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风絮语

在懂你的读者中漫笔,其乐无穷
正文

叶子的联想

(2025-11-22 23:56:37) 下一个

      温哥华的雨季说来就来。连着几晚,狂风暴雨肆虐,今天总算放晴。阳光透过云隙洒在街道上,昨夜被风雨撕扯下的枫叶层层叠叠铺满人行道,织就一条金红相间的地毯。

      清晨推门,檐角的水珠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清冷的音符。脚踏落叶,发出簌簌的声响,让我想起清代文学家张潮的《幽梦影》中的一句话,“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当代美学大师朱光潜守着满园落叶,只为聆听风卷雨落的私语。我乃凡人一枚,虽懂这声韵之美,却终要扫去落叶,为生活让出一条光洁的路。

      扫帚划过地面,枯枝干叶容易聚拢,雨水浸润过的叶片,却与泥土紧密相拥,像是旧时光里撕扯不断的记忆。回想30年前,我离开故乡踏上这异国的土地时,也遇见过同样的风景,满地的梧桐叶在积水中打旋——像极了故乡尚未完成的告别。扫啊扫,落叶扫净后,地面露出了一块块光洁如玉的青石板。板上映照着两只蝶儿,一大一小,一上一下地在空中飞舞。定睛看,却是两片叶子悬在空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一头被一根泛着银光的丝牵扯着,高高地吊在屋顶上。它的主人——蜘蛛此刻不知藏哪儿去了,可能正静静地躲着“守株待兔”呢!第二天,第三天……过几天再去看,叶子却只剩下了一片,小的那片已被风吹走了!留下来的一片孤零零地侧着身子随风摇荡。

      我想起美国作家欧·亨利的短篇小说《最后一片叶子》,故事讲述的是:女画家琼西穷困潦倒,病得不可救药,奄奄一息中只把希望寄托于窗外那片仅剩的叶子。老画家贝尓门一生碌碌无为,却勇敢地以生命完成了这辈子梦寐以求的“杰作”。“最后一片叶子”不仅挽救了女画家的生命,也奠定了欧·亨利在美国短篇小说史上的地位。

      人们通常把移民比喻为被连根拔起的树,个人的命运就像叶片那样飘忽不定。就拿本人来说,在加拿大飘泊了三十年后,本以为可以凭稳定的工作衣食无虞,高枕无忧,却没想到一纸裁员信从天而降。把我从高处打到了谷底。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命运把年近花甲的我,又一次摆在了十字路口。我要面临严肃的抉择:接下来的几年,是继续待在加拿大,和年轻人一起挤破头找工作,还是考虑提前回国养老?

      我把自己比作那片叶子,交给风来做决定。

      一个身穿红色毛衣的女孩从街边跑过,她带起的风托起那片叶子,旋转着掠过我的身边,竟逆着气流向上飞去,最终停驻在光秃秃的枝桠顶端——它的叶根部带着一丝青绿,那是希望的象征。

      突然间,我的心中有了答案。

      

 

      

      

 

[ 打印 ]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