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老上不来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文章分类
正文

水陆空瑞士大全景 (下)

(2025-07-25 06:40:46) 下一个
水陆空瑞士大全景 (下)
 
 
瑞士的路边小屋可能藏有武器弹药?
 
各种原因交织使得瑞士在一战和二战得以免于战乱,作为战争中的中立国吃到了红利。首先瑞士是个山地国家,地形险要。山坳之中皆布有工事要塞,山上的小屋及山洞内藏有武器弹药。加上瑞士是个全民皆兵的国家,所有国民都必须服兵役,退役之后枪还是属于你拿回家保存,伴随主人一辈子。定期还要参加军事训练。外敌入侵首先是进不来,既使进来之后也呆不住。
其二,瑞士这个国家资源馈乏,九牛二虎之力占了之后捞不到什么好还入不敷出。
最重要的是战争时期的交战各方需要有个中立方以便进行各种物资的贸易。因为交战国之间撕破脸皮开战,老百姓也难免受到波及,正常的贸易难以进行。
这些因素使得瑞士在两次改变世界历史进程的大战中几乎毫发无损,别国遭受狂轰烂炸她是世外桃园。
 
再一个就是得益于其几百年前制定的银行保密法,吸引着全世界的富豪将财富存入瑞士这个安全避风港,最多时据说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私人财富聚集于此。这其中有很多在当时就非常富有的犹太人。众所周知纳粹德国在二战中对犹太人进行了种族灭绝,很多犹太家庭遭受毁灭,当中包括了不少犹太富豪。于是战后在瑞士的银行中出现了很多无头帐户,无人认领找不到户主甚至子孙后代。这些银行帐户中的财富最终都成为了瑞士的国家资产。
加上先进的钟表业,垫定了使这个内陆国家成为世界发达国家之一的基础。
 
对于大多数的瑞士人来说是非常幸福的,对他们来说工作只是一个业余爱好,人生主要的内容是丰富多采的生活。也不存在对于人口减少和发展的忧虑。他们的人口理论与众不同,他们认为人口是需要控制的。本质上,“人口---幸福” 是个平衡问题。以日本为例,日本现在碰到的问题是历史上的某些原因造成以前的人口太多,随着时间推移就不可避免地形成过多的老龄人口,对国家财政造成很大压力。但是一段时间之后,老龄人口数量就会自然逐渐下降,形成与国家财力相适应的人口数量的平衡,就像现在的瑞士和其他的北欧国家那样,不会为人口发愁。关健是要避免大起大落造成将来另一次人口危机,减少政府的人为干预。
 
在这么一个软实力爆表的国家生活,对华人来说唯一感觉不适的是食物。并不是有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而是无法适应相比较中餐而言单调且不够美味的烹饪方式所制作的食物。肉类除了牛排猪排之外就是火腿和香肠,蔬菜就是生菜和土豆或生拌或油炸。瑞士人平时吃得最多的就是面包香肠和土豆。这个如果是长时间几十年如一日的话,对我们华人来说如同噩梦一般。至少对我来说如此。
 
卢加诺
 
三小时的游轮抵达佛吕埃伦(Fluelen) 改乘火车,取道圣哥达线,经圣哥达隧道,两小时后到达卢加诺(Lugano)。火车此时自北向南翻越阿尔卑斯山,从瑞士的中心地带回到充满地中海风情的南方。 
 
 
意大利小城蒂拉诺?
列车窗外的乡镇景色
 
从卢加诺 (Lugano)趋车到三小时到达蒂拉诺(Tirano)。沿着美丽的卢加诺湖和科莫湖进入意大利境内。在蒂拉诺搭乘著名的伯尔尼纳快车,号称欧洲最美丽路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线路,前往度假圣地圣莫里茨 (St. Moritz)。
 
伯尔尼纳快车停靠小站
 
山顶气像万千
 
 
列车接近山顶时的森林和湖泊
海拔1775米的瑞士小城圣莫里茨
 
火车从海拔273米的意大利小城蒂拉诺起程,穿越意大利与瑞士间的阿尔卑斯群山,沿蜿
蜒曲折的山路前进,穿过绿意盎然的森林,阿尔卑斯山区的万年冰河,碧绿的山间湖泊列
车一路上行翻越海拔2253米的山岭,抵达海拔1775米的瑞士小城圣莫里茨。
 
弹丸小国列支敦士登国王的山顶城堡
 
 
 
从圣莫里茨去往瓦杜兹 (Vaduz),列支敦士登公国首都所在地。
苏黎世
河边晒太阳的美女
苏黎世美术馆的藏品
 
瓦杜兹趋车前往苏黎世。苏黎世是瑞士最大的城市和主要的商业和文化中心。苏黎世是瑞士银行业的代表城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瑞银集团、瑞士信贷银行和许多私人银行都将总部设在苏黎世。
 
奔腾咆啸的莱茵瀑布
莱茵河两岸
 
苏黎世往西约50公里沙夫豪森 (Schaffausens), 这里有南欧最大的瀑布 -- 莱茵河上的莱茵瀑布。
 
伯尔尼老城
老城中的爱因斯坦故居
 
 
继续往西开车两个小时就是瑞士国的首都伯尔尼 (Bern)。伯尔尼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名城之列。这里有科学家爱因斯坦的故居。
 
 
往南再次进入日内瓦,结束绕行一圈的瑞士旅行。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