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哪扯到哪

随翻随摘随忆 能感受得到 , 那块绕在南院上的云,又来了,看着厚。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边过日子边记记(三十二)

(2025-10-06 11:25:48) 下一个

边过日子边记记(三十二)

 

 

网友写《一定要有夏》。读。留言:

 

“文章写得用心用力。人祭的议论,有点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

 

昨读《唐语林校证,其中有“元载败。妻王氏日:“某四道节度使女,十八年宰相妻。今日相公犯罪,死即甘心,使妾为春婢,不如死也”。主司上闻,俄而亦赐死”。

 

这虽不是人祭,但说明,对待生命的态度各有差別。祭祀,后人看着残忍,当时却常常是庆祝。殉葬,多是后人悲壮之,当时是庆典。鲁迅说日本的武士道:在轻视他人生命之前,他们也轻视了自己的生命。(大意)”

 

 

 

清民国解放后

 

民国比清朝,高一档次;清朝比解放后,高一层次;而到了外国,不会多看好民国。所以,解放后,不是活回头了,而是活了个倒栽葱。

 

 

 

中秋节祝辞

 

今年中秋节的祝辞多为“中秋快乐”。输入中秋,再敲,会同时出现“节”和“快乐”,省事,点“快乐”。但是意思变了:一个是祝节日,一个是祝节气。

 

多敲一下少敲一下的事。要不然昵?

 

 

 

筒中圈

 

台湾人还是写繁体字,好像也没觉得烦。倒是大陆的人看不惯也写不来繁体字了。

 

文字由繁及简,对头。华国锋时代的简化字方案,更进一步简化了,可惜作废了。

 

简中圈,是个文化圈,即大陆。就这儿,写和用简化字。七十几年写下来,说下来,说它什么是好呢?

 

前有民国,现有港台和东南亚还操汉语的华裔,说话比大陆话和气有礼貌,文采及教养比大陆人好一截子。

 

简中圈里说延安白话即党话,公家话,写的也是,直至文革结束,不许说其他的话。钟阿城的“三王”小说,让大陆人看到了公家话之外的汉语。

 

繁体字里,有个人,也有个人的声音和文章。秦至清,都有。从那时留下的笔记看,当职办法事时,写官腔;平时,写自己的话。民国,分陈布雷语言和自由知识分子语言。

 

简中圈里,没有个人,没有个人文章,声音。举国上下全说党话,全写公文。由此,形成了简中圈文化。大陆人一开口,一下笔,就听得看得明明白白。遇到过好几个台湾人,都有类似的表示,大陆人,rough。欧美几十年间,花了不少时间,和这个rough较劲。用rough说简中圈表征,觉得蛮好的。

 

近来,九零后的名人,不少通外国语,像陈国凯,张维为,那个做数学学术报告的女教授,这些人甭管他们说什么,简中圈文化之外的素质,语言,认知,举止等等,在他们那儿看到一些了。

 

简中圈种种,质量差。当好的东西成了规模,简中圈就会被人丢弃。就如同五零后六零后七零后人的说的写的,后来的人提都不会提。太rough,太low,其实也就二三十来年的事,这批人没了,简中圈大体也完了。

 

 

 

 

年轻人

 

 

总听到,要和年轻人多在一起呆呆,聊聊。其实,要分的。当和香蕉人,他的媳妇,儿媳的姊妹在一起时时,时时感到新鲜。事后好一阵,会点点滴滴地回忆,每个细节都津津有味,不少还意味深长。譬如,她家老大对埃及博物馆开馆典礼的描述和“埃及人会搞,那气氛让人印象深刻”。她是个资深搞设计的。她家老巴子,随便扭扭动动,都是难得一见的艺术舞蹈。

 

也和大陸背景的年轻人多有接触,平心论,一点也不稀罕。一点也不觉得自己老了,相反,他们常说我是“愤青”;他们读过的看过中好的,我见过不少;他们对艺术的鉴赏,那么保守,缺深度;他们写的说的,自己是不要去翻看的;自己写的说的,他们在翻看;很少很少觉得他们比自己读的《古代笔记》新,比自己常翻的字帖美。曾想去年轻人的网站上贴文章,一翻那些网站,带货,代言,交换物流信息,像进了菜市场。

 

网上有点质量的东西,多不为四十以下的人所有。听到看到他们的有点份量的东西,都是年长的人那里有的。白纸运动,郑州一夜之间几十万年轻人赶集事件,有质量,但也就那个样。

 

吾,渣时代里生及长;当下年轻人,亦然。从渣时代里润了,而且几十年了,虽还渣着,但有了渣之外cover自己的人文环境。无论是润了的和没润的年轻人,只比我少经历,不比我多出什么。所以,不是“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而是“老勿老,不逊人的年轻”。不是“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而是“幼他幼,还不及我的老。”

 

在接触过的大陆年轻人中,还没遇见过让自己驻足注目的,但他们询问我的已有好几个;我的侄甥们,还没见一个能让我听听他们说,看看他们写的;倒是他们在读我写的或不读我写的,他们给出的评论是“真会写”“太极端”“这儿,可不爱看到这些”。想听到比这更有意思的反应。但他们有吗?

 

润出之后,对于简中圈,已经不再认为“希望在年轻人”了,更愿意留心周围的外国年轻人,香蕉人。在这样的环境中,哪儿敢“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却是不由地“幼吾幼,就是有些装嫩,出点小丑也心甘情愿”。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