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游子

久识文学城,才有时间整理文字。愿与诸君共享浪花,慰藉游子之意
个人资料
西安游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母亲的足迹

(2023-04-06 09:32:35) 下一个

我还是在讲我整理母亲旧照片时的感想。这一回说说母亲的足迹。

        母亲的足迹遍布中国各地,世界上几个国家,(她深度游过日本美国等地)。过去我知道她出差多,但没在意。我父母姐妹移民后,很少见面,国际电话费也很贵(记得有一年母亲重病,我打电话一次就二三百元)。我与母亲分开过约18年,到如今我翻动她的旧相册时居然发现她和我去过同样的地方。如无锡鼋头渚,绍兴东湖等。我们谈论着那些城市,9他乡故知的意思),是有了更多的共同语言。          母亲是1940年生人,她五岁时就离开我姥姥来到西安读小学。她初中高中读的都是女中。大学也在西安上的师范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陕北榆林县中学教书十三年。1975年我父母调回西安,举家迁回西安(我记得搬家用的是一辆卡车,载着我家简单的家具和半车黑碳。陕北高原卯梁很多,卡车转啊转啊,转过九十九道山梁,走了三天多才回到西安)。

         我母亲在西安一直从事外贸工作,大约在那系统工作了有二十年,直到他们办移民到美国。在外贸工作期间,她经常出差。我不记得她讲的太多出差故事,只记得每次母亲出差回来,家里就会有很多好吃的好穿的好看的。比如她去连云港出差,会背几十斤大米回来,坐火车,要上下站出站运回家,很辛苦。她从四川成都回来,家里就会有变蛋咸鸭蛋吃,几十个,甚至石竹花等观花植物也买来用塑料袋包着拿回来了。在物质不充裕的年代,母亲因为出差,背回了它地的物美价廉的物产,改善我家生活。我比别家孩子幸福一些。推人及己,我自己可是不会把自己用的那么匝实,出差背死沉的东西回家。我不够母亲那么心沉,那么爱家庭吧。当然年代也变了,我九十年代工作时,物流逐渐改善,东西价格的地域差不明显了后来。

        言归母亲的足迹。她主要出差杂货港。像连云港,青岛,上海,广州,厦门等地都去过。我还记得母亲去新疆出差,回来讲在他们一行在吐鲁番葡萄架下吃葡萄聊天时间太长,被服务员小嫌弃的趣事儿,但那座位是按人头的,不按时间长短,所以他们一行吃了个尽兴聊了个尽兴才走。而我父亲后来也去乌鲁木齐出差回来,就说了一句话,“会议上发了三斤葡萄干”。没故事没感想,就这么一句话。哈哈,还是母亲的出差故事好玩有趣。

        我母亲每到一地儿出差,都要正儿八经地在当地地标前照一张两寸的纪念照,初时是黑白的,后来才彩色。总共能有十几张。

        我小记了一下,她去过沈阳,大连,北京,天津,上海,绍兴,连云港,杭州,厦门,她也去过成都,乌鲁木齐,等地,有些地儿还是多次去过。在这二十年中间,她的出差历史,从交通运输不发达的年代,从改革开放前到改革开放开始后,她单位的性质也从计划经济下的国企变成有限责任公司的过程。我意思是她后来出差广州,佛山,中山居多了。我也跟着她出差南边,沾了两次光。一次是1980S末母亲出差到中山,佛山,广州,就带上大约刚大学的我开眼界。她是坐飞机去的,我是坐火车来回的。母亲的意思是给孩子开眼界比什么都重要。我是玩了开了眼界,不过并没有发展出什么到沿海闯荡的大志向。我在西安在母亲的照顾下,安逸地一路上学,也是可以的。另一次是1990S初,那时的我二姐,已经从体制里出来,在珠海一家大酒店做公关经理。我和妹妹先行坐火车到珠海投奔我二姐,我母亲出差广州办完事儿后转车到珠海跟我们汇合,再一起游玩。时间前后我都记不太清了。总之,在资讯不发达的年代,像举家旅游这事儿都没啥记录,像当今的爱秀一族,那不是照片游记视频都发了一堆了。我家有几张照片,我懒得找出看具体时间了。

        我意思是这些母亲出差的点点滴滴,及母亲想尽办法带我们出游开眼界的点滴,是母亲拳拳之心在替我们考虑,让我们开阔眼界,培养我们有长远眼光图的更大发展。我辜负了母亲的栽培,没啥大雄心壮志,就是爱逛爱玩,说好听一点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母亲从没有这么酸的表达,她就是朴素的爱心和为我们打算,她总是讲给我听她的出差经历。

        比如说她在四川程度还是宁波普陀山,参观一座大寺庙时,临近四时,寺院大殿清场。她躲进帷帐后面,完完整整地看了一次和尚们做法事,很有趣。

        结果我也是传了她的衣钵。我后来某年冬日在青岛出差时,遇到周末,我就自己一大早坐郊县大巴来到崂山脚下。汽车站到崂山山门口还有一段路,我就找了一个运营的小巴。小巴车载着我沿着海岸线穿行,清晨的海边风景无敌,还有许多休渔期的木渔船们停靠在海面上,很平静也很浪漫的一幕。车到山门,我买票进入景区后,来到第一座大道观,大约叫太清宫。那时天刚全亮,而道观内部的大殿还黑着没有开灯。我正准备摸灯开关,发现地上有人在动,那人梳着道士的抓鬏头,他正伏在地上用毛笔沾水写大字,大约三十岁左右,瘦瘦的。他见到我走动,就慢慢收起自己的笔砚,悄悄离开了。而我脑海中,崂山道士的传说,可是历历在目的。他就是崂山道士,还是个不畏苦寒,在别人起床前在大殿地上独自练习书法的有为道士。幸会啊!

         另说,当我上到崂山的后山,道路上人越来越少,我就搭讪着别人,加入了一队来自聊城某工厂的春游队伍。他们大多是小伙子,他们是一定要上到崂山顶部,去探寻道家始祖张三丰练功处的真迹的。而那地儿可是在崂山山峰最高处。我也要去!于是我就跟着他们一堆人一直爬山,到后来其实没有路了。那通向顶峰的,只有叠摞着的巨石。那巨石是有一人半高的大石块,几立方米体积一个。他们男生不知怎得就上去了,见我这唯一的勇敢女生没法攀援而上。那几个男生一商量,一个在低处把大腿斜着搭在石壁上,另一个凑着我把那人的脚当石阶往上爬往上够,再一个人在大石顶端拽着我的胳膊,我整个人就被提溜着上到了巨石上。如此几次,我们不多几人就站在了崂山最高的山峰顶端了。那风吹得真畅快!云儿似也在脚下了!我们做到了!我做到了!我是“女汉子”!我追随张三丰来了!我意思是我想法上到奇绝的风景最高处,享受到征服高山的英气!我好感谢同行的工厂的年轻人们!他们呢,也少见我这样一个人爬山旅行,还跟着要往高爬的女生。没事儿!我母亲就是这样的!

        我翻看母亲的旧照片,感觉母亲的足迹几乎走遍中国。我回忆自己在中国的足迹,也是到处跑过,足迹几乎覆盖各省各地。母亲还跟着我姐我妹去过欧洲英国等地,但她说的少。她老人家有时也会说,在中国是看庙,在欧洲是看教堂,看多了也没意思了。我脑补的是,母亲每次去国外,都是跟着我姐我妹去,他们家还带着幼小的孩子。父母亲要忙着帮带孩子。母亲年长了,也没有手机技术可以随时查谷歌查维基,深入了解当地文化史实,语言还不通,只是走马观花了,不可能像她壮年时老独自出差,对新城市可以做深度探索深度游了。

       人都有那么一天,人老了,到了新地方,真的只是拍”到此一游“的照片了。而且身体上的病痛,饮食的变化,作息时间的混乱,母亲已经不打享受旅游的快乐了。故她晚年基本出游就是游船。后来,连游船游都勉强,有一次就是父亲推她的轮椅在游船停靠的岸边走一走。旅行对母亲失去了意义了。虽然她还是记忆很好,跟我闲聊时能准确记得她那年去过哪里,那里有什么景点。

       我是想说我母亲的足迹比较远,所以影响得我们姐妹的足迹能比较远。我是赞成女性独立女性自强个性完整的。我记得说日本热别重视孩子教育,许多母亲受过很好的教育,婚后也在家相夫教子,准备用优秀的母亲培养出优秀的子女,如孩子上早稻田什么的。我是有点怀疑这一牺牲是否有成效。那母亲们的视野局限在家庭内,那母亲们的足迹就是住家户,学校,菜场,那母亲们的工作就是精心细致地喂食孩子家庭,跟在孩子后面收拾东西,养出一些个巨婴,那是什么好的教育理念。还是像我母亲这样能干的工作女性,受过良好教育,胸怀让孩子看世界接受大世界的大念想,才会影响下一代,促使其拥有更好的人生体验。不是吗?

       所以我也是喜欢带我孩子尽量走远,尽量经历世界,她们呢才会有更大的格局,更好的世界。愿天下母亲的足迹都走更远,她们的孩子都看遍世界,走遍世界。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