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学就是“内圣外王”之学,这是中国思想界的共识。儒家认为人生的目标就是“内圣外王”,所谓内有圣人之德,外施王者之政。内圣是基础,外王是目的,内圣是外王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孔子定下了“人生目标是先追求内圣,而真正目的是外王”这样一个大方向以来,几千年来的儒家学者们几乎没有人质疑/反对过这一点。也许有人心里质疑但嘴上也不敢说,风险太大,能想到的一个特例是明朝的李贽,至少他明确地反对对孔子的偶像崇拜,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
而千百年来儒家学者们研究讨论的核心几乎都被局限在这个“内圣才能外王”的方向下,提出自己认为正确的追求内圣外王的方法,试图证明别人的方法是错的,比如说孟子的“性善说”,荀子的“性恶说”,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陆王心学的“心即理,知行合一”,清朝戴震的“理存于欲”等等。这些思想在方法上各有哲学意义,可惜都靠在了一个错误的“内圣外王”的目标下。目标不正确,方法再有意义也是作用有限。
“内圣才能外王”为什么错误?我没有见到过任何逻辑上“内圣才能外王”的证明,所有的证据都是经验性的,主要就是孔子提到的尧舜禹德治典范的例子,但尧舜禹的时代是介乎神话与信史之间,还没有文字,那些内圣外王的事迹能有几分是真的?杜撰的事迹能算经验性证据吗?
我们就同样以真实的经验性证据表明“内圣”和“外王”没有必然关系。首先,对人类/国家/社会有贡献的人道德上有问题的数不胜数,美国几乎每个干得不错的总统都有道德丑闻,大文学家/思想家/艺术家/科学家私生活比较乱的有的是。反倒是道德上公认接近圣人标准又对人类有大贡献的才真是寥寥无几,可以说屈指可数,也就是特蕾莎修女,圣雄甘地等几个人。其次,现实中,人很多的情况下是先“外王”再假装“内圣”:先发了财当了官出了名,再开始注意自己的言行。为什么说的假装“内圣”?因为注意言行并非因为精神上真的“内圣”了,而是出于两个自私人性的原因:1. 怕一时不小心说错了/做错了什么事损害了自己巨大的实际利益,2. 一旦自己成了高高在上的焦点,下面的人会用崇拜之心看自己,那自己就要表现得更有道德一些,以配得上自己现在的形象。
也许您会想今天谁还相信什么“内圣外王”,但我告诉您“内圣外王”思想对中国的影响是极其巨大的,融在了中国人的文化与日常生活中,一直到今天。因为“内圣是外王的必要条件”,所以中国国家领导人常常想要向人民证明自己的“内圣”,似乎否则就不具备领导国家的能力了。于是乎领导人各个方面的造诣都要被广泛宣传,造神运动难以避免。不光是国家领导人,下属各级的领导人,各公司领导人都要把自己渲染一番。内圣做不到,倒是出了一批又一批的伪君子加马屁精,这和根深蒂固的“内圣外王”思想有很大关系。此乃“内圣外王”对中国人的危害之一。
而且,“圣”和“王”这两个字含有较强的人与人不平等比较的意思,至少很多普通人会这么理解,追求“内圣外王”的人生目标,常常就变成了追求“我要各方面比别人都强,在别人之上”的人生目标。此乃“内圣外王”对中国人的危害之二。
既然“内圣才能外王”不对,“内圣外王”就不应该作为人生的目标,儒学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就是错的,认识这一点方能解除千百年来“内圣外王”对中国人的危害。那人生的目标,或者进一步说人类的目标,应该是什么?以后的文章我们有机会讨论。
期待您对各家的人生目标的分析。。
我个人有个看法,倾向于佛家,但是先不说了,不想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