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美君子

在美国生活了32年的谦谦君子
个人资料
谦谦美君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苏联版电影《战争与和平》

(2025-08-31 19:00:54) 下一个

苏联版电影《战争与和平》

 

多年前花了三个半小时,看过1956年美国版本的《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还写过一篇观后(2021年3月1日 – 文学城)。其实,《战争与和平》电影还有一个1966年苏联的鸿篇巨制版本,获得了1969年第4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冷战时期的美国文艺界也没有“政治正确”)。苏联版的同名电影分成四集,我之前之看过第一集。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找来了四集上译厂的配音版,花了7个小时(422分钟)完整地看了一遍。现在,中文配音的外国电影已近绝迹,很怀念并佩服当年上译制片厂和配音演员的功力。

影片改编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围绕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以贵族小姐娜塔莎、贵族青年皮埃尔和安德烈公爵三人的情感故事为线索,以其宏大的场面和史诗般的镜头语言,完美地呈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也极尽所能忠实地再现了托尔斯泰的这部长篇巨著。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介绍,网上汗牛充栋,无需我再画蛇添足。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是利用“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拍摄出来的史诗级电影,耗时五年完成,耗资据说高达5亿6,000万美元,《纽约时报》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后来被载入1969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拍摄《战争与和平》,单是拍摄用掉的胶卷总长度为1,540公里。参加拍摄的演职人员共595,193人,其中重要角色36名,有对白的角色599人。有47个工厂为影片提供普通服装,服装共计20,900套。马具和皮革制品由两家工厂生产。各种绘画,家具,吊灯,餐具,枪支等19世纪的生活用品由58家博物馆提供,完整再现了当时的贵族生活风貌。除了博物馆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苏联人给剧组寄来了家中收藏的私人珍品。

当时苏联准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代式样的大炮,以及587门沙俄时期式样的大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出来的。为航拍准备了30多架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火药,23吨枪支发火用火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导火线。

为了真实取景,苏联花费两年时间在莫斯科东北150公里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城市街道、居民住所、政府机构、文化设施甚至还有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堪称世界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布景。最后为了拍摄莫斯科大火,居然一把火把这个“莫斯科”全烧了。

在拍摄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场景时,军方甚至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共动用了12.5万名演员和35,000匹战马,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军装,这一数字等于当年拿破仑那次战役的前线人数,等于重新打了一遍这场战争。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美苏争霸,他们不单单有政治上的角力,军事上的制衡,连文化上都有相互斗争,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是冷战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1956年的美国版《战争与和平》在苏联上映时,吸引了超过3,140万观众前往影院观看。那么多苏联人去看一部美国人拍摄的俄国名著,这一现象很快引起苏共高层的关注,并指示电影局和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必须对此进行反击,拍摄《战争与和平》就成为了苏联当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所以,苏联除了要拍摄出更符合本国文学巨著的电影,更是要对美国式的文化劫掠与入侵说不!

美国版的《战争与和平》,并没有把托翁对战争的反思、人性刻画很好的表达出来。而苏联版才真正称得上“大气磅礴、史诗风范”。与美国版偏重媚俗圈钱的爱情故事不同,苏联版就是实打实的战争场面。并且人物刻画也非常出色,完美还原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在战争中自我人格的完善过程。我和大多数网友们对于美苏两个版本的评价相同:俄罗斯的名著由俄罗斯拍才正宗,前苏联版的更经典,更符合原著。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意思哈。

 

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谦谦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白钉' 的评论 :
谢谢您对这部巨著的深刻解读!
谦谦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京华人' 的评论 :
“英雄所见略同”!
谦谦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chufang' 的评论 :
我也是几乎一气呵成。
谦谦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ilovefriday' 的评论 :
当作了解俄国的历史看,不必入戏就好。
谦谦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囫囵' 的评论 :
也听说电视剧改编版的很不错,有机会会去看。
谦谦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elfie' 的评论 :
中文配音的确能让观众最大程度地欣赏电影,可惜,现在已经基本绝迹。
白钉 回复 悄悄话 在六十年代苏联版影片的最后一部分,皮埃尔走在战后的俄罗斯大地上,战争的硝烟已散,世界恢复了宁静。他仰望夜空,看到北斗星闪耀在天际,那一刻,他突然明白了:

“人类的爱才是生命的真正意义。”

这句话不是影片的原文对白,但它准确地传达了皮埃尔在那一刻的内心转变。他不再执着于哲学、政治或财富,而是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理解与爱,才是人生最真实的价值。

电影的表现手法
画面: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用极简的构图,展现皮埃尔仰望星空的宁静与庄严,北斗星象征着指引与永恒。

音乐:背景音乐逐渐淡出,留下沉静的夜色与星光,让观众沉浸在哲思之中。

表演:皮埃尔的神情从疲惫转为平和,他的眼神中充满了理解与温柔。

托尔斯泰的哲学精神
这一幕深刻体现了托尔斯泰的核心思想:真正的幸福来自于内心的善良与对他人的爱,而不是外在的权力或知识。皮埃尔的顿悟不仅是个人的成长,也是整部作品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回答。
京华人 回复 悄悄话 苏联版的要好很多,人物形象也符合原著。特别是导演邦达尔丘克饰演的皮埃尔与托翁笔下的皮埃尔完全吻合。
chufang 回复 悄悄话 我来美后,看了这个苏联版的《战争与和平》,整整八小时,从早上看到下午,中午休息出来吃中饭。国内董秋斯翻译的《战争与和平》中的插图都是来自于这部影片。
ilovefriday 回复 悄悄话 Youtube上能看到这部史诗级巨作,每次要看之前都要做心理建设,因为太沉重。
囫囵 回复 悄悄话 邦达尔丘克夫妇拍的这一版我看过无数遍,经常拿来做锻练或下饭的背景视频。若是你喜欢战争与和平,近年来两版电视剧版也都拍得不错。
elfie 回复 悄悄话 I have watched this movie in Russian on the Criterion channel. There are many of my favorite actors in Soviet cinemas. Up till now most of them have passed away. You really need to know Russian history, culture and language to appreciate this movie more! The music score is great, and the cinematography is great, too. It must be fun to watch a Russian movie dubbed in Chinese. I can't really imagine it myself. I'm too young to be in that group of audience. I heard that those voice actors in the 1980s were grea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