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我登记了一个网上ZOOMMEETING,是有关“《红楼梦》诗歌大轴”鮠婳将军林四娘“及”芙蓉誺“”的中文讲座。它是由纽约华美协进会主办的网上活动。周末我追随主讲王斑老师一起品评红楼梦的诗词,像经历穿越般的经验。下面小述一下感受。
那日傍晚,我如约坐到电脑前准备听课。因时间尚早,我就先游览文城文章,结果不成想,我一沉浸就忘了时间. 再打开ZOOMMEETING,那老师已经快讲完第一首诗了。也罢,别是因为ZOOM,我没太专注吧。但其实,等到这次ZOOMlecture,我已是等了好久。过去某时,我很关注华美促进会的课程及活动,曾链接它的新课信息很久。但总是诸多原因不能成行。如它几乎每周三晚上都有专题讲座,我是想去没去过,我女儿某次还专程去听白先勇先生见面会。何其有幸。
主讲人是位白发苍苍的老先生。他的中文底蕴挺深厚,他在华美开班教学,有时主题是《张爱玲小说三五讲》等。我都很感兴趣。(我过去偶尔有空,去听纽约法拉盛图书馆举办的中国文学讲座,有时讲哈金小说啥的。那时主讲的是位来自苏州大学的退休教授。我只听过一两次,后来忙些或疫情之故,就再少机会聆听中文讲座,有时念起那位教授,都不知是否还健在。)
话归聆听中文讲座。那老师逐字逐句的讲《芙蓉誺》那诗词,让我仿佛重回中学校园般的,有种又亲切又遥远的感觉。他应该是预料到受众中文底子厚薄不一,有些生僻字都用拼音注释,让我好心展。真的是,那些据他说来自楚辞的字眼儿,我是真不认识,用电脑汉字库也不容易打出来。我唯一有些熟悉的是其中两句“自为红绡帐里,公子深情;始信黄土陇中,女儿命薄。”大约因为这两句被引用最多。
总的来说,我是很感谢老师的讲座,它把我唤回到多年前读《红楼梦》的岁月。我少时读过它多遍,也读过《脂砚斋评红楼梦》,也看过端木蕻良著作的<曹雪芹》三卷本,更是熟悉老版的电视剧《红楼梦》。。。而那些记忆随着时月,都渐渐淡忘了。我真想不到在纽约还有人这么深入地研究它的诗词,并讲授给中文爱好者听,实在是穿越啊。我是唏嘘在海外呆久了,中文表达都差了,很多古雅的字儿都不认识了。还真得有专业学者继续研究它,精耕它,发扬它。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啊。
我另外也小小地偷椰一把这篇文。宝玉把晴雯写得太好了,芙蓉女儿是多么美好的称谓啊。谁若身后有这样一篇华丽祭文,逝者得从墓里挣扎着爬出来,努力再活一世呢。其实按现代逻辑,活好当下才好。(另外想起“芙蓉姐姐”那个在中国显得有点儿另类的网红。她其实是有些文学根底的。如今的世界,如今的中国,她都不再是被非议的对象了吧。想当初她对自己的定位,对自己的夸耀,其实哪个女生暗自都类似有一点儿的。我青春时喜欢听陕西籍歌手冯健雪的磁带歌曲《兰花花》。那时希望追自己的人能夸赞自己像“兰花花”一样美。其实是一种心境而已。大千世界,怎会不允许多一种表达方式?难道晴雯得去世了,才能有人夸她是芙蓉女儿吗?)
我也是听这讲座当儿,才发现自己原来有很多关注点的。也许,可以多找点有这方面兴趣的朋友,组个俱乐部。哈哈。
我也想过用自己学习过的文艺批评的方法,自己写篇赏析。不论结果如何,总是要将方法论用用,活学活用,才不至于生疏技艺啊。我意思是,我听过美国大学英语系老师讲评小说,其方法论挺多,分析起英文中长篇小说来都很深入透彻,而且善于启发学生思维,但他们不会讲评中国古典小说;而美国学校内的中文课堂,又因为学生中文程度参差,老师只讲些好懂的现代文短篇小说帮助学生学中文(我在其中文课堂上,真是遇到中文表达极好的中国来的学生(能填词做诗),和表达极差的ABC(其中文表达像幼儿园孩子在说话),故而教师不可能安排较深的中文文章来学习讨论)。
像美华的老师这样研读性地教授并讲解评论的,我极少遇到。但我还是想说,我希望能有学生自己的分析与参与,而不是老师从头到尾灌着教。鉴于ZOOMLECTURE,暂时这已是最好效果了。
想我佩服的文艺评论家,哪个不是千锤百炼才修得火眼金睛。
感谢华美促进会提供的讲座及分享。当想到纽约尚有文化团体不带政治倾向地对中国文化孜孜以求做挖掘,我心中有种温暖。(我知道华美促进会是1920S用庚子赔款建立的,一个世纪以来都在做着文化促进的事儿。它现任的一位副理事长是有名的靳羽西女士。我在某次纽约亚裔继承月活动中还远远看见她一眼。)因着这场讲座,我跟这些中国文化机构/文化名人发生一点儿遥远的联系,也挺有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