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呀
照片中的房子

座落在我们这条街的拐角,屋主是一对中年华人夫妇。他家的隔壁是一对牙科夫妇,一楼是诊所,二楼是住家。那一对中国夫妇是去年春天搬进來的。当时的价格是一百三十万。我一直怀疑这么年轻就买得起这么贵多房子,里面一定有故事。他们父母在国內一定非贵即富,有财力支持他们。类似的事太普通了,所以我沒有特別在意,直到有一天一对拾荒老人把他们滿载而归的小推车仃在屋前,上台階开门的时候,我才意识到故事有些反转。这不是一次偶然的访客,他们就住在里面,是屋主的父母。
我一直想不明白,住在百万房屋里的人家怎么会有拾荒的人,而拾荒的人正是屋主的亲生父母,当儿子的良心何在? 其实这对老人一直在这一帶拾荒,几年来风雨无阻,有几次开车外出,在几里之外的路边看到过他们的身影。只是突然成了这条街上的鄰居。这混蛋儿子养不起他们,为什么要接他们来美国,难道还要他们交房租伙食费吗?
依他们的年令和条件,他们应该亨受白卡福利,每月会领到几百块生活费,另外每人每月有一张免费的150元食品卡。他们不缺錢,为什么这么苦自己呢? 有一天我散步正好碰上这位老爷子在一家门前翻垃圾。忍不住多了一句嘴,‘’ 老人家不要这么辛苦啦,国內还有人吗?‘’ ‘’ 有,有,还有一个儿子,不像他哥,出不来,日子过得紧,我得帮帮他。‘’ 我全明白了,他们在这里拾荒是为了接济万里之外的小儿子。我臉上原本的几分困惑立即变成了凄楚。我无言以对,说了一句客气話,匆匆离去。
我还认识一位东北老阿姨,十几年前来美国,后來通过结婚拿到了身份,和新老伴过上了福利生活,他们住上了政府平价楼,每月只交150元,另外还领生活费及食品卡。她在外州当住家保姆,她说去年挣了十二万現金,而且不交税。她把挣的錢打成捆往上海寄。她一儿一女,全有自己的事业,一个开猎头公司,一个办私人学校。按说他们不缺錢,但老太太依然给他们寄錢。老伴沒工作,他的福利收入全上交,每月只留给他一百块抽烟喝茶的錢,他平时吃的喝的,由他自己排隊去教堂領。她跟我们无話不说,因为她在女儿家当了十年的住家保姆。很长时间她把值錢的东西和現金藏在我家。她的食品卡在外州不能用,就托我们用此卡每三个月去中国店买一次海参,等她回纽約时取走直接寄往上海给儿女补补身子,怕他们累坏了。
我讲了两个故事,两位中国老人疼爰子女的故事,我想任何人读到此,一定有所感触,特別是老人,也许会和我一样发出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