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米面炸糕 – 最喜欢的早点之一,也是糯米和豆馅儿的组合,不同的是这里江米面是要发酵的,而豆馅儿不能太细腻,要兼具豆子沙沙的口感和颗粒感,还不能太甜。发酵的糯米面包上豆馅儿放油锅里炸到金黄,外皮酥脆,而且有一个个的泡泡,里层的糯米还是软软的,和豆馅儿是绝配。以前街边的小摊都炸得很好吃,现在就觉得京天红的好吃。好多人推荐洪记的,我去年回去买了吃,觉得江米面发得不太好,有点儿酸,而且吃起来特别油腻。也许我吃的这个不够新鲜不够热。
炸灌肠儿 – 这个以前首推隆福寺的丰年灌肠,我们家也买过半成品,就是大坨的灌肠块儿,拿回家自己削成一边薄一边厚的片,放到油里煎。煎到两面金黄,沾盐蒜泡的开水汁里吃。我们小时候好像已经没见到过真的肠衣做的灌肠了,都是淀粉的,有时候灰黑色,有时候粉红色,不知道什么道理。我喜欢吃灌肠的焦脆,沾了辣辣的蒜汁,咸香刺激。所以正宗的一边薄一边厚的我其实只喜欢吃薄的那边。现在丰年灌肠搬到大栅栏了,吃过的朋友说灌肠片已经变成一样厚薄,怀疑大师傅是不是听到了我的诉求,呵呵。*感谢人民网照片。
*感谢如糖的照片。
炸虾片 – 这个现在还有,只是小时候对它记忆深刻。每次家里请客这个是必备的,又香又酥,淡淡的带点儿虾味,还经常五颜六色的。其实估计里面也就是香精、色素和盐。现在袋装炸好的也有了,想吃随时可以吃。但好吃的随处都能吃到,也想不起吃它了。*感谢百度图片。
动物饼干 – 做成小动物的样子,很可爱。每次吃我和妹妹都要比较一下俩人分到的动物有什么不同。不过现在想来那个饼干并不怎么好吃,干干的,除了甜味没什么别的味道。*感谢百度图片。
麦乳精 – 小时候的标准补品,巧克力的香浓被开水一激发,闻着就醉了。可惜也只有生病的时候偶尔能喝到。美国现在还有麦乳精,但大家都直接喝热巧,没什么人喝这个了。
*感谢7788网图片。
桔子汁儿 – 也是小时候生病和看病人的标配。玻璃瓶里浓缩的橙色果汁,看着就赏心悦目。其实更多的是香精和色素,但在小时候不大吃得到水果的年代,这玩意太诱人了。轻轻的放一小勺,拿开水一冲,不用浓,一点儿就香甜到心里去。后来的果珍也类似,是拿热水冲着喝的,不过一个液体一个固体。刚到美国的时候,有一次和房东老太太聊到吃东西,老太太说她碰到的最吃惊的事就是我的前室友,也是个中国女生,把老美超市的鲜橙汁打热了喝。估计是小时候喝桔汁的“后遗症“,哈哈。
*感谢7788网图片。
春明食品店 – 就在东单路口东北角,东单公园的斜对面。记得以前老妈和她的小学同学聚会,一起去东单公园,之后又一起去的春明食品店。只记得那里的熟食好吃,具体吃了什么都不记得了,可惜现在也已经不在了。
各式洋快餐 – 其实那会儿最早吃汉堡和披萨是在永安里把角的一家副食店,窗口卖洋快餐熟食,就是汉堡和披萨。汉堡很简单地用纸包着,好像就是两片圆面包夹一片牛肉,里面有ketchup,有点儿生菜,但不记得有奶酪了,味道还凑合。披萨就是发面饼抹西红柿酱,真的不好吃。
肯德基算是最早的了吧,坐落在前门大街上,标志非常显眼。可惜那会儿没钱,好像也没去吃过。*感谢腾讯图片。
荣华鸡 :这家从上海过来的快餐店其实也不算早了,1992年才在东四路口北开业,和当时刚开始流行的肯德基竞争。它家走的中西结合方式,一个炸鸡腿配炒饭、泡菜什么的,其实还挺好吃,价格也比肯德基便宜些。可惜没有支持多久就不见了。
麦当劳:王府井那家旗舰店当年觉得巨大无比,而且二楼大玻璃窗看风景独好。第一次被人请去吃麦当劳,完全不知道吃完要自己收拾桌子,还是一起吃饭的小伙伴提醒才颠儿颠儿地把自己的垃圾收拾一下倒了。
*感谢京城网图片。
加州牛肉面:这家虽然卖中国牛肉面,但从加州传过来,一下变得高大上,火得不行。这种牛肉面不是北京的传统吃食,只是这家店出现后才流行起来的,其实味道还是不错的。*感谢餐饮创业商机网图片。
我小时候北京交通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南城北城东城西城好多地方我都没去过,也有好多没吃过的。这篇文章就是记录一下自己吃过的和印象里的味道,欢迎大家补充啊!也许有些东西下次回北京还能吃到,那就赶紧去尝尝啦。(完)
还有东安市场边上那家餐馆的 “银丝卷”