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SUDreamers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人在美国感受“特不靠谱”的关税大战闹剧:听听学生怎么说

(2025-04-13 09:17:24) 下一个

美国现任总统特朗普(又译川普)被中国网民冠以“特不靠谱”的外号,想起一出是一出,朝令夕改,口无遮拦;上一届的时候启用了蓬佩奥、彭斯等跟他有二心的手下,这一届则总结教训,倒是用了一堆拍马逢迎、草根出身的毛头小子。“特不靠谱”刚刚说几十个国家纷纷来电话亲他的屁股,央求他别征关税,只要不征关税,做什么都可以。接下来又说期待习近平能给他去个电话,笑死人了,这不是在骂人吗?英语的“亲屁股”相当于北京话的“拍马屁、溜沟子”,是很贬低人格的粗话。这话竟然出自一国之总统,实属古今中外第一人。

他发动的关税之战,美国社交媒体上并无人看好,都觉得是一场闹剧。对于中国,短期内意味着更少的出口订单,制造业萧条和大幅度裁员,以及来自国外投资的放缓。对于美国,意味着消费者要承受更高的价格,依赖中国零部件的美国产业成本提升,以及来自中国的关税报复。

中国受到的打击会更大一些,因为中国经济高度依赖出口。但是美国也不会高枕无忧,因为关税之战会搅乱供应链,提升产品价格。

“特不靠谱”之所以发动关税大战,原因就是他单纯地相信美中巨大的贸易逆差让中国占了美国大便宜,他要通过提升关税来把更多的产业和工作岗位带回到美国。他认为,如果进口的产品(如钢铁、机械、电子产品)更昂贵,那么美国的买家就会购买更多的美国制造的产品,也就有更多的制造商重新回到美国建厂。

关税大战还有一目的就是强迫技术转让和制止窃取知识产权。

那么,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就那么容易被替代吗?人工智能说并非易事。虽然中国对美国的出口可以寻找替代国,但不会是同样的规模、效率和价格。越南、墨西哥、印度、泰国、孟加拉等国虽然开始从中国的部分出口产品订单中分得一杯羹,尤其在服装、电子产品组装、家具和家居用品,但仅占极小的比例。中国庞大的基建规模、完善的供应链、巨大的劳动力市场、高效的物流和港口,都是其他国家远远不具备的。想取代中国,谈何容易?

美国要是想和中国彻底脱钩,也谈何容易?迁移工厂、培训工人,需要数年时间。成本回大幅度提升——虽然其他的替代国人力成本比中国低,但是总体效率比中国也低,所以并不能想特不靠谱想象的那样和中国脱钩就不被中国“占便宜”。

中国也早就有二手准备——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所以已经开始关注国内市场消费,目标转向东南亚、欧洲来寻找更多的出口市场,而且逐渐转向高科技产品出口,如电动汽车、太阳能板、电池等等。



前两天路过小镇一个精品店,特意看了看所有商品的产地,香味蜡烛、手工香皂等极少商品是美国本地出品,其他几乎全是中国制造。有的印的是“Manufacturing in China,” 有的印的是“Product of China”,而图书更是全部在中国印刷。如果突然一下子提升关税,产品价格翻倍,那会让零售业雪上加霜。这么多东西上哪里找本地厂家或替代产国生产呢?由于几十年来美国图书基本上都在中国印刷,本地还有几家印刷厂存活?即便有,印数达不到中国的规模,价格就肯定压不下来,所以会只涨不降,苦的是美国的消费者。

前不久看到报道,美国的百年老店梅西百货打算在2025年关闭66家分店,令人唏嘘不已。学生说,毫不奇怪,因为现在大家买日用品都在依赖中国的拼多多海外版Temu,买衣服都依赖中国的Shein,应有尽有、物流可靠、退货方便,有谁还去梅西百货呢?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应对“特不靠谱”的关税大战表现得底气十足,而那台湾,早早地就交了投名状,派了一个长得像老太太的老头儿说着蹩脚的英语宣布台积电在美建厂并投资美国1000亿美元,实在有些丢人现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武胜 回复 悄悄话 他决不单纯,一开始就想好退路。尽管如此,90天延缓还是来得出人预料的快。当豁免电子产品时,“回归正常”已成很多人的预期了。最终各国10%、中国20%的增税对他来说也不错,稳赢不是吗?至于振兴制造业,那是个长期目标。
茵芯 回复 悄悄话 关税从来不是目的,通过关税一点点得钱太慢,太久,美国等不及。注意正式文件以外,穿铺说的那些footnote 话就知道其真正的目的了。穿铺多次提醒人们注意“additional”,“beyond ”,....
破棉袄 回复 悄悄话 一句话,美国除了被中国搞死,没有其他选项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