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生半日闲

偷得浮生半日闲,了却心头万年愿。一颗脆弱孤寂的心灵,需要你的慰籍;一个混沌漂泊的魂魄,等待你的温存。
正文

第四章 耶稣基督复活的证据

(2005-12-12 15:09:47) 下一个

谈到信仰,人们(尤其是知识分子)通常认为,科学家的信仰立足于观察和数据,是客观、真实的,而基督教和其他宗教的信仰则源于人的主观臆念,因而是不可靠的。我过去也这样认为,所以对基督教不屑一顾。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基督教信仰有别于其他宗教的根本点在于,基督徒的信仰是建立在客观事实上的真实信仰。这一客观事实就是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的历史事实。

耶稣基督的复活是一个历史事实,是基督教信仰的基石。“若基督没有复活,我们所传的便是枉然,你们所信的也是枉然。”“我们若靠基督,只在今生有指望,就算比众人更可怜,”(林前十五14 19)耶稣基督从死里复活,以大能显出他是神的儿子,要拯救一切相信他的人。如基督死后乃不能复活,那么信他的人哪里还有永生的盼望呢?可见,耶稣基督的复活确为基督徒信仰的根基和核心。对这样一件在两千年前发生的重大事情,我们怎样鉴别其真伪呢?

对一般人而言,“历史性”意即在历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即使是一件空前绝后、令人费解的事。但许多历史学家则认为,只有在我们的时空及因果关系中发生的事,才能称之为“历史性事件”,因而把死里复活这类事件排除于“历史”的范畴之外。有趣的是,新约《圣经》中关于耶稣复活的记载,完全符合这些史学家的要求。福音书完全没有描述耶稣从死里复活的实际过程,更未尝试去探讨其中所包含的生理或其它因素,他们所记载的全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事(即符合我们时空观和因果关系的事),就是耶稣被安葬后的第三日,尸体不见了,以及那些看见耶稣显现的人的种种经历。我很赞同一些学者的看法,即,耶稣复活的过程及意义是神学的范畴,而耶稣复活这一件事本身却属于历史的范畴,可以用考察一般历史史事的方法加以考察。

比如,我们虽未目睹辛亥革命,但推翻帝制、建立民国的事实,及许多当事人的回忆录及史学家的考证,我们确信1911年中国发生了这场伟大革命。现在,让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即事实本身的证据、历史的考证、《圣经》的预言、事件对后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来考察耶稣复活的证据。

 

一、事件本身的证据

事件本身的证据包括尸体不见了、耶稣复活后的多次显现和门徒的改变三个方面,现在逐一加以讨论。尸体不见了。

耶稣在星期五被钉十字架气绝后,他的门徒向罗马巡抚彼拉多求情,取下耶稣的遗体裹好后,安葬在耶稣的门徒约瑟新凿好的一个石墓里。墓由可滚动的巨石封好后,由一队兵士看守,第三日(即周日)几个妇女来到耶稣墓地时,发现封墓的石头已被挪开,裹尸布完好地留在原处,但耶稣的尸体不见了,仅是一座空墓。对耶稣的尸体不见了这一事实,耶稣的门徒与反对耶稣的人没有分歧,但尸体到哪里去了呢?近两千年来众说纷纭。但归纳起来不外这几种看法:耶稣的门徒偷走了尸体。犹太人或罗马人偷走了尸体。妇女们看错了坟墓;耶稣在十字架上没有死、安葬后醒过来逃走了;耶稣从死里复活了。

根据马太福音的记载,当几位目睹耶稣复活的守墓士兵进城把经过告诉犹太祭司长后,“祭司长和长老聚集商议,就拿许多银钱给兵丁,说:‘你们要这样说:“夜间我们睡觉的时候,他的门徒来,把他偷走了。”倘若这话被巡抚听见,有我们劝他,保你们无事。’兵上受了银钱,就照所嘱咐他们的去行。这话就传说在犹太人中间直到今日。”(太二十八1115)门徒偷走尸体、制造耶稣复活的神话这一说法最具蛊惑力。但只要冷静分析,此说是站不住脚的。

第一,此说的逻辑是自相矛盾的。守墓的兵丁若醒着,绝不会让门徒把尸体偷走;若兵丁们都睡了,他们怎么知道是门徒把尸体偷走了呢?

第二,门徒不具备勇气和能力。耶稣的门徒虽追随耶稣三年之久,耶稣也一再告诉他们他死后第三日要复活,但门徒们似乎仍不明白。所以当耶稣被抓后,门徒即四处逃散。耶稣钉十字架时,门徒中仅约翰在场。耶稣被安葬后,门徒们失去了依靠,悲痛、胆颤,闭门不敢出屋,各人准备重操旧业,赖以为生。在这种状况下,门徒没有勇气冒着与全副武装的士兵正面冲突的危险去偷尸体:即使他们有这样的勇气,并巧妙地避开了兵士的视线,进入了坟墓,他们也绝无那种从容,细心地把裹尸布层层解开、放好,然后只把尸体偷走。

第三,门徒没有偷尸体的动机。若真是门徒偷走尸体。捏造复活的谎言,这恐怕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欺骗了。门徒们也当是千古罪人。但耶稣的门徒(卖主的犹大除外)都是正直、诚实、品德高尚的人,决不至出此下策。许多正统的犹太教徒,他们虽不赞同基督徒的信仰,但均不同意门徒盗尸的说法。他们认为耶稣门徒的品格清高,不可能作出这种卑鄙的事来。

退一步说,如果真是门徒偷了尸体,造了谎言,他们的动机又何在呢?谎言背后总隐藏着一己或一个小集团的私利,或名或利。但门徒盗尸无任何私利可图,相反他们宣扬主耶稣的复活得到的只是讥笑、谩骂、殴打、入狱和处死。耶稣的门徒中,除约翰外,全部为主殉了道。历史上,为了自己的信仰赴汤蹈火、笑对屠刀的可歌可泣的事例不胜枚举。但为自己捏造的谎言、明白无误的虚假信仰去受苦、受死,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所以,门徒偷走尸体一说,既不符合门徒的主、客观条件,又与情、理相悖。

怀疑罗马人偷走了尸体是缺乏理由的。当时巴勒斯坦在罗马人统治之下,犹太人一直盼望旧约《圣经》中预言的弥赛亚(救主)早日来到,以便领导他们反抗罗马政府,重新独立。如果耶稣从死里复活,证明他就是弥赛亚,这将加速该地区的动荡,这是罗马政府所顾虑的。因此,罗马人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决不会假造耶稣复活的骗局。至于说是犹太人偷了尸体,则更不合理了。当时担任祭司职务的撒都该人和充当文士的法利赛人虽熟读旧约《圣经》,但他们拒绝承认耶稣就是旧约中预言的那位弥赛亚,进而以亵渎神的罪名迫使罗马巡抚彼拉多将耶稣钉死在十字架上。他们不相信耶稣是弥赛亚,也深恐耶稣是弥赛亚,因为他们无法担当钉死耶稣的重罪。

 所以,在耶稣被钉死的第二天,“祭司长和法利赛人聚集,来见彼拉多,说。‘大人!我们记得那诱惑人的,还活着的时候,曾说:“三日后我要复活。”因此,请吩咐人将坟墓把守妥当,直到第三日:恐怕他的门徒来把尸体偷走了,就告诉百姓说:“他从死里复活了!”这样,那后来的迷惑,比先前的更利害了。’彼拉多说:‘你们有看守的兵。去罢尽你们所能的,把守妥当。”’(太二十七6265)可见,反对耶稣的犹太人唯恐使他的门徒把尸体偷走,而绝无自己把尸体藏起来,助长耶稣复活的神话之理。即使他们一时打错了主意,将耶稣的尸体收藏起来了;当门徒四处宣传耶稣从死里复活时,他们可以立即把尸体拿出来,一举打垮门徒的宣称。但事实上,当门徒宣耶稣复活时,你们除了满心愤怒、恐惧、对门徒们诉诸武力外,一筹莫展。当权者的沉默成了复活的见证,与门徒的见证一样有力。

有人猜想,妇女们发现空墓时,是否是她们找错了坟地?尽管第三日早是妇女去看耶稣的墓时,可能是黎明时分(约十四1;太二十八1;路二十四1),但找错坟地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至少有两名妇女亲眼看见约瑟和尼哥底母安放耶稣身体的情形(可十五47;路二十三55),她们甚至“对着坟墓坐着,”(太二十七61)看见安葬的全过程,所以不易错认坟墓。即使妇女认错了,不可能门徒和法利赛人全都找不到葬耶稣的墓。更主要的是,耶稣并非被葬在公墓中,而是在约瑟的私人墓地,约瑟当然不可能认错。(太二十七5760

再一种企图解释空墓的成因的是所谓“耶稣昏蹶论”,即认为耶稣在十字架上只是昏蹶过去但被误认为死了,于是在空基中得以喘息而醒过来逃走了。这种理论现已基本为人所废。因为一切早期的资料都强调耶稣已死。直到十八世纪法国的理性主义者范德瑞尼(Venturini)才提出这个理论,要用理性可以接受的方法来解释耶稣复活的伟大神迹。但此理论经不起查调和推敲。

持此种观点的人,对十字架酷刑的极其残忍性缺乏了解。即使在最乐观的情况下,被钉的人也难还生,何况耶稣的死是由罗马士兵、百夫长、约瑟等检查后所公认的。一个罗马士兵在耶稣肋旁扎了一刀后,就有血和水流出来。最怕耶稣复活的精明的犹太人也对耶稣的死肯定无疑,只是担心他的门徒盗尸而已。退一步说,假若耶稣被从十架放下来后没有死,只是昏蹶过去,怎么可能想象他不吃不喝,在冰冷的石墓中躺一天两夜(身上紧紧地被布裹住,还有百十斤香料)后,竟可能奇迹般地醒过来,推开封墓的巨石、躲过兵土的严密防守而逃脱了?如果这一切真地都发生了,耶稣也只是在死亡线上残喘而已,按理也应远走他乡暂时隐蔽才是,为何反而多次显现(下面要谈到),而让门徒四处去宣扬他的复活呢?他这样做不仅有悖常理,而且与他无瑕疵的品格(见第三章)是格格不入的。耶稣是世上唯一一位无罪的人,他绝不会撒谎、欺骗。

再说,这样一位从昏蹶中醒过来、衰弱不堪的人怎能给门徒那样大的激励以至为宣告主的复活而不惜殉道呢?这种解释这样不合情理,以至不相信耶稣复活的怀疑论者史特劳斯(David Friedrich Strauss))也不敢苟同:“一个从坟墓里偷溜出来的半死之人,又弱又病,需要药物的治疗,需要包扎伤口,需要力量与休息,却还能让他的门徒觉得他已经胜过死亡与坟墓,使他们觉得他是赐生命的主,使他的门徒凭着这样的印象进入世界,达成他所托付他们的任务,这是不可能的事。在这种情况下苏醒过来的耶稣,只会削弱他们对他的印象,最多只能为他自己带来一片哀悼声,但绝不可能将他们的悲伤转变为狂热,将他们对他的尊敬提升到敬拜的地步。”很多人都难以相信十八世纪的理性主义者竟会用昏蹶这种理论来解释耶稣的复活。

上述人们所提出的各种对耶稣尸体不见了的解释都站不住脚,唯一的解释只能是,耶稣确是战胜了死亡,从死里复活了。有人会想,用这种排除法,从尸体不见了推论耶稣的复活不十分准确,可靠。这种考虑有一定道理,因为人们也许不能列举出尸体不见了的所有可能性。但我们也不应该忽视,以上列举出的关于尸体不见了的各种可能性是人们两千年来所能推测出的,较能成立的几种可能性。所以,用这种排除法论证耶稣的复活何仍有很重的份量。另外出还须指出,尸体不见了只是耶稣复活的证据之一;耶稣复活还有一系列的证据。综合考虑这些证据,才不会落入“攻其一点,不及其余”的试探之中。

 

耶稣复活后的显现

 

福音书记载耶稣在复活后的四十天内显现了十次,后来又在大光中向扫罗(即保罗)显现一次,一共十一次。有时是向个人显现(如抹大拉的马利亚、彼得、雅各),有时向一小群人显现(如以马忤斯路上的二人,十一位使徒等)最多一次是同时向五百多人显现。耶稣的显现有两个特点。一是耶稣可以随时随地地显现,出现和消失都相当突然和神秘,已不再受时、空的限制。另一特点是,复活的耶稣绝对不是一个灵魂而已,他常在光天化日下显示自己,并参与日常生活(如旅行、用餐、捕鱼等)。他能同门徒们一起吃东西,又可邀请心中疑的多马伸手去摸他手上及肋旁的伤痕。这些表明复活后的耶稣不再是象一般人的血肉之体,乃是一个再不会朽坏的灵体。这个灵体不仅是个灵或魂而已,而是有灵、有体的实体。虽然人有限的头脑无法了解耶稣复活的实际过程,也不能测透复活后的耶稣的身体的特质,但耶稣殉难后的多次显现,是耶稣复活的直接证据。

有人曾试图用幻觉来解释耶稣的显现,认为人们看到的耶稣只是一个非真实存在的幻影而已。这种解释是缺乏生理学和心理学的依据的。

首先,人产生幻觉是变态心理所致,需要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比如,一位在战争中失去独子的母亲,常常思念自己的儿子,伤心落泪。当她坐在儿子的卧室里或昔日与他共餐的厨房里,触景生情,思虑过度,有可能产生看见儿子的幻觉。但耶稣的门徒的情况则完全不同。虽然他们跟随耶稣三年,但对主耶稣的认识、了解却仍相当不够和肤浅。虽然主耶稣曾一再告诉他们,他受难后第三日必将复活,但他们仍无法理解和相信。在耶稣被抓后,门旋即四处逃散。耶稣受难后,门徒个个惊恐、害怕,情绪低沉,有的甚至重操旧业,下河捕鱼。不用说他们没有切切盼望耶稣从死里复活的心态,即使当妇女们告诉他们耶稣复活后,他们却是不信,以为是胡言。当主亲自在他们中间显现时,他们却惊慌害怕,以为所见的是魂,以致主耶稣责备他们不信,心里刚硬。门徒们的这种心态,很难产生看见耶稣的幻觉。从客观环境看,耶稣不仅在门徒藏身的那间小楼上显现,而且在各种时间、场合向不同人显现,有时在屋里,有时在路上,在湖边,在山上,有时在清晨,有时在上午、在下午。此等显现的各种环境不能用幻觉来解释。

第二,幻觉往往是个人和主观的,但看见耶稣显现的不仅是一、两个人,有时是一群人,最多一次是五百多人同时看见。虽然也曾有多人同时经历相同幻觉的事例(如我从前看过一篇关于一群在野外露营的人在夜里同时发生梦游的报导),但这些人往往在精神生活及肉体状况上同时经历一种变态的亢奋状态,如过度紧张、恐惧的情绪等。但同时看见耶稣显现的人的身体状况、情绪、性格都不相同,多数人无变态心理,他们同时看见复活的耶稣,无法用幻觉来解释。

第三,与幻觉完全不同的是,复活的耶稣的显现均非惊鸿一瞥就消失了。门徒们不但看见耶稣,而且在不同场合中与他有过长时间的交谈。最后,耶稣复活后,在四十天以内频频向人们显现,但四十天以后,耶稣的显现突然停止了(只有一次在大马色的路上再次显现给扫罗看)这也很难用幻觉来解释。因此,人们看见的不是幻影,而是复活耶稣的实体。

 

门徒改变了

 

读新约《圣经》时,人们都可以清楚地看到,在四福音书中灵性迟钝的门徒们,因耶稣的受难而陷绝望之中;但一翻开<使徒行传>,门徒们一扫怯懦、颓废之气,充满了信心、勇气和爱心,拼死为耶稣基督做见证。门徒突然地焕然一新,原因是五旬节圣灵的降临和浇灌。但圣灵的降临正是耶稣复活、升天的结果。耶稣的复活释放出伟大的道德和属灵的力量。门徒的改变可视为耶稣复活最伟大的见证。

在十二门徒中为首的西门彼得性格十分鲜明。他心直口快、热情冲动,但又常常显出软弱、愚顽。他深爱耶稣并对耶稣有超然的认识,然而当主耶稣告诉门徒他将要受害时,彼得马上出面阻拦,完全体贴肉体,不明白基督降世的目的。耶稣快被捉时,彼得在客西马尼园和其他门徒一样沉睡,让主耶稣独自祷告;当犹太人来捉耶稣时,他又冒失地拔刀削掉一来者的耳朵,不能体会主的旨意。耶稣被捉前,特别警告他要坚固信心,但彼得自恃刚强,以为即便众人都跌倒,他却永不跌倒。耶稣被捉后,多数门徒们都跑散了,但彼得却远远尾随,想看个究竟。不想被人认出门徒身分。为了保全自己,在慌乱之中,他三次当众矢口否认是耶稣的门徒。当他第三次否认主后,鸡就叫了,他立即想起主耶稣事前对他说:“我实在告诉你,今夜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的话,于是痛哭悔改。(太二十六34)这样一介莽夫,在主耶稣复活显现后,成为耶路撒冷教会的领袖。五旬节后在耶城放胆证道,一次使三千人悔改、信主。他满有属灵的力量和智慧,奉主的名能叫死人复活、瘸子行走,能识破虚假,审判罪人。最后彼得为主殉道,相传他在罗马被倒钉十架,因为他觉得自己不配与主同钉十字架。

耶稣另外一个门徒叫多马。《圣经》中记录了他的三次发言,都显出疑惑、不信。第一次是马大、马利亚的弟弟拉撒路死后,耶稣要让拉撒路复活,叫门徒一起到耶路撒冷附近的拉撒路所在的村子里去。当时,耶城的犹太人正准备杀害耶稣,门徒们有些顾虑,但多马则说:“我们也去和他同死吧!”(约十一116)第二次是在最后的晚餐上,主耶稣对门徒说,我去为你们预备了地方,必再来接你们到我那儿去。多马则说:“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约十四5)第三次是,耶稣复活的当天晚上,在门徒所住地方向门徒显现,当时多马不在场。事后十位门徒同作见证,多马仍不相信耶稣的复活,并说:“我非看见他手上的钉痕,用指头探入那钉痕,又用手探入他的肋旁,我总不信。”(约二十25)多马的多疑心态可见一斑。过了八日,耶稣再次向门徒见现,当时多马也在场。主耶稣对多马说:“伸过你的手指头来,摸我的手。伸出你的手来,探入我的肋旁。不要疑惑,总要信。”多马在看透他的心思意念的复活的耶稣面前彻底地降服了。虔诚地呼叫说:“我的主,我的神。”从此以后,多马再没有疑惑过,勇敢、坚定地传扬福音。传说他后来到里海一带传道,遍及阿富汗、印度,寻找失丧的犹太人,领他们归主。现在印度仍有历史悠久的多马教会。相传他最后在东印度为主殉道。

雅各也为马利亚所生,从血缘或肉身讲,他是耶稣的亲弟弟。耶稣受难以前,雅各并不相信耶稣是神的儿子,耶稣复活后曾向雅各显现一次。这使雅各由疑惑到确信,做了耶路撒冷教会的柱石,后来以身殉道,被石头打死。使徒保罗原名扫罗,曾竭力残害基督徒。一次去大马色的路上,主耶稣在大光中向他显现,质问扫罗为什么要逼迫他。扫罗的眼瞎了三天,也不吃,也不喝,恳切祷告,彻底悔改、归主,大有能力地为耶稣作见证,成为向外邦人传福音的伟大使徒。在新约《圣经》中,保罗的书信占使徒书信的三分之二,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基督徒。如今每天有千万人读他写的书,引用他不朽的名句。保罗两次被监禁在罗马狱中,最后亦为主殉道。

门徒们的改变是耶稣复活的极强有力的证据。前面已谈到,门徒们(除卖主的犹大外)个个品德高尚,不会编造耶稣复活的谎言。编造谎言者总有搜取名利的个人动机。但门徒宣扬耶稣的复活所面对的是惨害和死亡。事实上,忠于耶稣的十一个门徒中,除约翰一人活到上百岁,在拔摩岛上见到异象,写成《圣经》的最后一卷书〈启示录〉(《启示录》的作者一般认为是使徒约翰)外,其余十位全部为传扬主耶稣的复活、劝人悔改信主而殉道。他们能如此勇敢地牺牲自己,必定是得到了耶稣复活、以大能显明他是神的儿子的确据。古往今来,很多人为了自己的信仰而献身。尽管他们的信仰有正确、谬误之分,有真实与虚假之别。但是,当他们在临死时,肯定毫不怀疑自己为之捐躯的信仰是神圣、高尚、真实的。还未见过任何人为自己编造的、或明明知道虚假的一种信仰去受死的。何况,纸包不住火,谎言总有一天会被揭穿的。但耶稣复活之事,两千年来无人可以推翻(下面还要讨论)

查理·寇尔森( Charles Colson1968年至 1973年任美国总统尼克松的特别顾问,被称为尼克松的刀斧手,后因水门事件入狱。在狱中悔改信主。出狱后创办了监狱团契,专门向狱中的犯人传福音,并著有《重生》、《爱主你的上帝》、《当代基督教与政治)等书,内涵丰富、深刻,可读性很高,是我喜爱的作者之一。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根据他的回忆,水门事件刚被揭露出来时,尼克松本人和他的智囊团并不在意。但尼克松终于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于是把最忠于他的十名亲信召在一起,统一口径,企图把事情掩盖过去。当时,全国人声鼎沸,他们受到很大的压力,但绝无生命危险。

为了保全自己,“立功赎罪”,他们都纷纷背叛其主。从尼克松知道事件的全部真相、订立攻守同盟到亲信们到检查官处全盘托出,前后不过三个星期!寇尔森说:“水门事件叫我看见,以谎言为本的密谋很快便会被揭穿,不论行骗的人是多么有权、有势、有头脑。……然而,基督的门徒,一批无权无势的软弱小卒,竟然能够坚定不移见证他们亲眼看见基督从死里复活,最后甚至以身殉道在所不辞。除非基督的复活确有其事才有可能,否则为一个谎言作一点暂时的牺牲已经绝无仅有,更妄论捐躯了。”

 

二、历史考证

当事人的见证

 

耶稣复活的史实最详尽地被记录在<马太福音><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约翰福音>四卷福音书中。马太和约翰是耶稣的亲自选召的十二个门徒中的两位。路加是一位医生,但与使徒保罗的关系极为密切;马可则长期追随使徒彼得。在第二章里我们已详细论证过整本新、旧约《圣经》的历史性、可靠性和无误性。所以,四福音书是当事人见证的最重要文献。

福音书中关于空墓的记录,虽在细节上有些差异或冲突,但基本情节却是彼此相符的。这说明福音书的作者被耶稣复活这件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事件所深深震撼和激励。他们集中注意力在复活的基本事实上,而不是在一些细枝末节上。即使今天,对一件在公开场合中发生的事件,如车祸、银行被劫等,目击者的笔录都很难互相一致。四福音书中的这些小差异说明作者并没有刻意去统一每一个细节。相反,如果这四部独立著作的描述完全一致,那才令人生疑呢?

福音书描述耶稣复活的笔触是非常朴实无华的,他们忠实地记下了当时发生的事情,毫无夸张、喧染。第二世纪曾出现一卷《彼得福音》(Gospel of Peter),谈到在耶稣复活时,天上有大声音,有天使下降,封墓石自己挪开,一个会说话的十字架跟着头高达云霄的耶稣走出坟墓等等。四福音书中却完全没有这种编造的宗教传奇色彩,显得更为真切。可亲、可信。另外,四福音书一致地记载说,是妇女们首先看到了空墓。在当时,妇女的见证在犹太律法上是不被接受的,没有人会相信。连门徒们最初也拒绝相信妇女的见证,认为是胡言乱语。所以,尽管妇女首先见证空墓于传扬耶稣复活不利,但福音书中仍如此记载。唯一的理由只能是,事实原本如此,四福音书的作者们完全忠于事实。

 除福音书外,新约《圣经》中的<使徒行传>中详尽地记录了复活后的耶稣在大光中向保罗显现,使保罗悔改认主的始末。使徒保罗本人则在(哥林多前书)中为主耶稣的复活提出强有力的见证。此卷书是保罗在第三次旅行布道期间写给位于希腊半岛南部的哥林多城的教会的,成书期间约在公元五十五年。如果主耶稣是在公元30年左右受难的话,保罗写此信时,距耶稣的受难、复活仅20多年之久。他在信中写道:“我当日所领受又传给你们的,第一,就是基督照圣经所说,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埋葬了;又如圣经所说,第三天复活了;并且显给矶法看;然后显给十二个使徒看;后来一时显给五百多弟兄看,其中一大半到如今还在,却也有已经睡了的;以后显给雅各看;再显给众使徒看,末了也显给我看。我如同未到产期而生的人一般。”(林前十五38)保罗在见证复活的主显现时,特别提到耶稣曾在加利利一次显给五百多弟兄看;而且在他写这书信时,五百多弟兄中的多半还健在。这是何等有力的见证!如果保罗在此信中所谈稍有不实,早就被人揭露了,此信不可能留传至今,脍炙人口。试想,如果有人公开发表文章编造说在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去世的某知名人物死后又复活了,他的文章一定会受到猛烈的抨击和令人嗤之以鼻。〈哥林多前书〉被收入新约《圣经》正典,至今广为人们所颂读、喜爱,是见证耶稣复活的巍然挺立的历史丰碑。

 

史学家的记载

 

在第三章讨论耶稣的历史真实性时我们谈到,尽管非基督徒史学家留下的记载不多,但仅有的记载是十分肯定、可靠的。关于耶稣复活的史料亦是如此。一个犹太人在罗马的边陲省分巴勒斯坦被钉死,在罗马新闻界是微不足道的,恐怕连见报的资格都没有。直到几百年后,当基督教如火如荼地席卷全世界时,文学家才猛然惊醒、回首。所以,除了当事人的见证外,史学家关于复活的记录不多,但已有的记载却相当确凿。

著名犹太史学家约瑟夫在《犹太古史》记载道,“耶稣是一位聪明人,假如我们能称他是人,……这个人是弥赛亚,第三天他活过来,显现给许多人看。这件事以及许多其他的奇事都说明圣先知所提到有关他的事都是准确的。”

他勒(Thallus)是生于撒玛利亚的史学家,是外邦人中最早提到基督的,其作品多在主后50年左右写成。可惜已失传,只能从他人的作品中窥测一、二。公元221对年左右,基督徒作家犹非利加纳斯( Julias Africanu s)在评论他勒的作品时说:“他勒在其所著的史书第三卷中,把耶稣受难时,遍地都黑了的情况解释为日蚀,照我看来似乎不合理。”这个评论是十分中肯和重要的。第一,耶稣受难正值犹太人的逾越节当天或除夕。犹太人的历法也是一年有12个月,象中国的农历一样,是依月圆月缺计算的,叫阴历。阴历以月亮绕、地球转一圈为一个月,月亮绕地球转 12次便为一年。阳历则以地球绕太阳转一次为一年。阴历一年与阳历一年差11天,须用闰月来补足。世界通用的公历是阳历。有资料认为以色列人住在埃及期间可能用阳历,但离开埃及后,便改用阴历。出埃及那一个月定为正月(相当于阳历三、四月),逾越节在正月14日。那天晚上,是一年的第一个圆月之夜(这是犹太人的宗教历法)。

此外,他们还有一种方便农作、以宗教历的第七月(相当于阳历的九、十月)为正月的民事历法。有兴趣的读者可参阅《圣经》启导本第 178页的“以色列人古代宗教。民事历、节期与阳历对照表”)。圆月时,地球应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并在太阳与月亮的连线上,故我们可以看到反光的全月。日食的发生是因为月亮恰好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并在前两者的连线上,此时月亮是以背光面对着地球,我们看不到月亮(所谓“新月期”)。当月亮开始通往太阳时,我们就看到太阳出现一个弧形的缺,象是被咬了一口,当月亮全部遮住太阳射到我们眼中的光线时,就是日全食。耶稣受难时正逢满月之日,把他断气时遍地变黑归结于口食是不符合天文学常识的。

其次,福音书中详细记载了耶稣受难时遍地变黑之事,“那时约有午正,遍地都黑暗了,直到申初,日头变黑了:殿里的幔于从当中裂为两半。耶稣大声喊着说:‘父啊!我将我的灵魂交在你的手里。’说了这话,气就断了。”(路二十三4446;另见太二十七4550;可十五3341)从犹非利加纳斯的这一段评论可以看出,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黑暗降临大地之事在当时是家喻户晓的,以致不信耶稣是弥赛亚的人必须要想方设法用自然现象来解释黑暗发生的原因,企图抹掉这一神迹。不信者的这种解释虽与科学知识相悖,但却成了耶稣受难、从死里复活的史实的极佳注脚。

 

三、《圣经》预言的应验

耶稣降世为人,传讲天国道理、受死和复活这一事件,是神预订的救赎计划。在《圣经》中,神借着众先知多次晓喻人们。据学者估计,仅预表耶稣基督的死,旧约《圣经》至少提到333次,新约提到175次以上。主耶稣自己也多次对门徒说,他将在耶路撒冷受难、并第三日复活。除了诗篇第二十二篇外,对主耶稣将遭受的苦难述写得最详细的是以赛亚书五二13~五三12节这段预言。麦道卫(Josh McDowell)在《铁证待判》(Evidence That Demands a Verdict)列举出旧约中论及主耶稣之被卖、受审、死亡及埋葬的29项预言,如“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赛五三7)“哪知他为我们的过犯受害,为我们的罪孽压伤。因他受的刑罚,我们得平安;因他受的鞭伤,我们得医治;”(赛五三5)“他们分我的外衣,为我的里衣拈阄:”(诗二十二18)“他们扎了我的手,我的脚;”(诗二十二16)“因为他将命倾倒,以致于死。他也被列在罪犯之中;”(赛五三12)“他却担当多人的罪,又为罪犯代求;”(赛五三12)“他们拿苦胆给我当食物,我渴了,他们拿醋给我喝;”(诗二十九21)“主耶和华说,到那日,我必使回头在午间落下,使地在白昼黑暗。”(摩八9)“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诗二十二1)“又保全我一身的骨头,连一根也不折断。”(诗卅四22)“人还使他与恶人同埋,谁知死的时候,与财主同葬,”(赛五三9)等等。这些预言由不同的作者写成于公元前1000年到500年之间。诗篇第22篇是以色列君王大卫的诗,成于公元前 1000年左右,而<以赛亚书>则是先知以赛亚于公元前七、八世纪写成。读新约后就知道,这29项预言在一天二十四小时中完全无误地应验在耶稣一人身上。

有人认为预言应验在耶稣身上也许出于巧合,因为有些预言也应验在甘乃迪、马丁路德·金等人身上。的确,在其 他人身上,我们也可以找到一、两件应验的预言。但是,几十项预言全部应验在一个人身上,除耶稣以外,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做到。美国丹佛市的基督教维克多出版社(Victory Publishing Co.)曾公开“悬赏”:如果谁能在耶稣以外,在全世界古今人物中找到一个所有关于弥赛亚预言中的一半(不是全部)均已应验在其身上的,该社乐意奉送一千元美金做奖金。从概率学看,预言应验在耶稣身上绝非巧合。所以,至今无人能领取这份奖金。

有关主耶稣的这些预言的描写之细腻、生动、应验之准确无误简直到了令人瞪目的程度,以致于许多虔诚的基督徒也极为惊叹地说,在读这些预言时,人们几乎要以为先知以赛亚就站在十字架底下,看到了整个事件的经过。因此,有人又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些预言在耶稣身上的应验提出质疑。

 一种看法是,耶稣及其追随着正是以旧约的预言为蓝本,刻意导演耶稣受难的剧情,以表明其预言的准确。这种观点显然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即使耶稣及其信徒们想这样做,没有罗马人、祭司、法利赛人的配合,这台戏是无法出笼的;而罗马人、犹太人决无配合之可能。再一种观点是怀疑这些预言本身的真实性。也就是说,会不会有人在耶稣受难以后,按他受难的情节假冒以赛亚先知的名义写出这些“预言”呢?或者说,旧约《圣经》中的这些预言是否真的写于耶稣受难以前呢?对这一质疑,长期以来找不到有力的 反证。

在死海古卷发现前,我们拥有的最古老的旧约希伯来文手抄本——马树礼经卷( Massoretic Text)是公元后十世纪抄写的(详见第二章),因而无法肯定这些经卷中有关耶稣的预言确写成于公元之前。但死海古卷的发现把问题澄清了。死海古卷中有一卷希伯来文的以赛亚书。专家们把其中的53章,(即集中预言主耶稣受难的一章)与马树礼经卷仔细对照,发现两者完全没有差别。该章的 166个字中,只有17个字是有疑问的:在这17个字中有10个字是拼法有别,对书中意思并无影响;余下7个字中,有4个字是文体的改变,如连接词的增减等;其余的3个字可并成“光”字,被加在11节中,但对全文意义亦无甚影响。死海古卷各经卷写于公元前200年至公元后68年各不等。但其中<以赛亚书>被确定写于公元前125年左右。这不仅证明从死海古卷到马树礼经卷,历经千年不左,抄经家的精确程度令人肃然起敬,而且雄辩地证明,关于主耶稣受难、复活的预言确实写于公元前而不是耶稣受难之后,是真正的预言。预言在耶稣身上的完全应验,是耶稣按上帝的计划受死、复活的强有力证据。

 

四、耶稣复活的历史印痕

纪念主日

 

在耶稣受难、复活前,犹太人及耶稣的门徒皆守安息日(一周的第七天,即星期六),这是神在西乃山所立的十诫之一:“当纪念安息日,守为圣日。六日要劳碌作你一切的工,但第七日是向耶和华你神当守的安息日。这一日你和你的儿女、仆婢、牲畜,并你城里寄居的客旅,无论何工都不可作;因为六日之内,耶和华造天、地、海,和其中的万物,第七日便安息,所以耶和华赐福与安息日,定为圣日。”(出二十811

以色列人历尽艰辛,出埃及,最后进入神所应许的迦南美地后,再次重申守安息日,除了重申上述诫命外,还说:“你也要记念你在埃及地作过奴仆,耶和华你神用大能的手和伸出来的膀臂,将你从那里领出来。因此,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