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和理在一边,好办。要是不在一边呢?你是帮亲还是帮理?这是个问题。
亲是什么?亲人——家人眷属。放大了说还有朋友熟人。再放大了说是你的团队组织。再放大了说是你的国家民族。或者,如果你和另一个人在一起,就你们俩,你和他,谁更亲?当然是你自己。所以对于别人,自己是最小单元的“亲”。
理呢?就是大家认可的规矩、规则。
当你的“亲”与别人发生不愉快的时候,你帮哪边?两种人不认为这是个问题,一种是处处以理为先,搞得六亲不认;另一种认为亲就是理,在亲之外别无理。
人对 “亲”都是有感情的,这种感情影响你的对事物的判断,干扰你的理性。有些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经过一些事,有了思考,慢慢从感情的羁绊中走出来,建立了理性的判断力。有的人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没有成长,对事物的判断力还停留在了幼儿状态。
人在幼儿阶段,大脑没有发育成熟,对外界事物判断以亲情的取向为依据,凡对我好的就是对的,因此幼儿只认亲情。这种判断模式对一个幼儿来说是正常的。当人长大了,他所面对的人际关系从父母扩大到家庭,再扩大到社会,面对的事物也变得纷繁复杂,如果他的价值判断能力没有改变,他就成了“巨婴”。
小时候看村民械斗,每个械斗参与者都很勇猛,都很大义凛然。从他们的行为上你看不出哪边是对的,每个人都认定自己有理,因为自己是在护卫自家的利益。其实是非很容易判断的,你家的宅基地占了人家的院子,对你家自然有好处,但理不在你这边;你家的牲口吃了人家地里的苗,你家的孩偷了人家的瓜,对你家自然有好处,但理不在你这边。
一般情况下,矛盾双方的对错,个体越小越容易判断,个体越大判断的难度也越大。这种难度来自于人们自小所受的教育,植入在人心里的民粹感情和对权力的盲目服从,绑架了人们的理性,于是遇事习惯了小时候听父母的,长大了听D的。大多数人从来不曾想过当国家之间、民族之间、党和非党之间发生冲突的时候,也是需要自己用理性独立思考,来思想是非对错的。
我试用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式来说明。
假设有N个家庭,每个家庭都是一个点,分布在一个区域里。这个区域就成了一个点集,这个集有N个点组成。每个家庭对于这家成员都是一个“亲”,因此这个集里有N个不同的“亲”。如果把集里面维系大家行为的规则叫“理”,那么这个集里只有1个“理”。当这个集里点与点之间有了矛盾(出现扰动),每个点都帮理不帮亲,那么大家就会在“理”上找到共同解,矛盾也就解决了,用数学语言说就是“扰动产生的振荡是收敛的”,这个集是一个和谐的可持续的集。相反,如果这个集里有M个点是帮亲不帮理的,那么这个集里一旦发生矛盾,影响到各个点的利益,那么就会有M个立场,彼此不容,其结果有M个解。这个集的解是跳跃的,也就是不稳定的,这种不稳定所形成的振荡势必会扩散到整个集,最后这个集成为一个混沌系统。
设想一下,当两个阵营对立的时候,按照常态,你应该会站在自己的阵营的一边,认定自己的阵营是正义的(比如爱国),有没有想过这仅仅是因为你是这边的人。如果你生长在对方的阵营,是对方的人,你就会认为对方的阵营是正义的。所以很多时候你所信守坚持的并不一定是理,而仅仅是因为你在这个“亲”里面。很多场合,当自己或自己人和别人发生冲突的时候,学会把自己置换成对方的角色来反思一下:如果我是对方的人,我会怎样看待这场冲突的对错。
在现实社会中帮亲往往会以一种正能量呈现在人面前,但如果这个世界的人都只讲亲情而不讲理,那么这就和一个兽的世界没有两样了。
当你在帮亲帮的理直气壮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你可能正在成为一个被你自己所憎厌的人。如果你买房子,给你一个选择,你会选择帮亲的还是帮理的人做你的邻居?如果让我来选我一定选帮理的,即使在房价之外让我多出一千金我也愿意。千金买邻,一个讲理的邻居会让我感到安心。
当然,很多时候人的意志是受感情牵制的,我们都是俗人,内心没有那么冰清玉洁。亲情对于我们每个人都很重要,伦理上也不允许我们有太多的回旋空间。只是遇事多独立思考,不盲从就可以。当我们无法改变事态发展的时候,你的沉默或许是一种态度。
理,就是天理,大家依天理而组织、行动。关键什么是天理?不是自己拍脑袋就搞出个理。
这点上,我觉得英国文化里就一直有这种寻找天理的传统;
比如F=MA,这是自然界的天理,
看不见的手,这是经济界的天理;
自由、公平、正义,这是社会学中的天理。
西方的“正义女神”为什么要蒙着眼睛?就因为他们认为根本上要以天理调节亲情。是一种对理想的追求。
但是中国有些人偏偏都是跟天理对着干,判案时不但不会蒙着眼睛,反而会到处打探,到底是什么人干的,什么关系,是敌人还是朋友(总之就没有天下公平的概念)。
...
天理说F=MA,如果有“亲”说,F=MA好像还不够好,我们能不能再多快好省,搞个F=0.5MA?用一半的劲就把事情办好了,省一半的劲,有人就真帮他鼓噪,好啊,我们大跃进。那就是害了亲。国民经济就要崩溃。不管什么歪理,只要是亲说的,都是好的,都不要天理了,这是帮亲吗?
...
在说“帮亲不帮理”的时候,是不是要抛弃上面说的天理?具体到底什么是什么理可以不要?
这在心理学的五个层次上,也许属于寻求“归属感”的阶段。还没有摆脱对心理依附的强烈需求。
巨婴真是现状,但是如何处理,可能是需要政治智慧。
-------------
正义女神,中国有没有对应于正义女神的概念?
https://m.media-amazon.com/images/I/81bHhfshu6L._AC_SL1500_.jpg
-------------
要让人对自己太严厉,也是太难了。虽然道德上希望人们自我约束,但是法律上并不指望这样,所以才有两党制,三权分立,公开性。
根本思路是,我(你)自己不能纠正,但并不是说我(你)就不想纠正,不想进步,我(你)就想永远做坏事。
这是审慎考虑了人性后,才做出的决定吧。
如果只是帮亲不帮理,那就什么事儿都“党内处理”算了。因为没有外部力量帮助我(你),只能自己治自己了。这要求更高、更苛刻了。
让亲明理是第一位,终极上就是帮亲。
如果偏颇的时候,要不就是对亲的纵容,要不就是对亲的打压,都不合理。
文革时候,毛泽东搞阶级斗争,就是理错了,把亲也害了。就是既不帮理,还顺带害亲。所以国民经济到了崩溃的边缘。当然,也许,毛泽东从来就不把人当成亲。
蒋介石,彭德怀,刘少奇,林彪、高岗都不亲。只有他周围几个人很亲。
这就涉及一个问题,谁有权利决定,什么人、什么时间是亲?
是所有人都有权利决定谁亲谁不亲,还是只有一小部分人有权利决定谁亲谁不亲,
这个不平等从何而来?是理性的判断,还是盲目的冲动?
---------------
所以只有当人有正常感情时,理和亲才可能是和谐的。
如果理性感情系统已经变态,无论他说是帮理,还是帮亲,也都不过是口头说说的狡辩,根本就是只帮自己。
这里说的亲,指的是直系亲属,更包括血缘关系。
如果没有这个概念,人类的affection概念就不存在了,只剩下机器一样的东西。中国历史上宣传过什么大义灭亲的概念,就是扯淡。
我想大家还是想做正常的人类吧?
形理缺
春秋思想放百花
惜缺几何落吾家
吾人不知形理缺
大道犹诵无形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