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260)
2021 (381)
2022 (335)
2023 (302)
2024 (324)
挑刺公众号·佳帖(三)
2024 年经济学诺奖获得者说:
决定国家兴衰的根本,不是科技,而是制度。
议:相信,这话是“编译”的。诺奖的经济学,不会限于“国家”。另,“找根本”,是山货大叔的绝活;类似的,“纲举目张”是渔婆的认知;“半部论语治天下”,是考生要翘课的托辞;“治大国如烹小鲜”,是倦勤的另一个说法。等等。
几何原理中,公理寥寥,大部分是证明的过程;四大发明,哪一个留下制作过程,数据?
相信弯道超车,久矣!等待天下掉馅饼,世世代代;愚公移山,谁信?“感动了上帝,于是派了…”,都在等。
记得一个历史教授说他的理论:历史的动力既不是生产关系,也不是生产力,而是它们的合力。还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四方块,中间划一道斜线,线的一头画了个箭头。黑格尔一世的研究,外加马克思的修修补补了一辈子,就给这教授一堂课给齐活了。
后来美国的学者来做学术报告。听得要让人入睡。讲了两小时,一小时五十分钟讲采集的数据,制的表格,列出所引用资料的出处。最后十分钟进出的结论,一个金句也没有,是类似“所以,1+1 =2”,还加上注:这仅是在满足我所说的上述条件之下。
长辈老师教导谆谆:“没有捷径”“没有免费的午餐”。我们也没去问“老师,请提供捷经细节”;也不去问前辈,“是百分百的没有,还是大概率没有?”当下的国情在天天证明:勤劳不致富;有个好爸爸,我的起点就是你的终点还够不到的那一个点。
孟加拉的学生“擒贼先擒王”;尼泊尔用了“二十四小时”就完成了政权更迭”;满网都在盼那“星星之火”,但不大想,那只是“可以”燎原。所有理性的理论都在反复地说:“可以”“百分之几的几率”,“什么情况下不可以”….. 这些事,似不在简中圈人的考虑域值。
帖::
当今有两种傻瓜群体存在:
一种是,从来或还未被社会毒打过,以为生活处处是花园。
另一种是,虽然经常饱受社会毒打,但以他的智力从来不知道是谁在打他。
网评:眼睛可以看到現象,但只有智慧才能洞察原因。(帕斯卡)
议:都在议论“文革会不会重演”。
其实也可以这样想的:这是不是个问题?譬如,文革本身是块赘肉,是段盲肠;“会不会重演”只是个特别嗜好“重口味”;再说了,文革是“史无前例”后的首例,就是真的有意义,也没有统计数据支撑啊!
好多被毒打的说“党妈妈打党儿子”,不叫冤屈;没被打过的写出了反思文革文章的有得是。这一锅粥,谁搅得清?
这就是简中圈的脑况,里面塞的七成以上是胡咧咧;另三成,也许还是胡咧咧。
帕斯卡的“眼睛可以看到现象”,是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用“智慧”可以去查档案,去相关部门询问…. 这些,导致一个社会成员一直处于被毒打和尚未被毒打状况之下的根本原因,在简中圈里免谈。
一怕和二怕帖
一怕老鹅公布档案
二怕老美公布财产
议:陈丹青曾发火,你公布官员财产,你不吃特供,我就拥护你。
这都是“奶奶,你是不是给气糊涂了”。
细了听,这都是N高级别的高级红。想想看:一个政权的“就怕”这些,那这可是个上乘的朝廷,甚至是质量不差的近代国家机器。
真正歹的政权是:一九六七年了,才被迫中止了中南海的周末舞会,一九五几年到一九六七年,爱泼斯坦案每周一次在中南海发案一次;真正毒的上层是:九三阅兵之后的国宴后,红二代子女大聚餐,和普世价值赌狠:这地儿,老子英雄儿好汉,老鼠的儿子打地洞。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