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的世界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个人资料
国华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贸易战:打了个寂寞

(2025-05-15 14:56:45) 下一个

美国总统唐纳德·川普在2018年发布了一条著名推文:“当一个国家(美国)在与几乎所有做生意的国家的贸易中损失数十亿美元时,贸易战是好事,而且很容易赢。”(下图 X/Linkedin)4月9日,川普政府对美国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征收145%的关税,引发了一场新的、甚至更危险的贸易战。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给出了类似的理由:“我认为中国升级贸易战是一个大错误,因为他们在玩‘两手牌’。中国提高我们的关税,我们会有什么损失?我们出口到他们的产品,相当于他们出口到我们的产品的五分之一,所以他们出了一手必输的牌。” 

简而言之,川普政府认为,它拥有博弈论者所谓的“升级优势”(escalation dominance),可以压制中国以及与其存在双边贸易逆差的任何其他经济体。兰德公司一份报告称,“升级优势”意味着“交战方有能力以对对手不利或代价高昂的方式升级冲突,而对手却无法以同样的方式进行反击。” 如果川普政府的逻辑正确,那么中国、加拿大以及任何其他对美国关税进行报复的国家都将是输家。

但华府的这种逻辑是错误的:在这场贸易战中,北京是主导升级的一方。美国从中国大陆才获得至关重要的商品,这些商品短期内无法替代,而在美国本土生产也完全不现实 - 生产成本高得令任何厂家望而却步。减少对中国大陆的这种依赖或许是华府采取行动的正当理由,但在做好充分准备前即仓促出手,会令其成为一场川普政府注定打不赢的战争,甚至代价极其惨重。用贝森特的话来说,就是:华盛顿,而非北京,正在把赌注押在一手必输的牌上。

自古知兵非好战 

川普的“贸易战是好事,而且很容易赢”说法在两个方面都是站不住脚的。首先,贸易战双方都会受损,因为双方都无法获得各自经济体想要和需要的、本国人民和企业愿意支付的商品(下图 iMEdD/WORLD FINANCE/TechInformed/EuroNews)。与发动真正的战争一样,贸易战是一种破坏行为,它也会危及攻击方自身的军队和后方:如果防御方认为自己无法以损害攻击方的方式进行报复,它就会投降。贝森特的扑克类比具有误导性,因为扑克是一场零和游戏:只有你输了,我才赢;只有我输了,你才赢。相比之下,贸易是正和博弈: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做得越好,我做得也越好,反之亦然。在扑克游戏中,除非你赢了,否则你投入的钱不会有任何回报;而在贸易中,你会立即以你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形式获得回报。

川普政府开打贸易战的逻辑是,进口越多,风险越小 - 因为美国对中国大陆存在贸易逆差,从中国大陆进口的商品和服务比美国出口到中国大陆进口的商品和服务多,所以美国受到贸易战的冲击要大大小于中国大陆。但事实上,阻碍贸易会降低一个国家的实际收入和购买力;各国出口是为了赚钱购买本国没有或国内生产成本过高的产品。更重要的是,美中间的贸易包括商品贸易和服务贸易。2024年,美国对华商品和服务出口额为1992亿美元,自华进口额为4625亿美元,贸易逆差达2633亿美元。如果双边贸易平衡能够预测贸易战的胜负,那么优势在于贸易顺差经济体,而非逆差经济体。顺差国中国大陆正在放弃销售额,而销售额带来的收益仅仅是货币;逆差国美国放弃的是其在国内不具备竞争力或根本没有生产的商品和服务。货币是可以替代的:如果收入减少,可以削减支出,在其他地方寻找销售渠道,将负担分摊到全国,或者减少储蓄(例如,通过财政刺激措施)。与大多数总体贸易顺差国一样,中国大陆的储蓄额大于投资额。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意味着中国大陆的储蓄过多。调整相对容易 - 鼓励公民消费花钱去购买充盈市场的商品,不会出现有钱买不到东西的情况。而且,大陆厂商可以通过国内或国外其他市场来销售替代原本销往美国的大部分产品。

像美国这样存在总体贸易逆差的国家,支出大于储蓄。在贸易战中,美国人购买的物资要么供不应求,要么干脆就缺货(因为关税提高了这些物资的成本),而这些物资远不像货币那样具有可替代性或易于被替代。因此,特定行业、地区或家庭会感受到贸易战的影响,这些行业、地区或家庭面临物资短缺,有时是必需品短缺,而有些物资在短期内是无法替代的,因为美国不能生产,印度,越南,墨西哥或东南亚国家也无法供货。逆差国家还会进口资本,这使得美国更容易受到人们对其政府可靠性和营商吸引力的情绪变化的影响。当川普政府反复无常地决定大幅增税,并对制造商的供应链造成巨大的不确定性时,其结果将导致其他国家减少对美国的投资,不买或少买美国国债,从而提高美国债务的利率。

论逆差与主导地位 

简言之,如果美国与中国大陆爆发大规模贸易战,美国经济将遭受重创。如果川普加征的关税水平超过100%,且中美贸易战持续下去,这将会是一场灾难。与川普和他的那些马屁精幕僚极力鼓吹的相反,中美贸易战对美国经济遭受的冲击将超过对中国大陆经济的冲击(下图 ET Now/SCMP)。而且如果美国升级贸易战,这种冲击只会加剧。川普政府或许自以为强硬,但100%以上的关税意味着美中经济完全脱钩。由于没有替代供应商,美国将面临关键投入品的短缺,从大多数药品的基本成分,到汽车和家电使用的廉价半导体,再到包括武器生产在内的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关键矿物(稀土)。川普声称要大幅削减或完全取消对中国大陆的进口,可美国不生产这些商品,越南、印度、东南亚、墨西哥、日本、韩国也不能替代。美中经济隔绝带来的供应冲击将导致美国经济滞胀,就像20世纪70年代和新冠疫情期间出现的宏观经济噩梦一样 - 经济萎缩,通胀上升。在这种情况下,美联储和财政政策制定者是无计可施,只能悲催地任由通胀走高,失业攀升。

说到真正的战争,人们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没有在武装好自己之前即轻率地挑衅对手,那无异于自杀。川普的经济攻击本质上就是冒着风险:鉴于美国经济完全依赖中国大陆的重要商品来源(医药库存、廉价电子芯片、关键矿产),在切断贸易之前不确保替代供应商或充足的国内生产,是极其鲁莽的。自欺欺人地说贸易战好打易赢,川普政府正在招致它声称想要避免的那种损害。

还好,川普并非一根筋不知变通的等闲之辈。尽管川普和财政部长贝森特一再发表咄咄逼人声明并对中国大陆开征了前所未有的断钩性的高关税,美中双方最终还是在川普的高瞻远瞩下相互妥协(下图 Facebook)。川普向北京输诚:我们不想伤害中国。

 

事实证明此,川普政府的恐吓和善变策略弊大于利 - 其他国家今后不会认为川普的高关税大棒仅仅是讹诈;川普越来越大的胃口不会欲壑难填?川普经济政策的根本问题在于,它需要发出足够多的自我伤害威胁才能令人信服,这意味着市场和家庭将预期持续的不确定性。美国人和外国人对美国经济的投资都会减少而不是增加,他们不再相信美国政府会履行任何协议,这使得通过谈判达成和解或缓和局势的协议变得难以达成。日本并未如普遍相信的那样与美国达成协议,韩国要等到选出新政府之后才开始与美国谈判;欧盟警告会对美国实施报复措施。如果川普政府执意这么任性地走下去,美国的生产能力将下降而不是提高,中国大陆、欧盟和其他国家对美国的筹码只会增加。

川普政府发动的是一场相当于越南战争的经济战争 - 一场很快就会陷入泥潭的战争,破坏国内外对美国信誉和能力的信心 - 我们都知道结果如何。或许,川普总统和财政部长贝森特也觉察到了。

* 本文主要参考了亚当·S·波森(Adam S. Posen)的《Trade wars are easy to lose》一文。波森现为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所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总部位于华盛顿特区。

参考资料 

陈岩. (2025). 对峙还是孤立:白宫对华关税145% 中国报复追加125%后的下一步. BBC News中文. 链接 https://www.bbc.com/zhongwen/articles/cdjll0dyxzgo/simp

Posen, A. S. (2025). Trade wars are easy to lose.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united-states/tariffs-trade-wars-are-easy-lose

Ramaswamy, S. V. (2025). Treasury Secretary Scott Bessent: China’s trade war escalation ‘big mistake’. USA TODAY. 链接 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ews/politics/2025/04/08/bessent-china-losing-hand-trade-war-mistake/82995035007/

European Commission. (2025). Commission consults on possible countermeasures and readies WTO litigation in response to US tariffs. 链接 https://ec.europa.eu/commission/presscorner/detail/en/ip_25_1149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