城略有一副衰落样子。我女儿她们大多在看*三明治*。怎么让文城年轻化一些?怎么挖掘和整理华裔移民历史讯息?都是一些重要又非紧急的事儿。

仅以此记录我的一些思索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