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谦美君子

在美国生活了32年的谦谦君子
个人资料
谦谦美君子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苏联版电影《战争与和平》

(2025-08-31 19:00:54) 下一个

苏联版电影《战争与和平》

 

多年前花了三个半小时,看过1956年美国版本的《战争与和平》(War and Peace),还写过一篇观后(2021年3月1日 – 文学城)。其实,《战争与和平》电影还有一个1966年苏联的鸿篇巨制版本,获得了1969年第41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冷战时期的美国文艺界也没有“政治正确”)。苏联版的同名电影分成四集,我之前之看过第一集。这次,终于如愿以偿,找来了四集上译厂的配音版,花了7个小时(422分钟)完整地看了一遍。现在,中文配音的外国电影已近绝迹,很怀念并佩服当年上译制片厂和配音演员的功力。

影片改编自俄国文豪托尔斯泰的同名作品《战争与和平》,围绕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以贵族小姐娜塔莎、贵族青年皮埃尔和安德烈公爵三人的情感故事为线索,以其宏大的场面和史诗般的镜头语言,完美地呈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大地广阔的历史画卷,也极尽所能忠实地再现了托尔斯泰的这部长篇巨著。关于《战争与和平》的介绍,网上汗牛充栋,无需我再画蛇添足。

苏联版《战争与和平》是利用“集中精力办大事“的体制优势拍摄出来的史诗级电影,耗时五年完成,耗资据说高达5亿6,000万美元,《纽约时报》称,这是“有史以来最昂贵的电影“,后来被载入1969年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拍摄《战争与和平》,单是拍摄用掉的胶卷总长度为1,540公里。参加拍摄的演职人员共595,193人,其中重要角色36名,有对白的角色599人。有47个工厂为影片提供普通服装,服装共计20,900套。马具和皮革制品由两家工厂生产。各种绘画,家具,吊灯,餐具,枪支等19世纪的生活用品由58家博物馆提供,完整再现了当时的贵族生活风貌。除了博物馆外,还有数以千计的苏联人给剧组寄来了家中收藏的私人珍品。

当时苏联准备了695门法国拿破仑时代式样的大炮,以及587门沙俄时期式样的大炮,其中20门是从博物馆里拖出来的。为航拍准备了30多架飞机,40吨燃油,52吨发烟用火药,23吨枪支发火用火药,16,600枚手榴弹,6,600枚发烟弹,4,500条导火线。

为了真实取景,苏联花费两年时间在莫斯科东北150公里的地方,搭建了一个占地面积足有十万平方米的假莫斯科,包括城市街道、居民住所、政府机构、文化设施甚至还有一个完整的克里姆林宫,堪称世界电影史上绝无仅有的布景。最后为了拍摄莫斯科大火,居然一把火把这个“莫斯科”全烧了。

在拍摄拿破仑入侵俄国的战争场景时,军方甚至试图让片中兵力尽量与实际战役的参战人数基本相同。共动用了12.5万名演员和35,000匹战马,并且每位“士兵”都有自己的武器和军装,这一数字等于当年拿破仑那次战役的前线人数,等于重新打了一遍这场战争。

上世纪60年代初正值美苏争霸,他们不单单有政治上的角力,军事上的制衡,连文化上都有相互斗争,苏联版《战争与和平》可以说是冷战时代背景下的产物。

1956年的美国版《战争与和平》在苏联上映时,吸引了超过3,140万观众前往影院观看。那么多苏联人去看一部美国人拍摄的俄国名著,这一现象很快引起苏共高层的关注,并指示电影局和莫斯科电影制片厂必须对此进行反击,拍摄《战争与和平》就成为了苏联当时的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所以,苏联除了要拍摄出更符合本国文学巨著的电影,更是要对美国式的文化劫掠与入侵说不!

美国版的《战争与和平》,并没有把托翁对战争的反思、人性刻画很好的表达出来。而苏联版才真正称得上“大气磅礴、史诗风范”。与美国版偏重媚俗圈钱的爱情故事不同,苏联版就是实打实的战争场面。并且人物刻画也非常出色,完美还原了当时俄国社会的风貌,以及个人在战争中自我人格的完善过程。我和大多数网友们对于美苏两个版本的评价相同:俄罗斯的名著由俄罗斯拍才正宗,前苏联版的更经典,更符合原著。有点“英雄所见略同”的意思哈。

 

二零二五年八月三十一日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