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河之隙的博客

学习,思考,分享;历史,时事,人生
言虽简但求一语中的,力未逮仍望民智终开
正文

“与时俱进”是块美丽的遮羞布

(2019-01-03 00:28:42) 下一个

与时俱进,据说最早是蔡元培指出“故西洋学说则与时俱进”,针对的是当时中国思想界固步自封的状况。正确与时俱进的方法其实就是科学研究的方法:首先发现新时代带来的新挑战,然后指出旧的思想中的哪些部分不能解决这些挑战,最后提出新的思想,并阐述为什么新的思想可以更好的解决。

不幸的是,“与时俱进”到了中国人民手中,变成了另一个味道,成了高级的“固步自封”。中国的思想界很少去讨论旧思想中的问题,以及提出新的思想。相反,思想界做得更多的是不断用具体的例子证明旧的思想是永远适应新时代,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固步自封。最有意思的是,大家不会去讨论一个概念的定义,以及这个定义的合理性,比如说仁,义,礼,智,信,忠,孝,节,勇,和,中庸,道,无为,内圣外王等具体定义是什么?这些定义过去合理不合理?现在还合理不合理?人们只会根据现在的要求赋予自己想要的理解,并只是通过一些例子来做所谓的证明。于是“与时俱进”在中国人手中变成了一块美丽的遮羞布,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只要盖了“与时俱进”的标签就自然地变成了貌似光鲜亮丽的小鲜肉,不用再做深入检查了。

这正是中国思想和西方思想的巨大不同。给出具体的定义就容易有被攻击的把柄,就容易被推翻。不给出具体的定义而玄幻着说就怎么说都有理,可以永远正确。乍一看似乎不给出具体的定义更高明,但这也封死了思想进步的道路,硬生生地把思想变成了宗教(见《宗教是什么》)。为什么说封死了思想进步的道路?因为定义不清楚,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并号称自己的是最对的,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就不了了之。文学艺术上可以一万个人有一万个哈姆雷特,哲学与科学上这样可以吗?定义不清楚的思想如何能没有歧义的传播?为什么近代所有的学科都是起源于西方,就是因为西方对于定义与分类的明确,这就使得有意义的讨论变得可能,才会有思想与科学的进步。中国文化透着一个“虚”字,艺术上写意可以很美,思想上写意可以很玄。改变思想上的写意,就如过去几十年中国借鉴西方的科技发展道路一样,我认为是中国未来最需要做的事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