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事务所办展览不很常见,丹麦事务所BIG这次在华盛顿DC办的展览是为数不多的介绍展之一。BIG去年参加了位于华盛顿DC的史密斯逊博物馆扩建工程计划,这次展览大概有向华盛顿的公众自我介绍的意思吧。
DC的建筑博物馆一向门可罗雀的,几年前为了创收开始收门票后就益发冷清了。不过这次一进门,大厅里人声鼎沸。心想大家终于对建筑有兴趣了。走近前来才发现偌大的大厅里装了一个临时建筑BEACH.人们拖家带口来这个填满塑料泡的围栏里避暑,给展览馆平添许多人气。
点过BIG公司网站的一定记得,BIG在布置排列事物的顺序上一向匠心独运。这么大一个展览,以时间顺序,或建筑类型排起来不但刻板,也讲不贴切设计的发展历程。大概是为了让人们专注于每个个案的自身,展览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温度排列,标题是《从炎热到寒冷》( )。不知道内中缘由的,一定觉得跳跃无序。这大概就是BIG的设计方法,有独特的视角,出人意料的切入点,和后面的一套逻辑。
DC的建筑博物馆一向门可罗雀的,几年前为了创收开始收门票后就益发冷清了。不过这次一进门,大厅里人声鼎沸。心想大家终于对建筑有兴趣了。走近前来才发现偌大的大厅里装了一个临时建筑BEACH.人们拖家带口来这个填满塑料泡的围栏里避暑,给展览馆平添许多人气。
点过BIG公司网站的一定记得,BIG在布置排列事物的顺序上一向匠心独运。这么大一个展览,以时间顺序,或建筑类型排起来不但刻板,也讲不贴切设计的发展历程。大概是为了让人们专注于每个个案的自身,展览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温度排列,标题是《从炎热到寒冷》( )。不知道内中缘由的,一定觉得跳跃无序。这大概就是BIG的设计方法,有独特的视角,出人意料的切入点,和后面的一套逻辑。
闲话少提,看连环画吧。
DC的建筑博物馆一向门可罗雀的,几年前为了创收开始收门票后就益发冷清了。不过这次一进门,大厅里人声鼎沸。心想大家终于对建筑有兴趣了。走近前来才发现偌大的大厅里装了一个临时建筑BEACH.人们拖家带口来这个填满塑料泡的围栏里避暑,给展览馆平添许多人气。
点过BIG公司网站的一定记得,BIG在布置排列事物的顺序上一向匠心独运。这么大一个展览,以时间顺序,或建筑类型排起来不但刻板,也讲不贴切设计的发展历程。大概是为了让人们专注于每个个案的自身,展览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温度排列,标题是《从炎热到寒冷》( )。不知道内中缘由的,一定觉得跳跃无序。这大概就是BIG的设计方法,有独特的视角,出人意料的切入点,和后面的一套逻辑。
建筑事务所办展览不很常见,丹麦事务所BIG这次在华盛顿DC办的展览是为数不多的介绍展之一。BIG去年参加了位于华盛顿DC的史密斯逊博物馆扩建工程计划,这次展览大概有向华盛顿的公众自我介绍的意思吧。
DC的建筑博物馆一向门可罗雀的,几年前为了创收开始收门票后就益发冷清了。不过这次一进门,大厅里人声鼎沸。心想大家终于对建筑有兴趣了。走近前来才发现偌大的大厅里装了一个临时建筑BEACH.人们拖家带口来这个填满塑料泡的围栏里避暑,给展览馆平添许多人气。
点过BIG公司网站的一定记得,BIG在布置排列事物的顺序上一向匠心独运。这么大一个展览,以时间顺序,或建筑类型排起来不但刻板,也讲不贴切设计的发展历程。大概是为了让人们专注于每个个案的自身,展览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温度排列,标题是《从炎热到寒冷》( Cool to Hot)。不知道内中缘由的,一定觉得跳跃无序。这大概就是BIG的设计方法,有独特的视角,出人意料的切入点,和后面的一套逻辑。
闲话少提,看连环画吧。
![](/upload/album/5e/4e/bd/53d23e205933xnMudhgZ.jpg)
地铁的出站口正对着建筑博物馆
![](/upload/album/5e/4e/bd/53d23e205955VxM0T2Nl.jpg)
里面居然排队买票!
![](/upload/album/5e/4e/bd/53d23e205981w1ytHFov.jpg)
BIG的展览占据了二楼的整个走廊。下面看看展出的三个项目。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001hmrpmLD6.jpg)
欧洲的建筑事务所起家的时候多有做关于桥的设计。 BIG也不例外。 这是一个公路桥下面的步行桥。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021yVGqimh7.jpg)
别出匠心的把一个通常消极的空间处理成植被覆盖的公园。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0445zjJ6gKY.jpg)
叫做拱桥公园。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0682WLp8Ct9.jpg)
拱桥公园的夜景。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090Q5HaUqcq.jpg)
第二个项目也是桥。 叫做艺术之桥。这其实是一个艺术博物馆。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1146B2VzE1q.jpg)
桶状的体量有一个扭转。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13790Xr2KjN.jpg)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154EDPd7gs2.jpg)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171jEnhAlf7.jpg)
艺术之桥的模型。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211G7wWfBqx.jpg)
第三个项目叫做莫比乌斯圈。 看来把上面的艺术桥的扭转进一步发展了。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235rpdE6S3g.jpg)
这个项目是哈萨克斯坦新首都的国立图书馆。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2580SjMkPuT.jpg)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283gEUnKi2Q.jpg)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298quMzLY6F.jpg)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318DYw1uPbG.jpg)
渲染图把体量的扭转表达的十分饱满。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350Xyzog8h3.jpg)
这个建筑的结构很是复杂新颖。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376pWCc3Zzl.jpg)
施工到地平时,钢结构也预制好了。总统却叫停了项目。并要求改由福斯特事务所(Foster +Partners) 依据这个基础重新设计。呵呵。原来这种倒霉的怪事每个建筑师都经历过。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408sJHQj3jD.jpg)
展览一共包括二十几个项目,不及逐个记述了。 这是一个叫做《向岩石学习》的高层造型研究。喜欢这个题目。比‘向西尔斯塔学习’有内涵多了。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427gPUgphhF.jpg)
展览的布置非常通畅,有表现力。右面这个模型好像是近期在纽约要完工的“court scraper”。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451cs28xBEy.jpg)
建筑博物馆原来是建于十九世纪的联邦政府办公楼。 没有空调的年代,建筑都高大爽朗,连楼梯都是宽阔徐缓的。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481DQTsnf2r.jpg)
一楼的人造海滩。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504uEa16xbr.jpg)
一楼的万头攒动和二楼的寂寥清静相映成趣。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5306L2wbTLp.jpg)
建筑博物馆的外立面据说是沿用(那时候不叫抄袭)米开朗琪罗在罗马设计的费尔尼斯府邸(Palazzo Farness).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555adibRPT4.jpg)
建筑博物馆的前面是司法广场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580Co4ddXKo.jpg)
这天大概是什么纪念日,很多花圈奉献在牺牲执法人员纪念碑上。
![](/upload/album/c6/25/96/f82a0fc26606NRAIqez2.jpg)
罗马的费尔尼斯府邸(Palazzo Farness)。现在是法国驻意大利使馆,每周一,三,五对公众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