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小说)——金弢
踏上人生路
车厢与车厢之间有节奏地撞击着,发出有恒的咣当咣当声,每隔几十米的铁轨链接,在咣当声的主旋律下,配奏着吧嗒嗒、吧嗒嗒的附和。这是一条浙赣线,终点站是南昌。虽说宁州是浙廖的省府,浙赣线本应从宁州发车开往江西,但今天这条浙赣线的车次在宁州站却是一趟过路车,始发站是江海。建子跟着两个陌生的成年人匆匆[
阅读全文]
我阴差阳错进作协
人的一生是由无数个巧合组成。冥冥中这些巧合又像是命中注定,均有事先安排。有人把这种命中注定说成“缘”。近日笔者在翻译作家东西的长篇小说《后悔录》时,文中需要德语“缘”字的迻译,于是作了考证。《新汉德词典》的诠释:“缘”即事先定好的关系或链接、是让人走到一处的命运使然;德解词典:“缘”,也被解[
阅读全文]
格拉斯和他的《非说不可的话》就诗论诗,昔译今说。虽然时隔八年,作者也已与世长辞,然而期间陆续有新译问世,笔者惟觉有些译点值得交流、诠释,翻译过程中的感受至今依然记忆犹新,现将一些心德付梓文字,以飨读者,供切磋商榷。———金弢———迻译三步:求信、力达、至雅一、背景诺奖得主生前最后一诗剑指以色列引发哗然!德国诺贝尔文[
阅读全文]
金弢:中国作家协会的知名人——波恩有个黄老板
我在中国作协外联部头尾加起来虽不到四整年,但正赶上85年中国改革开放全方位进入一个新阶段,外事工作非常繁忙,往往是第一个出访团的任务尚未完成,人还在国外,下一个出访团的准备工作业已开始,签证要提前办理,这样仅有一本护照就不够用,为了工作,我拥有两本公务护照,到了88年因德方的私人奖学金[
阅读全文]
怎样维护自己的知识产权
——我译 斯特林堡的《狂人辩词》
作者 金弢
海外媒体报道了八十年代旧交李世勋因多年来身居海外,其翻译的两部德国儿童文学长篇小说在国内遭人剽袭,更姓易名,私下出版发行,以窃取稿费一事。李不畏艰难,几经回国,将此侵权行为诉诸法庭,虽有了判决,但终因国内某些机构执法不严,落得索赔无门,折财劳命[
阅读全文]

作者:金弢
译者金弢简历
金弢(字有根),1974年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插队落户浙江桐庐儒桥村,77级考入北外德语系本科,81级北外德语系读研,一九八五年一月进文化部,一九八五年三月借调中国作家协会,后任职中国作协外联部,曾多次组团作家王蒙、张洁、莫言、路遥、王安忆、北岛等出访欧洲诸国[
阅读全文]
死亡五步(一次离世的体验)——金弢(谨以此文悼念瘟疫遇难的同胞)
求生是人的本能,死而不能复生则是天意;人能离世一回,而后又复生于人间,能体尝死亡,继续存活尘世,此种经历,无疑是一番别样的体验。让我们先读一段死亡心得:
“•••然而,我在坎坷多难的人生旅途上走完了三十八个春秋的里程后,却意犹未尽,青春时代的宏[
阅读全文]
作者简历及部分作品:
金弢(字有根)1974年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中毕业,插队落户浙江桐庐儒桥村,77级考进北外德语系本科,81级北外德语系读研,1985年1月进文化部,1985年3月借调中国作家协会,后任职作协外联部,曾多次组团王蒙、张洁、莫言、路遥、邓友梅、刘绍棠、从维熙、张抗抗、公刘、邹荻帆、王安忆、张炜、北岛、舒婷等等、等等作家出访德国及欧洲诸国,八[
阅读全文]

金弢:云南有个攀天阁
多么熟悉的表情,几十年前的回忆又一下子活跃了起来,我想起了落户的房东大妈,想起
本文作者金弢
云南有个攀天阁:广东《拙见》2019文化扶贫随笔
———扶贫工作是要克服偏远地区贫困落后的现象———金弢
我来自社会的底层,从土地中走来,七十年代上半期,高[
阅读全文]
作品简介:《后悔录》塑造了一个非常独特的平民百姓形象,从他的身上读者看见了东方式的后悔与西方式的忏悔之差异。这一人物虽然几经错失爱情、一次次地受伤,但他从不抱怨,从未想过去报复谁,而是一味地默默承受,担起责任。他的“后悔”反思了自己一生中每一重要的事情,非但没有将责任推卸他人,而是自己全部承担了下来。很显然,他是一个软弱的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