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lden Thumb

1-on-1 tutor for math & coding
个人资料
正文

【59岁羽球健身日记】#2:撼山的膝盖——“唯快不败”的背后

(2025-05-11 21:42:46) 下一个

什么膝盖能撼山?
臀部和肌肉提供力量,这些肌肉正是保护膝盖的关键。它们一起工作,让我在球场上轻松腾挪,减少运动中受伤的概率。

我们400家庭公寓健身房,可能是唯一一个能加满所有20枚重块,外加所有能找到的8块附加橡皮重块的人。为什么敢这么说?因为没人用完后会销,哈哈。这幢楼里可有不少肌肉男,年轻人,各种肤色的。他们也都是健身房的常客。

这次视频中的训练器械居然有个恰如其分的名字:机。就是通过简单动作精准肌肉力。使用时最重要的就是从轻得不能再轻开始,调节好靠背的位置,确保缓慢稳定地蹬踏。

另外不好意思,这个视频里忘了演示仅用脚掌踏在踏板的底部,腿伸直练踝关节。今后有机会补上。不过也可以说这个利用倒蹬机练踝关节,与膝盖并没有直接关系。

我的固定套路是:

从四片开始,蹬三下后,脚不离踏板,然后把腿伸直脚下移练七下脚踝;
然后五块,
蹬三下后,脚不离踏板,然后把腿伸直脚下移练七下脚踝;
...

直到十七块;蹬三下后,脚不离踏板,然后把腿伸直脚下移练七下脚踝;
之后就不来脚踝了,太沉了。
十八块;
十九块;
直到二十块;蹬三下;
再一块一块加橡皮块。

为什么总是从四块开始?前面半截时间都属于膝盖等的预热,避免受伤。
另外,并不总是能完成这座“大山”。状态不好时就适可而止,见好就收。比如外出两周没蹬,刚回来就别逞强。我一般这时候就只能蹬十来块,再一天天恢复上去。我从来没有因为倒蹬机受过伤。因为我特别小心,在训练器材上受伤太划不来了。

最近两次经历更加明白呵护膝盖重要性:

  • 3妻子街上偶遇一位羽毛球朋友,面熟但不知道他的名字。简短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的半月问题,甚至每周羽毛球两次觉得太多。吃惊,因为看起来非常强壮,打球水平很高。

  • 2球场上,另一朋友Daniel(他非常结实强壮)告诉我们2.7厘米,伸展感到疼痛。医生因为每次打球热身不够,导致神经中心短时间大量膝盖充血。另外,还有一位羽毛球好手,个子不高,非常快速,告诉我,打完膝盖疼痛感。

我才意识到,这么膝,很多膝盖都有问题了。我以为很多人只是出于保护预防。

最好的预防就是提前数年加强膝盖周边的肌群,让它们成为天然的护膝卫士。

咱们的重点不是“越好”。比如我这个体重不到65公斤、身高173老头,非常清楚:这堆家伙,早就远远超出自己保护膝盖羽毛球移动所需了。(职业选手当然是另一回事,他们要求一样。)

当年刚刚获得“败”称号时候,其实只能一半一点。毕竟多数普通的羽毛球爱好者,功夫这些枯燥乏味活,时间早就溜进馆去爽了。他们不知道一个秘密:想在绿地上对手,功夫在场外,哈哈
我也没天天蹬,我只是天天练!不打球的日子里,必上健身房。没想到居然一片片可以全加上去,
枯燥劲全没了。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