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怀念不如相见

(2025-01-06 22:53:03) 下一个

       四十年前走出大学校门,一脚踏入社会,便开始了人生艰辛拚博的历程,毕业最初那些年,偶尔路过某座城市,短暂与相好同学小聚的机会算起来也就那么几次。那时通讯还没现在这么发达,逐渐的绝大多数同学便失去联系,再也未曾谋面。

      时间来到九十年代中后期QQ的出现,各地同学又开始有了消息,加之微信的普及,同学群的建立,曾经的老同学又开始热络起来。

       我们这个大班六十多个同学绝大多数都在国内工作生活,无巧不成书的是只有平和我先后来到了澳州,在墨尔本生活了十多年后才知道平比我更早来到悉尼。从同一个起点踏入社会,又不远万里,不约而同来到澳州这块美丽而神奇土地扎下根来,安家立业,是机缘巧合,更是冥冥中的缘分。

       同在一个国家,相距那么近,萌生见到平同学的想法是很自然的事。

       八十年代初的大学生自幼在物质匮乏,信息闭塞,思想保守的环境中长大,初高中阶段除了通霄达旦的题海练习,加班加点补课,根本没有其它任何社交活动,正常的社交体验少得可怜。等到进入大学,身体虽然进入18岁,但心智似乎还停留在初中时期。说来也许不相信,大学几年情窦初开的少男少女们几乎没有接触,除了班级活动,男女生之间根本没有个人交往,一堵无形的墙似乎将男女生无形的阻隔开来。我不记得在大学那几年是否与平有过交谈。尽管我们有着一段共同的成长经历,也有着共同朝夕相处的同学的深厚情意,四十年过去了,但不得不承认,我与平即熟悉又陌生。毕业四十年了,每个人都在变化,平到底属于那一类型,我无法想象。

      这个圣诞节决定去悉尼呆上一段时间,想见平的愿望最终战胜了我的疑虑。

      果然平得知我要去见她的消息后,真诚而热情的欢迎我们夫妇的到来,早早的在风景秀丽悉尼港预定了一家安静舒适的西餐厅,平的丈夫,女儿全家陪同我们相谈甚欢,渡过了一个美好,愉快的下午。尽管岁月的风霜让我们不再年轻,但我们的热情一如继往,我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依然如故。

      “怀念不如相见”愿同学友情似奔腾不息的涛涛江水,渊源流长。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我的庭院 回复 悄悄话 怀念不如相见,说得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