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一老同学曹文谦从徐州去了一趟苏州,说如何如何好,感慨万千。是的,苏州肯定比徐州强,但是徐州市区又比江苏省其他城市和全国大多数二线城市强。
我虽然没去过苏州,但早听人说起过——其风头远超过江苏省会南京。中国大城市中,现代、发达的,往往没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如上海、香港、深圳、青岛;而有历史积淀和知名度的,又经济上落后于人,如西安、太原、洛阳、开封。
但是苏州却继往开来、独领风骚。古时候富甲天下,今天依然是世界名城。
这是为什么?
笔者认为:一个地方的文明、富庶、发达,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地方的民众又引申到执政者的思维和观念。当然,还有诸多因素,如地理位置、政策倾斜等等,但是观念是最重要的。
由此联想到西欧国家荷兰——为什么这个面积相当于两个多北京,人口只有1700万的小国,却是西欧富国中的富国?这个小国发明了证券交易所,缔造了美国纽约市,发现了澳大利亚,殖民地从加勒比海到亚洲,还发明了DVD机、录音机、CD机、节能灯、钟摆、高尔夫球、显微镜,以及甜甜圈。这个小国竟然有欧洲最强的足球,中国14亿人,竟无一人是男儿,其男足远远干不过这1700万的小国。和14亿人的印度一样有农业基础,这1700万人小国竟然是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农业出口国,而印度还有两亿人极度贫困。
很多人以为这个对黄、毒都开明的国度一定风气败坏,殊不知荷兰民众是西欧国家中保守的——最少的离婚率,最少的犯罪率,最少的婚外生子,妇女可以夜间独行,儿童可以自己上下学。请问,美国能做到吗?加拿大都做不到。
这个令周边的英国、德国都羡慕的小国,究竟为何这么优秀?很多荷兰学专家都认为是荷兰人的思维和观念使然。
读了英国人写的《为什么荷兰人与众不同》一书,说及荷兰人失业了,在失业期间找妓女的费用也由政府埋单,笔者看到此连连叫绝,哇塞,荷兰人观念太超前了,同时心想:俄罗斯人会觉得荒诞,这就是为什么俄罗斯落后的原因——观念使然!
在印度,女医生被轮奸,体内多达150毫升精液,法官竟然谴责女医生!我教的印度女学生也纷纷告诉我,在印度如果你是女生被性骚扰了,街坊邻居都不指责男方,却数落女生:为何你穿得那么性感?为何你一个人出行?为何你晚上去酒吧?活该!
印度为什么那么落后?以至于其公民前赴后继也要移民西方国家?千年的落后观念使然!
不久前,温哥华荷兰后裔加拿大人布莱恩倡导开个感恩节potluck聚餐,原来说在他处,后又改到我家。
我因为数年前请了白眼狼来家里吃火锅,吃了我的喝了我的还因为没让她打包而骂我抠门儿,还给我微信拉黑,因此我再也无心搞这种活动,但是既然布莱恩是老外,由他牵头,我也就点头同意了。
布莱恩出生于荷兰移民家庭。父母新婚燕尔就移民到了加拿大安大略省尼亚加拉瀑布附近的小城,弟兄姐妹五个都生在这里,长在这里。前些年布莱恩回荷兰探亲,见到的表亲堂亲竟然有50多位。
看看人家,生了一堆洋娃娃,如今都已退休赋闲。这一堆孩子,总体上来说教养都不错。
布莱恩就可见一斑。我遇到的其他荷兰后裔或者荷兰移民,都有类似的优点,值得中国人学习。
首先,说好三点,布莱恩的中国女朋友刘女士提前两分钟到,还算处于准时到范畴内。而这布莱恩掐着表来的,三点准时按响门铃。
实话实说吧,以前十几位中国朋友来,就没有准时的,迟到了不说,明明知道我在厨房忙,还一个个拼命给我打电话问地址,问怎么走,问怎么停车。我的个乖乖,我提前发的地址敢情都不看啊!因为每个人迟到时间不一致,少则15分钟,多则一个小时,等来等去,火锅汤都烧干好几次。
布莱恩和其他荷兰裔,你只要发一个地址,他会提前做做功课,计划好路线。比如布莱恩坐公交,会看哪一班车几点出发,几点到哪里,然后换下一班是几点,然后步行到我家几点。然后,三点一到,门铃准时响起。
而布莱恩请的新加坡人,迟到了不说,还按我门铃三下——好多华人有这个毛病,邻居一中国老太太有一次来我家狂按门铃四五下,这是欧美礼仪之大忌!你如果按多次,每两次之间必须间隔很长还说得过去,但是不可以没有间隔就连续按门铃多次。因为你按一下我就听见了,要给我时间下楼给你开门。你接二连三按门铃,会给人感觉是个催命鬼。有一次我因为一着急,下楼时候摔在楼梯上,尾椎骨受伤一个月才好。所以按人家门铃要按一下,如果半晌无人开门,再按第二下。
布莱恩明显有家教,就按一下门铃。他中国女朋友也按了一下,如果我没记错,要么是本身修养就好,要么是受布莱恩言传身教。
布莱恩带来酸奶、饮料等物。刘女士则带来烤鸡、烤火鸡、炒菜、点心。虽然是potluck,但是我作为东家肯定要多准备一些。耐人寻味的是,新加坡哥们儿什么都没带,却跟布莱恩解释一番,说出来匆忙,没时间准备(其实头天晚上通知他,而且下天车就有不胜枚举的商店);而我作为主人,就在跟前。我还纳闷,难道这是新加坡人的风俗习惯不成?
布莱恩津津有味吃着我的所有美食,只要是在他盘子里的,他会吃得一点不剩。新加坡哥们儿狂吃我的炒面,至少盛了四五次,赞不绝口。客人爱吃,厨子自然开心。可是这哥们儿最后盛了一盘子,估计吃不下了,就剩在盘子里,离开座位坐在沙发上去翻我的书并跟布莱恩聊天去了。我心想,你要么就吃了,要么就别盛;盛了一盘子又剩在那儿还得我来倒,这叫哪家的礼仪啊?
按说,参加potluck聚会,如果空手来,至少吃饱喝足应该问一下主人:需要我帮忙收拾、刷碗吗?这新加坡哥们儿压根儿没有这心思。但是布莱恩和他中国女朋友还知道问一问。
算了,这都是一面之交,我还是尽力笑脸相迎、面不改色。最起码大家喜欢吃我做的饭菜,就是对我最大的认可。
散会后,布莱恩接二连三发来文字短信和语言短信,对我的付出表示感谢——不是泛泛的感谢,而是语重心长、面面俱到的感谢。
对于客人,我不图你们带什么美食,空手也无妨,但是我就要你这几句认可。新加坡哥们儿要是有心的话,哪怕从布莱恩那儿要来我的邮箱,发个感谢词都很有人情味儿,可是人家吃完抹抹嘴就走了。不过也好,总比那吃饱喝足还嫌我没给她打包并给我拉黑的强吧?
虽说人性都一样复杂多样,每个人都有自身缺点和弱点,但是不得不说,一个potluck聚餐便可看出一个民族的整体家教、修养。欧美老牌富国自有强民;穷极乍富之国,还要繁衍数代才能出个贵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