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4 中欧四国+英国

(2024-06-13 16:43:04) 下一个

前年就订好了gate1 的中欧四国的行程,但是因为疫情的关系改过来,改过去,改票费都花掉了几百块,今年情况大好, 终于可以成行。

5 月16日. 早上叫了Uber车,很快就到了,说是10个小时20分钟的 飞行,其实9个 半小时就可以到达,飞行时间没有到达不可以忍受的极限,还是可以接受的,看了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由我喜欢的Tom Lee John演的电影(burial 埋葬,虽然他不是男一号)。 电影深刻地揭示出了美国这个国家深层次的种族歧视的社会问题,看问题真不应该只是看表面现象,更深的水下问题,不是一代人、二代人、甚至更久的时间可以解决的。什么时候人可以真正的平等?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社会是不是永远只能存在于人的梦想里呢?看完这么沉重的电影,又看了一部轻松的喜剧爱情片,(27 套礼服),吃了两顿正餐,一个简餐三明治, 9 个多小时就过去了,飞行10小时内的航程还是蛮容易的,最怕最后那几个小时,太煎熬了。 本来可以提前几分钟降落的,因为一点点的雾,机长在天上多盘旋了十几分钟,鸟瞰整个绿油油的伦敦。

5 月17日. 伦敦,我来了!伦敦,我又飞走了,今天只是在伦敦转一下机,马上坐British Airway 0984 的航班飞往柏林。 飞行了一个半小时,当地时间11点 降落。订好了Uber,刚刚过马路去app pick up的地方,Uber已经稳稳地停在我们面前,下榻万豪大酒店,就在Tiergarten中心公园旁边,每晚才130 美金,现在全世界都便宜,只有美国物价居高不下。洗去一路风尘,倒头就睡了两小时,下楼去Potsdamer plaza购物中心找吃的,居然发现了一家自助冒菜店,楼下负一层有一家大超市,买了一堆水果、水、面包等等,以备不时之需,路过奶茶店买了一大杯碳烤乌龙奶茶,慢悠悠地走回去,看一建筑很有感觉,不规则的尖顶,金色的外表,很多人行色匆匆地赶来,进去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奏大厅,择日子不如撞日子,到购票处一问,正好这个周末由佛朗索瓦. 泽维尔. 罗斯指挥,演奏布鲁克纳的第三交响曲,最好的票也就80 欧元,二话不说立马订好了星期天晚上的票,因为星期六的好位子已经被订光了,走回酒店才7 分钟,回到酒店才发现窗户正对着演奏厅。

5 月18日. 今天准备一天乱逛。最好的办法是上Berlin- welcome card.de,买一张 welcome card,3 天所有的公共交通,包括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和巴士, 180 个公共attraction半价,或者25%的折扣,每个人36 欧元,应该是不错的deal,因为一张巴士票价就是4 欧元。酒店旁边就是200号 公共汽车,一直坐到柏林电视塔附近,电视塔的票分三种,上塔加看虚拟电影,29.50 欧,只上塔27.50 欧,只看虚拟电影9.50 欧,我们的welcome card打折优惠只能用在只上塔的票,好不容易来了,管他打折不打折的,买了上塔和虚拟电影的票,虚拟电影让人如雄鹰翱翔在天,鸟瞰整个柏林,也用动画的形式讲解了东西柏林的历史,上了一堂历史课,获益匪浅,建成于1969年的电视塔不算多么的惊艳,它是当时东柏林建造的,当时的东柏林经济落后,工业并不发达,这个电视塔是倾举国之力建造起来的,是东柏林人引以为傲的地标性建筑,也在东西两德统一后成为德国的标志,它第21 层的观望台位于203米 处,总塔高有368米,贵在它对于柏林市的名胜古迹介绍得非常细致,标有号码,用英、法、德语给予详细介绍,从上往下看,可以看到东西柏林的建筑风格完全不同,东柏林都是方方正正的平顶房子,主色调是白色,马路比较宽阔,西柏林更华丽一些,房顶都是尖顶红瓦,建筑比较密集,植被茂盛,可惜电视塔上的旋转餐厅太过于热门,没有约到位子,下塔后步行10分钟找到一家正宗德国餐馆,吃了著名的烤猪蹄膀、外焦里嫩,虽然不咸,但是味道很足,很是不错,还订了一芝士,香肠和冷肉拼盘,加上一大杯啤酒,吃得倍儿饱。下午二点是老公在家的时候已经订好了的city walking tour,导游小伙子是柏林通,对柏林的前世今生娓娓道来,集合地点定在Hackescher市场,团里25 人来自世界各地: 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印度,穿过马路就到了博物馆之岛,真可以用密密麻麻来形容这里各种各样的博物馆,也路过Humbolt 大学,它是柏林四所公立大学中最古老的大学,建于1809年,学校大门口的地上有艺术家创作的金色受害犹太人的名牌,继续直往前行,就是著名的大使馆建筑群,正赶上一些人在伊朗大使馆门口抗议,要求free Iran,和抗议者隔马路相对的是一排警车,靠近Brandenburg gate的地方是美国大使馆。这个门不简单,建于1788-1791年,它见证很多的历史事件,也被赋予很多的意义,即是动荡,也是和平的象征。随后我们来到了艺术家建造的欧洲被害犹太人纪念碑,它由2711 块象征着墓碑的混凝土块组成,很是触目惊心,继续就到了原希特勒政府办公大楼的地方,这里也是他和他情人自杀的地方,现在已经被夷为平地建成了一个停车场,当年希特勒演讲的地方就在Brandenburg gate大门对面,种下的树木已经长大成林,树荫遮住了阳光也掩盖了当年的印记。我们也参观了保留的一段柏林墙,让历史不要因为时间的流失而被淡忘,最后我们到了Charlie checkpoint,是当年东西柏林之间唯一的通道,那里有一高柱,上边挂着两张照片,一边是美国大兵的照片脸向东边,一边是苏联的大兵照片面对西边,显示当时两大超级大国各霸一边,遭殃的是德国的老百姓,因为一墙之隔,隔断了他们的亲情,一个walking tour 走了近四个小时,18000 多步。

5月19日.  看天气预报下午可能下雨,不过早上是阳光明媚,出门还是去坐公交200号,打算去国会大厦,结果信息有误,该车不去那里。反正也没有什么一定要做的事,索性坐到终点站,碰巧看到公交车充电,充电装置安装在车顶,很好玩,回头还是到了昨天的亚历山大市场,在coffee fellows 的连锁店,买了一杯卡布奇诺、一杯热茶和一个烟熏三文鱼bagel,看着街景慢慢享受着暖暖的阳光。 之后继续往前走,过了一座桥就到了博物馆岛。先去the Berlin Cathedral 柏林大教堂,结果不得其门而入,转身去Alte National Galerie 国家艺术博物馆时已经10:50了  。艺术博物馆门口已经大摆长龙,天上开始飘落滴滴答答的雨点,排了20分钟的队才买到票,真应该事先在网上把票订好了的。今天有Caspar David Friedrich 的特展,他是本乡本土的德国人,是一个多才多艺且多产的艺术家,除了特展,他们的镇馆之宝也有梵高和莫奈的作品。我特别喜欢他们收藏的大理石的雕塑,栩栩如生,活脱就可走下展台。艺术博物馆对面就是老皇宫遗址,幸运的是,老皇宫天井中有一bistro,有半自助式的沙拉吧,琳琅满目的沙拉让人特别有食欲,昨天吃的大肉到现在还觉得没有消化,吃饱了就心满意足地去参观旧皇宫遗址。它有800 年的历史,后被东德政府推倒建成人民乐园,东西德统一后又重新把它外貌尽量恢复原样。内部则完全是现代建筑。地下是老皇宫的地窖,用来装家禽之类的东西,铺设下水系统、供暖系统。地下还有一些残留,可供人们参观。我们晃荡了半天才离开,门前就是著名的Linden大道,柏林重要的景点几乎都在Linden大道上,东张西望,沿路有Humboldt大学、战争亡灵纪念馆、歌剧院和历史博物馆。走累了,坐下来,在马路边上喝杯茶,看着人们走过,假装自己是当地人。穿过柏林中心公园就可直接到达我们下榻的酒店,这个公园我一直想进去看看,里面有茂密的树木、青铜雕塑、曲径通幽的蜿蜒小径。本想多逗留一小会儿,结果春雷轰轰响,不敢再多留,赶紧溜回酒店,准备晚上好好欣赏柏林爱乐乐团的演出。柏林爱乐乐团名声显赫,它的音乐厅也与众不同,舞台如四面环山的一块平原处于大厅的中间,被称为“葡萄园式建筑设计“。当初建造时就考虑到音响效果,极尽所能让四周360 度无死角地享受到最佳的效果,观众席正对舞台有四层,舞台后有两层,舞台侧面三层,舞台三楼处右侧还有硕大的风琴,今晚上座率不错,有超过百分之九十以上,老年人居多,大多都是一对一对的老夫妻,今晚如同天上人间,经历了大起大落,头半场节目的作曲家是一30 多岁的年轻人,他用配乐的材料无所不用其极,什么白纸、铁皮全部搬上舞台,第一个音符一起我就感觉不对,整部作品如同地狱里的群魔乱舞,没有章法,简直就是信手将音符胡乱拈来,乱七八糟揉成一团,各种噪音的大杂烩,还有非常刺耳的、如同金属刮玻璃的声音,好不容易熬完了,门口一工作人员说,他也不喜欢,头一天晚上是同样的节目单,很多人抱怨第一部分的演出。也难怪,现在能花时间、金钱去听交响乐的人都是听惯了古典音乐的老耳朵了,怎么可能受得了这样的折磨,第二部分演奏的曲子是布鲁纳克的第三交响乐,柏林爱乐乐团不愧为是世界顶级的交响乐团,演奏如行云流水,丝丝入扣,时而轻柔似水地抚逗着心弦,时而疾风暴雨令人振奋,让人惊叹不已。是不是现在的古典音乐需要创新、改革以求存活发展呢?因为时代不同了,但是创新、转型、发展可以,如果步子迈得过大,有可能伤及到老一辈的听众,而同时新一辈的听众并没有成熟的话,可能会对交响乐造成伤害。

5月20日. 今天准备放轻松,除了下午的游船,就没有其他特别的安排了,早上出去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一家开门的早餐店,酒店周围诺大的地区早上8点街上还看不到几个人,也没有商店开门营业。无奈只好又回到酒店 ,在旁边的一家baking店里买了法式面包Croissant,还有一大片面包上加上很多烤蔬菜,非常美味,快11 点了才出门,坐M29 号巴士,到Wittenberg Pl, 转U3号地铁去“东郊艺术墙“ Eastside Gallery,路上看到有名的路边小吃curry wurst, 好不好吃不管,总不能错过嘛,买了两份,结果不喜欢,香肠和热狗差不多,淀粉居多,没有什么味道。在地铁U3上还真碰到了查票的工作人员,脖子上挂着一个扫描器,在德国的所有公交上实行的是honor system,出入站不检票制度,全凭乘客自觉购票,但车上有检查人员抽查,一旦发现不买票者,立即罚款60欧元, 罚款的收入完全可以弥补逃票的损失,抽查的效果更好,也是对人性的考验,间接地对人们有一个威慑力,他们还真抓住了一群旅行者,其实柏林的公共交通系统真的是没有办法设立检票口,它太错综复杂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有些大的中转站枢纽几种不同的交通工具混在一起,好在标识牌详细且清楚,繁而不乱。穿过Uber Arena体育馆,就到了“Eastside Gallery“,长长的一段柏林墙上艺术家们自由发挥,各显神通,画风各异,来欣赏的游客真不少,看地图此地离马克思大道并不远,本想慢慢走过去,无奈雨点又砸下来了,看着方向大概对,就跳上了一辆公共汽车,结果没有想到上去之后公共汽车就右转,远离了我们的方向,看着雨不停,我们干脆继续坐车往前走,歪打正着走到了一处非常有人间烟火气的地方,马路边的小餐馆、小酒吧一家接一家,和早晨我们在酒店旁边找早饭的情景大不相同,所以有的时候抱怨要慢一点出口,不能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地乱下结论,这里才是平常人生活的地方,过了一会儿雨停了,我们下车又往回走,终于走到了马克思大道,这是一条非常宽阔的大道,双向车道的中间隔离带非常宽阔,地铁站也在中间隔离带上。看着时间还早,老公又跑到游船处问能不能改签我们5:30航船,结果还好,把我们改到了3:45的班次,等游船的时候,坐在水边晒着暖暖的太阳,看在络绎不绝的人群走过,也是一乐,上游船看两岸风光开心自不在话下,下船后在河边找到了一家披萨店,吃到了我认为最好的一顿披萨,饼边让我想起了武汉的火炉烤烧饼,久违的味道,吃完了!开心啦!回酒店喽!

柏林是一个对游客特别友好的城市,人们也很注重环保,可以租借自行车,一个小时4欧,或者一天15欧,也有自行车道,几天来只看见一辆特斯拉,特斯拉4S店的门脸只有窄窄的一条,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转车线路图简洁明了,就算你不懂德文也好像没有什么问题,大概可以猜出八九不离十。柏林的楼房建筑高的少,因为它地下是沼泽地,此次美中不足的是: 连接所有景点的热门100 号巴士不知道为什么暂停运营,其他的巴士有的时候也会突然停运。

5月21日. 早上要乘9 点22分的EC173 号德国火车去Dresden(德勒斯登),打Uber,30 分钟就到了火车站,也可以坐公共交通过去,也很方便,这是以前东德的一个旧火车站,现在还在使用,也没有检票口,晃晃荡荡就进来了,走地下通道,找到站台号,上站台分两边,一边是楼梯,一边是坡道。上车才知道,如果多付一点钱就可以预约座位号,没有号的人只能自己去找空位子了,好在车上有空位子。原来不是不检票啊,是上车查票,扫一下买票时给的二维码就过了。一路都是平原,绿油油的很养眼,两个小时的路程很快就到了,下了火车不到100 米就是预定好的酒店,放下背包就直奔老城。老城在二战期间曾遭受重创,很多古老的建筑都被炸至瓦砾,战后勤劳的人们为了重建家园,历经数十年,将零碎的砖瓦石块拼凑起来,实在缺损拼不起来的地方就用新的材料补上,老材料烟熏火燎的是黑色的,新材料是白色的,所以建筑还是原来的样子,颜色是黑白相间的,视觉效果更震撼心灵,本想多转悠一会儿,结果老天不留客,下起雨来了,这里没有Uber车可叫,出租车也需要打电话预约,只能靠公交车了,在站台上的售票机上买了两张票(每张票3.2 欧)11号线回酒店,疲惫不堪,倒头就睡着了,5 点多才起来出去吃了一顿日本料理,非常新鲜,物美价廉,16 片鱼生(tuna,三文鱼,带子,北极贝,虾)特别是带子滑滑的、甜甜的,好吃,海鲜拉面,一共才43 美金,太便宜了!饭后溜溜哒哒地走回去,碰到超市买了一堆水果,蛋糕,bagel和六大瓶水, 早早洗洗睡了,明天继续。

5月22日. 昨晚吃了一颗过敏药睡得不错,早上腿儿着到老城,昨天慌里慌张的,没有仔细看,今天慢慢从古老建筑群中穿过,建筑顶部的金色人物雕像金光闪闪,和黝黑的建筑本身形成强烈的反差。今天不想太辛苦,抓重点,看看皇宫和它的珍宝馆,吃完午饭就去买票,结果12点 时只能买到2:30 进珍宝馆的票了,逛了半天也才1点, 老公突发奇想,去看皇家宫苑河Zwinger 博物馆,结果它的园庭在整修中,好在路上注意到瓷器馆,于是就买票去看瓷器,其中有北宋汝窑小磁盘,全世界仅存89件,这是在德国的唯一一件。看了一半,时间差不多了,赶回皇宫,去看珍宝藏品,整个馆藏分九个展厅,分别是:琥珀、象牙、白银、镀金白银、绿色琼顶、徽章、珠宝、青铜、现代青铜。藏品丰富且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和收藏价值,最喜欢它的琥珀室,晶莹剔透的琥珀拼成盘子,还有整块琥珀雕刻的艺术作品。很多作品都是出自名家之手,可惜的是很多藏品在二战末期被摧毁,很多银器在困难时期被溶化制成银币,不过就算损失惨重,留下来的宝贝还是让人惊叹不已,心满意足地回酒店了。

5月23日.  昨天在游客中心老公就订好了两张今天游Elbe河的游船票,( 易百河)早上10:00上船,因为是逆水行舟,需要两个小时才能到达古堡,它是国王的一个避暑胜地,下午2:10 点返回,顺水推舟只需要一个小时就可以回来,船上下两层,有饮料、简餐供应,价格比较亲民。 到了才知道我们的时间太紧,根本就没有时间玩遍整个行宫,只能走马观花地大概看一下,房屋建筑很漂亮,繁花绿茵很养眼,不冷不热的天气,蓝天白云下慢慢走过,德国人的时间概念很赞,说2:10 开船,2:09 拉响鸣笛,正点开启了回程。

在德国旅游体验非常舒服,此次自己游玩了德国两个城市,感觉很棒,干净、安全,就是吸烟的人太多,偶尔也会闻到大麻的味道,人们也很注重环保,到超市买东西不提供塑料袋,只提供付费纸袋子,也可以租借自行车,有自行车道,马路上骑自行车的人也很多,骑得飞快,有一点疯狂,公共交通四通八达,转车线路图标识简洁明了,和人们用英语交流基本零障碍,喝茶都是用大号的玻璃杯,上盖一小碟子,菱形状的茶包放到碟子上,喝的时候自己把茶包放在水杯里。无论是柏林还是Dresden都在大兴土木,看得出来德国的兴旺发达,很喜欢Dresden,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是悠哉悠哉的,走路慢慢地,公园的长椅上也经常看到人们在读书。水龙头里的水可以直接饮用,马路上干干净净,也有流浪汉,但是治安良好,不用提心吊胆的。一张苹果卡、一部手机就可以走遍德国了,不过还是要准备足够的零钱,火车站、公共交通枢纽站的厕所都是要收费的,从0.7到1欧不等。

5月24日. 早上9:10乘EC171火车去布拉格,Dresden城不大,倒是有两个火车站,一个在新城,一个在旧城,因为我们住在新城的火车站旁边,但是火车票买的是从旧城上车,所以我们需要买轻轨票过去,轻轨车和火车共用站台,两个火车站其实是很近的,轻轨票只需要3.2欧就可以了。买好了轻轨票S1,慌里慌张到处找站台,竟然有一个稍微懂中文的小姑娘主动帮了我们一下,结果还帮错了,把我们指到错误的站台上了,眼睁睁地看着一班车在隔壁的站台开走,好在我们买的票可以坐任何一趟车,很多车次到老城火车站,8 点就到老城火车站了,找到站台,结果发现没有电梯,只能爬楼梯,诸多不便,看见一对老夫妻,拿着大个的行李,不知道他们怎么上来的。9:10火车正点进站老公买的车票是包厢票,昨天在火车站请工作人员帮我们选了在一起的座位,买票的时候是电脑随机指定的座位,把我们两个分开了,一个小包厢里边只有六个座位。过了两站,10:10 点开始查票了,查完票好像就到了捷克了,明显的山水相似,但是房屋建筑稍有不同,德国的比较精致漂亮、干干净净的,捷克这边的房子比较一板一眼,也有一些破旧。车速每小时123公里左右,平均30分钟一 站,比较平稳,票价每个人才38 美元,是一种物美价廉、舒适方便的出行方式,难怪欧洲人都喜欢用火车。运气啊运气!一路上都没有人进入我们的包厢,两个人舒舒服服、四仰八叉地坐了一路,11:24 到达目的地-Praha(布拉格), Uber很快就到了,付帐的时候发现,好像不能用欧元,1 美元可以换20-22 捷克币,订的酒店是Hotel pod  vezi , 地理位置极佳,就在理查塔下,网上好评如云,酒店前台小伙子很好,亲自带我们去换钱,一般的情况下刷卡就可以了,所以小伙子建议只换50美金,(换到1100 CZX)吃了一顿美味的中午饭: 烟熏三文鱼沙拉,酥烤乳猪五花肉,黄油蜗牛, 回酒店忍不住睡了两个小时,四点多了才起床,酒店就在查理塔边,而且酒店也给我们两张免费的上塔票(要不然每个人14 美金)登高远眺才相信了江湖传说: 布拉格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城市。下塔走过查理大桥,  大桥两边都是雕塑,黑色的还是原件,黄色的就是新的,因为这些雕塑都是用砂岩(sandstone)雕做的,经过风吹日晒、氧化就会变色。过了桥在旧城一通乱逛,非常漂亮的建筑,教堂、歌剧院、国家图书馆、天文钟,还和“吊着的人“不期而遇,不胜惊喜,晚上在河边的餐馆里听着易百河水流过,吃饭、喝啤酒,惬意自在,晚上到酒店的房顶看夜景,著名的历史古迹在黑幕的衬托下,在灯光的照射下显得格外的美丽迷人,如梦如幻,看着时候不早了,虽然今天也就走了11000多 步,还是赶紧休息,为明天做好准备。

5月25日. 昨天晚上睡得比较好,好像时差终于倒过来了,吃完早餐后到附近散步,大餐馆、小吃店一家接一家,还偶遇一家公园进去转了一下,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垂柳依依,池塘喷泉,孔雀漫步其间,孔雀很漂亮,鸣叫的声音也很洪亮,只不过没有那么悦耳。一只孔雀见我们要离开公园开屏送我们,让我们惊喜万分。在酒店前台买了两张一天公共交通的pass(125czk一张,相当于6.25 美金)先用它坐缆车上山看天文台,电视塔,皇家园林、古墙。上电视塔的门票是220捷克币,终于在这儿发现对老年人有优惠了,长者票是150,再加上50的电梯费,一共是200捷克币。塔高才60 米,塔上风一吹晃晃荡荡的,下山就腿儿着了,因为半路有一个教堂要看,走着走着就饿了,正好吃一个当地特色甜品,塔塔蜜(Trdlo 或者叫它 chimney cake),是挺像烟囱的,甜食不能当饭吃,早上路上就注意有一家四川快餐店,心心念念地要去吃一个酸菜水煮鱼和酸辣土豆丝,小小的店面没有一个客人,也没有桌子,只有两边的高椅子,夫妻店惨淡经营,下午坐地铁A号绿线到 museum 站去看捷克国家博物馆,布拉格的地铁又深又快。捷克附近的国家过去都是各据山头,各自为王,所以并没有文字上的记录传下来,只有从17世纪才有文字记录,所以这个博物馆开门见山地指出,他们并不是在教历史,而是展示他们自己的文化,其实他们的祖先是斯拉夫人,12世纪才开始建立自己的国家,13世纪城邦才初具规模,有了自己的文字记录,信仰基督教,人分三种: 劳作者、宗教人员和士兵,9 世纪至14世纪(中世纪)进入神权时代,也叫黑暗时代(dark ages)14世纪到16世纪受德国人的影响,开始法治和宗教改革,宗教多元化,分不同的派别,16世纪到18世纪捷克人民开始融入了西欧的文明体系,接纳了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的思潮,也开始注重个人的权利,放弃了中世纪的只崇拜上帝的思维,而开始认识自然科学和人的自身价值。18世纪和欧洲在贸易和金融体系方面联系得更加紧密,开始了科学、植物学、动物学和音乐觉醒的时代,17世纪开始也有了自己的皇室,19世纪开始混战,1918年奥匈帝国崩溃后,他们把西部的德国人分给了德国,东部的匈牙利人分给了匈亚利,剩下的几个省联合成立了捷克斯洛伐克,1950 年代捷克斯洛伐克参加社会主义阵营 ,1992年捷克和斯洛伐克又分开成为两个国家,所以捷克的历史真的是有点乱,难怪博物馆说这里不是教历史的博物馆,他们的历史真是无从说起,也不知道他们的根到底在哪里?正应了那句话,历史就是分久必合,合久必分。此外博物馆内还有哺乳动物、海洋生物和禽类动物的标本,最喜欢的是它有近4000 种矿石样品,据工作人员说价值15 个亿捷克币,光是蛋白石就有20 多种,大开眼界,最后上到顶楼俯瞰整个布拉格,圆满结束参观,准备坐地铁回酒店了,转来转去也没找到合适的地方吃饭,想想还是去吃昨晚的蜗牛吧,饭后大街小巷再转一圈,看见20号线有轨电车,跳上去看沿路风景,竟然走到12 英里以外的地方,看着当地人的生活好像挺开心啊,回头又坐上22 路无轨电车,老城、新城一通乱逛,看街景、看人群,看看18394 步了,可以了,回酒店,酒店居然给了一小瓶香槟和两个马卡龙,结果不胜酒力,一小杯就晕乎了,洗洗睡了,完美的一天!

5月26日.早上马路上一反白天的熙熙攘攘,只有小猫两三只,看来这里的人夜生活应该是重头戏。今天出了酒店左转换一个方向走,没走出去多远就看到了日本大使馆和丹麦大使馆,还有捷克的文化部,教育、医药、体育部(三个部在一起啊),回头老公一定要去那个塔塔蜜网红店买一个烟囱cake,结果大失所望,还没有昨天的好吃,不过有的时候真的不见得拿到最好的就开心了,跟风本身也是一个乐子,所以永远都不缺人跟风。11:30 退房,才发现财务部就在酒店旁边,真不该啊,财务部的房子破破烂烂,一点财务部的样子也没有,打Uber,12 点到达gate1 预定在老城广场附近的酒店,(hotel astoria) 。收拾好东西就出去找天文钟,它每到正点的时候就会敲钟,人们都在等着,人挤人,之后吃了街头小吃烤火腿、炸土豆饼和啤酒,吃足喝饱在老城广场里转,看见很多警察和警车,他们好像是不同部门的警察,制服都不一样,就连警车也不一样,广场附近名胜很多,参观了尼古拉斯大教堂,吊顶灯直径大约5-6米 宽,太大了吧?从几十米高的顶棚垂下,华丽又优雅。也走过地方发展部,大楼很漂亮,自己先发展啦,买了地宫的票,还有20分钟才能开始,两个人在旁边的小茶馆里坐下来,喝了两杯薄荷茶,又学了一招,原来薄荷茶里可以放蜂蜜和柠檬,酸酸甜甜的挺好喝。时间到,开始参观,所谓的地宫就是过去人家的地下室,建造于14世纪,很浓的潮霉味儿,本来要参观三个,看完一个就逃离了,回酒店和其他的团员以及行程经理见面。全部的团员都是来自美国,很意外大多数都不是像我们两个这样的老油条,他们只参加几次而已,有新婚夫妇,也有一些老年人。tour manager Nino有一把年龄了,2010 年才开始为gate1 工作。饭后出去荡了一下,发现广场上、马路上人山人海,原来是捷克队的冰球赛,很多年轻人穿着他们蓝、白、红色的队服,脸上涂上捷克国旗,有些事情就是要大家一起玩,才能嗨起来!

5月27日. 开始正式进入旅行团游览的模式,7 点开始吃早饭,8:15 出发布拉格半日游,参观看了garden、国家图书馆、欧洲最老13 世纪的犹太教堂,布拉格里15 世纪的建筑比比皆是,最后来到天文钟处听整点钟声,看两个小窗户开启,12 个基督教门徒如走马灯样,各自亮相,然后就解散自己找食儿吃,昨天就看中一家“上海多味“,同团的上海团友也推荐,结果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比较大的那家,只好回转,订了一小饭碗丸子汤,(只有三个丸子,)一碟松花蛋(只有一个蛋,切成六块)红烧黄鱼,(齁咸)小白菜,凉拌海带丝, 1 点开始自费游项目:前往10世纪的圣维特主教堂,古堡,很佩服过去人的工匠精神,没有现代化的工具、器械,造出来的东西高大、精美,而且经受住时间的考验,屹立几百年不倒,让人惊叹不已!晚上gate1 请客,去外边的餐馆吃饭,昨天已经填表预定了菜: 沙拉、三文鱼、蜂蜜蛋糕,入乡随俗,晚饭从6:30 吃到9点多才 恋恋不舍地回酒店,还有很多团友不舍得离开,继续在饭店里高谈阔论,明天就要离开布拉格了,很是舍不得离开呢,有缘再见吧,布拉格!

捷克在二战的时候归顺了德国,所以幸免于难,免遭战火的摧残,布拉格所有的古建筑得以留存下来,整个城市保存完好,老城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明遗产。捷克人也珍惜他们的遗产,对古城的修缮保养也是费尽心机,老城里的街道都是由大大小小的小石块、石板拼铺而成,修补的地方也要找到和原来相似材料来补缺,虽然凹凸不平,坑坑洼洼,走起来没有那么舒服,但是小心翼翼地走在路上就会有时空穿梭之感,这可能也就是他的魅力所在吧?捷克的传统食品是大肉,猪蹄膀、香肠,也有鸭肉和鸡肉。在我们传统吃饭的时间里只看着大家在喝,吃甜点,早上喝咖啡,中午、晚上喝酒、啤酒,啤酒杯之大,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从来没看过这么大的酒杯,很少看到人吃东西,也许是我们睡得太早,错过了什么,酒店里送巧克力、小点心和小瓶香槟,天气不错,偶尔也会下下雨,躲一会儿就过去了 。公共交通也是honor  system,自己买票,无人检票,在布拉格没有看见检票员,街上外卖小哥或骑着自行车、或徒步,背着蓝色、绿色、粉色的方盒子走街串巷,路上很多烟头和酒瓶盖卡在石板缝隙中,可能也抠不出来了,餐馆里要不然一对一对的,要不然就是一帮一帮男人。导游说布拉格最好的季节是五月底和九月份,歪打正着我们在最好的季节来了,气温可以,不过有些潮湿、闷,雨不大,等一会儿就停了,不过雨点特别大,有一分硬币那么大!吃得不错,日本料理很多,中国餐馆不敢恭维。

5月28日. 今天开始大巴游,去雷根斯堡 (Regensburg)和慕尼黑(Munich)。 大巴上有Wi-Fi,还挺快!路上的大货车都是平头的,不像美国的前边有发动机,所以前边是尖的,高速公路上没有限速,路况良好,平稳,货车居多,竟然还看到两个年轻女孩在开大货车,路上的车不少,可也没有达到塞车的程度,一路都是绿油油的,也看不出来种了什么,远处有丘陵可见。 12:15 到达Regensburg .  看了有百年历史的大教堂,小城里吃了pizza、沙拉,最重要的是喝了当地啤酒, 2:30 离开,多瑙河边的雷根丝堡是德国最大、保存最好的中世纪城市之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它有美丽的教堂和最古老的跨河石桥。城不大,人不少,看来慕名而来的人很多,我们只有两个小时的时间,草草收兵。前往慕尼黑,多瑙河上走过,(Donau 是德语多瑙河的意思)。去慕尼黑的路上看见很多大片大片的太阳能板和啤酒花爬藤植物,第一次看到啤酒花,种它一定很费时费力吧?每一株分两枝,都需要拉线让它向上爬,下午四点终于到了慕尼黑,大巴把我们放下后,我们走到了玛丽安广场(Marien platz ),周围一圈都是教堂,酒馆、卖水果蔬菜的小亭子,最吸引游客的是新市政厅的格洛克钟,钟上的木偶随着巴伐利亚音乐转动,时间不多,急急忙忙看了几个教堂和犹太人区就到了集合吃饭的时候了,晚餐gate1 请客,也在附近,蔬菜汤(也就是白色的土豆泥汤)、烤猪肉、甜点是巧克力布丁,吃完已经八点半了,大巴把大家拉到Hilton酒店,今天在大巴上太久了,各回各屋啦。

5月29日. 慕尼黑一日游。早上先去酒店旁边的英式花园( English garden)它是欧洲最大的城市花园,电视塔对面就是宝马车的集散中心,顾客可以在这里提到他们心仪的车辆。第一个落脚点是Nymphenburg  palace and park 国王的夏宫,  二战时期纳粹曾经用这个广场作为他们的活动场所,现在这些过去的王宫也为民所有了,作为医院和临终关怀所用。继续前往,路过酿造啤酒厂和他们的花园,路过纳粹的发源地,他们从6000 人开始,最后导致了一场人类的大悲剧,国王广场也是早期纳粹分子活动地。西门子总部原本在柏林,二战后转到慕尼黑,它是慕尼黑第二大的雇主,下面来到了名牌一条街,也路过奥林匹克体育中心,这里1972年的时候主办过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10:20 又在昨天下车的地方下车了,在玛丽安广场分手,各自找食儿,我们去了附近的一个市场,找了半天也找没找到什么合适的、对胃口的东西,无奈又是沙拉,好像沙拉是我们保底的东西,无论如何还是可以吃的,其他的东西已经吃腻歪了,本来我还以为我是一个疯狂吃猪肉的人,其实不然,现在看见猪肉就反胃,12 点集合开始下午的自费游项目:Linderhof & Oberammergau。路上我们欣赏了德国最高山,有1万 英尺高,山的那边就是奥地利了,山上还有一些雪,山上也是浅浅的绿,显得嫩嫩的,很是漂亮,长着不高的小树。Schloss palace是King Ludwig  II 所有,他因为喜欢法国路易十四的奢华生活方式,用了九年的时间在1878年完成了自己的palace,进入Schloss palace 密集恐怖症又犯了,每个房间里墙上、棚顶,到处都是涂上金箔(用了一公斤金子)的木雕,密密麻麻,工艺精湛,但是稍显凌乱堆砌,加之房间并不是很大,所以颇有压迫感,他在四十岁的时候就淹死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儿,是谋杀?自杀?还是意外?令人唏嘘。离开Schloss palace我们来到了奥伯阿莫高,这里因为演耶稣受难戏剧、木雕和房屋外墙的绘画而闻名于世,晚上7点多才回到慕尼黑,十几个团友意犹未尽还要去市中心玩,还有一半的团友精疲力尽直接回酒店了,到了酒店直接去餐厅吃饭,幸运的是: 今晚的特别菜品是当季菜: 白芦笋,我还以为会和它失之交臂呢,二话不说就是它了,结果看着好看,实际上并没有绿色的芦笋好吃,冤枉人们那么辛苦把它埋在地下深处辛辛苦苦种出来了,有的时候简单、自然就是最好的。明天还要长途跋涉呢,打包行李,洗洗睡了。

慕尼黑是一个比较年轻的城市,植被覆盖率极高,树木郁郁葱葱,它也是宝马集团、西门子总部的所在地 ,但是满大街跑的都是奔驰 ,有点讽刺,慕尼黑是一个很有活力的城市,同时也有大城市的问题,房屋价格比较贵,两个卧室的公寓高达1 百万欧元,早上 9 点还在塞车。出租车都是浅米色,大多都是奔驰车,少数为日系车。

德国的教育是免费的,福利社会,以前是50-60%的税率,现在降到42%,宗教信仰的问题是不能问的,这是一个特别私人的事情, 香肠有一百多种,面包有3千多种,到处都在修缮古建筑,这就是真正的对自己文化历史的尊重、自豪和自信,不忘自己的根,公路很新,车开着很稳,城里垃圾桶特别少,但是路上很干净,可见人的素质优良。

5月30日. 今早8:00 出发前往奥地利的萨而茨堡市,(Salzburg) 此城不大,名声在外,它是莫扎特和卡拉. 杨的出生地。也是我最喜欢的电影(音乐之声)的拍摄地。一个小时的路程在烟雨濛濛中走过,出德国,进奥地利了,入德国排大队,出德国的车都没有停就过去了。10:00 到达目的地,一点点毛毛雨,红绿灯都是用电线吊着,还有路灯也是拿绳吊着的。在老城有青铜莫扎特手持笔的雕像,这枝笔下流淌出多少美妙的旋律?我们也参观了莫扎特父亲演奏风琴的教堂,莫扎特和海顿也在这里作曲。转过去就看见欧洲最大的城堡之一在山上,上边有两个餐馆,一个博物馆。也路过原来大主教的马厩,后改为骑马学校。12:00解散各自找食时,我们两个就近进了一个餐馆。饭后我们直奔莫扎特博物馆,在那里对他的生平有了进一步了解,莫扎特小时候生活的房子是黄色的,在现在城里一条主道上,当时家里只有1 个卧室,现在已经成为博物馆了,他曾经在这栋房子里边住了26年,是他父母租的房子,莫扎特一共有兄弟姐妹七人,但是只有两个孩子活到了成年,后来他和他太太结婚以后,搬到楼上去住了,他生了六个孩子,也是只活下了两个,但是两个孩子都没有后代。他在很小的时候的时候就已经显露出了音乐才能,一生创造出了许多音乐作品,他年轻的时候就非常有名,更为皇室御用,他父母曾经是城里有名的神仙眷侣,可惜莫扎特英年早逝,要不然后人会更有福分欣赏他的才华。路上碰到穿着绿色传统演出服的当地表演团的美女,帅哥走过,他们后边的广场上rock roll正在莫扎特的故乡热火朝天地嗨着。看来时代在改变!传统和时尚并存,互不打扰,各得其乐。2:00是自费游项目,上eagle nest(鹰巢),原来德国法西斯希特勒他们并不把这里叫鹰巢,这个名字是美国打败了德国以后,美国的三军统帅奥森海威尔元帅到这里来视察,他说这个地方就像一个鹰巢,才有了后来这个名字。这里是以前纳粹法西斯高层领袖的会议中心,他们在这里度假,到山顶开会,我们的车只能停在半山腰,然后转成公园里的特别电车15分钟上山,九曲十八弯,道路蜿蜒险峻,上下的大巴只能在特别规划出来的地方错车,上了山以后穿过一个山洞,坐电梯再升高124米达到山顶,走到了山的顶峰,极目远望,青山绿水、蓝天白云,还有雪山皑皑之顶,几个滑翔伞在山凹中自由飞翔,大家享受着和平的日子,呼吸着自由的空气,但愿人间再没有战争,都平安喜乐。鹰巢很好玩,可以再来。更开心的是,我们在山上天气晴朗,等我们下了山,坐上大巴往回走的时候瓢泼大雨铺天盖地地就下了起来,伴随着电闪雷鸣,不到十几分钟马路上就集水成河了。很久没有听过打雷了,6:15 安全回到酒店。晚上7点 gate1在酒店里请客,土豆泥汤(很香)主菜是有名的酥炸鸡,外焦里嫩,我没有要,改炸意大利瓜,也很好,甜点是苹果派加冰淇淋,一冷一热,配合默契, 不过时间太晚,没有等到茶上来,就撤了,明天去维也纳,很期待。

5月31日. 萨而茨堡- 维也纳。今天早上是这些日子里出发最晚的一天,8:30 出发,天上下着小雨,第一站在小镇Wolfgang停留,这是一个沿着湖边修建的小镇,镇里很多酒店、餐馆,房子都是漂漂亮亮的,主色调是棕色,这个地区有76个 湖,是奥地利中部最美丽地区之一,在水汽氤氲中在湖上荡漾,欣赏两岸旖旎的风光,湖中点点的白帆船,整块的山体如刀切斧凿,稍有坡度的地方长着茂密的树林,再平坦的地方就是人类居住的小房子了。10:30 上船,11:30 下船,我们就往维也纳进军,今天轮班我们坐在第一排,视野开阔,很舒服,路上要打尖吃中饭,到了一个半自助快餐店,老公看见大肉丸子就想到了狮子头,结果吃了一口大呼上当,味道怪怪的,不敢吃第二口,到了人家的地盘就不能想当然,很多东西,看着像,其实不然,南辕北辙不知差到哪里去了!我订的炸猪排和炸薯条,还可以,起码没有什么怪味,经验教训就是: 如果拿不准,就吃最简单的、没有怎么调味的东西,4 点到达维也纳的Hilton酒店,晚上自费节目: 听莫扎特和施特劳斯音乐会。500多人的小剧场非常漂亮,精致小乐队只有六个人,一钢琴、一长笛、两个低音提琴、两个小提琴手,还有歌剧表演、芭蕾表演,男中音竟然是Chen Jinxin,热热闹闹的一场音乐会,很开心。

6 月1日. 今天一整天都在维也纳,维也纳是一个有2000 年历史的古城了,有四个歌剧院,多瑙河流经维也纳,这条美丽的河是欧洲第二长河,早上7:45 就开始了城市游,从参观Schonbrunn palace  (美泉宫,德语的意思就是美丽的喷泉)开始,它是哈布斯堡王朝的前夏宫、玛丽亚. 特雷西亚皇后曾经和她的16个 孩子在这里生活过,这里的ballroom令人印象深刻,大大的舞厅有两组金光闪闪的吊灯,天蓬上有美丽的壁画,四面的墙壁上有很多壁灯,大厅两边是雕塑,其他房间有很多油画,每个房间的墙壁都是淡淡的奶油色,装饰着金色的花纹,有一个房间特别独特,是用中国黑色和金色画装饰,当时中国和奥匈帝国有贸易往来,那个小小的用瓷装饰的屋是蓝白瓷,整个皇宫非常豪华,透着奢侈,花园占地面积开广阔,花木扶疏,喷泉池里面有红色、粉色和白色的荷花,正在开放,美不可言,难怪说这是美泉宫,名副其实。驶过著名的环城大道(Veinna’s ring )这是最宽的马路,在people’s garden 皇宫的花园里看过很多的玫瑰,乌泱乌泱的,从Hofburg complex 走过,尽情地欣赏着老皇宫的建筑风格、精美雕塑,以及墙上的装饰细节,还愿教堂、市政厅、议会、穿过霍夫堡宫廷院、歌剧院,然后参观图书馆和美景宫(Belvedere ),图书馆真漂亮,它收藏1 千万册书,书架之高需要梯子爬上爬下,也收藏有2 千年历史的music sheet,令人惊叹,馆舍也是许多后代图书馆学习、复制的范本,顶部有壁画,下边有花岗岩雕塑,说是图书馆还不如说是艺术博物馆。图书馆旁边的教堂也值得一看。材料都是从意大利运来的,皇室54个成员的心脏埋在这里,中午在一家特别正宗的中国餐馆吃饭,特别巧,又碰到了上次在Wolfgang坐游船的时候的三个在外边自由行的中国女孩,觉得这个世界太小了,太神奇了!2 点去(美景宫)也有称之为贝尔维帝宫(德语:Schloss Belvedere)这是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很多维也纳艺术家Gustav Klimt的作品,那幅(The Kiss)是最著名的作品,在美景宫也欣赏到了梵高最后一幅画,莫奈的作品也有收藏,整个博物馆收藏的作品是传统和现代都有收藏,作品从中世纪、文艺复兴、到现代的画作、木雕和青铜雕塑,整个博物馆分有两栋楼 ,另外那栋馆舍里收藏的都是现代派的作品,因为时间的关系根本都没有时间来得及看。如果细细地欣赏,一天、二天都不够用,晚上6点是自费游,Austrian country dinner ,听说这是奥地利最著名的餐厅之一,途中我们会和维也纳摩天轮见面,也会穿越多瑙河,餐厅里摆满了历史纪念品,宛如穿越时空般,他们收集了许多名人签名与照片,比如: 拿破仑、弗朗西斯. 约瑟夫皇帝,施瓦辛格……半个小时开到餐馆,吃了,喝了,餐馆里密密麻麻的装饰品,密集恐惧症又犯了,三个人的小乐队给每张桌子拉琴,凑巧的是我们三家中国人在一张桌子,他们竟然拉出了(月亮代表我的心)和(茉莉花)大家都很开心,都很高兴,每张桌子都有不同的人,不同的要求,有要求意大利的,有要求西班牙歌曲的,还有一些美国人要求唱(音乐之声)的,好开心,东西不好吃,精神很愉悦,这就够了。

维也纳去年底来过一次,很喜欢这个地方,多瑙河穿城而过,有水的地方不但适合于人居住,也孕育出一片绿,老城里的老房子也就5、6层,也不许盖高楼大厦,但是出了老城区也有一些摩天大楼,整个城市都漂漂亮亮的,而且有非常多的剧院、音乐厅,是音乐爱好者的天堂。

6 月2日.匈牙利-布达佩斯,照常:6:30 叫醒,早饭开始,7:00 把行李拿出去,8:00 出发去布达佩斯,开了一个小时就到了奥地利和匈牙利的边境,什么也没有查就过来了,还有165 公里就可到布达佩斯了,过了边境见大片大片的农田,在匈牙利土地属于国家,由工会管理种植,效率就比较低下,12:00到布达佩斯,导游把大家放下来,各自分头找食儿吃,他推荐了一家附近的餐馆,那家有鹅肝,那个地方主要是吃下午茶甜点的地方,我们定了鸡肉沙拉,鹅肝Pate,还有一杯美式咖啡,一杯卡布奇诺,一共只 花了美金56,觉得物有所值,那鹅肝是我这辈子吃过最好的一次,丝滑绵软,入口即化,真正的是心满意足。1 点开始城市半日游,多瑙河把城一分两半,河西是绿色的、自然的布达,像女人,是悠哉的生活区,河东是石头的佩斯,像男人一样,是时尚金融圈,150 年前才合二为一,整个布达佩斯有23个区,先上山看古堡区,(buda castle district) 山上有皇宫(Royal palace),总统府,正赶上总统府哨兵换岗,总是觉得那些小哨兵好可怜呢,一动不动地站一个小时,国防部在重建,看来每个国家都在军事上舍得花钱, 进入有八百年历史的大教堂,非常漂亮的是彩色拼出花纹的房顶,gate1 团的人被安排在前边讲台后,排排坐,听为我们表演风琴,风琴很大,圣歌气势恢宏,悦耳动听,而让人感觉到灵魂得到净化,感人至深了,在渔人堡俯瞰河东,特蓝的天,特白的云,配上穿着花花绿绿的人群,好开心啊!下山去英雄广场,青铜色彩的雕塑,气势非凡,广场上临时搭起来的舞台上正在高歌热舞,年轻的小姑娘和半老徐娘一起挥舞着匈牙利国旗色的旗帜,好玩极了。晚上我们是自费项目,坐游船在多瑙河上荡漾,吃完饭以后正好是夕阳西下,大家都到了甲板上开开心心地照相,欣赏两岸之风光,两岸重要的景点都是灯火通明。夜幕下的布达佩斯和白天有不一样的风情。斯特劳斯一定是晚上来到的多瑙河的,两岸灯光映出来的颜色显得多瑙河真的是蓝色。越来越喜欢这个城了,还会再来吗?不知道啊。

6 月3日.    8:15开始我们的自费游,第一站先到国会大厦,(The parliament)大厦广场很是气派,左右都有雕塑。大厦里边的雕梁画柱上都是镀金的,共用了40公斤的金子。中心大厅里最高点有96 米,如果上去需要爬150节楼梯,大厅中心环绕着16 个小拱门,每个小拱门边有一雕像,是匈牙利历代国王的雕像,每个小拱门上有三个小门,再上边是16 扇彩色对开玻璃窗,上边有16个 徽章,大厅中间玻璃柜子里摆放在皇冠、权杖,是11世纪罗马教皇赐给匈牙利第一任国王的皇冠,只有这个中心大厅不许照相,所以看得比较仔细,下一个房间铺着蓝色花纹的、世界最大的地毯,花岗岩的柱子上有36个雕像,代表着匈牙利不同的工匠,上议院的议会大厅(the chamber of the up house) 也是金碧辉煌,正赶上清洁工在清洁。走廊的窗台上和栏杆上边都有一些放雪茄的金色金属架子,因为如果不放到那儿的话就可能造成火灾。离开议会大厦,我们去看St. Stephen’s Basilica (圣史蒂芬大教堂),它以匈牙利第一任国王的名字命名,1851年开始建,用了五十年才建成,那里供奉着传说中的圣史蒂芬的右手,他逝世于1038年8月15日,1083 年8月15日被封为圣人,他的右手转到很多地方,直到1771年 才从维也纳带回到布达,1944 运往西方,1945 年8月19日 才终于返回匈牙利,离开大教堂,继续我们的行程:去市场,买了给朋友的礼物。不能免俗地去了网红店 “new York cafe“,果然名不虚传,若大的餐厅装潢得富丽堂皇,如同皇宫般,透着浓浓的豪华气,菜品也不错,不过还是一如既往地咸, 饭后想去歌剧院看看,结果票已经卖到了明天下午,博物馆今天也都关门,唯一的出路就是回酒店休息,难怪gate1 今天下午没有安排节目,日子过得快,今晚就是gate1 传统的散伙饭了, 惊喜的是:那是一家2016、2017、2018 年都被评为米其林的餐厅,不错不错!

匈牙利虽然加入了欧盟,但是她并没有进入欧元圈,所以她跟捷克一样,市面上流通自己的钱币(福林HUF,1 美元可换352 左右的福林),但是欧元在这也可以使用,并且信用卡也可以自由地刷,还算方便。布达佩斯是一个不错的地方,很是跟潮流,商店、餐馆多是几种语言都排列出来,游览的景点也很多,多瑙河也带动了一定的收入。很安全,年轻人很多,他们大多吸电子烟。

6 月4日.  离开gate1 了,自己在布达佩斯自由行。终于离开组织了,沒有了約束,这个爽啊,步伐那个慢了啊!动作那个迟缓啊!心情那个舒畅啊!完全是电影里的慢镜头,博物馆10:00点才开门,吃完早饭后退房、存好行李,就去了马路对面的匈压力国家博物馆,花园里边转一转,后花园门口外,还有一所私立的德语大学经济专科大学,看着时间不早了,赶紧到大门口排队,排了个第1号,进门左手,第一部分:公元一千年匈牙利的开国国王选择了西罗马,人民归于基督教,成立了一个统一的匈牙利王国。罗马教皇给匈牙利国王授予了皇冠,也给了他许多珍贵的礼物,表示接纳匈牙利为罗马天主教会管辖下的一个王国。一个大青铜盆,铜的纯度达到了98%,银制的杯子和酒樽花纹精美细腻,纯度可以达到92%到94%,瓷器是古朴,比较粗的瓷,最早的瓷器是1610年的,也有16-19世纪的陶缸,玻璃制品也很漂亮,五颜六色的杯子,酒盅、罐子,花瓶,台灯,这些礼物数量之多也是惊人了。进门右手,第二部分是考古人类学,有很多动物的化石和早期人类的石器工具,还有人类的骨骼,有四千年历史的金器,做工非常精美,古代的兵器也很多样化,9世纪的金器也非常漂亮,不过博物馆里边展示的是现代人仿造的,原件在维也纳。二楼有匈牙利王国11 -17世纪的文物,还有一个16 世纪的中国壺(jug),地下最底层,还有一些罗马时代的残垣。11:30 离开,吃油饼去也!在大市场里,我们终于吃到了心心念念的大油饼,(Langos) 上边再加上非常、非常多的东西,炸鸡、沙拉酱、香肠、洋葱、香葱酥、番茄、黄瓜、酸奶、酸辣椒、两种芝士、还有辣椒酱,一共有12种东西,我吃油饼,老公吃其他的东西,各得其乐,吃的特别过瘾,饭后走到19世纪建成的索桥(chair bright)在上面走过,这也是在多瑙河上连接布达和佩斯的一座非常著名的桥梁,也是布达佩斯的一个地标性的景点,在桥上照手举棕榈叶的自由女神雕塑是最好的角度,今天要换到另外一个酒店,(four point by Sheraton )入住后我们就打车跑到著名的匈牙利温泉浴场去泡汤,没有经验,去了之后才发现忘记擦防晒油了,露天的泡汤根本没办法好好的享受,也有点冷,只好进入室内,屋里有不同温度的水池和游泳池,进去以后泡了一会儿,又烤了一下,匈牙利泡温泉非常有传统的,他们的地下水热有100多度我们去的是(Szechenyi) ,他家非常有名,是欧洲最大的温泉浴场,也是比较老的一个温泉浴场,不过东方人都跑到屋里去了,我们太在意美白了。酒店的位置很好,就在多瑙河边上,窗外就是多瑙河,晚上也可以看夕阳西下,不好的就是这个地方是13区,都是居民区,找食儿成了一个大问题,结果歪打正着找到了一家“唐城正宗东北菜“,大厨是从哈尔滨来的,老板娘像阿庆嫂一样很能张罗,菜单非常正宗,非常美味可口,这真是一个惊喜。

6 月5日. 早上天刚亮老公就跑到多瑙河河边去遛弯儿、看风景,这个地方的确适合人居住,风景优美,空气清新、比较西化、英文大行其道、物价低廉。10 点昨天在前台预约的去机場的专车就到了,布达佩斯的出租车有点乱,昨天去泡湯的时候出租车的车资是8 欧,但是回来的时候就要15欧了。结果又早到了,航班推迟了,伦敦时间下午5:40安全降落,伦敦和布达佩斯有一个小时的时差,布达佩斯现在已经是6:40了。难怪又饿了。赶紧在机场吃了一个简餐,然后叫了一个Uber直接到了酒店。酒店是典型的英式小房子,是最不像酒店的酒店,电梯勉强可以塞下两人。

6 月6日. 今天老公开始了他的工作,他的好日子到头了!哈哈哈 ,我搜索了一下,有一个博物馆应该还是不错,还想去这附近的一家叫西安的餐馆去吃饭,结果找了半天没有找着,找到了一家南洋的菜馆,一碗云吞面,一份干煸四季豆,干煸四季豆真嫩,非常好吃,饭后去ashmoleam museum 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包罗万象,有雕像、木乃伊、木制家具、乐器、瓷器、油画、中国现代画作、日本画、银器、16-18 世纪的怀表、钟表、餐具、挂毯、五花八门,这是我参观过的最合乎博物馆這個名称的一个“博物“馆。之后去了超市调查民生,买了一个大番茄、一根英国黄瓜、一包小点心,一盒400 克的草莓,才6.9 英镑,公共汽车单程票两英镑,如果买周票的话是17.5英镑,可以付现金,也可以直接刷卡,还有的人是买了月票,所以五花八门地付账。牛津大学走马观花的看了一眼,觉得历史感强烈。

6 月7日.  今天准备跟老公去参加他的会议,早饭后我们两个就腿儿着去牛津大学,一路上东张西望,看到了我到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小的一个星巴克,两张桌子,一个小柜台,到了Bodleian Library 参加会议,然后就是浙江大学出版社向牛津大学赠送“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仪式,这套书历经18年,花费3 个亿才完成出版,装帧设计精美,豪气,定价1 百万人民币一套,下午2点 我们参观了图书馆特藏,在那么古老的建筑里读书,年轻人的学子想不变成老学究都难,也参观了博士研究生答辩场地,那是一个相当于法庭那么大的一个大厅,可以容下答辩委员会和旁听者,不似美国答辩时只有答辩委员会成员出席,在系主任办公室举办,也参观了哈利波特拍摄地点,最后登上Bodleian图书馆的顶层,俯瞰牛津大学校园,新认识的小朋友自报奋勇、主动请缨带我们去参观耶稣学院(Jesus college 也有翻译为耶稣书院的)深入了解牛津大学学生的生活和牛津大学与美国不一样的设置,只是在牛津大学里转悠就走了近2万 步,名副其实的大学城,城中有校?还是校中有城?晚上在“成都府” 吃川菜,让我想起了湾区的正宗中国菜,想家了!

第一次来牛津大学,感觉不错,不愧是有百年历史的大学,有历史悠久的自信,生命力旺盛,赞一个!可惜没有Uber!

6 月8日.  昨天就订好了去剑桥的车,车资高达170英镑,有81 英里,需要近2个小时的时间 ,到了之后就和剑桥的朋友一起去游览剑桥,他们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剑桥大学的机构设置,并且参观很多外人无法进入的地方,剑桥大学现有31个书院,各个书院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并不欢迎外人打扰、参观,就连自己大学的员工也不能随便进入,好在我们想参观的几个重点的书院,包括:国王书院、皇后书院、圣约翰学院(St. John’s college) 、Selwyn college、都因为朋友是fellow而网开一面,得以进入,我们也参观了国王书院院子里的徐志摩石碑,也到学院里的私人茶室去喝咖啡、吃蛋挞,拐弯抹角地在圣约翰学院找到金庸对联石,上刻:花香書香缱绻学院道   槳聲歌聲宛轉歎息橋。后来我们又到了大学图书馆参观,惊喜地发现他们居然还保留着卡片目录,作为历史的见证,记录着图书馆的发展与进步,总馆馆舍建筑方方正正,它的灵感来自英国传统的路边公共电话亭,我一直认为图书馆是一个一本正经的地方,他的建筑不应该搞得花里胡哨,在图书馆的一个拐角处也发现了两幅金庸先生为贺罗宾孙学院的墨宝,每个书院的院子里都种有奇花异草,加之此地常年下雨,植物郁郁葱葱,整个校园如同一个大花园,剑桥的学子何其有幸!参观过后天晴了,太阳露脸了,白云也跑过来凑热闹了,我们两个也和大家一样坐游船在剑桥河上漂过,慢慢地享受着明媚的阳光和两岸美轮美奂的各个书院,从数学桥、国王桥、Clare桥、Garret hostel 桥、Trinity 去、叹息桥( bridge of sighs), Magdalene 桥下滑过,在这个充满着活力和文化气息的环境下,就算没文化的人也都沾上了一些儒雅之气,剑桥兼具传统与现代风气,既保持传统的模式,也与时俱进不断地创新进取,作为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名副其实。生活也方便,中国餐馆也非常地道,兰州拉面、东北菜馆、川菜、粤菜烧腊,南洋面馆、越南米粉、韩国烤肉,应有尽有,相比较牛津的日本餐馆到处都是,剑桥的日本餐馆倒是颇少见,生活指数也不是特别高,20美金就可以吃得非常丰盛了。最重要的是: 有Uber!!!喜欢剑桥大学,也喜欢剑桥这个地方。

6 月9日.  早上退房,然后打Uber到了火车站,买了去伦敦的票,结果剑桥火车站正在修整,所以没有办法直接坐火车走,我们需要坐大巴车到下一站,然后再转火车去伦敦,下了汽车,进入火车站爬楼梯 二三十蹬,走过天桥,下二三十蹬楼梯才到了站台上,11 点就上车了,11:35 正点开车,旁边坐了两个从沙特阿拉伯来开会的美女,一路相谈甚欢,了解了很多关于她们国家的事情, 开心的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12:08 就到了London king cross总站,打了出租车到达了酒店,放下行李出去吃了一顿德州风味的烤猪排、炸鸡翅、炸酸黄瓜和炸鸡肉,然后腿儿着去大英博物馆,没想到已经2:00多了排队入门的人还是大摆长龙,后门是已经在网上订到票的人,我们没有订票,只能到前面去,到了前门也是大摆长龙,好在队伍动得很快,排了20分钟就进去了,人们排队是因为要在入门处检查一下包,我的天啊,大英博物馆里简直就是大菜市场,人头攒动,摩肩接踵,好东西很多,但是真不能静下心来好好欣赏,逛了一个多小时就直奔来的路上就看中的一家西安面馆( Xi”an  noodle biangbiang)叫了一个油泼面,口水鸡、拍黄瓜和西红柿,好吃,没有想到这次旅行,最后油泼面给我们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24天紧锣密鼓的行程身体已然如强弩之末,才14337 步已经精疲力尽了,洗洗睡了。

6 月10日. 下午4 点飞机回美。早上为了节省时间在酒店里对付了一口,然后就出门,横跨泰晤士河,近距离看伦敦眼,然后我们就到了最重要的市中心(Parliament Square)看大笨钟、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 ) 、唐宁街首相官邸、国会大厦。天阴沉沉的,一阵风,一阵雨,  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地排队等着买西敏寺的票,西敏寺赫赫有名,这里边埋葬着很多名人、达官贵族、科学家、国王、王后,最激动的事是:发现了很多著名文学家、诗人的名字,如雷贯耳的名字变成了一块块冰冷的墓碑,唏嘘不已。中午赶回酒店办理了退房手续,叫了Uber, 1:00赶到机场贵宾室,吃了中饭,4:00 点办理登机手续,广播说整个飞行时间为10个小时29分钟,挺高兴地以为可以提前半个小时到,结果伦敦机场拥挤,大家要排队起飞,我们晚点40分钟5.05才能起飞,白白高兴了一场,天上又下起了毛毛雨,伦敦是不是舍不得我们走啊? 4:46 离开廊桥,5:06 真的起飞了!当地时间6月10日下午7:40 安全降落旧金山!回家了!

英国离开了欧元区,而且离得特别彻底,不像有一些国家虽然不用欧元,但是市场上还是接受欧元。伦敦、牛津、剑桥的雨水充沛,时不时就下起来,但是我们在这几天蓝天白云,对我们是真照顾,自来水可以饮用,而且在餐馆里边也提供白水,不像其他的国家餐馆不提供白水,只能买比酒还要贵的水,也没有看到收费厕所,后来发现地铁站里面的厕所需要付费50 分,不过很简单,可以直接刷卡,不用准备零钱,公共汽车2 英镑的车资也可以刷卡,刷卡的rate比较好,100 美元可以换76 英镑,如果换钱100 美金只能换74 英镑,谁知道下次什么时候再来英国呢?换了一堆零钱,最后也都不知道丢到哪里去了,所以最好也就不换钱了。

欧洲人还是蛮注重环保,酒店里也会有专门丢弃电池的盒子,太阳能板到处都有,风力发电也很多,酒店里提供的洗发水、护发素、沐浴露等消费品都是大瓶的,不似美国小瓶包装,用一半丢一半,特别是包装盒的塑料制品会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不过美国连锁店的酒店还是用的小包装。自行车也有很多,也有专门为自行车骑者划分出来的路线,不过骑自行车的人是老大,骑得飞快,脾气也大,行人还需要礼让有轨电车,所以走在路上要躲这个、躲那个,在欧洲生活还是容易,一卡(信用卡)一机(手机)走遍欧洲,欧元到处可以用,就算不在欧元圈里的国家也可以使用欧元,没有什么困难之处,英语可以走遍欧洲,天气也很适合,日长夜短,早上5点多钟太阳就升起来了,晚上9点多才真的落日,偶尔有些阵雨躲一躲就过去了,这次去的几个国家都非常干净,所以在外边玩了25天,竟然全尾全须地回来了,没有生病,只有6月3日吃完散伙饭就觉得嗓子不舒服了,第二天老公的药盒子终于派上用场,两颗药下肚就好了,后来才反应过来,应该是过敏了,此次出来吃了好几个印象深刻的美食,德国的pizza边,布拉格的蒜烤蜗牛、布达佩斯的鹅肝Pate和langos炸油饼,过瘾过瘾,此次学了一课: 不要想当然,很多想去的热门景点和博物馆最好先在网上预约,功课需要事先做好,不过出来玩,有很多时候实际上就是到此一游,来过了,看过了,就摆摆手再见了,或者江湖再也不见了。

2024年6月14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linmeng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油翁' 的评论 : 失之交臂啊,哈哈
油翁 回复 悄悄话 上没有忍住自己在查理塔酒店的房顶露台看了半个小时夜景,真是美不胜收,布拉格的夜晚绝对是让人流连忘返的。今天早上阳光明媚,早起去老城广场散步,早上的广场比晚上清静多了,可以看到布拉格的日常生活,鸽子在广场上翩翩起舞,大教堂的钟声响起,整个氛围非常宁静祥和。逛了一圈再去吃早餐,品尝了捷克的传统捏饼和咖啡,味道不错。在布拉格,食物和咖啡都很美味,价格也很合理。

下午去了布拉格城堡,这是欧洲最大的古堡之一,建于公元9世纪,是布拉格的标志性建筑。城堡内有教堂、宫殿、花园等,整个建筑群气势恢宏,令人惊叹。城堡外的观景台可以一览布拉格市区的全景,非常壮观。在城堡内漫步,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底蕴,令人心旷神怡。

晚上和老公在布拉格的小巷里闲逛,吃了一顿当地特色的美食,尝试了各种捷克啤酒,品尝了奶油炖肉和传统的烤肉。布拉格的小巷充满了浪漫的氛围,灯光闪烁、琴音飘扬,仿佛置身于童话般的世界。回到酒店,看着窗外灯火辉煌的夜景,感受着布拉格这座城市的迷人魅力。

5月26日. 今天是布拉格之行的最后一天,早上起来整理行李,道别这座令人难以忘怀的城市。乘坐出租车前往布拉格火车站,乘坐EC372号列车返回德国。在火车上回想这几天在中欧四国的旅行,感慨万分。布拉格的美丽风情,柏林的历史底蕴,德累斯顿的古老建筑,每一座城市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中欧四国之行让我体验到了不同文化的碰撞和融合,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明的传承。这段旅程不仅充实了我的视野,也让我对欧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虽然旅途匆匆,但每一个景点、每一次经历都让我终身难忘。带着对中欧四国美好回忆的心情,我踏上了归途。希望下次能再次来到这里,继续探寻更多的风景和故事。
linmeng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顶级朋友' 的评论 : 你不是第一个说太长的人,是有点长,总是想把25.6天的经历都记录下来,写着写着就长了,嘿嘿
linmeng5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有点可惜' 的评论 : 我也有这个想法,嘿嘿
顶级朋友 回复 悄悄话 谢分享,就是太长了,分几篇加些照片就更好了!
有点可惜 回复 悄悄话 剑桥比牛津强多了,我都打算退休以后去那儿住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