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留地
“自留地”是个深具中国特色的词汇。新中国的土地归国家、集体所有,但给农民保留了自己房子周围部分归自己所支配土地,叫自留地。国家、集体所有的土地要上交公税,而自己所保留的土地则不用交任何税。
曾几何时,国家的“三自一包”(自负盈亏、自由市场、自留地和包产到户)政策被定性为修正主义路线,农村社员的自留地和家庭副业被说成是“资本主义的尾巴”。改革开放之前,“割资本主义尾巴”的运动不时在祖国大地风起云涌。
如今,自留地在那里不再时髦,儿子辈更不知所云为何物。但“尾大不掉”,它飘洋过海,回到资本主义的老家生根落户。
三个月前搬家到南加州,这里天天阳光,蔬菜好像一年四季都可以生长,觉得不种点菜什么的有点亏?于是,老傢伙改变主意,利用院子的边角开了一小块自留地,见下图:
之前住在四季分明的芝加哥地区,也种过几年菜。每年9 – 10月这个季节,那里的菜地早已“耙园”,而南加州现在的这个季节,白天温度仍在摄氏20度以上。那么现在到冬季,到底应该种什么菜呢?这块地属于“边角余料”,阳光直照的时间很少,有的根本就照不到太阳,那么,背阴的自留地又适合种什么菜呢?第一年肯定没经验,干脆,咱也种个“人民公社试验田”吧。4‘ x 8’ 见方的小自留地上,居然密密麻麻的让我种了10种菜:
一,花钱买的苗:
二,不(少)花钱的:
空心菜,蒜,葱 韭菜,上海青,辣椒。。。
长势喜人的芹菜 被虫子咬了的白菜
已经吃过一茬青蒜了。现在看,豌豆苗长的不好:其它的都还不错,咱们总结经验,再接再厉。在实验田的基础上,明年说不定咱也能放个“卫星”:“亩产超十万斤”(1)。。。
(1)60多年前的“大跃进”期间,《人民日报》1958年9月18日报道了最大一颗水稻“卫星”。报道说:广西僮族自治区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成功地运用了高度并禾密植方法,获得中稻平均亩产130,434斤10两4钱的高产新纪录(当时1斤为16两 - 引者)。这块高产田面积一亩零七厘五,黑壤土,二等田,共收干谷140,217斤4两。
二零二二年十月二十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