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在北外的时光( 一 ) 金 弢: 北外德语七七级 —

忘不了在北外的时光( 一 ) 金 弢: 北外德语七七级 —— 一张毕业照带来的回忆 (修定稿) 1977年的高考,是一次特殊的高考,是我共和国史上唯一的一次冬季大学招生。七七年——是“四人帮”垮台、文革结束的第二年,经过中央45天教委马拉松会议,终
正文

金弢系列小说——人间家事(八)《浪迹天涯》冬城与春城

(2019-04-07 00:30:32) 下一个


金弢系列小说——人间家事(八)《浪迹天涯》冬城与春城

有一次建子独自一人从北京去东柏林开国际会议,为了替国家节省外汇,用人民币买票,走的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一上火车不久,就有同胞乘客来打听他去哪儿,听说他去东柏林开会,就都摽上了他,说他们不懂外语要跟着他走。那时国人思想单纯,又时兴助人为乐,到了国外同胞不会外语,替人解难,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无旁贷。从北京到莫斯科火车要走七天七夜,这一路上那些人对建子是关心倍至,除了上厕所,什么都替他办,还时不时地提供食品、水果、零食,到了二连浩特,中国的火车轮子要换成苏联的宽大车轮,需要三个小时,是进餐馆加餐的机会,建子被他们抢着邀请。结果到了东柏林,建子带去的一行李方便面几乎没动。这些人事先早已打听到,火车到了莫斯科后要从莫斯科站去白俄罗斯站换车,他们不会外语要出租车会有困难,都求建子到时帮他们要好出租,并挣着跟建子同坐一辆车,而且主动提出承担车费以保证自己不在途中走丢,所以整个旅途中争先恐后地拍建子的马屁。也正是在这趟火车中,建子对他们进行了七天的 “访谈”,把偷渡出国的情况掌握得了如指掌,并收集了一大堆鲜为人知的资料。这些人听说了建子是作协的,作家嘛好奇,什么都想知道,既然对这方面有兴趣,为了讨好建子,他们积极配合,有问必答,建子就这样把偷渡行情打听得巨细无遗。然而,虽然他们开始是那么巴结建子,但是到了莫斯科转完火车站后,他们就没有一个人再理建子了,到了白俄罗斯站排队盖章去东柏林时,建子被他们远远地挤到了一边。他们已经用不着他了,火车会自然而然地穿过华沙到达东柏林,在那里会有人来把他们接走。他们这样做也不在乎别人会不会把他们看成过河拆桥、忘恩负义。

建子眼前的这位准经理就是这么一种难民,当然她也是从捷克被人偷渡过来的。接下来的几天,她对建子的态度一如既往地恶劣,时不时地恶语相加。建子想自己来这家店也不会长久,只是一个过渡,在这里工作,夜里回家实在不方便,但这里确实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学习机会,他要靠自己的语言优势,学会服务生这一套工作,他心中的目标是学管理。在这个准经理面前,他可以忍气吞声,逆来顺受,事事唯她命是从,同时自己留心学习,注意观察整套程序。只过了两三天,一些基本要领他已谙熟于心:客人来了先引座,然后递上餐本、羹叉、纸巾,稍候几分钟,见客人看完餐本抬起头就可以给客人点菜了;点完餐,记住号码打单,先把酒水单给出,然后把前餐、正餐分开,先送前餐单进厨房,把正餐单收藏好,等客人吃完了前餐,再把正餐单给厨房, . . . . .

头三天,建子还没有分配到自己的桌子,只是辅助别人做,但他不闹情绪,学得诚恳,做得谨慎,深得客人的好评。基于流利的德语,他不但交流畅达,而且用词贴切,词语达义,所以速度很快。客人点菜时,他先主动声明自己是新手,有不到之处请人包涵,这样一来客人一开始就有了心理准备,对建子的要求就不太高了,最后反倒很满意,还时不时地夸上几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