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文:主耶穌説:”我來了,是要叫羊得生命,並且得的更豐盛。”(約翰福音:10:10b)
一:人需要"豐盛的生命”
人之所以稱為"人”,是因為人不但有可見的身體存在、需要滿足它,而且人擁有永恆肉眼看不見的"靈魂”,更要對其負責。"靈魂”是神所賜的,這就是人的"高貴”所在。
主耶穌説:”叫人活著的乃是靈,肉體是無益的,我對你們所說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約翰福音:6:63) 主耶穌所說的"肉體無益”,並非是肉體沒用、可以苦待肉體。而是就永恆和短暫而言,帶著罪的肉體和看得見的世上物質都是短暫的。所以,主耶穌要跟隨祂的門徒知道,在世上不要為那些會朽壞的食物勞力,拼命去追求肉體的滿足,用物質來解決人裏面的飢餓,而忽略神賜給人可以存到永遠的"靈”,即,"永生”。耶穌是神,祂的話就是"靈”,就是生命。
當人不認識神,其"靈眼”是瞎的,人衹能滿足到肉體本能的慾望,卻無法體察到靈魂上的需要,因為"罪”將人與神的交通斷開了,不但"靈”死,其"魂”也隨之墮落,以致人類世世代代活在虛空裡。
縱觀天下,人的所思所想所行,不都是為了滿足肉體情慾、讓肉體快樂麽? 而且,人對"罪”是麻木的。有誰會覺得”撒謊”是罪呢?又有多少人會認為"貪婪”或"妒嫉”是罪呢?如果人的”靈魂”是死的,那麼,即使錢財再多,地位再高,名聲再大,整日活在罪中,衹不過是"行屍走肉”而已,因為真正的生命(靈魂) 是死的。不得不承認,一個"靈魂”死了的人,必定活在空虛和迷茫中,其生命的本質也一定是”自私的、貪婪的、詭詐的、忘恩的、嫉妒的、虛偽的....。
保羅對已經信主的人説:”你們因著自己的過犯和罪惡,原是死的。那時你們在過犯和罪惡中行事為人,隨著時代的潮流,也服從空中掌權的首領,就是現今在悖逆的人身上運行的靈。我們從前也都和他們在一起,放縱肉體的私慾,隨著肉體和心意所喜好的去行;我們與別人一樣,生來都是可怒的兒女。然而,神滿有憐憫,因著祂愛我們的大愛,就在我們因過犯死了的時候,使我們與基督一同活過來,又使我們在基督耶穌裡,與他一同復活,一同坐在天上,為的是要在將來的世代中,顯明祂在基督耶穌裡賜給我們的恩典,是多麼的豐盛。” (以弗所書:2:1-7)
那麼,什麼是"豐盛的生命”呢?有什麼表徵呢? 生命的"豐盛”指的是什麼呢? 是滿足肉體生命的錢財、地位、知識、榮譽麽?從上所述,顯然不是,那是指"靈魂”的生命。其表徵就是聖經所說的:”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22-23a)
這樣的"生命”會有人不喜歡麽?是靠修身養性可以活出這樣的生命品格麽?如果不是,那怎樣才能"生發”出來的呢?
保羅説:“神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眼睛未曾看見,耳朵未曾聽見,人心也未曾想到的。 ” (哥林多前書2:9)
首先,如何定義"愛祂的人”呢?單單是奉獻很多金錢嗎?是固定參加教會敬拜、禱告和各種聚會嗎?是多在教會做事嗎?還是聽從祂的話、在生活中按照祂的原則行事為人呢? 這裡並非是説信徒不必奉獻金錢,不必參加敬拜禱告和聚會,或者不必在教會服事,而是説,如果日常生活中沒有遵行神的道,這些"宗教外表”沒有任何意義,神並不悅納。
聖經説:”耶和華喜悅燔祭和平安祭,豈如喜悅人聽從他的話呢?聽命勝於獻祭,順從勝於公羊的脂油。”(撒母耳記上15:22)
主耶穌又是怎樣説的呢?祂説:”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翰福音:14:21)
其次,神到底為愛祂的人所預備的是什麼?是世上看得見的金錢財富、榮譽地位麽?還是神把祂的生命,就是”聖靈”,毫無保留地賜給那些信靠祂、愛祂的人? ”聖靈”是神,是三位一體神的其一位格。”聖靈”的工作是開啟人的"瞎眼”、使人看到自己的污穢;同時幫助人藉著神的話,使人在生活中能夠勝過罪惡、活出一個”豐盛”生命的品格來。
問題是,被造之人不但不能看到自己的"罪”、無法擺脱"罪”的捆綁和死亡的結局,更無法憑藉自己的聰明,來明白神屬靈的奧秘、得到"豐盛的生命”。惟有神的靈,就是"聖靈”,才使人明白和得到。
保羅説:”但神卻藉著聖靈把這些向我們顯明了,因為聖靈測透萬事,連神深奧的事也測透了。 除了在人裡面的靈,誰能知道人的事呢?同樣,除了神的靈,也沒有人知道神的事。我們所領受的,不是這世界的靈,而是從神來的靈,使我們能知道神開恩賜給我們的事。我們也講這些事,不是用人的智慧所教的言語,而是用聖靈所教的言語,向屬靈的人解釋屬靈的事。”(哥林多前書2:10-13)
然而,當一個人願意認罪悔改轉向神、接受主耶穌的赦罪之恩時,神的靈就進到他的裡面,他就得到一個新的生命。這個"生命”藉著神的道和聖靈的幫助,不斷改變更新,聖靈自然就在他的身上結出"果子”,即,”仁愛、喜樂、和平、忍耐、恩慈、良善、信實、溫柔,節制,....。”(加拉太書:5:22-23a)
二:什麼是"豐盛的生命”?
"豐富的生命”的具體內容是什麼呢? 其實,上面講的聖靈"九果”所展現出來的行為,就是”豐盛生命”的表徵和內容。
1.仁愛:
保羅説:”但命令的總歸就是愛;這愛是從清潔的心和無虧的良心,無偽的信心生出來的。”(提摩太前書:1:5)
這裡所說的"仁愛”,是來自於神的那種愛,是聖潔、無條件的愛。它不是由於對方的愛而產生的反應,乃是主動的愛。"愛”是神至高的屬性。當信徒有了神的生命,又願意遵行神的道,自然而然就會把神的"愛”顯明出來,因為”聖靈將神的愛澆灌在我們心裡”(參見羅馬書5:5)。聖靈在人的心裡,藉著神的道,使愛心逐漸增長,不但會愛那不可愛的,甚至願意愛仇敵。
2. 喜樂:
"喜樂”與"快樂”完全不同:
第一,時間不同:"喜樂”有持久性,而"快樂”衹是短暫瞬間感受;
第二,原因不同:"喜樂”不受外在環境影響,或基於肉體上的滿足;而"快樂”卻是取決於這些條件;
第三,本質不同:"喜樂”是發自人的內心,而"快樂”表現於外在情緒上。
簡言之,喜樂是心靈上一種滿足的表現,是指不受外在環境影響、內心恆久感受到平安和喜悅的一種體驗。而"快樂”卻是隨著環境變化而變化,而且非常短暫,不能持久,因為基於的是金錢、房子、地位等等。
”喜樂”可以保持長久,是有秘訣的。
保羅說:”你們要靠主常常喜樂,我再說你們要喜樂。....應當一無掛慮,只要凡事藉著禱告、祈求,和感謝,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神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必在基督耶穌裡,保守你們的心懷意念。弟兄們,我還有未盡的話,凡是真實的,可敬的,公義的,清潔的,可愛的,有美名的,若有甚麼德行,若有甚麼稱讚,這些事你們都要思念。你們在我身上所學習的,所領受的,所聽見的,所看見的,這些事你們都要去行,賜平安的神,就必與你們同在。”(腓立比書:4:4-9)
除此之外,一個人若想喜樂的心持久,要有一顆知足和感恩的心。就如保羅所説:”敬虔加上知足的心便是大利了。”(提摩太前書:6:6)
保羅對信徒分享他的見證説:”我知道怎樣處卑賤,也知道怎樣處豐富,或飽足、或飢餓、或有餘、或缺乏,隨事隨在我都得了秘訣,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凡事都能做。”(腓利比書4:12-13)
雅各説:”我的弟兄們,你們落在百般試煉中,都要以為大喜樂。因為知道你們的信心經過試驗,就生忍耐。但忍耐也當成功,使你們成全完備,毫無缺欠。”(雅各書:1:2-4) 很多時候,神會用各種在人看來不順的事情上操練人的生命。所以,信徒面對"百般的試煉”時,要靠著神以喜樂面對,這是神造就信徒生命的方法。
約伯説:”然而祂知道我所行的路,祂試煉我之後,我必如精金。”(約伯記:23:10)
3.平安:
”平安”的定義有兩種:一種是外面的平安,即指平安無事,沒有苦難、身體健康、無憂無慮等;另一種是裡面的喜樂無憂、鎮靜安穩,即使生活不順、充滿挫折。那麼究竟那一種平安更爲寶貴呢?是外在的,還是裡面的? 因為沒有人一生是一番風順的,也沒有人從來不會得病。
然而,內心的"平安”祇有來自於神。主耶穌説:”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裡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約翰福音:14:27)
又說:”在世上你們有苦難,但你們可以放心,我已經勝了世界。”(約翰福音:16:33b)
所以,神所賜的”平安”,不是外在環境沒有苦難或挫折,而是即使處在艱難困苦中,可以靠著主耶穌,內心不會慌亂、仍有的一種平靜。
?先知以賽亞説:”堅心倚賴你的,你必保守他十分平安,因為他倚靠你。”(以賽亞書:26:3)
保羅説:”又要叫基督的平安在你們心裡作主”(歌羅西書:3:15a)
"基督的平安”是什麼呢? 是因著人對神的認識而產生的內心的”平安”;是指人與神、人與人之間的一種安詳和睦的狀態。所以,有基督,才有”平安”,沒有基督,就不會有”平安”。什麼時候信徒遠離神、不順從神的道和引領,什麼時候信徒就會失去主所賜的”平安”。主的同在,乃是真正”平安”的根基和確據。
4.忍耐
”忍耐”,應該説是一種能力,從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智慧。聖經多處提到"忍耐”,説明"忍耐”不是人的"本性”。神知道人最大的問題之一就是缺乏"忍耐”。
保羅在愛的真諦裡的第一句話就説:”愛是恆久忍耐”(哥林多前書13:4a)。有人對信徒沒有"忍耐”帶來的後果做了一個很簡略的總結,説:”一個人對人沒有忍耐,一定會缺乏愛心;對事沒有忍耐,一定失去盼望;在患難中沒有忍耐,一定失去信心。”
"忍耐”是神的屬性之一。聖經説:”耶和華有憐憫,有恩典,不輕易發怒,且有豐盛的慈愛。"(詩篇:103:8) 若不是神的"忍耐”,沒有一個人可以脫離罪的審判。
彼得對信徒説:”親愛的弟兄阿,有一件事你們不可忘記,就是主看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主所應許的尚未成就,有人以為祂是耽延,其實不是耽延,乃是寬容你們,不願有一人沉淪,乃願人人都悔改。”(彼得後書:3:8-9)
”但主的日子要像賊來到一樣,那日天必大有響聲廢去,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銷化,地和其上的物都要燒盡了。這一切既然都要如此銷化,你們為人該當怎樣聖潔,怎樣敬虔,切切仰望神的日子來到,在那日天被火燒就銷化了,有形質的都要被烈火鎔化。但我們照他的應許,盼望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得後書:3:10-13)
彼得提醒信徒:”親愛的弟兄阿,你們既盼望這些事,就當殷勤,使自己沒有玷污,無可指摘,安然見主。並且要以我主長久忍耐為得救的因由,.....。”(彼得後書:3:14-15a)
保羅説:”在指望中要喜樂,在患難中要忍耐。禱告要恆切。”(羅馬書:12:12)
又説:”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加拉太書:6:9)
但是要說明的是,聖經所說的"忍耐”,是有原則性的,就如聖經説的"愛”,並非"盲目”而沒有原則的道理一樣。假如教會臺上講道或查經分享,是違背聖經的,應私下對當事人指出來,而不是"忍耐”;如果教會以"神是愛”的名義,認同其它的信仰、明顯悖逆神的道,也不可以為了"忍耐”而不去指正。
5.恩慈
”恩慈”的意思,就是會”體恤、憐憫別人”。
”耶和華在祂一切所行的,無不公義,在祂一切所作的,都有慈愛。”(詩篇:145:17)
主耶穌對門徒説:”你們聽見有話說:當愛你的鄰舍,恨你的仇敵。只是我告訴你們,要愛你們的仇敵,為那逼迫你們的禱告。這樣就可以作你們天父的兒子;因為祂叫日頭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給義人,也給不義的人。你們若單愛那愛你們的人,有什麼賞賜呢?就是稅吏不也是這樣行嗎?你們若單請你弟兄的安,比人有什麼長處呢?就是外邦人不也是這樣行嗎?所以,你們要完全,像你們的天父完全一樣。」(太5:43-48)
神命令”愛仇敵”、施以"恩慈”,並非要信徒認同他們的"罪”、不分原則。所以,聖經要信徒"恩慈”待人,不可以忽略"公義”縱容"罪”。
聖經説:”一切苦毒、惱恨、忿怒、嚷鬧、毀謗,並一切的惡毒,都當從你們中間除掉;並要以恩慈相待,存憐憫的心,彼此饒恕,正如神在基督裡饒恕了你們一樣。”(以弗所書:4:31)
神一切的”恩慈”,都是“在基督耶稣里”賜给信祂的人;信徒若离开了基督,就沒有”恩慈”可言,也表現不出”恩慈”的行為來。
6.良善
"良善”來自於神,是神的屬性之一。因此,不認識神,就不懂的"良善”的真意,也就沒有能力行善。即使有時表現出"善行”,也是出於自私的內心。
神的本質是美善、願意饒恕人的。大偉説:”主阿,你本為良善,樂意饒恕人,有豐盛的慈愛,賜給凡求告你的人。”(詩篇:86:5)
神藉先知何西阿説:”我喜愛良善,不喜愛祭祀,喜愛認識神,勝於燔祭。”(何西阿書:6:6)在此神清楚地表明,祂真正喜悅的不是一些外在的一些宗教儀式,而是人內心的良善和對神的認識。
所以,保羅提醒信徒説:”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馬書:12:2)
因我們的天性屬肉體和敗壞,所以,極易受世界影響,從看得見的物質層面,到看不見的思想層面。要使"心意更新而變化”、明白神的旨意,一定要靠聖靈、藉著神的話,才能明白神的旨意,也可以活出"善良”的行為來。聖經説:”耶和華本為善,在患難的日子為人的保障,並且認得那些投靠祂的人。”(那鴻書:1:7)
保羅鼓勵説:”我們行善,不可喪志,若不灰心,到了時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機會,就當向眾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當這樣。”(加拉太書:6:9-10)
因”神能將各樣的恩惠多多的加給你們,使你們凡事常常充足,能多行各樣善事。”(哥林多後書:9:8 )
7.信實
神藉著摩西對以色列百姓説:”耶和華專愛你們,揀選你們,並非因你們的人數多於別民,原來你們的人數,在萬民中是最少的。只因耶和華愛你們,又因要守他向你們列祖所起的誓,就用大能的手領你們出來,從為奴之家救贖你們脫離埃及王法老的手。所以你要知道耶和華你的神,祂是神,是信實的神,向愛祂守祂誡命的人,守約施慈愛,直到千代。"(申命記:7:7-9)
”我們若說自己無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們心裡了。我們若認自己的罪,神是信實的,是公義的,必要赦免我們的罪,洗淨我們一切的不義。”(約翰一書:1:8-9)
大偉説:”耶和華阿,誰能寄居你的帳幕,誰能住在你的聖山? 就是行為正直,作事公義,心裡說實話的人。”(詩篇:15:1-2)
8.溫柔
保羅對信徒説:所以你們既是神的選民,聖潔蒙愛的人,就要存憐憫,恩慈,謙虛,溫柔,忍耐的心。(歌羅西書:3:12)
歌羅西書:4:5 你們要愛惜光陰,用智慧與外人交往。歌羅西書:4:6 你們的言語要常常帶著和氣,好像用鹽調和,就可知道該怎樣回答各人。
溫柔不是指外表上的柔順,唯命是從,而是指人裡面的謙卑。一個真正謙卑的人,是一個願意聽取勸告、改善自己的人,不會狂妄自大、自以為是。
主耶穌是信徒”溫柔”的榜樣。祂對門徒説:”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馬太福音:11:28-29)
9.節制
”節制”,是指自制的能力。它的反義詞應是"放縱”。
使徒保羅説:”我是攻克己身,叫身服我,恐怕我傳福音給別人,自己反被棄絕了。”(哥林多前書:9:27)
保羅所說的"節制”,不單純出自人意志的力量,乃是人願意體貼、順從聖靈的引領,遵行神的話。
使徒彼得説:"神已將又寶貴又極大的應許賜給我們,叫我們既脫離世上從情慾來的敗壞,就得與神的性情有分。正因這緣故,你們要分外的殷勤,有了信心,又要加上德行;有了德行,又要加上知識;有了知識,又要加上節制;有了節制,又要加上忍耐;有了忍耐,又要加上虔敬;有了虔敬,又要加上愛弟兄的心;有了愛弟兄的心,又要加上愛眾人的心。你們若充充足足的有這幾樣,就必使你們在認識我們的主耶穌基督上,不至於閒懶不結果子了。”(彼得後書:1:4-8)
信徒在凡事上都要能”節制”,不僅在惡事上要有”節制”不犯罪,即使在善事上也要有”節制”,就是行事為人不憑自己的喜好,乃依靠聖靈的引導。
三:怎樣得到"豐盛的生命”?
屬靈“果子” 是信徒遵行神的道、順從聖靈而顯出的品德,是屬靈生命逐漸成熟而結出來的。所以,屬靈"九果”,是一個人"豐盛的生命”的表徵。人天性就沒有這些品格,而是認識神,願意順服在祂的面前自然而然表現出來的。
親愛的弟兄姐妹,當你我認罪悔改的那一刻,神把祂的生命就賜給我們了。但是,我們如何使這生命成長得更加豐盛呢?就是竭力追求認識神,藉著聖靈的幫助,使生命不斷更新、成長。
很可惜的是,有些人決志信主、歸入神的名下後,也受洗公開宣稱自己的信仰,以為萬事大吉了、已經拿到了去天堂的"門票”,既不讀經,也不固定參加教會敬拜、查經、團契等聚會,從而信心一直停留在生命剛出生的"嬰兒”階段,沒有是非分辨能力。因此就享受不到"豐盛生命”的甜美。
保羅對信徒説:”.....神本性一切的豐盛,都有形有體的居住在基督裡面。”(歌羅西書:2:9)
”所積蓄的一切智慧知識,都在他裡面藏著。.....你們既然接受了主基督耶穌,就當遵祂而行。”(歌羅西書:2:3;6)
因此他提醒信徒説:你們”要治死你們在地上的肢體,就如淫亂,污穢,邪情,惡慾,和貪婪,貪婪就與拜偶像一樣。”(歌羅西書:3:5)
”...當順著聖靈而行,就不放縱肉體的情慾了。”(加拉太書:5:16)
”不要自欺,神是輕慢不得的,人種的是甚麼,收的也是甚麼。順著情慾撒種的,必從情慾收敗壞,順著聖靈撒種的,必從聖靈收永生。”(加拉太書:6:7-8)
--------------------------------------------------------------------------
親愛的朋友,你希望得到這樣”豐盛的生命”嗎?那麼,如何得到呢?必須先得到神的生命。祇要認罪悔改、願意接受耶穌基督的赦罪之恩,神的靈(生命)就進入人的心裡,永不離開。有了神的生命,竭力遵行神的話、順服住在裡面”聖靈”的引導,就一定會擁有一個"豐盛生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