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美君子

在美国生活了32年的谦谦君子
个人资料
谦谦美君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重温《复活》

(2025-09-10 00:32:14) 下一个

重温《复活》

 

文革期间无所事事,大概是14 -15岁时,潦草地翻过楼上邻居家里的《复活》小说。说实在的,根本就没有读懂。如今,早已过了中年的我,闲来无事,看了一遍根据这部经典的小说改编的电影,总算明白了这部作品的伟大。

《复活》是托尔斯泰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三大代表作之一(其它的是《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琳娜》)。这是作家一生探索和思想的总结,一部再现一九○五年革命前夜俄国社会面貌的史诗。

该书取材于一件真实事件,或说是作者的半自传小说。主要描写男主人公聂赫留朵夫引诱姑妈家女仆玛丝洛娃,使她怀孕并被赶出家门。后来,她沦为妓女,因被指控谋财害命而受审判。男主人公以陪审员的身份出庭,见到从前被他引诱的女人,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申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陪她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为了不损害他的名誉和地位,她最终没有和他结婚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复活》就是一位渣男(贵族公爵)的自我救赎,它围绕贵族聂赫留朵夫的赎罪之旅展开。聂赫留朵夫真实地爱过卡秋莎,也确实背叛过卡秋莎,最后他想同卡秋莎结婚,并不是真的重新爱上了卡秋莎,更多的是想通过此举动,弥补自己的过失,如卡秋莎所说,他不过是在利用卡秋莎拯救自己的灵魂,所以,故事最后他是否同卡秋莎结婚也无所谓了,当他决定抛弃一切,开始行动的时候,他的灵魂就已经得到了拯救(复活)。

小说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公义、政治制度和宗教信仰的深刻思考,也深刻地融入了列夫·托尔斯泰的世界观、信仰立场和社会评论。它试图告诉我们:当生活杀死理想,应该如何像托翁一样《复活》。

托尔斯泰这篇具有人道主义思想作家的作品,不太适合年纪太小的人看。尽管好评如潮,当时年少的我,却怎么都看不下去。有了人生阅历后再读,感觉才会不一样。

 

二零二五年九月十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8)
评论
谦谦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yefang' 的评论 :
和您类似,也最欣赏《战争与和平》,其次《安娜·卡列尼娜》,最后是《复活》。
谦谦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京华人' 的评论 :
点赞。
yefang 回复 悄悄话 更正: 22 Jesus antwortet ihm: Ich sage dir, nicht bis siebenmal, sondern bis siebzigmalsiebenmal!
yefang 回复 悄悄话 更正: 22 Jesus antwortet ihm: Ich sage dir, nicht bis siebenmal, sondern bis siebzigmalsiebenmal!
yefang 回复 悄悄话 更正: 22 Jesus antwortet ihm: Ich sage dir, nicht bis siebenmal, sondern bis siebzigmalsiebenmal!
yefang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京华人' 的评论 : 托翁的作品中有许多《圣经》的引文,不太容易理解。记忆中,作者在《复活》的每一个章节起首都引用了一段《圣经》中的话,至今记得作者曾经引用过《马太福音》:
第21节:彼得进前来问耶稣:“我弟兄得罪我,我当饶恕他几次呢?到七次可以吗?”
第22节:耶稣说:“我对你说,不是到七次,乃是到七十个七次。”
很多年以后读到了德语的原文:
21 Da trat Petrus zu ihm und sprach: Herr, wie oft soll ich meinen Bruder vergeben, der gegen mich sündigt?
22 Jesus antwortet ihm: Ich sage dir, nicht bis siebenmal, sondern bis siebenmalsiebenmal!
时至今日都没有完全理解这些话的真正含义。
yefang 回复 悄悄话 中学期间,大概在15-16岁时,通读过托尔斯泰的三部大作品,其中比较容易读懂的是《复活》,其次是《安娜·卡列尼娜》,最不容易读懂的是《战争与和平》。成年以后再次读这三部作品,最欣赏的是《战争与和平》,其次是《安娜·卡列尼娜》,最后才是《复活》。文学欣赏口味随年龄和阅历增长发生了变化。
京华人 回复 悄悄话 我是在信主之后才真正读懂这部名著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