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人间

跨跃中美文化,勾通双項信息探讨人生感悟。
个人资料
正文

洗臉盆

(2025-08-30 16:59:27) 下一个
洗脸盆
老王来家闲聊,问我什么地方可以买到洗臉盆,我说你开什么玩笑,都什么年代了,你怎么不买个尿盆呀! 他说人老了,脚麻,医生建议每天晚上用热水烫脚,所以想买个盆,跑了几个商店都沒有。他说臉盆是中国人发明的,從秦始皇使到老佛爷,從民国使到新中国,怎么说没就沒了?我说你沒买到不等於中国不生产了,这种小商品还是有国际市场的,特别是非洲,臉盆很受欢迎,他说不可能吧,非洲缺水,喝水都困难,哪里有多余的水干别的用。
我不再与他争论,一个小小的臉盆,人类文明的象征如今已悄消退出历史午台,令人唏嘘时代发展的太快。
我对脸盆很早就有感觉。
我上小学的时候家里已有了四个兄弟,每天早上洗臉上学竟成了大问题,因为我们家只有一个臉盆,(我相信那时家家都是一个),洗臉非要排隊不可,而且是共用一盆水。我们虽然不是什么讲究人家,但母亲告戒我们洗臉一定要仔细,一定用热水,凉水不下泥,肥皂要打在毛巾上,先搓臉后搓脖子。我至今保留了这个习惯。
我上中学的时候,学校初建,要种树绿化校園,每个班组都有任务,轮到值班浇水的时候,同学就把家里的臉盆拿到学校来用。常有家里条件好的同学把比较高档的臉盆拿到学校来显摆,招人羨慕又招人妒嫉。每当我往学校拿臉盆时,门口总有一个声音提醒我 小心点儿,别给我摔了!
我第一次拥有自己的臉盆是上高中住校时。家里给我准备了一个新臉盆里面装着各种洗具,外面套一个网兜,我是拎着臉盆来学校报到的。高中三年,我洗臉,洗脚,洗襪子都是在这盆里完成,不能说感情不深,这个盆后來又跟我上了大学,无论在校还是下乡支农,從末离开过我。毕业后,也用了很长一段时间,直到成家前沒換过,同一个盆又陪我下工厂,下农村和我一起战天斗地,接受再教育。
我结婚的时候一下子变得富贵了。参加婚礼的同事抱着臉盆,提着暖壶前來贺喜。桌子上摆滿了,就往床头放。從此我也变得娇嫩了,长了行市,洗臉和洗脚的盆分开了,用不完的盆,就留着,等別人结婚时再送出去。
一个小小的臉盆,一个简单的日用品却讲述了半个多世纪的故事,也见证了中国人一步步走上富足生活的历程。如今我们进入了AI时代,不知有多少东西正在退出历史午台,乘他们尚在不妨记下他们的故事,留给后人細细咀嚼。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