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华的世界

这是国华对读过的书, 看过的电视/电影, 听过的音乐, 访游过的地方, 经历过的事物, 和时事的感想或点评.
个人资料
国华P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印度必须对美妥协

(2025-07-24 13:26:23) 下一个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里,极少国家像印度那样持续获得美国外交政策官员的关注。自乔治·W·布什政府(2001-2009)以来,印度不仅是美国亚洲政策的核心,还位于华盛顿全球战略的中心。不言而喻,美印间这种持久的伙伴关系建立在战略利他主义之上。对美国政策制定者来说,一个在经济、军事和外交上崛起的印度,将为美国带来长期利益。一个更强大、更繁荣的印度将为美国企业打开市场,增强对中国大陆的地区威慑力,并成为制衡亚洲威权主义的民主力量(下图 Beltway Grid/AsiaConverge)。因此,华盛顿视印度的崛起为机遇,而非威胁。因为印度的崛起符合美国的战略目标,华盛顿在印度进行了大量投资,且不求立即回报。这种长期押注印度的政策贯穿了民主党和共和党政府,包括唐纳德·川普总统的1.0任期。

但是,美籍印裔学者、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米兰·瓦伊什纳夫 (Milan Vanshnav) 认为川普重返白宫可能标志着这种战略利他主义策略的终结。瓦伊什纳夫在《外交事务》上讨论印度的对美关系的一篇文章中指出,虽然川普及其2.0政府的交易名声在外,其实川普2.0政府更渴望巩固美国在包括与印度的交往在内的外交关系中的主导地位。瓦伊什纳夫建议印度政府为了维护与美国的关系和实现本国的长远利益,现在必须践行对美国的战略利他主义:向关注保持优势地位的美国(川普1.0)政府示好输诚,降低对华盛顿的要求,并向川普政府提供实实在在的让步。瓦伊什纳夫知道对致力于战略自主和“多边结盟”的印度来说,这个建议可能难以接受。但是,瓦伊什纳夫认为这可能是印度安然度过川普第二任期并为更有利的未来做好准备的最佳选择。以下为瓦伊什纳夫题为《How India can placate America》一文的主要内容。

乐善好施的利他主义

前美国驻印度大使罗伯特·布莱克威尔和南亚学者、前国家安全委员会成员阿什利·泰利斯曾在2019年《外交事务》杂志上非常清晰地阐述了美国对印度的战略利他主义政策。布莱克威尔和泰利斯认为,从世纪之交开始,美国外交政策官员意识到,印度崛起为亚洲一个快速发展、民主且军事实力雄厚的大国,对美国来说本质上是有利的。随着北京崛起为战略竞争对手,华盛顿不仅将新德里视为天然的合作伙伴,更将其视为一个亚洲大国,在阻止中国大陆主宰该地区并破坏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方面与美国拥有共同利益。因此,一个更强大、更繁荣的印度可以成为制衡强势威权中国大陆的砝码(下图 Youtube/STUDYIQ)。

美国外交政策制定者认为,美国应注重与印度的长期战略融合,忽略或避免两国在诸如气候变化、贸易或多边体系改革一类问题上可能出现的摩擦。正如美国驻印度大使布莱克威尔和前国安会成员泰利斯所写:“美国的慷慨政策不仅仅是对新德里的恩惠;而是有意识地践行战略利他主义。在考虑为印度提供各种形式的政治支持时,美国领导人并没有问‘印度能为我们做什么?’他们希望印度的崛起轨迹能够改变亚洲的力量平衡,使之有利于美国。”

战略利他主义是美国二十年来对印政策的基础,历届美国政府都在这一伙伴关系上打下了各自的烙印。小布什政府于2005年签署了一项与印度合作的民用核协议,该协议2008年获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批准,最终使印度免受国际社会的核制裁。奥巴马政府视印度为其“重返亚洲”战略的关键,以及其“自由开放的印太”愿景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伙伴。川普1.0政府任期尽管动荡不安,但保持了连续性。2020年,随着中印两国之间在喜马拉雅地区有争议的边界上发生冲突,印度不再像过去那样谨慎地对待北京了。这为印-太伙伴关系(即由澳大利亚、印度、日本和美国组成的四方安全对话)的发展铺平了道路,并扩大了印美之间的双边防务和外交合作。川普1.0之后的拜登政府加强了这些伙伴关系,并增加了一项新内容,那就是与印度在关键和新兴技术上合作的新框架。该框架雄心勃勃地促进美印在半导体制造、敏感国防系统的联合开发和生产以及在太空探索和研究领域的合作。

但是,在川普1.0政府任期内,对印的战略利他主义遭遇了阻碍。川普总统的“美国优先”论调,几乎无法体现出战略利他主义的宽宏大量精神。好在川普对交易的偏好也受到了几个因素的制约:川普第一任期内的几位内阁官员都属于传统的共和党外交政策精英阶层,对他们来说,中国大陆带来的挑战以及印度在帮助美国应对这一挑战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印度因而没有受到川普反复无常的倾向的全面冲击。

其次,新冠疫情导致正常的外交活动暂停,使川普1.0政府的注意力从双边关系中的摩擦点转移开来。同时,印度的仿制药行业在疫情期间脱颖而出,使新德里成为华盛顿更感同身受的合作伙伴,尤其是在印度也经历了与疫情相关的重大死亡和人员流离失所的情况下。

第三, 2020年中印边境冲突为深化印美情报共享、国防合作和太空合作等提供了契机。多年来,美国一直敦促印度将其对华谨慎的公开立场与更为强硬的私下言论合二为一,结果发现新德里开始敢于在公开场合硬刚北京。因此,川普1.0任期内的美印关系持续友好,证明民两党在印度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印度需要对美国“互惠” 

川普在2024年11月的总统大选中获胜后,许多印度人根据他第一任期的经验认为,印度已做好准备与川普2.0政府周旋。然而,印度政策制定者逐渐意识到,川普2.0政府持有一个坚定的信念:美国被严重利用,尤其是被其所谓的盟友和伙伴利用。川普及其助手声称,美国在其众多伙伴关系中承担了不成比例的负担,却几乎没有获得任何回报(下图 Youtube/reddit)。与川普1.0政府不同,本届川普2.0政府中,相信印度拥有对抗中国大陆的价值的外交政策资深人士有所减少。

除了对伙伴关系的怀疑之外,现任川普2.0政府对华政策的前后矛盾也让印度陷入了不确定的境地。在华府有一个公开的秘密,那就是川普政府的对华战略政出多门,不同的派系和思想流派争相争夺对华政策影响力。川普的团队中既有淡化中国威胁的怀疑论者,也有拥护拜登时代投资和技术限制的强硬派,还有梦想与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实现个人关系缓和的交易撮合者(很可能包括川普本人)。在新德里,印度官员难以解读这些混杂的信号。

川普由此终结,或者至少是暂停了,美国的战略利他主义政策。之前历届美国领导人都不愿问 “印度能为我们做什么?”,现任川普2.0政府则愿意直面这个问题。事实上,本届川普2.0政府以印度必须首先同意华盛顿以下几项关键要求为条件,然后双方可进行更广泛对话。

首先,作为其“互惠关税”政策的一部分,川普政府威胁印度,除非其在贸易和市场准入方面做出慷慨的让步,否则将对印度征收26%的全面关税。其次,川普政府已公开敦促印度增加对美国制造的国防装备的采购。在2月份与印度总理莫迪的会晤中,川普提出了允许印度购买尖端F-35隐形战斗机的可能性,而这一提议通常仅限于美国最亲密的盟友。目前,印度从俄罗斯和法国购买的武器数量超过了从美国购买的武器数量。川普团队认为,印度在加快购买美国武器方面进展缓慢。最后,美国政府还希望印度购买更多美国液化天然气和石油,虽然2025年印度从美国的石油进口量就增加了一倍多。华盛顿还在游说新德里修改其责任法,允许外国公司投资该国的民用核能领域。

利他主义将回报印度 

随着华盛顿的战略利他主义消减,印度面临着一个新的现实:新德里或许不得不为了明天的安全与繁荣而做出今天的牺牲。在这种逆转中,印美的角色互换 - 现在是印度,而非美国 - 必须接受延迟的互惠,(向美国)提供切实的利益而不期望(获得)短期回报。对于一个长期以来珍视战略自主的国家来说,从向来的利己主义剧烈反转至这种利他的立场肯定十分难受,但对新德里的长期利益或许是必要的(下图 Youtube/DAILY SABAH)。至少它使印度得以抵御来势汹汹的川普风暴,帮助说服川普2.0政府缓和其交易主义倾向,维持美印关系直至一个更传统、更具战略思维的政府。从长远来看,现在及可见的未来,印度与美国的战略伙伴关系都像过去二十五年一样的至关重要。

这是因为印度需要大量外资来资助其雄心勃勃的国内转型。为了实现莫迪政府到2047年成为发达国家的愿景,让印度经济规模达到30万亿美元,印度需要大量的投资流入。目前,流入印度的外国直接投资低迷;上一财年,印度的净外国直接投资流入量创下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对于印度而言,要重回两位数的增长率,美国的新投资至关重要。

印度在安全问题上也需要美国的支持。今年5月与巴基斯坦的冲突凸显了印度并非与一个邻国作战,而是与两个邻国对手作战;巴基斯坦使用中国大陆的武器系统击退印度的进攻,依赖中国大陆的卫星获取印度军事力量的图像,并从北京获取战场动态的实时情报。近年来,印度对中国大陆的战略脆弱性有增无减。两国仍在拉达克山区陷入悬而未决的对峙,北京在边境地区扩建了军事基础设施,同时继续通过在南亚地区的经济和军事扩张来包围印度。尽管印度宣称拥有战略自主权,但它无法独自遏制中国大陆;其国防态势和经济韧性在不同程度上取决于与美国的伙伴关系。

印度的科技雄心也仰赖美国的支持。拥有世界一流工程人才的印度,缺乏在快速发展的人工智能领域成为行业领导者所需的资源和基础设施。新德里可以2026年2月主办下一届全球人工智能峰会为契机,争取美国大型科技巨头在印度各地大力投资最先进的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此外,许多印度科技人才的在美国科技公司工作。虽然这种移民常被视为“人才流失”的根源,但它也为印度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仅在2024财年,印度就收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超过1359亿美元的汇款,其中近30%来自美国。

两害相较取其轻 

在印度国内,对美国采取战略利他主义政策确实存在风险。莫迪领导的执政党印度人民党(BJP)长期以来一直树立着强硬的民族主义形象,与鸽派世俗化的印度国大党形成鲜明对比(下图 DISSENT/The Tribune/money control)。向川普做出让步可能会损害这一形象,尤其是当印度国内有指控称,莫迪在5月份屈服于白宫的压力,与巴基斯坦达成停火协议。

就其利他主义的实质内容而言,印度似乎也有必要谨慎行事。能源和国防采购或许不会触发印度国内的大规模政治运动,但与农民和农业相关的问题却绝对是印度政治中的天下第一大事。如果印度为了迎合美国农业利益而做出重大市场准入让步,莫迪政府将危险地接近印度政治的“不可触碰”议题。因此,印度更有可能对美国提供乙醇、杏仁、葡萄酒和烈酒等产品的关税减免,但不会开放大米、小麦或乳制品等主食的自由贸易。

然而,印度经济疲软让莫迪及其核心圈子意识到现状难以维持。近年来,印度提高关税、坚决不加入大型区域贸易协定、补贴国内产业等保护主义措施未能引发经济腾飞。如果莫迪能够巧妙地利用川普作为陪衬 - 将国内关税削减说成是安抚反复无常的美国总统的策略 - 他就能开启贸易改革,更好地将印度融入全球供应链,并带来长期的经济收益。

如果说有谁有胆量向霸道的华盛顿做出如此让步,那非莫迪莫属。尽管莫迪领导的印度人民党在去年的大选中遭遇了挫折,但它仍然在印度政坛占主导地位。在过去一年举行的地区选举中,执政党在关键州以压倒性优势击败了对手,打破了人们对“莫迪巅峰”的预测。很少有印度民选领导人能够享受莫迪的政治空间,从而与川普保持高姿态。如果他能做到这一点,或许就能成功地将美印关系与动荡的现状隔离开来,从而收获更加融洽的未来。

一些印度战略家的担忧并非没有道理,即押注美国在2028年回归温和,需要冒很大的风险。但另一种选择 - 战略疏远 - 可能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在全球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战略利他主义或许是印度能够行使的最高形式的利己主义。

* 本文作者米兰·瓦伊什纳夫 (Milan Vanshnav) 现为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高级研究员兼南亚项目主任。

参考资料 

Vanshnav, M. (2025). How India can placate America. FOREIGN AFFAIRS. 链接 https://www.foreignaffairs.com/south-asia/how-india-can-placate-america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北京_01link 回复 悄悄话 未来的世界是多级世界,结盟很重要。
佚名未名 回复 悄悄话 这位是印奸吗
新林院 回复 悄悄话 当“老三”总能占到很多便宜。
过去,美国是老大,苏联是老二,中国是老三,美国扶植中国制衡苏联,给了中国不少好处。
现在,美国是老大,中国是老二,印度是老三,美国扶植印度制衡中国,给了印度不少好处。
但美国地缘政治博弈手不愿正视的一个现实是:美国为维持老大地位的努力,白补贴了老三。
川普上台以后,说:我不当傻帽了,我不想白补贴了老三了!
所以印度要明白这一点,美国给的好处减少了,别愤愤不平。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哪有什么利他主义,只是长期投资和追求眼前利益之别。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