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参观了一家国内的养老院

(2024-05-17 10:12:10) 下一个

参观了一家国内的养老院

 

 

最近网上有一则新闻:“人民艺术家”60岁定居美国 78岁回国住养老院,国内著名的老艺术家电影演员祝希娟60岁出国,80岁准备回国进养老院。

其实在我看来,人到退休年龄还不能算是开始 “养老” ,这个阶段应该叫 “享老” 比较合适。网上不少文章讨论去哪儿养老其实是在讨论享老。退休时,有钱有闲的享受时光,哪儿开心去哪儿住,夕阳无限好。评判开始 “养老” 的唯一标准是:行动不便了。只有行动不便需要别人照顾时才算开启到人生的另一个阶段,进入养老阶段。每个人最终都会走到这一步只是养老的时间长短不同,有的人心脏病发作短至只有几秒钟养老就结束了,而有的人则可能长期卧床长至数年甚至数十年。所以,我们现在讨论所谓养老都是在未雨稠缪,因为一旦到了该养老的时候可能都没有时间来不及考虑这个问题了。特别是当这个时间段不是一两天而是可能经年累月,而且一旦进入此阶段要改变条件和环境就会非常地困难,因为一旦到了行动不便时去哪儿如何养老可能就已经由不得你了。
 
美国的养老院就如同美国社会一样,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公办的养老院价格比较便宜实惠,两三个人一间房环境也比较简陋,好几张床才配有一个护理。私立的那就不封顶了,一个月几千甚至上万,富丽堂皇应有尽有。而对我们华人来说除了费用之外最主要的恐怕还是饮食不习惯,每天培根三明治汉堡匹萨生菜伺候你渡过人生的最后一段那多没劲?或许自己有房子的可以请单独的护理来照顾,这就好比自己的公司雇人一样了雇一个人一个月至少得好几千。而且受雇者不但要会护理还要开车做可口饭菜,未必能找得到满意的人选。除非另外再请个厨子。还真有不少美国人一生积撰下来的钱就花在了人生最后的那几年上了,可能把房产都搭进去了还不够花。
 
那么海外华人叶落归根回去中国样老的话,最大的问题恐怕是医保。在美国退休人士享受联邦医疗保险红蓝卡。而在中国,年轻时外国人还可以在中国购买商业医疗保险,但是据说七十岁以上就买不到商业医保,需要自费看病了。而且,中国的医院比菜市场还要热闹,到处排队。当然,前面提到的那位 “人民艺术家” 之前在中国是当过官的又另当别论,回中国可能不会有医保的问题。除了医保之外,中国还有一个护理的素质问题。身边如果没有子女亲人随时监管的话,那很多时候你可能会被当成一件物而非一个人来对待了。
所以去哪儿养老还真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美国雇个护理五千美元一个月的话,中国可能只需五分之一左右。那么这里面节省出来的钱是否可以Cover在中国因为没有医保而产生的医药费用呢?还是根本就是在白忙唬呢?每个人的情况不同,相信根据上述的诸多因素可以构勒出每个人各自的框架从而找出比较适合于自己的养老地点。
 
参观的养老院位于网红城市杭州,特点是养老院离市中心不远,且靠近当地的浙江省第一人民医院,第二人民医院等大医院。现在很多的养老院建造虽然高大上但是都在离开市区很远的角落里,可能是那里的地皮便宜吧。但是远离市区,远离大医院。一是看病不方便,中国国内的医疗资源基本还是集中在市区的大医院。二是自己出门或者亲戚朋友走访都不方便,给人以世外桃园与世隔绝之感。
 
另外,这家养老院不需要预付押金,随时就可以搬走。国内有的养老院虽然每个月的月付看上去并不多,但是入住时往往需要先预缴部分押金,数十万甚至百万不等。这部分押金虽说等你搬走时会退还,但是这种养老院多属于私营或者民营性质,所有权变动频繁因而押金的风险很大。
养老院楼下就有医生诊所
食堂和一日三餐的菜单
单人房,人民币16,500/月。而且是月结,跟租房一样。
行动不便,生活不能自理,每月两万五,配一对二的护理。这个比较有吸引力了,每月三万人民币(约4,200美元)左右就能有一对一的陪护。
 
楼顶的花园,偏远的郊外可以有花园泳池,市区就只能有楼顶的花园。有健身房但泳池对于养老的人们来说就没有必要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